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综合复习

上传人:1505****484 文档编号:12725584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2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现象综合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光现象综合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光现象综合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光现象综合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现象综合复习(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标新课标2012.12 2012.12 云河云河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5 光现象的实验探究光现象的实验探究 1探究一:光的直线传播探究一:光的直线传播 生活现象:生活现象:在有雾的天气中,可以看到汽车头灯射出的在有雾的天气中,可以看到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所以在探究光的传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所以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我们可以让光在播路径时,我们可以让光在烟雾中传播烟雾中传播从而显示它的路径。从而显示它的路径。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光在光在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际应用:实际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激光准直、

2、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同种均匀同种均匀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 解释现象:解释现象:(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的物体,在物体的的物体,在物体的_形成的形成的_,就是影子,平时所说的就是影子,平时所说的“立竿见影立竿见影”、“皮影戏皮影戏”都是都是指影子。指影子。(2)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_形成的。日食是月球位于地球和太形成的。日食是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食是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阳之间;月食是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3)小孔成像的形成:如图小孔成像的形成:如图K21所示,沿直线传播所示,沿直

3、线传播的光经小孔后,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成像。像的特的光经小孔后,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成像。像的特点:点:_、大小可变的、大小可变的_;像的形状与孔;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的形状_。如:树下圆斑、针孔照相机。如:树下圆斑、针孔照相机。不透明不透明 后面后面 黑暗区域黑暗区域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倒立 实像实像 无关无关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补充说明:补充说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_的,光在的,光在_中的速度最大,其大中的速度最大,其大小是小是_。不同不同 真空真空 3.0108 m/s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2探究二:光的反射定律探究二:光的反射

4、定律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如图如图K22所示所示)(1)纸板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向前折或向后折,_(选填选填“能能”或或“不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_。图图K22不能不能 同一平面内同一平面内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2)当将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到镜面时,可以看到反射当将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到镜面时,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沿原光线沿原_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光路是_的。的。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在反射现

5、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在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两两侧;反射角侧;反射角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的。(可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可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入射光线入射光线 可逆可逆 同一平面内同一平面内 法线法线 等于等于 可逆可逆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评估交流:评估交流: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显示光的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显示光的_;验证入射、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验证入射、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补充说明:补充说明:反射类型有反射类型有_反射和反射和_反射反射

6、两种。我们平时看到周围的物体就是利用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两种。我们平时看到周围的物体就是利用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的_。传播路径传播路径 同一平面内同一平面内 镜面镜面 漫漫 漫反射漫反射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3.探究三:平面镜成像规律探究三:平面镜成像规律图图K23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如图如图K23)(1)实验中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的_。(2)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关系。(3)实验中准备刻度尺的实验中准备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_

7、关系。关系。(4)移动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移动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则光屏上_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是_。(5)当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当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小_。位置位置 大小大小 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距离 不能不能 虚像虚像 不变不变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像与物的像;像与物的大小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与物之间的连线与镜面;像与物之间的连线与镜面_。(可

8、记可记忆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忆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评估交流:评估交流:(1)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可能是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有一定玻璃板有一定_,前后两个表面均,前后两个表面均_造成造成的。的。(2)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实际应用:实际应用:一是成像,如梳妆镜、墙壁安装平面镜增一是成像,如梳妆镜、墙壁安装平面镜增大空间效果等;二是改变光路,如潜望镜等。大空间效果等;二是改变光路,如潜望镜等。虚虚 相等相等 相等相等 垂直垂直 厚度厚度

9、 反射成像反射成像 不垂直不垂直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4探究四:光的折射定律探究四: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气中和水中的径迹。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都在_;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两侧;光从空气光从空气斜射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入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射角;反之,折射角_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时,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折射角也随之_

