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7161161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污水处理厂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污水处理厂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污水处理厂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10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水保资证乙字第013号xx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项目负责人: 审 核: 编 写: 27xx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前言前 言xx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两部分建设内容,其中污水处理厂位于浦江县浦南街道的潘宅村和万田村交界处,一期污水处理厂西南侧,污水管网涉及浦江县城区域的浦阳街道、仙华街道和浦南街道,包括江北片区和江南片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6万m3/d,本工程所建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为63312m2,污水管网总长22km,工程计划在2010年前建成投产,总投资为12650万元,厂区施工期2年,管网施工期4年。随着工业园区的

2、扩大及工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2万t/d一期污水处理厂已不能满足治理要求,因此,开展浦江县的污水处理厂扩建工作势在必行,xx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于2005年5月上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并于2005年5月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工程区地处浦江盆地,位于xx江左右两岸的一级阶地和高低漫滩,地表总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项目区属钱塘江中上游重点治理区。在浦江县的“三区”划分中,工程涉及的浦阳街道属重点监督区、治理区,浦南街道属重点监督区,仙华街道属重点治理区。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扰动大量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共计面积30.97hm2以及存在大量土石方的开

3、挖回填,其中开挖方总量85611m3,回填方88250m,施工计划安排从2006年6月开始,至2010年6月底结束,总工期4年。污水处理厂区施工从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管网施工从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凡从事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为此2006年1月,建设单位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委托金华市山川水利科技开公司承担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进行了现场查勘,并搜集了有关水土保持资料和工程设计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浦江县城市污

4、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了咨询,根据咨询意见,我公司有关人员对工程现场作了进一步的全面查勘,根据工程设计的变动情况及查勘情况对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于2006年4月完成本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浦江县环保局、浦江县水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目录目 录1总则11.1 项目由来11.2 编制目的21.3 编制依据31.3.1 法律、法规31.3.2 部委规章41.3.3 规范性文件41.3.4 设计技术规范与标准51.3.5 技术文

5、件及资料61.3.6 委托合同61.4 方案编制深度、设计水平年61.4.1方案编制深度61.4.2方案设计水平年61.4.3方案服务期限72 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82.1 工程概况82.1.1 地理位置82.1.2 工程规模82.1.3 污水处理厂厂区102.1.4 污水管网112.1.5 工程占地172.1.6 施工组织规划172.1.7 工程投资及建设单位182.2 项目区概况182.2.1 水文、气象182.2.2 地形、地貌192.2.3 地质192.2.4 土壤、植被202.2.5 土地利用212.2.6 社会经济212.5 水土保持现状213 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233.1

6、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233.2 预测的内容和方法233.2.1 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233.2.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243.2.3 弃土、弃石、弃渣量253.2.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预测263.2.5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303.3 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31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334.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334.1.1编制原则334.1.2编制目标334.2 防治责任范围及责任者344.3 设计深度与设计水平年354.4 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评价354.5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374.6 分区防治措施384.6.1 区(厂区主体工程防治区)

7、384.6.2 区(厂区临时施工防治区)424.6.3 区(污水管网防治区)444.6.4 区(其他防治区)444.7 方案实施进度安排455 水土保持监测475.1 监测目的、原则475.2 监测的重点地段475.3 监测内容、方法、时间485.4 监测方案实施及资料整编上报496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516.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516.1.1 编制依据516.1.2 编制方法516.1.3 编制说明526.1.4 水土保持投资及年度安排536.2 效益分析566.2.1 基础效益566.2.2 经济效益576.2.3 社会效益576.2.4 生态效益587 方案实施保证措施597.1

8、 组织领导措施和管理措施597.2 技术保证措施597.3 资金来源及安排607.4 监督保障措施608 结论与建议628.1 结论628.2 建议63 附 录:附录1: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附录2:主要材料单价汇总表附录3:单位估价表附录4: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附录5: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会评审意见附录6:污泥利用协议附 图:附图-01 工程地理位置图附图-02 工程平面布置图(1/22/2)附图-03 工程建筑物及流程图附图-04 厂区现状地形图附图-05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1/22/2)附图-06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平面布置图(1/22/2)

9、附图-07 临时排水沟和沉砂池设计图附图-08 临时堆土堆料防护措施图附图-09 污水管网沟槽临时防护图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 总则 1 总 则1.1 项目由来xx江是xx县全县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主要纳污水体。近年来,随着浦江县经济的迅速发展,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浦阳江河水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据浦江县环境监测年鉴(2004),浦阳江上游水质达到类水标准;中下游水质较差,为劣类水,属重度污染,主要超标项目有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这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浦江县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下游

