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27374828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12年12月1日实习地点:温江金马河大桥、都江堰水利工程、映秀镇、紫坪铺实习路线:温江金马河大桥-都江堰水利工程-映秀镇-紫坪铺指导老师:二实习内容地质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从实习中我们所走访的地方,到实际体验中各个地方的岩石、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对该地方地形地貌的塑造作用,对这些地方土壤、农业、城市土地利用方面的影响,同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城市建设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野外实习让我们对自然中的地质构造、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以后工作学习奠定了基础。1. 温江金马河大桥1.1金马河大桥的岩石金马河大桥属于岷江的中游地区

2、,河流减速使得河流中的岩石堆积于此,再加上采砂,我们所看的岩石种类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以及冰碛物。 主要以岩浆岩为主。岩浆岩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是演讲喷出地表或上升到接近地表一下不同深处的地壳中,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岩石种类有花岗岩和一些含石英、长石、云母矿物较多的岩石,其中花岗岩分布最多,且颜色种类较多,有灰色、灰白色、肉红色还有深灰色的,这主要是组成花岗岩物质的不同造成的。花岗岩为等粒状结构,且其中的颗粒的大小也不同,有的较大有的较小,所以可按照花岗岩岩石中矿物颗粒洁净的大小分为粗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有的斑晶很大,形成了似斑状结构,称为似斑状花岗岩。金马河旁的花岗岩主要

3、为块状结构。由于金马河大桥那的地貌是有流水沉积作用而成的,所以也有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是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压固、胶结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就其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构造分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变质岩是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动性流体这主要因素下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它的结构有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构造有片理构造、块状构造。1.2金马河大桥的河流地貌金马河大桥的地貌是由岷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减少,形成了以树枝状水系为主,格子状水系为辅的形态,加之处于枯水期,河流干涸,到达金马河大桥形成了大量宽阔裸露的河床。以

4、此处的河床来看,河流到达此处后冲刷面积扩大,弯曲度减小,岩石的磨圆度高,由此可判断出这条河流属于成年河。金马河大桥位于岷江的中游地区,流水的侧蚀作用不断加强,河谷逐渐加宽,边滩扩大进而形成了河漫滩阶地。河漫滩最主要的是具有“二元结构”沉积物上部较粗,下部较细,河漫滩占据了河谷的大部分地方。由于河漫滩的物质是粗细混杂的,土壤很适合于耕种。但就金马大桥来看,由于采砂等人为的破坏行为,仅在金马大桥河漫滩上看到许多裸露的岩石,河床周围都是采砂造成的破败的现象。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原有的河谷谷底与河漫滩高出一般洪水水位上,金马大桥也有着河流阶地的构造。但我们所看到的仅有一级阶地,地质的构造很稳定,但

5、人为的原因,植被稀少,很多的一级阶地用于堆积沙石。1.3金马河大桥的土壤及农业的利用、规划金马河大桥那的土壤属于灰色冲积土,土壤肥力较高,地质稳定,适合农业的发展。但就我们所看到的情景来说,那的土壤大量空闲,地表到处堆积着采砂所打捞出的岩石,凹凸不平,植被稀少,杂乱无章,金马河滩已经被挖得千疮百孔了。由于金马河大桥段属于金马河的下游段,河流宽广,岩石的磨圆度较高,河漫滩的面积较大且河漫滩的地质构造非常稳定,这些对于其周边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河漫滩地域是由洪水冲积物经年沉积而成,土壤肥沃,因此最接近河流的河漫滩可以发展依水性强的作物,比如水稻、竹笋,也可以修建鱼塘,充分发挥其地域优势。另

6、外离河流较远,地势较高的一级阶地可以建设少量民居,并且要修建坚实的防洪堤。 为了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温江区通过拆除砂场、堤埂管护、滩地植绿等措施,让昔日的“砂石河”金马河逐渐恢复生态原状。温江区正在积极的修建改善金马河大桥的交通和生态环境,就河流的管理应从改善水质为重点,拓展到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一.是要坚决查处河流区内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要对河流区内造成的生态破坏,必须采取补救措施,限期治理,恢复原有生态环境。对于在河流区内违法进行资源开发和建设,造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制定生态恢复和治理方案,限期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三.将

7、金马河大桥的生态规划纳入金马河的规划当中,打造金马河地区的生态公园,发展旅游。四.充分利用金马河地区的土壤优势,种植相适应的植被,兼顾生态与环境的均衡。2.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2.1都江堰水利工程附近的岩石 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附近少有岩石,根据实习中所看到的岩石可知,其附近大多为沉积岩,有层理和层面构造,多为砂岩、页岩等。2.2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构造和原理都江堰处于岷江出山口处,水流湍急,洪涝干旱灾难较多。都江堰水利工程是

8、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

9、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借用离心力将大块沙石甩出。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

10、,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2.3都江堰的土地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2005调查结果显示,农用土地面积为97842.25公顷,占土地总面的80.97%;建设用地占11.25%;其他土地面积占用7.51%。园林4561.09公顷,占4.66%;其他农用地4674.52公顷,占4.78%。土地资