10、;当光;当光垂直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方向_。发生折射时光路也是。发生折射时光路也是_。(可记为:可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气大他小三线共面、法线居中、气大他小)同一平面内同一平面内 法线法线 小于小于 大于大于 增大增大 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可逆的可逆的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补充说明:补充说明:发生光的折射时,同时也发生光的反射。发生光的折射时,同时也发生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折射断筷、海市蜃楼、折射断筷、“错位错位”现象。现象。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_。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_。光的色

11、散实质是太阳光发。光的色散实质是太阳光发生多次生多次_形成的。形成的。复色光复色光 色散色散 折射折射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1 1 下列关联正确的是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A A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 B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 C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影子的形成 D D光的反射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D D 解析解析“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是光

12、的折射现象,故A A错误;错误;“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是是光的反射现象,故光的反射现象,故B B错误;错误;“影子的形成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象,故C C错误,正确选项为错误,正确选项为D D。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 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 D 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

13、看见圆形的光斑A A 解析解析“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和和“晴朗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都是由于光的直线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传播形成的,故B B、D D错误;错误;“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广阔的范围”利用了光的反射,故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 C错误,正确选项为错误,正确选项为A A。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3 3(1)(1)在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时,小李进行如图K2K24 4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EO贴着纸板射到

14、平面镜上,在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OF。将纸板沿。将纸板沿ONON向后折,此时在向后折,此时在NOF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在图甲中,如。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果让光线逆着OF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OE方向射出,这表明方向射出,这表明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2)(2)图图K2K25 5

15、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 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 A处时,可以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用刻度尺量出用刻度尺量出A A和和A A、B B和和B B、C C和和C C到镜面的距离

16、;到镜面的距离;看看A A和和A A、B B和和B B、C C和和C 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上的信息得出结论:论:_。图图K2K25 5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6 影子、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影子、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 1像的定义像的定义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仪器后形成的与原物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仪器后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像。相似的图像。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2.2.影子、

17、实像与虚像区别影子、实像与虚像区别 影子影子实像实像虚像虚像成因成因沿直线传播的光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在其后形成黑暗区在其后形成黑暗区域域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成由实际光线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成效果效果黑暗,无色彩黑暗,无色彩光屏能呈现、底片光屏能呈现、底片可感光、人眼能看到可感光、人眼能看到光屏不能呈现、底片不可光屏不能呈现、底片不可感光、人眼能看到感光、人眼能看到正倒正倒倒立倒立正立正立举例举例日食、月食、立日食、月食、立竿见影竿见影小孔成像、照相机、小孔成像、照相机、幻灯机成像

18、幻灯机成像平面镜、放大镜成像平面镜、放大镜成像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1 1如图如图K2K26 6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A A平面镜发出的平面镜发出的 B B像像S S发出的发出的 C C平面镜反射的平面镜反射的 D D人的眼睛发出的人的眼睛发出的C C 解析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这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图,进入分析题图可知,这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图,进入人眼的光线是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非平面镜和人眼发出人眼的光线是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非平面镜和人眼发出的,而像的,而像S S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像,故正确

19、选项为像,故正确选项为C C。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2 2 如图如图K2K27 7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 a处,它处,它成的像在距小孔成的像在距小孔b b处的半透明纸上,且处的半透明纸上,且a a大于大于b b,则半透明纸,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上的像是 ()A A倒立、放大的虚像倒立、放大的虚像 B B正立、缩小的虚像正立、缩小的虚像C C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 D D正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实像C C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解析解析 由题意可知,这是小孔成像原理图,由于由题意可知,这是小孔成像原理图,由于物距大于像距,所以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

20、实物距大于像距,所以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像,选C C。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3 3 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实像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实像 B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 C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底片上

21、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 D D底片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实像底片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实像B B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解析解析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的虚像,故A A错误、错误、B B正确;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正确;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实像,故形成的缩小的实像,故C C、D D错误。错误。实验小变式新课标新课标 (1 1)实验使用的平面镜是薄玻璃板,主要是为了透光,便)实验使用的平面镜是薄玻璃板,主要是为了透光,便于观察镜后的物体。于观察镜后的物体。(2)2)实验使用的两根蜡烛应当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比较

