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7092207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屏蔽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屏蔽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屏蔽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屏蔽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屏蔽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屏蔽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宁波一舟投资集团 徐梁 摘要 LTE 长期演进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推行,对数据电缆制造技术给出了很大的提 升空间。本文认真总结了屏蔽技术在万兆网中的应用,期待中国线缆行业在“下一代通信” 网络建设中,能够超过欧美通信线缆的制造水平,研发出能够满足“一次架构长期演进”要 求的综合布线产品,开创智能数字化生活时代。关键词:电磁干扰 屏蔽技术 屏蔽电缆传输原理 下一代通信网络 屏 蔽接地万兆网传输性能标准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络技术,电话通信系统主要采用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线技术,有线电视网络主要采用HFC高频电流技术。随着FTTH光纤到户 技

2、术的推广,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有取代目前的ISDN和ADSL技术 的趋势。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设备装备商华为公司也已推出IPTIME、IPN智能分组网 络、SINGLERAN (一次架构一次演进)、高速云、连续云等技术以及下一代技术HSPA高速分 组接入、 FEMTOCELL 毫微微(超小型)移动机站和积极参与的 LTE/SAE 技术目前都已经得到 很好的应用。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码分多址技术、EDGE电子数据收集设备、UMTS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HSPA高速分组接入技术、LTE长期演进技术将长期并存,并最终被成本 较低性能优良的一次架构长期演进的通信网络

3、技术取代。数字通信网络主要分为两类:移动 通信技术和永久链路固定通信网络技术。这两种技术均需要建设大规模的通信网络,需要大 量的通信线缆。在MSTP技术不断成熟、用户对通信业务需求不断升级的当前形势下,必然 需要能够满足多用途数字传输网络铺设要求的线缆。加快这些线缆的研发、满足一次架构长 期演进的目标,必须与国际通信技术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并为他们的研发提供 OEM 的支持。无线通信8HDSL矚由器E1E4K/N* 64K/2MMSTP业务 便匿列菽人层OBasfe-T2M *1 OBase-TESCON/FICON/Fibe r电 IwnnEl1 OSsrse-T2M1液拄J八Mode

4、rn路由器V:35BE1MSTPMSTP1 OSase-T2MMSTP64K/N*64K/FE1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正在积极地推行“三网合一”方案,这对网络终端的综合布线产品 提出更新的要求。鉴于目前通信电缆和光缆技术水平,本文主要叙述通信线缆的屏蔽技术 期待大家共同参与下一代通信系统布线产品的研发。1、屏蔽网络的电磁场合电缆屏蔽设计的重点主要放在30MHz1000MHz范围内的射频屏蔽以及50Hz60Hz的通用电 网电磁威胁。下图描述的是综合布线中射频干扰和低频电磁干扰形成的主要途径和等效天线 原理。综合布线选用屏蔽电缆应当考虑网络的频率范围、电缆的长度、电路阻抗、外来电磁干扰 等因素。频率范

5、围:频率范围是设计电缆屏蔽时首先考虑的参数。频率范围影响电缆和连接器采用高频屏蔽还 是低频屏蔽。在音频系统中,50-60HZ频段需要对用电设备屏蔽。对于射频或静电放电,则 在几百兆甚至更高的频率范围内都要求设计良好的屏蔽系统。电缆长度:电缆传输波长是指电缆工作时最高频率的波长。如果在最高频率时,电缆长度不足传输波 长1/20的情况可以采用低频屏蔽,如果长度超过了传输波长1/20的电缆就要采用高频屏蔽 (下面详述)。电缆长度也是影响电缆在何处以及怎样接地的一个主要因素。电路阻抗:低阻抗工作电路意味着存在大电流,而大电流本身会产生较强的磁场(电感较高);高阻 抗工作电路意味着存在小电流,小电流本身

6、会产生较强的电场(电容较高)。电路阻抗是影 响选用屏蔽材料的一个主要因素。外来电磁干扰:综合布线网络在大楼内部存在配电箱和配电网产生的高频干扰,大功率电动机电火花产生 的谐波干扰,荧光灯管、电子启动器、电源开关、电话网的振铃电流、信息处理设备产生的 周期性脉冲等干扰源,在不能保持安全间隔时应采用屏蔽系统。综合布线网络在大楼外部存在雷达、无线电发射设备、移动电话基站、高压电线、电气 化铁路、雷击区等干扰源,若处于较高电磁场强度的环境应采用屏蔽系统。周围环境的干扰信号场强或综合布线系统的噪声电平超过下列规定时应尽量采用屏蔽系 统:a、当计算机局域网引入lOkHZ600MHz的干扰信号,其场强为1