10、诸暨饮用水源的水质,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随着工业园区的扩大及工业的快速发展,于2005年6月才投入运行的2万t/d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一期工程,仍不能满足城市污水处理要求,现状仍有大量未经处理污水直接排入浦阳江,因此,开展浦江县的污水处理厂扩建工作势在必行。浦江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决定建设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于2005年5月上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并于2005年5月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于2005年10月分别编制完成xx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和xx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送审稿),2005年11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浙发改投资20058号”文件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予以批复。由于工程建设内容和设计建构筑物结构与一期工程相似,业主从经费考虑不进行初步设计的编制,其建设图纸以一期工程作为依据,直接进行施工(同一施工单位)。一期工程于2004年开工建设,设计规模2万t/d,xx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的服务范围为xx县城区,包括浦阳街道、浦南街道和仙华街道,服务面积20.40km2。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为6万m3/d,污水管网总长22km,总投资为12650万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凡从事有

1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根据这一规定,为此2006年1月,建设单位浦江县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委托金华市山川水利科技开公司承担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进行了现场查勘,并搜集了有关水土保持资料和工程设计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了咨询,根据咨询意见,我公司有关人员对工程现场作了进一步的全面查勘,根据工程设计的变动情况及查勘情况对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于2006年4月完成本方案

13、报告书(报批稿)。1.2 编制目的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位于浦江城区,所在区域属于浙中丘陵盆地区,是钱塘江中上游重点治理区。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可有效地防治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编制的主要目的有:1)明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法律和技术依据;2)调查分析工程区自然状况、水土流失及影响因子,确定工程区现有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及经验;3)对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时序和相关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论证,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并完善相关设计措施;4)现场调查和工程特点,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进行重点预防、治理和监督。5)确定工程水土流失防

14、治责任范围,明确水土流失防治区域,为落实“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提供实施依据;6)根据各个施工区域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区防治,制定针对性强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典型措施设计,提出工程量,并明确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和施工条件;7)提出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制定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及时段,以便了解水土流失部位的流失强度、发展趋势和防治效果等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设施,发挥其作用提供依据;8)编制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提出方案实施的效益分析和实施的保证措施;9)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水土保持设施的竣工验收提供依据。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3年9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2002年8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1998年1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998年8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 令第120号);8)浙江省实施办法(199

16、6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号);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 令第253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88 令第3号)。1.3.2 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 水保1994513号);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1995第5号);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2000第12号);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2002第16号);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2005 第19号)。1.3.3 规范性文件 1)全国生态建设

17、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 2000年11月);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4)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司局函 保监200115号);5)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5121号);6)浙江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浙江省物价局、财政局、水利厅浙价费1997107号 1997财综37号);7)金华市实施细则(金华市物价局、财政局、水利局金市价费1997129号,金财综(1997)249号

18、,金市水政199762号);8)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政发200323号);9)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浙水政19945号);10)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 水保200389号);11)关于公布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99141号);1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 28号);13)关于发布的通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14)关于颁布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5)关于颁布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6)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

19、部保监200522号);17)关于认真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通知(浙水政200247号)。1.3.4 设计技术规范和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 204-9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 16453.116453.6-199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1995);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7)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8)水土保持工程估算

20、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9)浙江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编制办法(试行);10)浙江省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概算定额(试行);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1.3.5 技术文件及资料1)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2005年10月);2)浦江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2005年1

21、0月);3)浦江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浦江县水务局,2000年7月);4)浙江省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报告(2006-2010年)(报批稿)(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5年8月);5)浙江省浦江县城市总体规划(浦江县人民政府 武汉城建学院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6月)。1.3.6委托合同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编制委托合同书。1.4 方案编制深度、设计水平年1.4.1方案编制深度目前主体工程设计为可行性研究阶段(现阶段未进行初步设计的委托),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要求相适应的规定,本水土保持方案按可行性研究

22、阶段设计深度的要求进行编制。1.4.2方案设计水平年本工程建设期为4年。污水处理厂厂区工程建设时间为2006年6月2008年6月,工程建设期为24个月。污水管网建设时间为2006年6月2010年6月,工程建设期为48个月。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1.4.3方案服务期限本工程为建设生产类项目,计划于2006年开工,2010年完工。本方案服务期限为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到工程完建后的第6年,共10年,即2006年2016年。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1 工程概况2.1.1 地理