22、像实验使用的两根蜡烛应当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与物体的大小关系。(3 3)玻璃板尽量薄一些,防止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各成一个)玻璃板尽量薄一些,防止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各成一个蜡烛的像距离太大,不便于观察、比较,在测量像、物到平面蜡烛的像距离太大,不便于观察、比较,在测量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时要以玻璃板前表面的位置为准。镜的距离时要以玻璃板前表面的位置为准。(4)4)实验时,玻璃板放置时要与水平面垂直。实验时,玻璃板放置时要与水平面垂直。新课标新课标2012.12 2012.12 云河云河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7 光的反射作图光的反射作图 1 1反射光路作图反

23、射光路作图 用虚线将法线画出,确定入射角用虚线将法线画出,确定入射角(或反射角或反射角),根据两角,根据两角相等的关系做出反射光线相等的关系做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或入射光线)。2 2确定平面镜位置作图确定平面镜位置作图 先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是法线,然先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是法线,然后过角的顶点画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后过角的顶点画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1.1.如图如图K3K31 1所示,某一光线斜射向镜面所示,某一光线斜射向镜面O O点,请点,请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

24、线。答案如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 1 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步骤:步骤:(1)(1)如图如图K3K32 2所示,从光点所示,从光点S S引出两条入射光线,引出两条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射到平面镜上。(2)(2)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3)(3)根据反射定律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4)(4)作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作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出用虚线画出),交点为像,交点为像点。点。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8 平面镜成像作图平面镜成像作图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2 2根据平面镜

25、成像规律作图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步骤:步骤:(1)(1)如图如图K3K33 3所示,过所示,过S S点向平面镜作垂线点向平面镜作垂线(用虚用虚线画出线画出)。(2)(2)截取截取S S点,使点,使S S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 S到镜面的距到镜面的距离。画出像点离。画出像点S S点点(虚像用虚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1.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K3K34 4中画出物体中画出物体ABAB在平面镜在平面镜MNMN中所成的像。中所成的像。答案如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9 光的折射作图光的折射作图

26、1 1折射光路作图折射光路作图 用虚线将法线画出,确定入射角用虚线将法线画出,确定入射角(或折射角或折射角),根据,根据“气气大其他小大其他小”的关系做出折射光线的关系做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或入射光线)。2 2折射成像作图折射成像作图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步骤:步骤:(1)(1)如图如图K3K35 5所示,从光点所示,从光点S S引出两条光线,引出两条光线,射到界面上。射到界面上。(2)(2)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3)(3)根据折射定律,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根据折射定律,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作出折射光线。射光线远离法线,作出折射光线。

27、(4)(4)作出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作出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出用虚线画出),交,交点为像点。点为像点。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3 3垂直入射作图垂直入射作图 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0 0。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1 1 如图如图K3K36 6所示,画出入射光线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AO的折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2 2 如图如图K3K37 7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

28、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上,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面上,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答案如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10 透镜特殊光线作图透镜特殊光线作图 1 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如图K3K38 8所示所示)(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折射后过焦点。(2)(2)经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经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29、(3)(3)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 2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如图K3K39 9所示所示)(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焦点。镜折射后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焦点。(2)(2)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3)(3)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新课标新课标2012.12 2012.12 云河云河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11 凸透

30、镜与凹透镜凸透镜与凹透镜 1 1凸透镜对光线有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有_作用。作用。会聚会聚 发散发散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 2 2理解理解“会聚会聚”与与“发散发散”:透镜对光线的作: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在解题时,一般采用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在解题时,一般采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如图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如图K4K41 1所示,通过所示,通过观察折射光线是在入射光线的外部观察折射光线是在入射光线的外部(发散作用发散作用)还是还是内部内部(会聚作用会聚作用)来确定透镜类型。来确定透镜类型。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图图K4

