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教育技术含义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2710788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A教育技术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A教育技术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A教育技术含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A教育技术含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教育技术含义(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A教育技术含义:是关于 学习过程 与 学习资源 的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教育传播模式:拉斯韦尔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结果) 香农韦弗模式(反馈系统)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信道这有干扰,信宿反 馈信源 贝罗模式:分解为4要素(CR)模式,信源,信息,通道,接收者 宣韦伯模式:来源,制成符码,信息,还原符码,目的地 C教育技术研究范畴: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 开发(印刷技术,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综合技术) 利用(媒体使用,革新技术的传播,实现和制度化,有关的政策和规定 管理(计划管理,资源管理,传输

2、系统管理,信息管理) 评价(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试,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D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学校教育,远程教育,企业培训 E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1视听教学理论 经验之塔概述:戴尔。(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做的经验:直接有目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电影电视,录音、无线电、静态图像 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语言符号 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1塔的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学习时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越往上越抽象,越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2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3、 3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使媒体活动更具体,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4.位于塔的中部层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顶部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 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塔的中部的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电影电视等介于做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之间的视听媒体,既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便于借助于解说或教师的提示,概括,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经验之塔理论 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

4、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F教育学的理论: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理论: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他总结了教学原则:小步调 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形成了程序教学理论。) (B)认知主义理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 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C)建构主义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马

5、斯洛和罗杰斯 G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1意识与态度,(能够认识到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2知识与技能,3应用与创新 H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重要性:1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教育技术和师生角色转变:教师要更新观念,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需要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技能,3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了教学原则的运用方式,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第二章

6、I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教学设计综合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迪克-凯瑞:评价需求以确定目的,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习者和环境,编写行为目标,编制测验项目, 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教学材料,设计和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设计和进行总结性评价。 J学习需要分析方法:内部参照分析放,外部参照分析法,内外结合 K学习动机的来源:凯勒,(ARCS模型)注意力,针对性,自信心,满足感 注意力: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应该做的重要事情之一 针对性:主要指学习者所学的内容对他们自己具有重要的个人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是学习者能 感受到的。

7、 自信心:学习者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将获得成功。 满足感:是伴随着强化过程而来的一种感觉,这一强化过程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有关行为正确性的反馈 信息,并根据学习结果来验证学习期望。 L如何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必考问题) 1, 引起并维持注意力技术,(变化材料的呈现方式,用具体事例说明,似是而非和令人惊奇)2,加强 针对性技术,确保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降低新学习材料的生疏度,向学习者说明正在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现有价值3,建立自信心技术,4,产生满意感技术(对学习业绩进行反馈,鼓励做出概括,迁移) M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1将全部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运动技能领

8、域,2以外显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分类的对象,3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4,教学目标是超越内容的,5教学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动做技能领域: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行为,适应,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N教学目标分类:5要素目标表述法:加涅(SVOAC) :学业行为的情景,习得能力的类型,学业行为 对象,运用习得能力的具体行为,学业行为有关的工具、条件或限制。 ABCD法:反应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

9、标(对象A,行为B条件C 行为目标D)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相结合的方法4情感目标编写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1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3直线式与螺旋式组织方式 教学内容分析步骤:1选择和组织单元2确定单元目标3确定教学任务的类别4评价内容5分析任务6进一步评价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示范模访法,练习-反馈法,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 教学内容分析方法:1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学习的知识点2图解分析法3层阶分析4信息加工分析法 第三章 教学策略四要素:指导思想,实施程序,行为技术,效用评

10、价 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1从学习目标出发2根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3符合学习内容4适合教学对象特点5考虑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6考虑教学条件的制约 教学媒体的特性:1表现力2重现力3接触面4参与性5受控性 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1依据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3依据教学对象4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评价功能分类:1诊断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基准分类:1相对评价,2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第四章 教学设计方案形式:文本,框图,表格,流程图等形式导入类型:直接导入,衔接导入,悬念导入 有效导入原则:趣味性原则,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原则,简洁性原则 举例功能:解释,激励和调节,示范 有效举例的原则:目的性原

11、则,典型、贴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正反例相结合原则,贴近学生生活原则 课堂提问类型:1根据解决问题过程所需要的主要智力品质不同,将问题分为三类,(1)记忆性知识的问题(2)理解性知识问题(3)探索性的问题2根据为获得正确答案而进行思维的方向不同,分为两类(1)聚合式问题(2)发散式问题3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类型,层次不同,将问题分为低级认知提问和高级认知提问4根据提问效果的优劣,把课堂提问分为“无效的提问”和“有效的提问” 第5章 计算机辅助教育?简称CBE: 是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主要方面,应用范围广泛,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多个方面具有相当出色

