教材分析与评价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27380068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材分析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材分析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材分析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教材分析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分析与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英语泛读教程教材的分析与评价摘要:英语教材是教师开展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英语教师必备的基 本能力之一则是对教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本研究着重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对 英语泛读教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结合教材优点的同时探讨教材本身可 能存在的不足,从而对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及学生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建议,达到 教材的“二次开发”。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 分析与评价 系统评价 综合角度教材是贯穿和实施课程标准的关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学生学 习的核心内容、是连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媒介。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英语教 材可以帮助学生综合发展他们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教材的合理结

2、构安排也可以保证教学的秩序,教学的质量,它引导着教学的方向。(程晓堂, 2002)。由王守仁和姚媛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泛读教程由泛 读教程、教师用书、练习册构成。本文将以第三册的泛读教程作为范本进行调查 分析研究,以探讨此套教材在非英语专业大学基础阶段一大学二年级中使用情况 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此教材是2012年9月面市的比较新的 一套大学英语教材,主要供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使用。一. 教材简介该教材教材紧扣大学英语大纲的要求,富有时代气息、人文精神和开放意识。 在2012年为适应新时期大学英语的需求 更好地体现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 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泛读教程系列教材。此教材 包括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大板块,它的特征体现在泛与读两个 方面,就“泛”而言教材选用语言素材题材广泛,内容呈百科知识性,涉及英语 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历史、宗教体育、医疗环保、风土人情、科普 知识等各个领域。同时语言素材的文体呈多样性,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说明、 议论、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就“读”而言,此册泛读教程提 供全面系统的阅读训练并指导学生掌握细读、略读、寻读等方法,学会快速准确 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并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 思维能力。二. 用系统评价方法看泛读教程程

4、晓堂把教材分析的方法分为两类:随意的印象性评价和有系统的评价。有系 统的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部评价是对教材本身内在的科学性、合理 性和有效性进行的评价。外部评价就是评价教材针对某个使用者群体或某个使用 环境的适用性也就是教材在某种程度上能否满足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 活动。内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的是教材的指导思想、教材的组成部分、教材内 容的选择和安排、教材语言素材的真实性、教材的设计、教材评价方法。外部评 价判定的则主要是教材能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教师 的教学需要。1. 单元框架此套教材全套四册,每册18个单元,按阅读方法编为三到四组,每一单元分 三个部

5、分,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不要求学生预习。词汇 测试所列单词选自第一部分的课文且大多为有可能妨碍理解的生词或重要的常 用词。这一练习形式替代了生词表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课文。课文根据难 易程度由浅入深编排。课文长度从第一册的650字左右逐渐增加到第四册的1200 字左右。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介绍各种阅读技能,第三册主要着重阅读速度和逻 辑推导方面的操练。词汇练习在每册书中各有侧重而第三册主要进行词形变化练 习。补充词汇增列与教材相关的单词,旨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完形填空重点 测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语感。第二部分有四至五篇相关题材的短文, 主要用于快读阅读训练且学生

6、不得预习,阅读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教师可 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阅读时间进行适当调整。第三部分所选课文长度超过第一部 分课文,内容是对相关题材的深化或补充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检 查也可结合第一部分的课文做适当讲解。2. 文本分析在教材指导思想上,此套教材紧扣教学大纲,优化结构,思路新颖,基本上符 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初级要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满 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者的教学要求。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语言素材的真 实性方面,富有趣味性和时代信息,题材多样,涉及了大学校园生活、语言学习 环境、科学技术、职业规划、人生哲学、家庭事业和真理判断等,教学语言真实。

7、例如第三册的第一单元Why Read Faster?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一种阅读策略-略 读。课文A又作为正文提供学生材料进行略读训练,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 同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且主题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言而总之,该教程选材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文化色彩浓郁,语料学习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可 以帮助他们多层次的掌握英语语言的学习,扩大知识的输入拓展视野,提高学生 在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时的文化修养。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面,该教 程围绕多种技能训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每一单元的导入方式别具一格,有显 著特色。导入的第一部分是引用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然后是有趣味的 图片,供学

8、生讨论主题的内容,学习者很容易不自觉地被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吸 引,这种导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或消除学生对阅读文章的陌生感并激发 阅读欲望。正文体现了语言学习活动的设计模式:通过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 这三个步骤的语言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掌握语言知识。 阅读的目的不单单是获取知识,还应该掌握阅读技巧和策略。而这一主线则在课 文中有了具体的体现。如:First reading, read the text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Second reading, comprehension.这两个层次的阅读实际上融合了阅读技巧略读和 快读,根据

9、真实的语境回答问题,让学生在对文章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利用 分析和推理的技巧掌握文章的中心大意和一些细节信息并揣测作者的态度。学习 和培养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培养自学能 力,与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基本保持了一致。3.调查分析针对教材的语篇情况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课后练习等教材使用情况,对内蒙古 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12级小学教育英语专业的71名学生和11级小学教育英 语专业的58名学生以及11级英语教育专业的44名学生共计173名学生及8位 英语学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法,主要回答的问题如下:此套教材和2007 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否保持了

10、一致?该教材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 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多少先进和流行的教学理念能够反映在这套教材 中?使用者使用一段时间后,是否能够得出的教材的优缺点?在教材改进和二次 开发方面是否能够给出合理建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此套教材在发扬优点的同 时还是存在缺点的。教材编写者在以后的编写工作中应该融入更多紧贴社会热点 和反映英语国家不同文化的话题和文章;要注意练习题的交际性让学生在完成课 后练习的同时学会用英语交流。三. 结论以上的分析和调查还是存在很多局限的地方,没有一本教材是十全十美的,教 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先进的教材评估方法选择合 适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对

11、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或取舍,充分发挥以学生为 中心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效果达到更佳的效果。参考书目:1. Grant, N.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 New York: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72. Elbow, P.Writing without teacher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3. 高凌飚主编,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