31、K42 2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泡,小灯泡前端的A A部分相当于部分相当于_,对光线有对光线有_作用。作用。凸透镜凸透镜 会聚会聚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1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安装调节:安装调节:安装凸透镜与光屏,使蜡烛和光屏分安装凸透镜与光屏,使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点燃蜡烛,调节高度,使凸透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点燃蜡烛,调节高度,使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中心大致在镜、光屏、烛焰三者中心大致在_,这样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目的是使像成在_。同一高度同一

32、高度 光屏的中心光屏的中心 新课标新课标考点梳理 引申操作:引申操作:用教材遮住一半透镜,在光屏上用教材遮住一半透镜,在光屏上_(_(选填选填“能能”或或“不能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像,得到一个完整的像,但像会变但像会变_。物体从。物体从5 5倍焦距以外逐渐向凸透倍焦距以外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像会镜靠近,观察到像会_,像距也随之,像距也随之_。成实像时,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根据光路成实像时,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根据光路_可知,仍成实像,但实像的可知,仍成实像,但实像的_发生改发生改变。变。能能 暗暗 变大变大 变大变大 可逆性可逆性 大小大小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物距

33、物距u像的性质像的性质像距像距v应用应用位置位置正倒正倒大小大小虚实虚实u2f异侧异侧倒立倒立缩小缩小实像实像fv2f投影仪投影仪uf同侧同侧正立正立放大放大虚像虚像uv放大镜放大镜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 评估交流:评估交流: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可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是能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是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或焦点上。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或焦点上。2 2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两侧且倒立,虚像一边是正的实像两侧且倒立,虚像一

34、边是正的(di)(di);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用于实像用于实像)。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1 1 如图如图K4K43 3所示,小梦同学在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律”实验中,观察到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实验中,观察到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列说法正确的是 ()B B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A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烛焰像向上移动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烛焰像向上移动C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

35、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较光滑的玻璃板D D要使光屏上的烛焰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要使光屏上的烛焰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解析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分析题图可知,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规律可制成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规律可制成照相机,不能制成幻灯机,故相机,不能制成幻灯机,故A A错误;当蜡烛变短后,根错误;当蜡烛变短后,根据据“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可知,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故将向上移,故B B正确;为了便

36、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正确;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玻璃板,使光发生漫反射,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玻璃板,使光发生漫反射,故故C C错误;要使光屏上的烛焰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错误;要使光屏上的烛焰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透镜,同时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D D错误。错误。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2 2 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焦距等于10 cm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K4K44 4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

37、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凸透镜固定在50 cm50 cm处。处。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1)(1)将蜡烛放在将蜡烛放在A A点,光屏在点,光屏在B 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像,应将光屏向_(_(选填选填“左左”或或“右右”)移动。移动。(2)(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记录的数据如表:次数次数123456物距物距(cm)403530252015像距像距(cm)13.5141516.72030左左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在前在前4 4次实验中

38、,所成的像为倒立、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的实像。的实像。第第6 6次的像比第次的像比第5 5次的次的_(_(选填选填“大大”或或“小小”)。(3)(3)将蜡烛放在将蜡烛放在C 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选填选填“左左”或或“右右”)移动。移动。缩小缩小 大大 左左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13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 1生活中的透镜生活中的透镜 (1)(1)照相机:照相机:它的镜头是一个它的镜头是一个_,来自物体的,来自物体的光线经镜头

39、后在底片上成一个光线经镜头后在底片上成一个_、_的实像,的实像,物距应当物距应当_。照相机离物体越远,所成。照相机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的像越_。凸透镜凸透镜 倒立倒立 缩小缩小 大于二倍焦距大于二倍焦距 小小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2)(2)投影仪:投影仪:它的镜头是一个它的镜头是一个_,当物,当物体、透镜、光屏的位置适当时,在光屏上会得到物体的体、透镜、光屏的位置适当时,在光屏上会得到物体的_的实像,所以投影片要的实像,所以投影片要_,且投影,且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小于、小于_。平面。平面镜可以改变镜可以改变_使实像投在屏幕上。使实像投在屏幕上。(3)(3)放