12、的表现,对各类学科教学,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教育教学环节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了教育技术一个独特的理论与实践领域,正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是计算机应用,教育技术研究和科技辅教的重要内容 (1) 计算机管理教学:简称CMI: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管理系统,包 括组织课程和学习者的数据,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诊断和补救,评价学习结果和为教师提供计划信息,帮助教师进行测验构造和评分,进行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资源调度等 (2)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 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改善态度,直接为学

13、习者服务。 多媒体课件: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综合的处理存储,检索,传递和表达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 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媒体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用于执行教学任务的多媒体软件称为多媒体课件,简称课件,课件是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多媒体常见类型:练习型、指导型、资料型、模拟型、求解型、游戏型 多媒体课件的一般设计过程:课件选题,教学设计,脚本撰写,素材的采集和制作,多媒体编辑集成、测试与修改。 课件选题:教学要求+教学对象+课件运行环境+效益性原则。 教学设计:任务分析+选择课件模型和类型+信息设计+课件组织+课件使用指

14、导; 多媒体编辑集成:基于幻灯片的编辑软件+基于图标的,基于卡或页的,+基于时间,+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辑语言 测试与修改: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软件技术 纯文本格式(*.txt) 写字板:(*.wri) word 的格式 (*.doc) rich text format:(*.rtf) 图像素材:BMP位图文件,支持黑白图像,真彩色图像,色彩丰富;不足:数据量大,需存储空间大 JPEG压缩的位图文件,支持灰度图像,RGB真彩色图像,文件占空间少,压缩比可调 GIF图像交换格式文件:不支持真彩色,同时支持静态和动态,支持黑白图像,16色和256色 TIF:标记图像格式文件:支持所有图像类型,文件分

15、压缩和不压缩两类 图像素材制作编辑:1利用数码相机采集和制作图像素材2捕捉屏幕图像3图像获取和制作的其他方式:扫描仪输入,网上下载,购置图库光盘。利用视频摄像截取,利用图像编辑软件设计与制作 音频素材:WAV标准WINDOWS声音文件:文件太长,不适合长时间记录,单声立体声都可以做到Real audio文件:强大的压缩量,极小的失真 MID乐器数字接口:文件小,难听 MP3格式MPEG layer3声音文件 ,压缩率大,音质不令人满意 多媒体音频文件制作:1自行制作2购买已有的各种音频素材库产品 动画素材:1图形交换格式的文件GIF 2Animator 文件FLIC 3flash 动画文件SW

16、F 4Quick time 的动画文件MOV 视频素材:windows视频文件AVI Mpeg视频文件mpg VCD中的视频文件DAT 流媒体文件RA,RM 视频流格式ASF 多媒体视频素材之作:1制作前素材准备2操作3制作过程4导入素材5剪辑电影情节6背景音乐和解说词 第六章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基于网络支持的教育手段,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工具,是一种环境, 是一种教育理念 网络教育理想状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可以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内容。 网络课程定义:基于网络的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 ,以异步 教学为主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

17、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 网络教程分类:基于教的网络课程,基于学的网络课程,“主导主体”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开发工具介绍:1通用开发工具(语言编程类的开发工具+可视化编辑工具)2专业开发工具(国外网络课程开发专用工具+国内) 网络课程开发流程:确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系统总结设计和网络课程原型实现,脚本编写,素材准备,网络课程开发,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系统试用和评价。 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协作的学习模式,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七章校园网主要功能:1信息发布2教学应用(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教

18、学信息资源库)3管理应用(共享数据库资源,共享软硬件资源,提高系统可靠性,提高办公效率4科研应用5数字化图书馆 微格教学:以现代教育基础为理论,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活动。 微格教学特点: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 教学特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微格教学实施步骤:1学习相关知识2确定学习目标,3观摩示范4分析和讨论5编写教案6角色扮演和微格教学7评价反馈8修改教案 第八章远程教育定义:称隔空教育,遥程教育,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

19、和学习者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需要采用特殊的媒体传播方式来传播学习内容。 远程教育基本特征:1教师与学生的准分离状态2教学机构的影响3技术媒体4双向通信5学生与学习集体的准分离状态 远程教育历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人员系统 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3模式:A教学光盘播放点,34寸彩色电视,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设备操作简单,教学方式易掌握)B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DVD播放机,1-6年级播放光盘(快速获取大量多种媒体资源,覆盖面广,陈本低,提供最基本的数字化环境)C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