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7085928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 内容提纲:本文对近年来国际贸易最新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总结,简介了有关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的几种模型,这些模型都是对老式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使之更符合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实践,并可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战略贸易政策。本文还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简介。 核心词:马歇尔模型 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 古诺双头垄断模型 产业内贸易 战略贸易政策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 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进而到H-O四大定理,老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始终遵循着古老的假定: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同质产品。但总的来说,老式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 “里昂惕夫之谜”显露了老

2、式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促使经济学家超越H-O理论去谋求新的对贸易基本的理论解释,以求从主线上解答“里昂惕夫之谜”。同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中也浮现了许多新趋向,工业国家之间的许多贸易活动用老式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予以合适的解释,重要体目前:1.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2.大部分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即相似产品的双向贸易;3.战后贸易的扩大其绝大部分是在没有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备或收入分派影响状况下形成的。第三种现象在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例子尤为明显。这种新的贸易倾向显然不能用老式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而需要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扩展或重构。于是自20世纪

3、60年代以来,一批经济学家从贸易实践出发,运用新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借鉴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模型,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新的发展,提出了某些有别于前人的贸易理论。她们将贸易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联系起来,从而从主线上把规模经济纳入了贸易产生的因素当中,并把不完全竞争作为理论的核心。 但是,国际贸易新理论波及的范畴甚广,也无法构成一种统一的理论体系,习惯上人们把狄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称为新贸易理论的开端。1977年,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联名刊登了一篇名为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种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选择的模型。她们发现,虽然两国的初始条件完全相似,不存在李嘉图比较优势,但如果存

4、在规模经济,则两国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从而产生后天的绝对优势。该模型一经刊登,就成为了研究新贸易理论的极为有用的工具。而后克鲁格曼等人将该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的分析中,使国际贸易理论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对老式贸易理论也是很大的补充。 由于有关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文献众多,其中以克鲁格曼的作品为最。因此本文的材料也多取自于此。笔者从中摘取了较为主流的几种理论并加以分类,对这些理论的结论进行简要的总结。 规模经济作为增进国际贸易的手段已经早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承认,但是,由于以往按报酬递增条件建立的贸易模型往往都假定规模经济是公司的外生经济,因此市场始终处在完全竞争状态,从而使得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相抵触。因

5、而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引入规模经济就必然要打破以往的原则竞争模型。 市场构造是规模经济理论的中心问题,对此,理论上有三次突破,形成了三个有关市场构造的理论模型:马歇尔模型、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与古诺双头垄断理论。 1.马歇尔模型:这是一种简朴的221模型,其中产品A在任何层面上都具有报酬不变的特性,而产品B则具有外在规模经济的特性,即报酬递增外在于公司而内在于产业。根据上述假定,如果两个国家都同步生产A和B,则虽然在技术水平完全相似的状况下也会产生分工和贸易。因素是,如果两国都生产A,会使两国的工资率相等,但这会使其中一种国家的本来规模较大的B产业能有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该产业的相对规模进一步

6、扩大,成本优势进一步强化,于是两国之间的差别会不断积累,直至至少其中一种国家分工专门生产产品B。只要有一种国家实现了专业分工,国际贸易就会浮现。因此,毫无疑问,规模经济会导致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但是,马歇尔模型的意义不仅仅在此。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1985)已经证明,通过贸易均衡的深层次作用,即“贸易的经济一体化效应”,将世界经济作为一种整体来看待,其产量和资源配备都可以像所有生产要素集中在一种国家同样,以此为基本构建一体化经济,从偏好、技术以及要素禀赋来计算如果劳动力可以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时A、B产业之间又如何分派。可以把要素价格相等作为经济一体化的外部表征,那么由于外生经济被假定为国家所有

7、而不是全世界共有,这就意味着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报酬递增产业必须建立在唯一一种具有这种能力的国家中,从而可以推导出只有在两国的规模不太相等时,一体化经济的条件才干成立,也即两国之间存在着要素禀赋的差别。这样,通过贸易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思想,很自然地把对规模经济的研究与比较优势的研究结合起来。但是与老式的要素禀赋理论觉得报酬递增只是贸易的成果而不是贸易产生的因素,从而只有要素禀赋的差别是贸易产生的唯一源泉不同,此模型表白,贸易的利益不仅来自于运用要素禀赋的差别实现国际分工,也来自于运用更大规模的生产实现国际分工。于是,在马歇尔模型的基本上,通过假定贸易会产生实现一种假定的完全经济一体化的综合伙用(

8、要素价格相等就是其中的一种),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纯要素服务而不是产品贸易上,描绘出了一种要素比例和规模经济均有奉献于国际贸易并使之成为从贸易中获利的源泉的世界经济图像。 2. 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其基本思想是222模型,其中产品A为报酬不变的同质产品,产品B为差别化产品,产品中具有许多的变体,且每一变体具有报酬递增的特性,公司可以自由进入B产业,从而最后使B产业浮现垄断竞争的均衡。此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产业内贸易问题。狄克西特和诺曼(1980)、埃希尔(1982)、赫尔普曼(1981)、克鲁格曼(1979、1981)和兰开斯特(1980)在她们的论文中都提出了与张伯伦的贸易模型中在重要方面非常相似

