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正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7311387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332.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正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正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正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正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正合(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与 学科整合学科整合 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整合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整合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二、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解。二、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解。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条件与现状。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条件与现状。四、信息技术与学科如何整合?四、信息技术与学科如何整合?五、整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五、整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世纪90年代伴随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着信息高

2、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俗称)俗称“信息高速信息高速公路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 信息技术是完成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存信息技术是完成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存储、输出和应用的技术。储、输出和应用的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简称IT)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特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A、资源的海量化、

3、资源的海量化 B、形式的多样化、形式的多样化 C、活动的交互性、活动的交互性 D、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新的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

4、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 从技术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从技术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从教育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从教育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2、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 (1)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社会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社会过程。(2)教育信息化是网络化、智能化的统一。)教育信息化是网络化、智能化的统一。(3)教育信息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

5、互性)教育信息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与协作性。概括地说:概括地说: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1、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视觉背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视觉背景,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景,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先进的实施手段,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革提供了先进的实施手段,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动作载体,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动作载体,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

6、实践内容,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教育信息化是教学结构改革的突破口教育信息化是教学结构改革的突破口 实践证明: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入实践证明: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入手,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教育

7、思想、教学手,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观念的根本变革,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想切入点。革的理想切入点。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 奥苏贝尔的奥苏贝尔的“学与教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理论二者的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

8、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设计。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3、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

9、指在课程实践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将学科课程的形态、内容、结构、实施及评中,将学科课程的形态、内容、结构、实施及评估方式与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方法有机地结合起估方式与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及方式方法的最优化和来,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及方式方法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

10、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信息素信息素养养”: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 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 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 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创新的能力信息创新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

11、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4、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宗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宗旨 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呈现方式、学生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教师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和师生互动方式互动方式的变革,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生

12、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识的获取和保持。(示例示例)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内容的实时开放。下一页对整合的理解对

13、整合的理解(2)(2)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从提高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3)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

14、革 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和效率。作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工具。作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工具。对整合的理解对整合的理解(4)(4)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示例示例)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信息技术

15、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信息技术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提高师生之间评信息技术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示例示例)整合的条件和现状整合的条件和现状 计算机:计算机:73007300余台,机房余台,机房115115个,平均个,平均1212人一人一台;其中中学平均台;其中中学平均10.510.5人一台,小学平均人一台,小学平均1515人一台。人一台。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170170套多媒体教室,其中中学套多媒体教室,其中中学130130余套,小学余套,小学4040余套。余套。校园网:校园网:全部已基本建成了校园网(含简易全部已基本建成了校园网(含简易

16、网);有网);有3535所学校建有自己的网站,占乡镇中心以所学校建有自己的网站,占乡镇中心以上学校的上学校的58%58%。教师应用计算机基本普及。城镇学校教师以教师应用计算机基本普及。城镇学校教师以演示型为主的模式使用较普及。演示型为主的模式使用较普及。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存在问题:存在问题:资料库建设严重落后、多媒体教育软资料库建设严重落后、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跟不上教育发展要求、有的教师观念落后、件开发跟不上教育发展要求、有的教师观念落后、缺乏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知识、教师计算机和多媒缺乏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知识、教师计算机和多媒体装备不足、学生家

17、用计算机也还没有普及等等。体装备不足、学生家用计算机也还没有普及等等。整合的条件和现状整合的条件和现状如何整合如何整合 1、物质层面的整合、物质层面的整合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改善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改善课堂教学,比较多的是以呈现、展示课程内容的面貌出现比较多的是以呈现、展示课程内容的面貌出现的。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索性学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索性学习。习。(3)信息技术对文化类型的整合。)信息技术对文化类型的整合。(4)信息技术对文化内容的整合。)信息技术对文化内容的整合。如何整合如何整合 2、精神层面的整合、精神层面的整合 (1)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教

18、育三大基石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教育三大基石的整合整合(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计算方式)(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计算方式)(2)信息技术对学习文化氛围的整合。)信息技术对学习文化氛围的整合。3、关于整合的教学模式。、关于整合的教学模式。如何整合如何整合 按照教和学两个方面,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按照教和学两个方面,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两类: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模式可分为两类: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演示型教学模式示型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和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学习型教学模式,后者按照学习内容的开放程度,后者按照学习内容的开放程度又可分为以教材内容为中

19、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在又可分为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开放性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如何整合如何整合 (1 1)进一步完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进一步完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示型教学模式。(2 2)积极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积极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习型教学模式 。A、网络化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模式。B、计算机辅助科学实验的模式。、计算机辅助科学实验的模式。C、以学生使用软件为主在开放式学习环境、以学生使用软件为主在开放式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对

20、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问题一:问题一:迷信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依赖心迷信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依赖心理过强,误认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就能提高教学理过强,误认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就能提高教学效率。效率。对策一:提高认识,加强继续教育,澄清观念对策一:提高认识,加强继续教育,澄清观念上误区。上误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对策二: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增强课程改革发对策二: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增强课程改革发展责任意识,积极探索网络教学,加大资源积累,展责任意识,积极探索网络教学,加大资源积累,建设好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环境。建设好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环境。问题二:问题二:硬件设备建

21、设快,教师信息素养提硬件设备建设快,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慢,软件建设速度迟缓,力度不够。高慢,软件建设速度迟缓,力度不够。问题三:问题三:在技术使用和管理上,观念没有与在技术使用和管理上,观念没有与进俱进。进俱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对策三: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对策三: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提倡信息技术对学科的介入,参与基于信息技术提倡信息技术对学科的介入,参与基于信息技术下新教学结构的重建。下新教学结构的重建。相关的教育理念相关的教育理念 1.1.学生的学习是学校所有技术应用的焦点和目标;学生的学习是学校所有技术应用的焦点和目标;2.2.技术不是最

22、终的目的技术不是最终的目的将技术作为工具和方将技术作为工具和方法,实现特定的目标,才是教育信息化最终的目的;法,实现特定的目标,才是教育信息化最终的目的;3.3.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公平利用技术,获得发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公平利用技术,获得发展;4.4.要想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要想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技术素养是教师和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展与变化,技术素养是教师和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5.5.培养学生利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积极参与社培养学生利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会生活;6.6.为教师提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发为教师提供提高信息技术应

23、用能力的专业发展活动,是保证学生成功的必要条件;展活动,是保证学生成功的必要条件;7.7.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是利用技术促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是利用技术促进学生成功的基本条件;进学生成功的基本条件;8.8.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意识,利用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求合原有的封闭意识,利用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求合作与交流。作与交流。相关的教育理念相关的教育理念结束语结束语 教育的全球化和信息化,使教师专业成长和发教育的全球化和信息化,使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更具紧迫感,教师如何适应当今世界的日新月异展更具紧迫感,教师如何适应当今世界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当前教育所研究的重大问题。教育信息的变化,是当前教育所研究的重大问题。教育信息化使得我们教师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理想的化使得我们教师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理想的切入点,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切入点,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现代教育观,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终身学习观、现代教育观,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教师一定能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教师一定能得到发展,教育也就有了新的更好的发展基础教育也就有了新的更好的发展基础。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