23、位置浦江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北纬2921-2941和东经11942-12007之间。东南界义乌,东北连诸暨,西南毗兰溪,西北与建德、桐庐接壤。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两部分建设内容,其中污水处理厂位于浦江县浦南街道的潘宅村和万田村交界处,一期污水处理厂西南侧,距离已建的一期污水处理厂约500m,北距浦阳江800m,并处于东侧冯潘公路和南侧下胜公路交叉口位置。污水管网纳污范围为浦江城区的浦阳街道、仙华街道和浦南街道,包括江北片区和江南片区。江北片区位于浦阳江北岸,属于浦江老城区(浦阳街道和仙华街道),污水管网布置北起外环北路,南至江滨路(迎宾路),收集该范围内的生活污

24、水及工业废水后,经江滨路(迎宾路)由西向东至丹浦路过浦阳江后排至污水处理厂;江南片区位于浦阳江南岸,属于浦江新城区(浦南街道),污水管网布置北起体育场路,南至外环南路,区域收集浦阳江南面的新区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江南片区污水管网沿文溪路和体育场路由西向东与北片区管网合并后送至污水处理厂。工程地理位置详见附图-01。2.1.2 一期工程概况2.1.2.1 工程简况 浦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一期工程位于浦江县浦南街道万田村,东北向距离二期建设场地约500m,设计规模2万t/d,工程占地8.24hm2,总投资1.77亿元,一期工程于2004年开工建设,并于2005年6月开始正式投入运行,一期工程采用水解酸

25、化+CASS工艺,主要接纳县城部分工业企业废水,由于污水收集管网问题,目前生活污水进厂极少。另外一期工程尾水排放口设置在污水处理厂北侧,通过管径1.2m管道排入浦阳江。工程运行产生的污泥经过机械脱水后外运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部分于当地砖瓦厂签订协议加以综合利用。一期工程征占地面积详见表2-1。表2-1 一期工程征占地面积表序号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厂区占地面积hm28.24(1)各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hm22.98(2)道路用地面积hm22.46(3)绿化用地面积hm22.802污水管网借地hm26.55结合道路建设合计hm214.792.1.2.2一期工程厂区布置及建设内容一期工程

26、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排放口位置、工艺流程和厂址地形特点等进行布置,厂区周围布置绿化隔离带。整个厂区分为厂前区和生产区二部分,厂前区布置在厂区东侧,生产区布置在西侧,中间用道路和绿化带隔开。厂前区主要布置建筑物有综合楼、车库、维修间和仓库等。综合楼内设有中央控制室、化验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建筑物以框架、砖混结构为主。生产区主要建构筑物有集水井、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池、CASS池、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房、鼓风机房等,建构筑物以钢筋砼结构为主,地表硬化。厂区周围布置绿化隔离带,厂区内建设园林小景,增强绿化效果,厂区绿化率达34%。现有一期工程主要建构筑物详见表2-2。一期工程污水收集系统根据地形和规

27、划路网走向,纳污范围分为江北片区和江南片区。江北片区:包括城东工业区、文化大观园、老城综合区、旅游服务综合区,建设管网包括江北工业二路至农民街段蒋义路上的污水主干管、月泉路的污水干管(过渠建倒虹吸1座),新华路部分污水管,中山北路(过浦阳江建倒虹吸1座)、浦后路、班班大道浦后街以南部分,亚太大道、北五路、北六路、北七路、平七路(过浦阳江建倒虹吸1座)、宏浦路(过浦阳江建倒虹吸1座)、浦宁路(过浦阳江建倒虹吸1座)、丹浦路(过浦阳江建倒虹吸1座)、滨江路等污水管网以及滨江路至南岸污水处理厂的过江管(过浦阳江建倒虹吸1座)。江南片区:包括文溪路、江南平七路、中山路、丰安路、工业二路的污水管,共计建

28、设管网长度2.11km。序号名称结构规格(m)单位数量备注1进水闸门井砼6.22.68.53座12粗格栅渠钢砼7.01.48.53座2合建3提升泵房钢砼14.29.410.28座14出水渠钢砼28.51.42.16座1合建5细格栅渠钢砼6.741.261.96座16旋流沉砂池钢砼3.65座27配水井钢砼4.01.66.5座1合建8电磁流量计设备井钢砼2.552.042.58座19水解酸化池钢砼49.911.68.6座1合建10CASS池钢砼50.449.96.8座111出水井钢砼3.82.64.5座112综合楼砖混22.11418.010.814.012.24座1含办公食堂及总控室13变电室砖

