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7165284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3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3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3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3(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第三部分案例问答题一、 一般心理问题案例一一般资料:陈某,男,汉族,29岁,已婚,本科,某私企经理求助者自述:求助者出生在农村,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姐姐,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求助者便自然的成了这一家庭的核心。母亲对其溺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父亲是小学教师,对求助者则非常严厉,要求也非常严格,要求每一件事都要做好,所以求助者在母亲的溺爱不养成了任性,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养成了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做事完美的观念。求助者六岁读书,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在老师、同学与家长赞美声中顺利读完小学,并考入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由于脱离了母亲的爱和父亲的管教,迷恋电子游戏,成绩很快

2、下降,父亲知道后批评他是坏孩子,并一顿毒打,在其心中留下阴影,之后严格要求自己并顺利考入一所大学,由于学习刻苦努力,成绩突出同时担任班长,校学生会副主席,毕业时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持其考研,便放弃考研的机会,但很顺利的进入一家私营企业,由于求助者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力求完美,加上机遇好,工作成绩突出,两年后提为经营部经理。在三个月前认识农村女孩刘某,并很快坠入爱河同居。两月前结婚,蜜月后因求助者不会做家务,妻子说他懒散,不会体贴人,关心人,求助者认为妻子做事不够完美,拖拖拉拉抱怨,心烦,感到生活困难,无法与其生活,但是三个多月的感情真正付出不舍放弃,又担心分手后同事家人对他有非议,近期又因心烦工

3、作中出现点差错,给老板带点损失,老板批评他工作不用心,求助者感到焦虑不安、心慌、心跳加快。出汗,觉得天快塌下来了,一周来工作效率下降,、晚上人睡难,妻子说他神经病,前天夜间做梦,梦见老婆和他吵架,说要和他离婚,感心慌加剧,头晕眼花乏力,到医院检查结果为:窦新性心律98议分,偶发性室性早博,其他各种检查均属正常,医师说他可能是心理有问题,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结果:EPQ:N65E30P40L31SAS:65SDS:40主诉:焦虑不安、心慌、沮丧,一个半月加重7天。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英俊,清瘦,衣着整洁,烟味浓,神情紧张不安,咨询合作,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说到母亲与妻子时,面带微笑,说

4、到与妻子吵架领导批评时,情绪激动不安,要抽烟。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请说明论断依据?答:(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2)诊断依据如下:根据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个原则,排除精神病的诊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时便形成妄想。这些都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称为同一性(或统一性)标准。在精神病学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有自知力,知道自己的状态并努力调整,最后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精神

5、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心理测验显示该求助者属于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由于矛盾是害怕与妻子离婚而感到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表明他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该求助者自幼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完美,表现出个性相对稳定,因此可排除精神障碍。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根据许又新诊断三条标准,不能确诊为神经症。从病程标准看,该案例病程只有1个多月。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由一定现实因素激发,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精神痛苦程度可以自行调整。工作效率下降,但无回避

6、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除外标储,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绪。2.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及其本案例中ABC分别是什么?答:(1)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规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

7、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8、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本案例中的ABC的意义在本案例中,A是指工作中出现差错,给老板带来损失;B是指由于新婚的生活耐烦,从而工作出现差错,遭到老板的批评,觉得天快塌下来了。C是指求助者感到焦e不安、心谎、心跳加快、出汗,一周来工作效率下降,晚上人睡难。3初学者容易出现的倾听错误有哪些?答: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时咨询师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求助者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凉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

9、无条件尊重和接纳。初学者在使用倾听技术时容易犯以下的错误:()急于下结论。有些初学者往往在真正了解求助者所述事情真相之前,便急于下结论,提供咨询意见。()轻视求助者的问题。有些初学者缺乏共情,认为求助者的问题是小题大做、无事生非、自寻烦恼,因而流露出轻视、不耐烦的态度。()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初学者在了解情况,尤其是寻找问题根源时,由于把握不了问题背后所潜藏着的东西,不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故像大海捞针似的茫然,有时又蜻蜓点水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有些初学者喜欢对求助者的言行作正确与否或道德上的判断。()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有些初学者将书本上学习的咨询技巧用于实践