40、大镜:放大镜:利用的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虚像,利用的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虚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要求物体到放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要求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大镜的距离小于_,所成的像是,所成的像是_、_的的_像,并且与物体在透镜像,并且与物体在透镜的的_,而且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而且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_。凸透镜凸透镜 倒立、放大倒立、放大 倒插倒插 一倍焦距一倍焦距 二倍焦距二倍焦距 光线的传播方向光线的传播方向 一倍焦距一倍焦距 正立正立 放大放大 虚虚 同侧同侧 大大 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 2 2望远镜和显微镜望远镜和显微镜(1)

41、(1)望远镜: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_立、立、_的的_像,像落在目镜的像,像落在目镜的_以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_立、立、_的的_像。像。(2)(2)显微镜: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_立、立、_的的_像,像落在目镜的像,像落在目镜的_焦焦距以内,目镜再一次成正立、距以内,目镜再一次成正立、_的的_像。像。倒倒 缩小缩小 实实 一倍焦距一倍焦距 正正 放大放大 虚虚 倒倒 放大放大 实实 一倍一倍 放大放大 虚虚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42、()A A穿衣镜穿衣镜B B投影仪投影仪C C照相机照相机 D D放大镜放大镜A A 解析解析 穿衣镜应用的是平面镜,故穿衣镜应用的是平面镜,故A A不是。不是。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如图如图K4K45 5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 B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 C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 D要使塔像更小些,小华或相

43、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要使塔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B B 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 解析解析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像,A A错误;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错误;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同时调节底片与镜头的距离,故塔靠近些,同时调节底片与镜头的距离,故B B正确、正确、C C错误;要使塔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错误;要使塔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些,D D错误。错误。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新课标考点考点14 眼睛和眼镜眼睛和眼镜 1 1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睛的成像原理(如图如图K4K46

44、6所示所示)晶状体晶状体 底片底片 大脑大脑 凸透镜凸透镜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2 2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近视眼近视眼远视眼远视眼成成因因由于晶状体太由于晶状体太_,折射作用,折射作用太太_,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视网膜的_,使人看不清远,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处的物体。由于晶状体太由于晶状体太_,折射作,折射作用太用太_,使近处物体的,使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使,使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厚厚 强强 前面前面 薄薄 弱弱 后面后面 新课标新课标 考点梳理矫矫正正配戴配戴_配戴配戴_眼眼镜镜作作用用凹透镜对光

45、线有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作用,使物体的像用,使物体的像_,成,成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凸透镜对光线有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使物体的像作用,使物体的像_,成在视网膜上成在视网膜上凹透镜凹透镜 凸透镜凸透镜 发散发散 后移后移 会聚会聚 前移前移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1 1 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 C所成像是实像所成像是实像D D所成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所成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D D 解析

46、解析 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 D错误。错误。针对训练新课标新课标2 2 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和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化,影响学习和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中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_;矫正远视眼的是;矫正远视眼的是_。乙乙 甲甲 实验小变式新课标新课标在探究在探究“近视眼的原因近视眼的原因”时,当将近视眼镜从蜡烛时,当将近视眼镜从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拿走时(相当于给近视眼摘掉了眼镜),和凸透镜中间拿走时(相当于给近视眼摘掉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不清晰了,需要将光屏向凸透镜移动一光屏上的像变得不清晰了,需要将光屏向凸透镜移动一定距离,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是将图定距离,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是将图像成在了视网膜之间的位置,是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线的像成在了视网膜之间的位置,是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会聚)能力太强所致。折射(会聚)能力太强所致。65 结束语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