29、混24.312.1座114鼓风机房砖混19.99.0座115脱水机房砖混40.922.04座116维修间、库房、车库砖混44.124.6座117门卫砖混7.25.1座118围墙砖混m120019大门座2表2-2 一期工程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2.1.2.3 一期工程存在问题 随着一期工程的建设投产,区域污染得到一定的治理,浦阳江水质有所好转,但是目前浦江主要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大(一期工程设计规模已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工业废水的B/C较低,悬浮物较高,处理难度较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时有超标。同时由于城区雨污水管设计没有统一规划,存在雨污混接的问题,浦江污水管网造成现状一期

30、工程的污水水质偏低,进厂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进水浓度甚至低于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出水水质标准,因此浦江县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决定在一期工程场地南侧另外征地6.33hm2,作为二期污水处理厂厂区建设场地,同时对管网进行相关改造和建设,以满足规模和水质的要求。2.1.2.4 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现状一期工程现阶段已全部完工,工程建设扰动土地全部得到治理,厂区内外排水、防洪系统较为完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整体水土保持现状良好。厂区绿化、美化措施完善,现有厂区的植被覆盖率达到34%,在防止厂区水土流失同时,增强了厂区景观生态效果。另外厂区西南侧由于场地回填形成边坡坡度为2030的回填边

31、坡,坡脚外侧采用浆砌石挡墙防护,边坡已完成草皮铺植。一期工程整个厂区现状土壤侵蚀强度约300t/km2a。厂区道路长850m,为满足连接西侧冯潘公路的要求,道路采用砼路面,排水设施按城市排水标准建设,路基路面的来水通过路面横坡进入地下雨水管道后顺利排出,避免了雨水冲刷。贮泥池,一期工程贮泥池位于厂区西侧,四周采用砖砌墙围护(10m4m),墙高2.5m,采用水泥砂浆砖砌基础,上部采用混合砂浆空斗墙,隔2m设一墙桩。贮泥池砖砌墙对工程运行产生的污泥拦挡起到很好效果。一期工程运行过程将产生一定量的污泥,主要来自污泥经脱水后产生的干污泥,现一期工程处理的污泥经脱水后部分运至垃圾填埋场,部分运至浦江县前

32、陈砖瓦厂,由污水处理厂负责污泥运输。施工场地全部安排于厂区内,施工结束后作为厂区用地,已完成相应建构筑物和绿地的建设,在建筑物砼和绿地植被覆盖下,基本不产生水土流失。工程管网采用结合道路直埋敷设,现已施工结束,沟槽回填结束,沟槽表面已由砼覆盖,而且由于管线施工位于浦江城区,所以临时堆土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施工余方已运至浦江县废土站,使工程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纵上所述,一期工程建设,由于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实施,工程运行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在厂区平整、厂区排水、主要建构筑物的施工、稳定性防护、厂区绿化、施工临时防护等工程措施,对主体工程安全、美化厂区生态、防

33、治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的水土流失起到重要作用。2.1.3 二期工程概况2.1.3.1 二期工程工程规模 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6万m3/d,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本工程所建污水处理厂厂区面积63312m2(一、二期工程分期征地),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22115m2,建筑面积6502m2,建筑密度34.9%,道路面积19027m2,绿化面积22171m2,绿地率35.0%。污水管网总长22km,集污总面积为20.4km2,其中江北片区集污面积12.24km2,江南片区集污面积8.16km2。二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2-1。表2-1 二期工程特性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数量备

34、注1总用地面积m2其中:污水处理厂占地m263313管网占地m22主要建筑物污泥脱水机房座1厂区变电室及鼓风机房座1旋流沉砂池座1A2/O-SBR池座33建筑占地面积m222115厂区4建筑面积m26502厂区5绿化面积m222171厂区6建筑密度%34.9厂区7绿地率%35厂区8平均日污水量万t/d69污水收集管网km2210集污总面积km220.411其中:江北片区集污面积km212.24江南片区集污面积km28.1612土石方量挖方万m36080填方万m36.32弃方万m30.4813建设期月其中:污水处理厂年220062008污水管网年42006201014工程总投资万元12649.7