7、V/m;引入600800MHz 的干扰信号,其场强为 5V/m;b、当电信终端设备通过信号线、直流或交流等引入线,引入射频0.1580MHz的干扰信 号,其场强度为3V/m,干扰对数字信号调制后幅值变为额定的80%,额定频率受噪音影响变 化范围超土 lkHZ;c、当具有模拟/数字终端接口的终端设备提供电话服务时,噪声电平超过一40dBm的情 况下传输频段总和同时小于 200MHz;d、当终端设备提供声学接口服务时,噪声电平超过基准电平,接口带宽总和同时小于 200MHz。外来电磁场干扰主要有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两种。电磁干扰(EMI)主要是低频干扰,马达、 荧光灯以及电源线是通常的电磁干扰源。射

8、频干扰(RFI)是指无线频率干扰,主要是高频干 扰。无线电、电视转播、雷达及其他无线通讯是通常的射频干扰源。对于抵抗电磁干扰,选择编织屏蔽最为有效,因其具有较低的临界电阻;而对于射频干 扰,箔层屏蔽最有效,因编织屏蔽依赖于波长的变化,它所产生的缝隙使得高频信号可自由进 出导体。而对于高低频混合的干扰场,则要采用具有宽带覆盖功能的箔层加编织网的组合屏 蔽方式:编织屏蔽适用于低频范围,而箔层屏蔽适用于高频范围。 不同的电磁干扰场合采用不同的屏蔽结构和屏蔽材料。在综合布线中,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周 围环境的干扰信号和布线系统内部串扰的水平合理地选择通信电缆的型号。同时考虑到下一 代通信技术的需要,力争实

9、现通信网络“一次架构、长期演进”的技术目标。2、各种屏蔽技术和结构 线缆屏蔽形式有半导电屏蔽料挤出式屏蔽层、屏蔽胶带绕包或纵包、金属带纵包/焊接/绕包、 金属箔绕包/拖包、金属丝编织、金属丝绕包、金属押出式无缝屏蔽(如铅护套)、金属管 套装等。在通信电缆生产中,主要采用金属箔拖包、金属丝编织和金属带焊接技术。按照数据电缆屏蔽方式,IS011801、TIA/EIA 568 B.2、IEEE 802.3等国际通用技术标准把 数据电缆分为UTP、FTP、STP、SFTP四种主要电缆类型。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形式 新材料的线缆屏蔽技术必然会应运而出! 在这里主要介绍新近通信电缆制造中出现的几种技

10、术,以供参考。双螺旋形屏蔽: 螺旋屏蔽是用铜线围绕电缆线紧紧地作螺旋形缠绕。缠绕两次每次绕向相反的又称为“双螺 旋屏蔽”,比单螺旋屏蔽或传统的网状屏蔽降低了颤噪或静电噪音。螺旋屏蔽的价格大致介 于铜网屏蔽和铝箔屏蔽的价格之间。末端处理比较简单,但活动频繁会使螺旋屏蔽的性能不 降,螺旋屏蔽是为固定安装而设计的。双螺旋屏蔽比单螺旋屏蔽的直流环路阻抗要低,性能 更好。网状屏蔽:网状屏蔽在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及抗挠寿命的同时,提供了超群的结构整体性。这种屏蔽 对于降低低频电磁干扰是理想的选择。比起箔层屏蔽来说,降低了直流阻抗。网状屏蔽在音 频以及低频范围(0.03-0.3MHZ )非常有效。通常,网状屏蔽

11、覆盖越密,屏蔽效果就越好。 箔层屏蔽:箔层屏蔽是将聚酯薄膜融合在薄铝带或薄铜带上做成的箔带缠绕电缆。这种电缆的末端 处理简单,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常用于线对间的屏蔽和数据电缆整体屏蔽。价 钱较便宜,适用于固定安装。对于需要穿过金属管布线的箔层屏蔽电缆,一定要带强度较高 的护套撕裂绳以提高电缆的拉伸强度。箔层屏蔽比网状屏蔽的柔韧性更好,但抗挠寿命较短。 与箔层屏蔽一起使用的接地线,使端接更加容易,并将静电释放入大地。在穿线作业的时候, 填充撕裂线可以保护电缆不致由于过度受力而扭折或回缩。箔层屏蔽电缆现在被广泛地应用 在多功能厅、体育场等环境。 使用短接工艺来保持屏蔽层金属与金属的接触,