10、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4简述咨询师应该特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答:心理咨询师能否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咨询师能否持有正确的观点与态度。正确的观点与态度是心理咨询的关键,这是许多咨询工作者在长期的咨询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心理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包括:(l)唯物主义观点。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巫术。科学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不是自明的,必须通过细心观察思考和实验研究才能通晓,而只有这些客观规律,才是判断各类事物性质与发展的依据。(2)普遍联系的观点。心理咨询师

11、必须能够在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做到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无论在资料整理、形成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以及实施咨询方案时,都必须把握各类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能考虑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又能综合运用各种咨询方法,以使咨询工作准确有效,防止或克服咨询工作中的片面性。()限制性观点。心理咨询是有某些限定的职业活动。在咨询中规定的各种限制,是保证咨询成功必要的条件,具体包括:咨询师的职责限制;时间上的限制;感情限制;咨询目标限制。(4)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咨询师在咨

12、询过程中至少在两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思维方法: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工作一开始,刚刚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就应当集中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有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5)中立性态度。在心理咨询的全部过程中,咨询师对咨询中涉及的各类事件均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的了解,并有可能地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咨询师的中立性态度可以增强求助者对自己的信任感,便于建立正常的咨询关系。案例二一般资料:韩某,女,27岁,汉族,已婚未育。本科学历,从事行政

13、管理工作。求助者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早醒、记忆力差近1个月。求助者自述:2年前与丈夫经人介绍相识结婚,婚后1年,丈夫到C市某大型外企谋得一份收入很高,且有很好地发展前途的工作。虽然十分不情愿丈夫离开家,但为了丈夫的个人发展也只得同意。两人约定,待丈夫在新公司稳定下来后,自己也到C市去发展。于是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商务英语,为将来到外地找工作做准备,并计划请年假到C市去看丈夫。但所在公司业务繁忙,其学习计划很快就被打乱了,所负责的工作任务重,又十分繁琐,因此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向领导请年假。4个月前,丈夫说公司明年会调他到另一个城市的分公司,职位会进一步提升,让自己安心地在目前的公司工作,等明

14、年他到另一个分公司后两人再团聚,本以为可以在短期内同丈夫团聚的韩某感觉很失望,开始对丈夫有所埋怨。两人在电话中不时因小事发生争执,后来话题越来越少,没事时就很少通电话了。感觉丈夫不关心自己,夫妻感情变淡了。一直在公司做行政工作,很受上司信任和赏识,工作得心应手,但觉得目前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发展前途,现在处于已婚未育状态,到外地很难找工作。虽然丈夫收人高,即使自己不工作,也完全不会影响生活水平,但认为一定得在经济上独立,否则会被丈夫轻视。想趁年轻早点生孩子,可丈夫在外地,这个计划也一时难以实现。近1个月,几乎每天加班,没时间学习,感觉很累,工作效率低,心情不好,很容易发火,晚上也睡不好觉。

15、希望咨询师能给予帮助。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独自来到咨询室,五官端正,体态匀称,衣着整洁,举止得体,不大爱讲话。述说时眉头紧锁,面部表情流露出烦躁、不安、疲倦,身体不放松,情绪不稳定。思路清晰,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咨询合作,求助愿望明显。心理测验结果:EPQ:标准分N:63、E:42,P:40,L:30显示求助者为偏内向不稳定型(抑郁质)人格倾向;SAS:粗分42分,标准分52分,有轻度焦虑情绪;SDS:粗分34分,标准分42分。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分析。答: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分析如下:()精神状态:焦虑、烦躁。()生理状态:人睡

16、困难、早醒、记忆力差。()社会功能状况:工作效率下降。.对该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清说明诊断依据。答:(l)根据求助者的表现及心理测验结果,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如下: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主动求医,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很好的自知力,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夫妻两地分居引起;对照症状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早醒、记忆力差等情绪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夫妻两地分居上,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坚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工作,

