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27232742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1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QC成果书“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QC成果】材料发布人:戴月平 江苏淮阴建工集团楚州区新城商务中心QC小组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江苏淮阴建工集团楚州区新城商务中心工程QC小组 - 19 -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小组简介1三、选择课题3四、设定课题目标4五、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终方案5六、问题分析及对策措施9七、实施对策11八、效果检查15九、巩固措施16十、总结及今后打算17十一、奖励证明材料18“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一、工程概况楚州区新城商务中心工程,本工程由主楼15层及东、西附楼组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总建筑面积49136.54

2、 m2,为最大化的扩大工程的使用面积,本工程的框架柱多采用“L”型柱,“L”型柱分布在商务中心各层,本工程高度不等的“L”型柱共计两千多根,体量较大,柱大部分截面多为500500等边柱。 表一工程名称楚州区新城商务中心工程结构层次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建筑面积49136.54(“L”型等边柱共计两千余根)建设单位淮安市华厦建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淮安市淮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工日期20110628竣工日期20121130制表人:耿义峰 日期:2011年8月9日二、小组简介:1、小组概况表: 表二小组名称江苏淮阴建工集团楚州区新城商务中心工程QC小组课题

3、名称“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首次注册日期2003年10月首次注册号HJQC03008本次注册日期2011年7月本次注册号HYJG002活动日期2011.7.202012.9.10活动次数11次小组类型创新型人均受TQ教育时间60h以上制表人:戴月平 日期:2011年8月9日2、小组成员简介表 表三序号小组职务姓名性别年龄职务文化程度职称1组 长耿义峰男35项目负责人大专工程师2副组长戴月平男35技术负责人本科工程师3特 邀马跃红女43技术部主任本科高级工程师4组 员徐中亮男26技 术 员本科助 工5组 员张久鲲男36生产经理大专工程师6组 员黄来京男29质 检 员大专助 工7组 员张 浩男2

4、5施 工 员大专助 工8组 员管顺林男49钢筋工长高中技 师9组 员韩仰伟男37瓦工工长高中助 工10组 员徐金龙男32木工工长高中经济师11组 员庄恒泽男41操 作 工初中技 师制表人:徐中亮 日期:2011年8月10日3、小组活动历史本小组成立于2003年,一直活动于施工现场一线,至今每年均参加省、市、国家QC成果的交流学习,虚心和不断要求进步是我们始终遵循的准则。4、小组活动情况 表四 活动内容活动次数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出勤率()QC知识培训21111100规范学习41111100分析讨论31111100自评会议21111100制表人:耿义峰 日期:2011年8月15日三、选择课题 问题提

5、出(一) ?为更好的提高房屋使用空间,楚州区新城商务中心设计框架柱多数均采用“L”型柱,“L”型柱随着楼层高度不等,柱高不等,四万多楚州区新城商务中心工程高度不等的“L”型柱共计两千多根,体量较大,柱大部分截面多数为500500等边柱。采用以往加固的方法,“L”型柱阴角两内边不垂直,阴阳角角不方正,非常容易造成胀模现象。随着柱的数量较多,操作工人较多,工序质量更难控制,其返工维修造成的费用增加,工期延误,观感变化等问题,将带来不可确定的费用增加。因此,能否完全顺利的完成“L”型柱的施工直接关系到本工程的整体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确定课题(二) !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结合以上问题的提出

6、,小组人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从工程特点、施工特点及质量要求、项目成本要求出发从而确定了课题:(如图一)工程特点本工程的框架柱均采用“L”型柱,“L”型柱随层高不等相应柱高不等,4万多平方工程高度不等的“L”型柱共计两千多根,体量较大,柱大部分截面均为500*500等边柱。施工特点及质量要求这么多棵“L”型柱,怎样保证不同批次施工的柱都能质量合格?有没有一种方法能使工人操作时方法可行及统一?“L”型柱阴阳角怎么保证?阴角处非常容易胀模等一系列问题两千多根柱,成批量的出现质量问题,其返工维修造成的费用增加,工期延误,观感变化等问题,将带来不可确定的费用增加。项目成本的要求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结合以

7、上理由,需要一种新方法:故把“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作为本次QC活动的课题制图人:张久鲲 日期:2011年8月15日四、设定课题目标设定课题目标(一) !活动目标:研究应用新型的加固方式,使“L”型柱成型构件测点合格率95%以上。目标可行性分析 (二) ?目标能否实现?这是摆在小组人员面前的一组难题。于是小组成员发挥创新思维来考虑:矩形柱是建筑行业常施工的一种构件,其加固方法简单,技术成熟可靠,过程加强控制,成型构件测点合格率很容易达到95%,表五序号以往工程检查点数(点)合格点数(点)合格率()1我单位刚施工的矩形柱16816095.23统计人:徐中亮 制表人:耿义峰 编制日期:2011年