11、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都江堰市未利用地面积为7019.72公顷,占全市土地利用总面积的5.81%2.全市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深度不够,实施的方式单一,缺乏保证新开发耕地质量的有力措施。3,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都江堰市耕地面积减少较快,土地后备资源较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4,土地利用效益提高不明显。提出以下建议:沿途观察中,公路两旁的土地没有利用起来。种植粮食会受到汽车尾气、公路灰尘的影响。所以导致大量土地没用被利用起来。鉴于此,可以再路旁栽植树木,阻挡灰尘、减缓汽车尾气的排放。公路附近的土地种植收成将得到明显提高。3.映秀镇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

12、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建设了多个水电站。2008年5月12日,在此地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伤亡。 3.1映秀镇的岩石映秀镇属于季风气候区,全年都较湿润,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该区四面环山,山势陡峭,坡度较大,且岩石多为变质岩、灰岩、片麻岩、闪长岩。泥灰岩等,易产生滑动,山体灾害本来就多;加之由于汶川大地震将山体震松,产生了大量的碎屑物质;终其原因映秀镇更易发生泥石流。3.2映秀镇的地貌 映秀镇的地貌类型属于山间峡谷的河流地貌,岷江及岷江的一条支流在此会流并从该区穿过。流水的沉积作用,使得在映秀镇形成

13、了河漫滩和阶地。就我们所看到的由于遭到地震和人为修建等原因,河漫滩已不能看到,但阶地仍发挥着作用。3.3映秀镇灾后重建的土地利用小镇四周破碎山体加上植被的破坏、气候湿润,易发生泥石流;一级阶地虽常年不受水的淹没,但仍然有着被淹没的危险存在;这些原因都显示出城镇建于此处不合理,人民的生命安全权得不到保障。但就由于人地矛盾突出,要想将整个县城全部迁出,同时保障人民对土地的需求,这对国家来说,找地很困难,而且资金花费很多。其二人们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使得他们不愿意搬出此地。其三映秀镇本身四面环山,加之地震的破坏作用,多数可用的土地遭到了破坏,可利用土地更少,就我们所看到的,仅在一级阶地上有着大面平坦的

14、土地。这些原因使得映秀镇城镇按原址建设在一级阶地上。在映秀地区,土地资源紧张,在当地修筑居民点需要充分考虑一下两个方面: 1)合理解决土地矛盾,开发旅游业,降低对耕地的依赖。居民点建设需要平地,耕地也需要,减少了耕地的需要才能有更好更多的居民点的选择。2)充分考虑安全隐患。在居民点选址过程中需要对居民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充分分析,尽量避免,或者修筑工程措施进行防御。3.4灾后的防治地震除了造成了崩塌和滑坡的现象,还易出现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洪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的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常在暴雨时期突然暴发,速度快,历史短,有很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泥石流的

15、形成有一定的条件,主要是:(1) 有暴雨或集中的降雨。(2) 上游提供足够的碎屑物质。(3) 陡峭的地形,特别是上游三面环山的地形。映秀镇的潜在灾害情况突出,氶待解决。要防治灾害,当然得从源头下手。我们都知道了发生这些山体灾害的起因,就需要从起因治起。地震留下的隐患我们只能尽量尽可能的减少现有的损失,毕竟这个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无法避免的。但在泥石流上,我们人类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损失的。在加强泥石流的防治时,应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避、治相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滑坡的防治要以防为主,在不稳定的边坡预先采取措施,以防止其变形。工程布置尽量避开严重滑坡地带,或者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特

16、别是映秀镇,可以修建环山沟。可以挡截地表水;竖沟可以快速的将地表水排入到河流之中。其实,在我们进入映秀镇之前的路上就看到了大量的护坡工程,比如拦截网,上面已经拦截了许多的岩石,这点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工程措施的保护作用。 4.都江堰紫坪铺镇41紫平铺镇的岩石 河流沿岸大多数为花岗岩、部分沉积岩、变质岩等。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使凹岸不断被侵蚀,凸岸堆积,故在凹岸用大石加固,使之保存更久。4.2紫坪铺镇的地貌这里是河流地貌,由于处于 枯水期,所以水位很低。这有三级阶地,其中二级阶地的中间受到了侵蚀,使阶地也不对称,这也是由于受到了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这里还有猪背岭。猪背岭属于倾斜岩层的构造地貌,是指形成

17、与坡度较大的单斜构造上的地貌。由于坡度大,岩层面所控制的后坡与侵蚀所造成的前坡在坡度和长度上大致相等,猪背岭其实是单面山的一个特例。单面山的后坡土壤风化严重,适宜耕种、打井等。前坡应该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4.3紫坪铺镇的土地利用紫坪铺镇河流一段,河流地质地貌明显,整个地区地貌曾有巨大的变化。浅层土壤中都有大量的鹅卵石,这对当地土地利用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一级阶地、居民建房前种植一些水果树。一级阶地之上,可以进行农业种植。注意:不要将房屋建设在一级阶地上,以防洪水袭击。三实习体会这是我们进入大学以来进行的第一次野外实习。它不仅让我们适应对实地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观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还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野外实习经验,为今后的野外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短促而紧凑的行程也是对我们工作效率和吃苦耐劳精神的一次锻炼。通过对这些地方地质的一个观察,不经让我了解到了自然的基本状况,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人类在自然面前仍是那么的微弱。一场地震,几场暴雨,几次泥石流,震倒了、淹没了几座城,震撼、冲击着我们的心。更好的让我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 虽然,目前要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来还有很大的困难,对许多地质现象解释起来还不够清楚,但是有了这次实习的铺垫,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做得更好,收获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