17、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时间短,病程只有不到一个月。根据以上依据,结合心理测试结果,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3.对该求助者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答:对该求助者进行诊断时,需要做以下鉴别诊断:()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统一,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不到1个月,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

18、症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减退,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该求助者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排除抑郁症。()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不到五个月,因此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4.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答: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原因分析:(l)生物因素:不明显。(2)社会因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夫妻两地分居。与丈夫缺乏有效的沟通

19、和交流。(3)心理因素:存在认知错误:两地分居,夫妻关系一定会出问题;夫妻俩都必须有好的事业发展前景;两人团聚的事一拖再拖,是丈夫未尽心。受焦虑、烦躁等情绪困扰,不能自行解决。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不知如何处理两地分居的夫妻关系。个性特征:较内向、任性、自尊心强、追求完美。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李某,男,15岁,九年级学生。与父母和爷爷奶奶同住,父母为工厂技术工人,家庭经济一般。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病史。求助者主诉:因扫除受老师批评,不愿意上学有2个星期。求助者自述:两个星期前,轮到我组值日,我还是值日小组长。正在我认真值日的时候,我班的同学王某叫我去玩足球,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结束了扫除

20、任务,因为我太想玩足球了,可就在我加快值日进度的时候,不知是忘记了,还是忽略了,有一个地方忘记扫了,结果就在学校卫生检查的时候给我们班级扣了5个考核分。我们班级可是学校里最好的班级呀,从来没有落后过,就因为我的原因,可能会排在后面的,我非常地后悔,自己没有认真扫除,不该去和同学玩。第二天,老师看见黑板上扣分情况,到了班级就狠狠地批评我,说我就知道玩,不为班级着想,还说我没有主人翁责任感,当时我非常生气,真想反驳,但害怕老师的威严,只能够默默地承受。这下我的班级干部的形象算完了!老师肯定不喜欢我了,我也没有资格去做别人的工作了。可回家和家里人说吧,他们不但没有安慰我,还说老师说得对,你说我有苦和

21、谁诉呀。老师怎么能够这样呢?第二天看见老师心理就觉得别扭,不愿意看班主任,上课老想这问题,觉得思维都有点迟钝了!可又不敢和老师说,也不能够和同学说,他们会说我小心眼的,和父母说,他们又不理解我。我可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呀,这样下去怎么能行?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愿望。从进人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扫除事情时,有明显后悔,对老师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不愿意上学,可又没有办法,不能不上学,那样会对不起长辈,情绪显得烦恼和焦虑。心理测验结果:抑郁

22、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4分,提示有轻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8分,提示有轻度焦虑。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求助者主要症状是什么?答: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烦恼、厌学。.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答:()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如下: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由于自己的过失,导致老师的批评)引起的,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恼、厌学等症状。从严重

23、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不愿意看老师,不愿意上课等,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2个星期。.简述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的基本程序。答: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的基本程序如下:()临床资料的核实一般使用调查法(访问求助者的父母、朋友、同事等等)。()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当咨询师向求助者试问“您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时,求助者常会对其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做出回答,但其回答的内容可能只是其心理、生理或社会功能的某一方面。评估实际上是要求咨询师确定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的哪方面出了问题,其表现程度如何

24、,引发问题的关键点和原因是什么。()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仅仅对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做出评估,只是一种现象学的诊断(或如医学上所说的“症状诊断”),为了解决问题,心理咨询师还必须探明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即要做原因诊断。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也可能不只一个,要分别对其在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做出评估。在对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时,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应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因人而异,灵活运用。()综合以上三项的内容,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写出分析评估报告。.采用谈话法收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采用谈话法收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

25、有以下几点:()态度必须保持中性。接待、提问、倾听过程中,态度必须保持中性,咨询员的面部表情、提问的语词、动作,均不可表达出对谈话的哪类内容感兴趣,不然可能有暗示和诱导因素介入到摄人性谈话中,从而使求助者的报告产生偏离,丢失客观信息。()提问中避免失误。()咨询员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在摄人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案例四一般资料:患者,男,29岁,未婚,大学毕业后已工作一年。求助者自述:求助者大学毕业后已工作一年,月收入200