35、9静态投资万元12323.66其中:土建投资万元9823.5615建设地点污水处理厂浦江县浦南街道的潘宅村和万田村交界处污水管网纳污范围为浦江城区的浦阳街道、仙华街道和浦南街道,包括江北片区和江南片区。16建设单位浦江县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2.1.3.2 污水处理厂厂区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二期污水处理厂整个厂区按功能分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区:预处理区、负荷中心区、污水处理区,各个分区相对独立,便于维修管理,避免相互干扰。污水处理厂工程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1。预处理区位于厂区的西部,与负荷中心紧邻,包括污泥脱水机房、细格栅渠、旋流沉砂池,均为钢砼结构,设于此处有利于防止气味扩散至厂前区,

36、同时有利于使其相对高度与整个厂区相协调。负荷中心位于厂区的西北部,与污泥脱水机房靠近,主要建筑物为鼓风机房和变电室,由于对于污水处理厂而言鼓风机房是负荷中心,所以变电室紧邻鼓风机房。污水处理区位于厂区的中部,主要工艺处理构筑物为初沉水解池+A2/O-SBR池,是整个厂区中最大的构筑物;考虑远期可能增加污水处理规模(增加初沉水解池+A2/O-SBR池),场地西侧预留90m65m空地,本次工程不作建设,仅作为绿化用地。2)主要建筑物本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为改进型A2/O-SBR法(见下图),主要处理构筑物包括污泥脱水机房、旋流沉砂池、变电室及鼓风机房、水解池、初沉池、A2/O-SBR池、紫外线消毒系

37、统等。建筑物土建按远期规模,即12万t/日一次施工;设备按分期规模配置(本期设备以6t/d配置),土建一次完成。工程主要建筑物详见表2-2。主要建筑物和流程详见附图-03。表2-2 新建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 称结构规格m单位数量1污泥脱水机房钢砼8.04.03座12旋流沉砂池钢砼6.07.04.8座13水解池钢砼8.06.07.8座184初沉池钢砼8.08.07.8座185A2/O-SBR池钢砼50.449.96.8座36消毒池钢砼14.752.02.6座17贮泥池砖混126座18预留用地绿化9065注:预留用地考虑远期建设预留,本次工程不作建设,仅作为绿化用地3)厂区内外交通厂址所在地拥有便捷

38、的交通条件,东侧冯潘公路和南侧下胜公路,可直达厂前,并与03省道及杭金衢高速公路相通。厂址所在地交通条件便利。厂区紧临冯潘公路和下胜公路,无需新建连接道路。为满足人流、物流和消防的要求并兼顾美观的需要,在厂区布置了道路系统。厂区建筑物设置有环行道路,道路结构为混凝土路面、石灰稳定土基层、原土压实路基。厂区主要道路宽度6m9m,引道宽度24m。厂区南面临下胜公路设置1个出入口。4)绿化设计为达到净化环境、美化环境的目的,在建设场地范围内,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设计:在道路两侧以乔、灌木结合进行绿化;在厂前区以绿篱为主,并配以花坛、雕塑等装饰小品;厂区周围及引道两侧种植绿篱;在厂区建筑物

39、周围栽植降尘抗噪类树种。5)厂区竖向设计二期污水处理厂场地原地坪高程47.80m51.91m,经土石方平衡,并考虑与周围场地衔接和场内雨水重力排放及防洪要求,二期工程厂区设计地坪高程为47.95m51.43m,建筑物室内高程为48.30m51.70m,场地满足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2.1.3.3污水管网1)排水现状浦江县城区目前的排水体制以雨污合流制为主,新建的江滨路按雨污分流设计,为主要路段及交叉口已埋设雨水、污水管道;人民路、中山路、和平路等部分地段设置了雨污分流制管道,其余道路排水设施极不完善,特别是老城区由于道路狭窄,大多以沟渠式排水。少部分生活污水经沼气净化池处理后排入雨水管网,其余

40、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即排入城市的西溪、东溪、中干渠以及浦阳江,污染较严重。雨污水管设计没有统一规划,走向混乱,随意设置,存在雨污混接的严重问题。由于现状管网年久失修,缺乏管理,使得部分地区排水不畅,部分管道堵塞,断管现象严重,还存在反坡现象。2)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及走向浦阳江由西向东穿浦江县城,将整个纳污区一分为二,形成江北片区和江南片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规模6万m3/d,但老城区的雨污合流改造成雨污分流已经刻不容缓,并且老城区人口密度相对集中,所以老城区的管网敷设以远期为主,考虑为12万t/d,所以管网按非满流进行设计。江北片区包括城东工业区、文化大观园区、老城综合区、旅游服务综合