8、8月20日表五就是我单位刚施工完矩形柱工程的测点。如果我们有一种创新方式,使“L”型柱可以按矩形柱那样加固,目标实现是可以的,故创新课题成功目标就可以实现。五、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一)、提出方案:2011年8月25日在项目部会议室QC小组召开了“L”型柱加固工艺方案确认讨论会,项目部QC小组人员认真、详细的分析了“L”型柱老的加固方案,搭设方法,使用情况,结合工程的特点,大家集思广益,共提出了三种方案,如下图所示:图二“L”型柱加固新技术探索型钢框加固法“木盒加固法填芯法填芯法使用等边角铁按“L”型柱内侧长度焊接方框,填放在“L”型柱内侧配合加固使用模板及木方订制成木盒状,填放在“L

9、”型柱内侧加固,使模板成矩形柱状使用模板及木方,把“L”型柱内侧边填满,使模板成矩形柱状需进行现场操作及改进,一次投入大一点,但周转次数多木盒较重,安装较麻烦,使用次数多会损坏,周转次数低使用模板及木方较多,使用次数多会损坏,使用成本高制图人:戴月平 日期:2011年8月25日(二)确定方案小组成员集体开动脑筋,通过施工调查、理论分析、现场研究,从可行性、经济性多方位考虑,对上述三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所示:1、填芯法研究分析:填芯法顾名思义,设计主要是把“L”柱内侧采用模板填成矩形柱状,从而进行加固,以下图三、四为我小组研究分析时绘画的图:制图人:戴月平 编制日期:2011年8月25日

10、(1):填芯法的研究分析表 表六分析测算特点经济性分析结论工作原理:填芯法顾名思义,设计主要是把“L”柱内侧采用模板填成矩形柱状,如绘图所示,其“L”芯内采用一整模板,从而配合其他两侧模板组成类似矩形柱一样加固1、芯模板为一整模板,模板大不易加固;2、增加了两面模板,增加了模板工程量;3、能按矩形柱进行加固此工艺增加了模板工程量,增加了人工,施工成本增加,不经济不采用分析时间48.25地点会议室及现场人员小组全体人员制表人:张久鲲 编制日期:2011年8月25日2、“木盒”加固法研究分析:“木盒”加固法,设计按“L”柱内侧尺寸,设计成500mm高的“木盒”作为填充物,木盒放在相邻加固钢管之间,

11、这样同样是把“L”柱内侧采用模板填成矩形柱状,从而进行加固,以下图五、六为我小组研究分析时绘画的图: 制图人:戴月平 编制日期:2011年8月25日(2):“木盒”法的研究分析表 表七分析测算特点经济性分析结论工作原理:“木盒”加固法,设计按“L”柱内侧尺寸,设计成500mm高的“木盒”作为填充物,木盒放在相邻加固钢管之间,这样同样是把“L”柱内侧采用模板填成矩形柱状,从而进行加固,如绘图所示,1、“木盒”模板要制作多块,单块强度要满足要求;模板易变性周转次数少。2、单块“木盒”重量较重,一人不容易安装,安装难度大;3、能按矩形柱进行加固此工艺较填芯减少了模板工程量,但安装难度大,浪费人工,周

12、转次数少增加费用不采用分析时间48.25地点会议室及现场人员小组全体人员制表人:张久鲲 编制日期:2011年8月25日3、型钢框加固法研究分析:型钢框加固法,其设计基本同“木盒”,其按“L”柱内侧尺寸,用50*50角钢焊接成方框,把钢质方框放在加固钢管之间,使方框的侧面完全同“L”柱模板内侧完全结合,从而使钢管加固钢框外侧,保证“L”内侧模板位置的准确,从而满足加固要求,图七、八为我小组研究分析时绘画的图:制图人:戴月平 编制日期:2011年8月25日(3):型钢框加固法的研究分析表 表八分析测算特点经济性分析结论工作原理:型钢框加固法,其设计基本同“木盒”,其按“L”柱内侧尺寸,用50*50

13、角钢焊接成方框,把钢质方框放在加固钢管之间,使方框的侧面完全同“L”柱模板内侧完全结合,从而使钢管加固钢框外侧,保证“L”内侧模板位置的准确,从而满足加固要求,如绘图所示,1、角钢块制作多块,强度能满足要求;周转次数多。2、单块“型钢框”重量较轻,一人容易安装,安装难度不大大;3、能按矩形柱进行加固,但工人要做示范此工艺减少了模板工程量,但安装难度小,能节省人工。采用分析时间48.25地点会议室及现场人员小组全体人员制表人:张久鲲 编制日期:2011年8月25日通过以上三种方案的对比分析,明确了采用方案三作为可行方案六、问题分析与对策措施 (一)、问题分析:在确定了采用方案三:“型钢框加固法”