26、0元。父母在农村务农,家庭经济一般,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家教严格。此前没有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和严重的心理障碍,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目前仍身体健康,在单位基本能完成工作任务。一个月前的一天早晨,为了赶时间,就提前上班,但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还没到。于是他就问经理文件纸放在何处。经理批评他说:“难道要我把文件纸给你送到桌子上,你自己不会找吗?你自己做事怎么这么没谱”由于平时就不怎么会和领导打交道,被领导一批评更不知道怎么办了,当时脸特别红,情绪也紧张起来。事后,自己非常后悔,觉得自己不该问,害怕得罪了领导。至今心情烦闷,自责,焦虑。精神很痛苦,失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对未来也迷茫,从此认为自己

27、能力低,素质差,有自卑心理。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走出困境。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是低着头,显得有些拘谨,但情绪稳定,待人接物比较有礼貌。坐下来说话的时候,双腿紧闭,眉头紧锁,眼神暗淡,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信。目光接触中有接受咨询、改变现状的要求。心理测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48,标准分60,提示有中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44,标准分55,提示有轻度抑郁。SCL90测试各因子分:焦虑因子分2.3,抑郁因子分1.6,人际关系分1.4,躯体症状分1.4,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对该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清说明理由。答:()对该案例的

28、初步印象是一般心理问题。()理由如下: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相一致,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有自知力,能够主动就医;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排除李某具有重性精神病。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即由于被领导批评引起的,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该求助者的反应具有现实性,病程一个月,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其它方面,对社会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请对本案例进行病因分析。答:该求助者出现一般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生物原因求助者为男性,29

29、岁,从小性格内向。()社会原因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上班被领导批评,情绪紧张,担心以后的工作。家庭教育的原因:家教严格,从小性格内向。()心理原因由于被领导批评,害怕得罪了领导。至今心情烦闷,自责,焦虑。精神很痛苦,失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对未来也迷茫,从此认为自己能力低,素质差,有自卑心理。.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答: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由于被领导批评,情绪紧张,至今心情烦闷,自责,焦虑。精神很痛苦,失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对未来也迷茫,从此认为自己能力低,素质差,有自卑心理。.简述心理咨询如何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答: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是心理咨询的重要任务之一,帮助

30、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具体过程如下:()选择适当的时机。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有效行为模式”的最佳时机是求助者形成了合理的想法,可是他仍然不能行动起来,并为此而深感苦恼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合理有效行为模式”是由若干具体的有效行动组成的,因此,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心理咨询师应当按制定计划行事,逐个地协助求助者实施每个有效行动。()及时进行反馈。合理的社会交往行为模式形成后,要对它的行为结果有一个及时的反馈。它的反馈信息,就可以使求助者坚定地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律,进而确立满意的自我评价、合理的自我接纳以及在道德水平上的自我肯定。与此同时,

31、也满足了自己的社会需求,清除道德冲突,维持持久的心理平衡,并且建立了维护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只要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鼓励求助者采取有效行为,就可使他摆脱苦恼,达到新的平衡。解除心理问题的要害,不在于求助者能否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欲望,而在于求助者能否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案例五一般资料:求助者,女,18岁,高中生,独生女,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母从小对其要求严格,林某本人也一直很听话,性格较内向。求助者主诉:紧张、焦虑、注意力下降1个月,越临近考试越紧张,已经影响到了学习。求助者自述:1个月前,求助者参加一次较重要的高考模拟考试,考试成绩还可以。但是,因为过分紧张在数学考试的时候

32、,把最后一道题给漏了,自己本是会做的,可就是因为当时“太紧张”了,所以一下子脑子“一片空白”,就“怎么也不会做了”。那次考试后,求助者一直担心害怕自己过度紧张的情况会再度在考试中出现,以前考试都没有这么紧张过,自我安慰说可能是“因为高考快近了吧,其他人又对我期望很高,感觉压力很大”。但是在后来的每次考试前,求助者都会有焦虑的表现,以致不能静下心来复习,自觉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后来的考试中成绩也有下滑的趋势。求助者表示这样下去肯定会严重影响高考的,所以前来寻求帮助。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说话谈吐正常,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显得比较焦虑。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父母反映求