12、可以改善高频性能。没有短接就会出现信号 泄漏的狭缝。为了改进传统的短接方式,可以使用箔层折叠工艺。金属层短接折叠提供了金 属与金属之间的接触,而绝缘折叠防止了 7 类数据电缆单对屏蔽间的短路。这种设计增加了 高频箔层屏蔽的有效范围。箔层屏蔽还可以在聚酯薄膜层上附着一层粘合物。粘合能防止屏蔽层下的水分扩散。如果 电缆护套破损,粘合的屏蔽还能保护电缆绝缘层免受污染。带有粘合层的金属箔主要应用在 射频同轴电缆中。如CATV、SYV、SYWV、RG等射频同轴电缆绝缘外纵包粘合金属箔,有利于 保持屏蔽结构的稳定性和圆整度,有利于控制电缆阻抗、结构回波损耗等指标,可以提高传 输速率和频段,降低信号衰减和失

13、真。组合屏蔽:组合屏蔽就是指采用多种屏蔽材料和屏蔽工艺的多层 屏蔽。它们能在整个频段提供最完善的屏蔽效果。箔层/网状屏蔽结合了箔层屏蔽 100的 覆盖范围与网状屏蔽的机械强度和低直流阻抗等优点。其他现有的组合屏蔽包括各种箔层/ 网状/箔层设计、网状/网状或网状/螺旋设计等。目前美国百通公司能够提供从普通的超五类FTP (金属箔屏蔽)屏蔽线缆到完全满足7类应 用的PIMF (丝网总屏蔽/金属箔线对屏蔽)分组屏蔽电缆,凭借不断创新的线缆领先技术已 经形成了满足各种用途的数据通信电缆系列。我们也应当具有锐意进取的精神,摒弃仿制线 缆的传统思维,在下一代通信技术演进中取得通信线缆的领先技术。双层铝箔屏

14、蔽: 双层铝箔屏蔽采用两卷铝箔先后纵包、金属层接触的工艺。 双层铝箔屏蔽结构,相当于在 UTP电缆的外面纵包两层2 5厚的铝箔。铝箔两边屏蔽导电层自然短接,既可以避免电缆弯曲或受热时屏蔽层出现缝隙造成电磁泄漏,又减小了转移阻抗提高了屏蔽效果,同时使 接地(包括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更加方便可靠。波状轧纹屏蔽:波状轧纹屏蔽采用厚度的铜带和铝带,在氩弧焊和高速轧纹机头的作用下制成管 状无缝金属屏蔽。常作为3G射频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又称外导体。波状螺旋屏蔽: 波状屏蔽是用金属带围绕电缆线作螺旋缠绕形成屏蔽层,主要用于地下电缆线。其屏蔽效果 介于裸布电线与金属管穿线之间,常用于市话电缆。缺点是柔韧性差,

15、折弯时要特别小心。3、数字屏蔽传输技术原理低频磁场屏蔽机理 高导磁材料具有低磁阻,对磁通起着分路的作用,使得屏蔽体内部的磁场大为减弱。当干扰 电磁波的频率较低时,要采用高导磁率的材料,从而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外部,防止扩散 到屏蔽的空间去。数据电缆屏蔽主要针对外来电磁干扰。当频率低于10MHz时,几乎任何屏 蔽编织网都能发挥很好的屏蔽作用。当频率高于 10MHz 时,就要选用转移阻抗低电感高的屏 蔽,屏蔽覆盖要在 95%以上。较强的低频磁场干扰,需要导磁性好的屏蔽材料,可以使用钢、硅钢或高导磁率的镍铁合金, 并适当增加屏蔽层厚度。对于60Hz的电磁场,至少需要0.32cm厚的钢管。薄壁导线管对