14、后,小组成员们采用“头脑风暴法”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开阔思路,提出了方案实施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型钢框的制作尺寸直接关系到“L”柱的成型尺寸,其尺寸要根据模板木方的尺寸进行确定,否则影响成型构件的质量。、单片型钢框只有50mm高,每钢管加固处要两片型钢框配合使用,增加了使用个数,是否有方法可以改进型钢框,能否满足单片就能满足加固要求。、加固间距的确定,间距太大影响加固效果及质量,太小增加费用,间距的确定是加固质量的要求。、钢管和钢管连接加固夹柱,扣件固定之间容易产生松动,加固不牢固,新的工艺要保证加固牢固,从而保证砼构件成型质量。(二)、制定对策针对分析,我们QC小组于2011年8月25日召

15、开了讨论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耿义峰主持,各QC小组成员均参加研究,大家各抒已见,遵循5W1H原则,针对要因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具体如对策表: “L”型框架柱加固工艺创新对策表 表九序号问题对策目标措施实施地点完成日期负责人1型钢框的制作尺寸的控制问题根据现场模板木方的规格尺寸及结合“L”柱尺寸,从而确定型钢框的尺寸制作的型钢框尺寸统一,大小一致尺寸偏差控制在3mm1、选用顺直、平整规格一致地木方,厚度统一的模板做为柱施工用材料。2、根据模板及木方的厚度和,计算确定型钢框的外到外尺寸为。3、下料时要充分考虑相邻搭接焊接时型钢的厚度,故相邻两边角钢长度下料长度不等。施工现场2011年8月25日戴月

16、平徐中亮2每处加固节点要两片型钢框的改进问题在单片型钢框上改造单片型钢框改造,使柱在一道加固处单片型钢框能满足要求1、单片型钢框仅50mm厚,柱每道加固处两道水平钢管,所以接触面积偏小,要改进2、在单片型钢框与钢管相接触面上焊接100mm长L50角钢。3、角钢焊接要保证角钢面的垂直平整度。施工现场2011年8月25日耿义峰黄来京3加固间距控制的问题计算确定加固间距间距均匀合格,合格率99%1、确定受力类型,简化计算模型。2、选定荷载大小,进行受力分析计算3、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加固间距为500mm。施工现场及公司技术部2011年8月26日张久鲲张 浩4全用钢管加固夹柱容易松动的问题采用钢管及对拉

17、螺栓配合的加固方式对拉螺栓加固合格率99%1、根据加固构件的长度,制作满足长度的对拉螺杆。2、对拉螺杆配合钢管与钢管垂直方向进行加固。施工现场2011年8月26日管顺林韩仰伟 制表:戴月平 编制日期:2011年8月25日七、实施对策为实现目标,QC小组进行了数次活动,实施对策表中各项措施实施一【根据现场材料尺寸确定型钢框尺寸】具体措施1、选用顺直、平整规格一致地木方,厚度统一的模板做为柱施工用材料。立柱木方统一采用48mm*80mm规格,模板厚度12mm,不同批次不同时间配模均采用此规格,保证尺寸统一。2、根据模板木方的厚度及“L”型截面柱的尺寸,计算型钢框的外到外尺寸为300mm*300mm

18、矩形。(详见大样图图六)3、下料时要充分考虑相邻搭接焊接时型钢的厚度,故相邻两边角钢长度下料长度不等,一边角钢下料尺寸300mm,另一边扣除角钢厚度下料尺寸294mm。(详见大样图图六)效果检查通过措施,我们对现场的型钢框进行检查,检查150片框,最大尺寸偏差2.8mm,达到目标要求。效果检查满足要求制图人:戴月平 日期:2011年8月26日实施一施工中的一组图片实施二【在单片型钢框上改造】具体措施1、单片型钢框仅50mm厚,柱每道加固处两道水平钢管,所以接触面积偏小,要改进。(具体见图十)2、在单片型钢框与钢管相接触面上焊接100mm长L50角钢。(具体见图十)3、角钢焊接要保证角钢面的垂直

19、平整度,以便加固时适用。效果检查实施后效果检查:每个型钢框改造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达到目标要求。效果检查满足要求实施二施工中的一组图片实施三【计算确定加固间距】具体措施1、确定受力类型,简化计算模型,柱构件模板主要荷载为新浇砼的自重荷载、振捣砼的施工荷载以及倾倒砼产生的荷载三种荷载对柱模板产生侧压力。2、选定荷载大小,新浇砼的自重荷载采用24KN/m3,振捣砼的施工荷载采用4.0 KN/m3,倾倒砼产生的荷载2 KN/m3,根据以上荷载取定值进行受力分析计算。3、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柱加固间距为500mm。(详见图十一)效果检查通过措施落实,我们对现场施工柱的加固件的水平距离进行检查:共计检查6