33、助者在家一直是很懂事的孩子,平日里也很用功,只是感觉最近孩子好像压力大了些。老师与同学也都反映求助者在校表现一直很优秀,最近两三次考试稍微比以前差一点,表示是正常的成绩范围,认为求助者高考仍然会考出好成绩的。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答:根据求助者的主诉及咨询师的观察可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紧张、焦虑、注意力下降1个月,越邻近考试越紧张,已影响到了学习。.本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答:()本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中的考试焦虑情绪。()诊断依据如下:根据林某的临床资料,综合其相关因素,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林某本人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

34、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林某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可排除林某有重性精神病。林某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由临近高考引起的,因此情绪紧张,其冲突具有现实意义,持续时间为个月,不良情绪泛化不明显,社会功能的影响不严重,而且经过检查无器质性的病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确定咨询目标的工作程序是怎样的?本案例的咨询目标应该是什么?答:心理咨询的目标是指求助者和咨询师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达到的目的。()确定心理咨询目标的程序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收集求助者的

35、有关资料要围绕七个问题,简称为“6W1H”,即who、what、when、where、why、which、how。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a.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b.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c.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d.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a.找出求助者主要的问题;b.确定从哪个问题下手。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一般、普遍、宏观、远期的目标对特殊、具

36、体、微观、近期的目标的连续体。实现两种有典型意义的目标的统一是心理咨询卓有成效的基本特点之一。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是辨证处理两种目标关系的准则。(2)本案例的咨询目标近期目标:心理咨询的近期目标主要关注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调整,本案例的近期目标可以制定为:a.降低考试紧张焦虑水平合;b.改善学习状况,使其能静心复习。远期目标:心理咨询的长远目标为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完善。4.针对该求助者情况,你认为可选用哪些心理测验工具?答:针对本案例求助者的情况,可以选用的心理测验工具是SASEPQ、SCL90。()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本案例的求助者的

37、主要临床表现为焦虑,因此,可以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比如可以测量焦虑程度的SAS和SCL90。()为了确定非情境性症状的性质,应使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为了对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个整体的把握,本案例的求助者的问题可能与其人格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选用EPQ来确定求助者的人格特征。总之,在心理诊断中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应当有一定针对性,应围绕已形成的初步印象或求助者的某些特殊表现来选用。案例六一般资料:张某,女,18岁,上海某大学外语系一年级学生,北京人,独生子女。性格文静内向,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求助者主诉:入睡困难,食欲减退,心情烦躁,注意分散,情绪

38、低落二十余天。求助者自述:最近我感到很痛苦,看不进去书,听不进老师讲课,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晚上常常睡不着觉,心里很闷;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我害怕,我害怕自己会一直这样,有时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总想回家;已经这样二十多天了,您帮帮我吧。一个多月前从北京来上海读书,自从陪同自己到学校报到的父母离开后,内心就感到很孤独、寂寞。军训结束后,内心的孤独和困扰不断增多,心情变得日益焦虑和烦躁。感觉校园生活很不适应,食堂的饭菜单调,看到就没胃口,打饭要排长队;宿舍拥挤,洗澡和上厕所要排队;宿舍没空调,晚上热得难以人睡;每天要自己整理床铺、洗衣服和打扫卫生,总觉得有干不完的事。与舍友相处不愉快,宿

39、舍一共6个人,其中3人是上海人,另外两人分别来自云南和湖北。印象里一直对南方人没好感,尤其是上海人,以前在家经常听爸爸讲上海人如何的狭隘排外、如何精明,为此对三位上海女孩充满戒备和提防。最近还跟宿舍一位上海的同学吵了架,现在下了课也不想回宿舍。曾向辅导员提出调换宿舍,但没得到同意。很想集中精力去学习,以实现爸爸提出的在一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目标,但感觉脑袋总是不听使唤,课堂上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老师的讲课也经常是不知所云。同时发现大学的老师不像高中老师那样负责任,课讲得很快,不管学生是否听明白,也很少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学习内容很多,老记不住。担心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要被父母责备。感觉