16、 60Hz 的强磁场实际上是不起作用的。若采用高导磁率材料,就可以采用较薄的材料,但要 注意饱和问题。要减小屏蔽层周长,以缩短磁场路径,这时 2 根较细的屏蔽电缆比1 根粗屏 蔽电缆效果好。FTP 电缆的屏蔽原理:当干扰电磁场的频率较高时,利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中产生的涡流,对外来电磁波形成抵 消作用,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如果不能对数据线进行有效滤波,那就要求在 30MHz1000MHz 范围内对射频、静电等干扰进行屏蔽。电缆屏蔽必须通过 360的金属搭接与外罩配合。 FTP 电缆是在四对双绞线的外面加一层或两层铝箔。对于10MHz以上的电磁波,利用屏蔽层的反 射、吸收及趋肤效应(所谓趋肤效应

17、是指电流在导体截面的分布随频率的升高而趋于导体表 面。频率越高,趋肤深度越小,即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越弱)来消除外来电磁干扰和对外电磁 辐射。频率越高,屏蔽层的效果越明显。实验表明,频率超过5MHz的电磁波只能透过38p m厚的铝箔。如果屏蔽层的厚度超过38 M m,就使透过屏蔽层进入电缆内部的电磁干扰频率主要在5MHz以下,而对于5MHz以下的 低频干扰可用双绞的平衡特性有效的抵消。平衡传输原理: 采用双绞线时,扭绞节距越小,抗干扰就越好,传输频段就越高。经验告诉我们,当对绞节 距为时(n1),衰减量大约有20dB。常规电话线缆对绞节距大约为25mm,在60Hz或音频(20Hz-20kHz)干扰

18、时,工作情况良好,并在数据频率较高时可控制串音。 在低频时,屏蔽层可以防止电场干扰,而双绞线可防止磁场干扰。数据线对同心绞合对抑制 磁耦合效果很好。例如绞距为5cm的双绞线能对磁耦合干扰产生约40dB的衰减,而一根普 通的2.54cm钢管仅能产生约27 dB的磁耦合衰减。同时,双绞线对称性优于普通屏蔽电缆、 控制电缆和平行导线,有助于构成平衡电路,减少不对称干扰的耦合。因此,对绞线缆广泛 用于强干扰回路和敏感电路的配线,特别是晶闸管变流装置等磁干扰较强的场合和高速敏感 数字装置。此外,因为双绞线能抑制噪音的发送,所以,在装置内部配线和外部联机中都广 泛使用,如单相电源和负载配线常用双绞线,三相

19、电源常用三绞线。UTP电缆通过芯线的双绞来实现EMC性能,这意味着EMI首先被UTP电缆所接收,随后才被 抵消。经测量发现,电缆双绞最佳EMC性能为30MHz,但随着频率的提高,UTP的EMC性能 将会下降。而目前多数实际网络应用的工作频率都高于30MHz,并且理想的平衡传输系统是 不存在的。UTP电缆的平衡特性不仅取决于部件本身的质量(如绞对稳定性、阻抗、SRL等), 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为UTP周围的金属、隐蔽的接地、施工中的牵拉、弯曲等情况 都会破坏其平衡特性,从而降低EMC性能。FTP是融合了 UTP的平衡机理和铝箔反射吸收屏 蔽机理,是平衡与屏蔽原理的完美结合。数据通信电缆综合

20、运用了平衡和屏蔽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抵抗电磁干扰EMI和防止电磁辐 射EMR的能力,即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EMC性能。4、屏蔽技术在万兆网络中的应用10GBASE-T万兆网络基于水平链路上10Gbps的传输速率为网络终端提供大流量高速率的多 媒体综合业务,需要采用传输频段高于 500MHz 的数据电缆。 7 类数据电缆的设计目的就是 用于万兆网的建设。目前,经过国内外众多通信电缆厂家的技术攻关,已经能够生产出最高 传输频率达到 600MHz 的 Cat 6 enhanced 数据电缆。屏蔽系统的优越性屏蔽系统比非屏蔽系统具有更大的可用带宽。一般万兆以太网要求至少具有15.9Gbps的传 输

21、能力。非屏蔽的万兆布线系统物理层的传输能力为17-20Gbps,余量不是很大。屏蔽的 万兆布线系统则可以达到35Gbps以上的传输能力。今天,10Gbps万兆铜缆网络的综合布线,可以有两个选择:1、使用CAT6E超六类UTP可在 55-100米长度、500MHz有效带宽的通道上实现10Gbps; 2、使用七类/F级STP布线在100 米长度内可支持10Gbps,并满足650-1000MHZ的高带宽传输要求。10G Base-T较单模光纤 10G Base-FL和OM3多模万兆光纤的10G Base-SR网络在成本上要低,因此将会有很大的市 场前景。总之,屏蔽数据电缆比非屏蔽数据电缆有着更大的带