20、5根柱加固构件进行检查,检查发现加固件的距离均小于500mm经现场检查合格率达100,达到目标要求。效果检查满足要求。 实施三施工中的一组图片制图人:戴月平 日期:2011年8月27日实施四【采用钢管与对拉螺栓相结合的加固方式】具体措施1、根据加固“L”型柱构件的截面尺寸,制作满足长度的对拉螺杆,对拉长度为1200mm。2、根据以上所计算的荷载,经计算确定螺杆采用12的对拉螺杆,螺杆每边开丝80mm。3、对拉螺杆配合钢管与钢管垂直方向进行加固,螺杆端部采用山型卡配合加固钢管。(具体详见图十二)效果检查通过措施落实,我们对现场进行跟踪检查统计,柱加固每道加固件均能加固到位及牢固。达到目标要求。效

21、果检查满足要求。实施四施工中的一组图片八、效果检查(一)现场实测:通过我们QC小组努力,截止2012年3月10日,楚州区新城商务中心已经完成85%的“L”柱施工,“L”柱还有部分没有施工,施工期间按分项对各检验批分别进行报验,验收均一次合格,合格率100%,并签署验收意见。同时在完成的“L”型柱进行详细的检查、测点及数据采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表十序号部位检查点数(点)合格点数(点)合格率()11层4层内部柱21521097.6223层12层楼外部柱16816497.673合 计38337497.65统计人:黄来京 制表人:张久鲲 编制日期:2012年3月10日从检查结果来看活动取得了成功,此

22、创新方案可行。(二)施工过程的一些图片:(三)经济效益:通过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了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在“L”型柱模板加固工艺创新在实践中得到了肯定,整个过程比较规范,施工质量在完毕后经QC小组成员验收通过,且各项技术参数均符合要求,合格率从目标值95%提高到97.65%,我们通过创新工艺的落实,提高了柱测点的合格率达2.65%,维修质量缺陷造成的费用增加,我们暂计2.65%中需要返工重做,则节约费用:1、“L”柱量:3000m3(柱砼总量)2.65%370元/ m3=29637元2、【交付业主可能发生赔偿无法计算】3、投入型钢加固框共260片:260片0.0018T5900元/T=276

23、1.2元4、减活动费用:6300元共节约:29637-2761.2-6300=20575.8元当然我们的活动取得最大的还是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总结了宝贵的施工经验及管理经验,这是无法估量的无形财富。(四)社会效益:由于本工程质量管理好,作为楚州区新城商务中心塑造了较好的品牌,为新城的形象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给我们的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九、巩固措施在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的要求下,已将成果整理成册,上报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审核,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在公司内部推广,并形成工法,工法编号为GF(JG)/320801102001-237,同时在公司“技术质量信息”刊物上发表。同时我们正在积极的申

24、报省级工法。十、总结及今后打算(一)通过QC小组活动,我们的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提高了全体项目人员的工作热情,加强了质量意识,提高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的信心,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对活动前后状态进行了自我评述,其雷达图(图十三)如下:小组活动自我评价评分表 表十序 号项 目自 我 评 价活动前(分数)活动后(分数)A质量意识50100B问题意识6696C改进意识4082D参与意识4588E个人能力5790FQC知识6086G解决问题的决心4492制表人:徐中亮 日期:2012年3月11日 制图人:徐中亮 日期:2012年3月11日(二)活动结束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QC小组将选择“高层剪力墙钢模

25、施工的质量控制”作为QC攻关课题来开展活动,同时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将坚持QC活动,在施工中解决一些质量通病,为我们建筑事业作贡献。谢谢各位领导及评委!成果点评一、总体评价该小组属于创新型,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提出方案、比对确定最优方案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L”型柱成型构件测点合格率,完成了课题的目标值,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该小组活动过程符合QC小组活动程序,条理清晰,具有一定说服力,但小组在活动过程中部分环节的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二、不足之处1、目标不明确,“L型柱成型构件测点合格率95%以上”的判定依据没有交代,不清楚是属于施工规范的要求,还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要求,难以体现目标的重要程度。2、目标可行性分析用矩形柱类比L形柱,用结构不同的两种构件进行比较,不具有说服力。3、确定方案中用实际数据打分形式为宜,笼统的以“增加”、“减少”、“浪费”等描述性语句不能准确反映方案的优劣程度。比如经济性指标等能量化的就应以计算数据为主,定性语言的描述当可选方案较多时就更加不能体现差距。4、效果检查同样对测点合格率的标准未作说明。 点评:胡文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