40、每天都要为很多事情烦恼,心情很烦躁,学习效率下降,与同学的关系紧张,晚上常睡不好,经常没胃口吃饭。经常想家、想逃课。心里清楚不能再这样下去,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前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希望能得到帮助,并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张某从进人咨询室到叙述完毕,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两臂夹紧,眼神迟疑,精神疲倦,说话声音较小,声音微颤,但表达较为流畅、有条理。辅导员反映:从军训期间开始,发现王某性格较为沉默内向,喜欢安静,不主动与人交往。约一个星期前曾以与宿舍某同学发生矛盾为由提出调换宿舍的申请,但未得到同意。舍友反映:张某性格内向敏感,不大信任别人。平时生活习惯不太好,物品乱

41、摆放;经常忘记宿舍卫生轮值。军训内务检查也常是她出问题,影响了整个宿舍的成绩。最近很少呆在宿舍,有时关灯后才回来冲凉睡觉。某舍友对她影响大家休息的行为提出批评,为此跟舍友吵了一架。理测试结果与分析:选择测试为SCL90、SDS、SAS。测试结果:SCL90总分为168分,阳性项目数为37项,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为3.1分,抑郁因子分为2.7分,焦虑因子分为2.8分。可见总分超过全国常模160分,并有三个因子分超过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为46,标准分为57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3分,为轻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为51分,标准分为63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0分,为中度焦虑

42、。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对本案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答:()根据临床观察和心理测验的结果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如下: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个性特征没有明显改变,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抑郁、入睡困难、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尽管来访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痛苦情绪,但反映强度不甚强烈,只局限在与同学交往、学习、生活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来看,只有二十几天。同

43、时,来访者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与现实处境有直接联系,是由典型的社会应激事件大学校园新生活的适应不良引起的。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家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个性偏内向,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其问题的产生是由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引起的,为近期发生,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答: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的原则如下:()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

44、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谈话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对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答: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生物因素:无明显生物方面的原因。()社会因素: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宿舍同学的人际冲突增加了压力事件的强度。入学后学校没有组

45、织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新生入学教育,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和指导。从小父母长辈对其饮食起居照顾周到,生活自理能力较低。()心理因素: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以其父亲对上海人的片面评价作为与同学交往的准则,造成人际交往存有偏见;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不负责任”,不了解中学与大学教学方式的本质差异。情绪方面的原因:对孤独、苦闷、焦虑等负性情绪不能自己解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对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人际矛盾感到心力交瘁。求助者自幼很受老师和家人的喜爱,性格内向,个性追求完美。.结合本案例,确定求助者的咨询目标。答:根据以上分析诊断,遵照制定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与张某共同协商,确定

46、如下咨询目标:()近期目标:帮助张某认识“高校新生适应不良”这一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减轻其焦虑情绪;()中期目标:改变张某的不合理信念,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并在生活中实践,改善人际关系和学习问题,适应大学生的角色,适应大学生活环境;()长期目标:使张某学会自我心理调控,促进其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更好地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二、 严重心理问题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32岁,本科学历,刑警支队技术大队干警,五官端正,体态适中。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病史。求助者主诉:焦躁心烦,入睡难、乏力、工作效率差,自我贬低,人际关系变差。求助者自述:医生你好;今天我来是因为我有些烦心事。好几个月了,

47、一直觉着烦躁。就是因为一个案子。怎么说呢,大约是四个月前,一个特大纵火杀人案,当时根据各种线索来看,犯罪嫌疑人作案动机都不明确,但是案子影响很大啊,上级限期破案,大家压力都比较大。好不容易找出的数名嫌疑人只能靠测谎技术去确定或者排除,然后寻找线索。而我是我们支队惟一的心理测试员,我一个人连续地做测试,差点累倒了。十几天后,真正的罪犯落网了。局里为顺利侦破这个案子庆功,给有些人发了一些奖金,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一种荣誉,对不对?但是奖励名单里居然没有我?我和他们一样工作,凭什么没我?而且我向来什么荣誉都落不下,怎么这次就得不到?所以最近三个多月心情特别差,感觉被大家抛弃、排挤,在单位时心情特苦闷,根