22、宽和传输速率,并在串扰性能方面有着 更大的余量。FTP电缆的衰减指标完全符合ISO/IEC11801和EIA/TIA 568B等相关标准。而 将UTP电缆穿过金属导管中时,其阻抗减小、回波损耗和衰减增加。FTP电缆在制造过程中 考虑到铝箔对衰减的影响,已在制造中加以补偿反而在布线后不会受到周边金属的影响,铺 设后阻抗、SRL仍然合格。数据电缆的传输距离是由电缆的衰减和传播时延决定的,影响传输距离最关键的因素是传播 时延。它是由电缆的传输速度决定:UTP电缆的传输速度约为0.60.7C(C为光速)。屏蔽 电缆受外来电磁干扰较小并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传输速度优于非屏蔽电缆,波速比可 提高到0.

23、75C左右。50欧姆同轴电缆传播速度要在0.77C以上。出于EMC性能对数据信息传输的重要性,欧洲电子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已把耦合衰减被定 义为测量电磁兼容性能的指标,该指标也已写进国际布线标准 ISO/IEC11801 第二版本中。 万兆网中的屏蔽技术:非屏蔽万兆布线系统可以在55-100米的链路上实现每秒10Gbps的以太网传输能力,与基于 屏蔽电缆或光纤的网络相比,UTP的系统安装起来更简便,成本更低。但在更高的频率上, UTP 线缆会受到插入损耗和外来串扰等技术问题的限制。由于万兆布线系统使用的传输频率 很高,来自相邻电缆的外来串扰ANEXT就是很大的问题。在万兆网络使用的电缆和

24、连接器件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过量的外来串扰的影响。电缆内部不同 线对之间的串扰会随着传输频率、信号电平以及护套内平行线对的长度而提高。针对此问题 以中心分割结构改变线对之间的成缆距离,降低线对内部平行导线所产生的耦合串扰,从而 消除大部分的外来串扰。非屏蔽系统的超六类电缆可提供大于16 Gbps的信道容量。 万兆屏蔽系统是基于七类 /F 级标准开发的,可以在一个连接器和单根电缆中同时传送独立 的视频、语音和数据信号。它甚至支持在单对电缆上传送870MHz全带宽的模拟视频,而且 在同一护套内的其它双绞线对上同时可进行语音和数据的同步传送。屏蔽布线系统采用的是 线对屏蔽的SFTP线缆。它在传统STP屏

25、蔽层的基础上增加了单独线对屏蔽。既能有效隔离 外界的电磁干扰和内部向外的电磁辐射,也可大幅度削弱护套内部相邻线对间的信号耦合串 扰,从而在保障高带宽传输性能的同时,又增加了并行传输多种类型信号的能力。这种电缆 在宁波一舟电子科技股份公司已经进行多次试验,并得到较理想的检测结果。屏蔽双绞线的屏蔽层不仅可以隔离外界的电磁信号,铝箔也同时阻断了线缆本身的高频电磁 泄露,不会发射干扰信号影响其它线缆的工作。接地的铝箔对电磁信号具有反射、吸收、隔 离的功能,它使导线与外界的电磁环境完全隔离。紧密线槽内部的各个线缆可同时运行万兆 以太网,相互间没有影响。一般屏蔽系统会采用耦合衰减来衡量线缆抵抗干扰的能力,

26、屏蔽 万兆布线系统一般比非屏蔽万兆布线系统的近端串扰至少高 20dB 左右。增强型屏蔽解决方案采用了铝箔分组屏蔽或铝箔铜丝编织双层屏蔽系统,适用于经常受外 部电磁干扰的场所,最大限度地优化通道的衰减、近端串扰及远端串扰性能,比其他布线系 统更优越。5、屏蔽系统的接地从电磁兼容(EMC)的方面考虑,接地时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与大面积的金属表面环绕接触。 电缆屏蔽中单点接地(低频屏蔽)、混合接地和多点接地(高频屏蔽)中以电缆长度与工作 波长的关系或工作频率作为高、低频屏蔽的划分依据,对于电缆的屏蔽与接地可以归纳为: 按工作频率划分:fVIMHz,是低频,采用单点接地,将电缆屏蔽体的一端接地,避免了接地