41、区及未命名区,区内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向东倾斜,高差20m。根据地形,将片区污水主干管设在南侧靠近浦阳江的江滨路(迎宾路)上,沿途接纳各地块污水。旅游服务区综合区位于城市西部,区内污水管经支管收集后集中通过规划路和城西路自北向南接入江滨路(迎宾路)污水主干管。老城综合区的污水则分段汇入城西路南段、和平路、环城东路、大桥路,顺坡向南排放,与江滨路(迎宾路)上污水干管布置在中山路和南北向的规划干道上,污水汇集后往江滨路(迎宾路)方向靠拢,分段流进城市污水主干管的后段,合计污水总量约3.75万t/d,向东流入污水处理厂。江南片区(江南综合区)位于浦阳江南岸,呈狭长的东西向带状,西高东低,由南向北微倾斜

42、。根据江南地形,将主干管布置在中心偏北的文溪路及城南规划路上,大部分污水由南向北支管收集,逐段流入该东西向主干管,合计污水总量约2.25万t/d,向东流入污水处理厂。3)污水管网设计二期污水处理厂厂址地处浦江县城总体坡向的低洼地,浦阳江通过县城的下游段,利于城市污水管网的收集,尤其是江北片管网收集系统(占水量的四分之三)单靠重力流即可到达污水处理厂,落差达25m。江南片污水也可顺坡流达污水处理厂。老城区的雨污合流改造成雨污分流已经刻不容缓,并且老城区人口密度相对集中,所以老城区的管网敷设以远期为主,考虑为12万t/d;新城区及工业园区等考虑到浦江县的发展迅速,所以管网敷设仍按12万t/d考虑。

43、为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行雨污分流制。根据旧城改造进程,将合流制逐步改为分流制,考虑了管道改造的经济性及可操作性,现有截流管改成雨水管,污水管进行重新敷设。本工程污水收集管网管线总长22km,其中江北片区14km,江南片区8km,按12万m3/d的规模铺设城区至污水处理厂的主管道;新城区需按规划修建管道,老城区污水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分期实施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纳污水体为浦阳江,一期已建成一个排放口,该排放口按12万m3/d污水量设计,所以二期6万t/d的污水处理后接入一期排水管道即可,不需单独再建。由于一、二期工程距离500m,所以过程输送利用d1200平口钢砼管进行连接(新

44、建),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另外二期工程管网位于平七路、宏浦路、浦宁路和丹浦路涉及4处过河段(浦阳江),一期工程建设时,过河管网已经修建了倒虹吸(6座),本次工程建设主要是将污水管搭接(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排入一期工程已建的窖井,并流入倒虹吸内过浦阳江,后再通过窖井进行分流入新管。全部管网按建设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设计施工。根据现状路网,石马路、蒋义线、西山路、环城西路、仙华路、望仙路、观华路、和平路、环城东路、大桥路、桥东路、中山路、班班大道、亚太大道、平七路、宏浦路、城南路、滨宁路、绿荫街、西五路、江滨路、春晖路、浦东路、丹浦路、浦宁路、场西路、文澜路、丰安路、新华路、东山路、浦后

45、路、人民路、迎宾路、体育场路、新月路、南苑路、星明路管网是结合原有道路和城市改造进行埋设,合计管线总长16km,该类管网主要位于县城区,管线敷设时间较短,一般为3个月,沟槽开挖产生较多余方,余方由施工单位负责运至浦江县废土站。工业二路、西一路、西二路、西三路、西四路、无名路1、无名路2、东一路、东二路、东三路、无名路3、东十二路、东十三路、东十五路、东十六路、东十七路、东十八路、北二路、北三路、北五路、北四路、北六路、北七路、北八路、北九路、北十路、无名路4、无名路5管网是在规划新建道路直接埋设施工,该类管网管线敷设时间较长,一般为0.5年1年,沟槽开挖产生余方较少,合计管线总长6km,沟槽开挖土方临时堆置后一般可结合道路建设予以回填。管网分布及建设情况详见表2-4。表2-4 截污主干管分布情况一览表序号道路管径长度管径长度(m)建设情况1工业二路D4003943D300587新建规划道路2石马路D4002532原有道路3西一路D300430新建规划道路4西二路D300509新建规划道路5西三路D400532新建规划道路6蒋义线D400632原有道路7西四路D400462新建规划道路8西山路D400492原有道路9环城西路D400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