48、本不愿意和同事说话,越来越离群了。还觉得被周围的人看不起,连我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工作时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经常丢三拉回的。回到家也是,总想发火,抽烟抽得更凶了,晚上睡觉也睡不好,动不动就醒了,第二天就头疼,感觉身上没什么力气。我现在心里特别痛苦,怕是生病就去医院检查,但医生说我的身体没有问题,就建议我做一下心理咨询。咨询师观察和了解的情况: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衣着得体,有礼貌,说话语速较快,语音略有颤抖,思维、逻辑有层次,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言辞之间多次使用“应该”这样的绝对化词汇。整个人精神状态痛苦、烦躁,神色疲惫。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分析案例,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

49、并说明诊断依据。答:()本案例的求助者属于严重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睡困难,睡眠较浅,头痛,身心俱疲;工作时紧张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降;心情烦躁,易激惹,人际关系受到影响。()诊断依据如下: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相一致,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有自知力,能够主动就医;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排除李某具有重性精神病。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即工作努力、付出很多,却没有被奖励引起的,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该求助者的反应具有现实性但比较强烈

50、,病程持续三个月,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对社会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可推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试述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答:初诊接待是心理咨询人员与求助者之间的第一次接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其注意事项如下:()避免紧张情绪刚刚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加之对求助者一无所知,初诊接待时难免有紧张情绪产生。紧张情绪可以扰乱思路和破坏工作程序,所以要切实避免。为了能将紧张情绪降至最低点,在接诊之前,可按初诊接待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直到熟练自如为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增加见习时间。()语言表达语速把握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每句话必须使

51、求助者听清楚,必要时,可将提问或解释性语句重复一遍,直到求助者表示听清楚并完全理解为止。谈话中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对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特别是对心理测量资料的保密原则,要反复向求助者说明,承诺咨询人员的责任,并说明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咨询人员不可为了获取求助者的信任而随意夸大它们的功能,心理咨询工作受范围限制,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咨询时的仪态不许吸烟,不许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如玩弄铅笔、轻敲桌面、抖动

52、身体等等)。接待来访者之前,绝对不许饮酒或服用兴奋、镇静等药物。交谈中不能东张西望,应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或发问。.为什么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有依赖和移情,你怎样区别它们?答:()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有依赖和移情的原因移情和依赖是咨询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是治疗过程中的过渡状态。依赖是指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自己不思考,而完全听从咨询师的意见;无论事情大小,一有困难就总是寄希望咨询师给予主意甚至帮助解决;或者把咨询师和咨询场所当作避难所等现象。咨询师对此应妥善处理。造成求助者的依赖既可能是求助者本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咨询师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依赖性强的求助者,容易出现依赖。遇事

53、会推卸责任,表现出对心理咨询师的依赖。有的求助者也不愿承受改变自己的痛苦,转而采取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咨询师的做法,容易出现依赖。第二,心理咨询师的不恰当提问(比如问题过多)会造成求助者的责任转移和依赖。有的咨询师对求助者或其家人的职业或职务有兴趣,希望得到有关的帮助;此时就有可能有意无意地想让求助者对自己产生依赖。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移情在咨询过程中产生的原因是,心理咨询的过程已经接近求助者问题的关键,求助者借心理咨询师宣泄积压的心理能力。移

54、情是治疗过程中的过渡症状,是随着咨询的进展经常出现的正常现象,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继续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求助者在充分宣泄情绪后,会感到放松,再经咨询师的分析,得以领悟后,心理症状会逐渐化解。()区别移情和依赖的方法依赖和移情是在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对这两种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促进求助者的成长。移情(这里主要指正移情)与依赖有相似之处,移情中多有依赖,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区分移情和依赖应把握以下几点:依赖主要是一种信任,而移情更是一种好感;依赖是寻求现实的帮助,而移情是弥补过去的感情;依赖者多在遇到困难时来寻求帮助,而移情者则时常想见到咨询师;