27、环路。在高 于10MHz,因有电磁干扰不能用铜辫接地。lMHzVfV10MHz,采用混合接地(一端采用一个电容器)。f10MHz,是高频,采用两点或多点接地,将电缆屏蔽体两端接地。在屏蔽和连接器之 间 360环绕搭接,并保持连接器与机柜之间金属与金属连续接触。按电缆长度(L)与工作波长(2)的关系划分:LA /20 (0.05入)采用单点接地,是低频屏蔽。L入/20 (0.05入)采用多点接地,是高频屏蔽。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关于无线电频率划分的规定:300KHz以下属于低频,300KHz 3MHz之间属于中频,高于3MHz属于高频。与前面所讲的“fVIMHz,是低频;f10 MHz ,

28、是高频”有区别。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在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Q ;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应 大于1Q ;(2) 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所有部件屏蔽层应保持连续性;(3) 采用屏蔽综合布线系统时,屏蔽层的配线设备FD或BD端必须良好接地。用户终端设 备,视具体情况接地,两端的接地应连接至同一接地体。若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 体时,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有效值1 是电位差的均方根值);(4) 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每一楼层的配线柜都应采用适当截面的铜导线单独布线至接地 体,也可在竖井内集中用铜排或粗铜线引到接地体,导线或

29、铜导体的截面应符合标准。接地 导线应接成树状结构的接地网,避免构成直流环路;(5) 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金属槽道或钢管敷设时,槽道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两 端应有良好的接地。 双层屏蔽接地,一种方法是将2个屏蔽互相隔离,外层屏蔽用作高频屏蔽,并将其两端接地; 内层屏蔽用作低频屏蔽,仅将其一端接地;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个屏蔽层的一端接地,而将另 一个屏蔽层的相反一端接地。这种技术防止了接地环路,并提供特别好的低频屏蔽,常用于 极其敏感的模拟测量设备中。如果只考虑高频,可以将2个屏蔽层的两端都接地,增大覆盖 量。FTP 电缆屏蔽层接地是必要的。如果接地不好, FTP 电缆的屏蔽层会吸收外来的电磁干

30、扰, 传导后向外辐射。当“辐射天线”的尺寸与电波波长在同一数量级并且吸收足够辐射能量时 就会向外辐射电磁波。综合布线系统在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高频接地的问 题,实现了电缆屏蔽层的大面积环绕接地,避免了所谓的“天线效应”。静电屏蔽的原理是在屏蔽罩接地后干扰电流经屏蔽外层流入大地,因此屏蔽层的妥善接地十 分重要。否则不但不能减少干扰,反而会引入更多的干扰。结束语IEEE通过基于光纤的802.3ae万兆以太网标准后,在2002年成立了基于铜缆传输的 10GBASE-T 工作组。这个工作组负责评估水平布线系统以万兆数据速率运行的可行性。这个 水平布线系统参照TIA/EIA 568-B和I

31、S0/IEC11801建筑布线标准的规定,目的是制定六类 /E 级或更好的布线系统来支持 10GBase-T 应用。IEEE802.3an工作组最早对10GBase-T物理层(PHY)的脉冲振幅调制编码方式沿用了 1000Base-T的PAM5编码。PAM5采用5种不同的信号电平编码来代替简单的二进制编码,可 以达到很好的带宽利用。基于PAM5的10GBase-T对布线带宽的需求是625MHz0 2004年6月,TIA把支持10GBase-T的扩展六类标准从625MHz降低到500MHz。为了提高系 统的串扰免疫力和减少收发器的复杂程度,把编码方式修改为PAM8,支持833Mbaud串列传 输速率和400MHz带宽,对布线系统的带宽要求也相应地修改为500MHz,把采用LDPC编码 所需的香农信道容量也下降到15.9Gbps。 本文与上期浅述数据电缆中的屏蔽结构共同阐述了当今数字信号传输线路中应用的电缆 屏蔽技术。目前,在“三网合一”的网络通讯时代背景下,数字通信技术为我国线缆技术带 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数据电缆、射频通信电缆和室内光缆的发展带来巨大的 商机。清楚地了解当前“三网合一”技术对网络线缆的具体要求,尽快把合理的线缆设计理念融合 到下一代通信网络的研发中去,是我们现代线缆技术人员的重要任务。谨以此文与大家共同 讨论线缆技术,共同开创中国线缆行业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