55、依赖者寻求心理依靠,而移情者寻求感情依靠;依赖者的对象是现实的目标,而移情者是寻找替代物。相比之下,依赖者对咨询师的感情色彩淡,而移情者浓。.怎样把握诊断严重心理问题?答:对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主要有以下程序:()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案例二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汉族,28岁,已婚,身高170公分,生有1子,体态中等,面容很憔悴。求助者自述:四个月前

56、我生下了儿子雷雷,自从生完宝宝以后我的体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重也一下子长了四十多斤,原来的衣服都不能穿了,生孩子前听人家税产后都可以瘦下来的,可是生完到现在都四个月了我的体重还是一点变化也没有,感觉自己胖了就变丑了,以后老公就不会爱我了,我可怎么办呀?工作能力也变差了,和客户谈工作也没有自信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想着什么减肥的方法好,也不想吃东西。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和同事还有爱人发脾气。自己内心感到非常的痛苦,所以前来求助。咨询师的观察与了解:吴某衣着较整洁,心情紧张、说话时情绪容易激动,偶尔还流泪,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疲倦,痛苦。吴某自幼在城市中长大,是独生女,性格开朗活泼,身体健康,无重大

57、疾病史,从小吴某就很懂事,学习一直很好,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大学,丈夫与自己是大学同学,相恋三年毕业后结婚,都在外企工作,吴某追求完美,个性好强。产后体型的转变,这让她感到烦燥,紧张不安,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忧,为此已影响到工作,求助者曾向母亲和好朋友诉说自己的痛苦,但仍不能解决问题,为此感到痛苦,希望咨询师帮助解决。心理测验结果:SAS:65分,提示中度焦虑SDS:68分,提示中度抑郁。SCL90测试:焦虑3.5,抑郁3.1,显示有中度焦虑和中度抑郁,其它2.8,显示睡眠和饮食有问题;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清说明诊断依据。答:(1)对求助者

58、的初步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2)诊断依据如下: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求助者出现的问题:情绪烦躁、心情紧张、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睡眠差等持续时间为四个月,且已经出现泛化及回避,社会功能已经受到影响,所以考虑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心理测验的结果支持本诊断。2.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答: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如下:(1)分析该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2)分析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冲突或现实意义

59、,是否有求治的愿望;(3)分析该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4)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现实性的病变作基础;(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相鉴别。3.试述谈话法的种类。答:谈话法的种类有:(1)收集资料的“摄人性”会淡,即通过会谈了解病史,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等等;(2)“鉴别性会谈法”,即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3)“治疗性会谈”,即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这类会谈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除了要注意会谈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原则;(4)咨询性会谈,这类会谈涉及的往往不是病人而是健康人的某些问题,

60、如职业选机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的问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等等。除上述四大类会议法之外,还有一种应急性或叫做危机性会谈。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当求助者发生意外时,如遭到强奸、想自杀、突然遭受精神创伤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予帮助的情况,都列入这一类会谈。4.怎样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答: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可以用郭念峰教授提出的十个标准,其内容包括:(1)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规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

61、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2)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也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3)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4)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因为注意力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

62、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严重。(5)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6)康复能力。这是指从创伤刺激中回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

63、标。(8)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9)社会交往。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10)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女,44岁,已婚,本科文化,公务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求助者主诉:情绪低落,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心慌头痛,食欲差,伴睡眠障碍三月余。求助者陈述:三个多月前,女儿因胃痛、大便发黑,我带她到医院看病,医生做了胃镜检查后告诉我,女儿可能到了胃癌(后来病理切片证实为胃癌),我当时双腿发软,瘫倒在地(说话时流泪)。在女儿住院开刀期间,我形影不离,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我反复抚摸她的脸、手直至她的双脚,很少睡觉,惟恐一觉醒来女儿会离我而去。在她面前强装笑脸,泪水只能往肚子里咽。女儿现在上高二,曾因胃痛到医院看过,吃了药也能缓解,后来只要胃痛她就自己吃点药。我真后悔没有早点带女儿来看病,否则就不会变成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