9、的观点。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985)对此进行了综合。她们的分析措施即是以埃其沃思盒状图为工具,仍然从经济一体化思想出发,假定世界经济为封闭均衡,从而找出均衡时的资源与劳动力分派状况以及贸易模式。从她们的分析可以得出:在一体化经济条件下,各国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决定进口还是出口A产品或B产品。例如,某一国可以成为B产品的净出口国,同步也是A产品的净进口国。但是由于规模经济,每一国家都会生产此外某些不同品种的B产品。如果假定各国对每一品种的B产品均有需求,那么该国仍需进口在外国生产的B产品,于是就发生了产业内贸易。在这里张伯伦模型又得出了与马歇尔模型类似的结论: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共同决定贸易模式。

10、但是张伯伦模型仍然可以有某些应用与扩展,表目前: 从贸易中获利的问题:如果在进行贸易后可获得的产品花色品种数量与各个品种的生产规模至少不低于贸易发生前的水平,一种国家肯定会从贸易中获利。对此,按照狄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的观点是,由于对每个品种的单独的需求弹性是固定不变的,贸易带来的是更多的花色品种而不是生产规模,而兰开斯特则觉得,尽管贸易对生产规模的影响不拟定,但也许会使需求更具有弹性,使公司平均成本曲线进一步向下移动,以至于更大市场份额的优越性同步反映在更多的花色品种和更低的成本上。 贸易和收入分派:从H-O定理可以得出,稀缺要素会因贸易而遭受损失,但是克鲁格曼(1981)证明,这种状况应当

11、只发生于国家之间相对资源禀赋很不同样且规模经济尚未形成的状况下,相反,若贸易产生的因素重要是规模经济,则连稀缺要素均有也许从贸易中获利。该状况发生于两国相似、经济规模很大并且随着着产业内贸易为主的状况。且克鲁格曼在她的另一篇论文中也证明,在张伯伦模型的假定条件下,产业内贸易指数会等于要素比例相似指数。这就是说要素禀赋越相似的国家就越容易发生产业内贸易,从而就越容易从贸易中获利。 运送成本:张伯伦模型是建立在贸易会带来一体化经济的假定条件上的,因而零运送成本成为这个假定的核心。如果异质产品可以按照规模经济进行生产但运送成本又足以使之成为非贸易品,则必然会克制这些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消费者可得到的产品

12、的品种数量。这时有也许浮现的一种状况就是移民,通过变化消费地点来达到与贸易相似的效果,赫尔普曼和拉辛(1984)提出了这个观点。克鲁格曼也证明,贸易很也许只是扩大市场及增进规模经济浮现的一种途径,并且贸易的作用与劳动力增长和地区集聚的作用是相似的。这就使我们能很容易地理解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特别是欧盟国家的贸易。 3.古诺双头垄断模型:此模型假定两国均有一种由少数几种公司构成的产业,这些公司按照古诺双头垄断模型互相竞争,从而均衡状态时其产品价格都高于边际成本,并假定这个产业在进行贸易前其产品的价格在两国是相似的。按此方式,如果进行贸易,每个公司将成为一种更大、竞争更剧烈的市场的一部分,每个公

13、司也将面对一种弹性更大的需求来刺激它们扩大产量,于是这个产业的产量将随之扩大,价格也随之下降,从而两国的福利都会因垄断扭曲的减少而增长。此模型的意义就在于表白了贸易是扩大竞争的一种方式,并也为两国互相倾销提供理解释途径。布兰德(1981)研究得出不完全竞争的公司可以通过贸易向别国的国内市场倾销来扩大销售。布兰德和克鲁格曼(1983)也得出,即是存在运送成本,也会存在双向贸易,由两国之间需求弹性的预期差别决定了贸易量,因此该模型又被称为“互相倾销”模型。相对马歇尔模型与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来说,古诺双头垄断模型似乎与现实更为符合,也为贸易政策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措施。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发现,上述三种

14、基于不同市场构造的模型都可以不同限度地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但是,近年来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到产品特性与产业内贸易的联系,并获得了很大的理论发展。林德(1961)对产品特性假定的放宽和需求偏好的引进可以说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其后,巴拉萨、兰开斯特、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而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格林维、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以及布兰德等人的研究则起了完善与发展的作用。 就产品特性而言,可以把产品分为同质产品与差别化产品。前者指完全相似或完全可替代的产品,即产品具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重要发生在边境交叉贸易、季节性贸易、转口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15、,以及如前所述的“互相倾销”。而差别化产品则是指产业内互相竞争公司生产的、具有不完全替代性的产品。产品的差别化可分为三种形式:水平差别、垂直差别和技术差别。水平差别是指由产品的外观、牌号、地理分布、交易条件、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因素形成的差别。具有水平差别特性的产品互相间的替代关系比较密切、价格水平也较为一致。由于各自需要阐明的问题不同,不同窗者对此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候泰宁(1929)觉得产品的水平差别重要是指区位差别;埃顿和基尔兹库斯基(1984)觉得产品的水平差别重要是指消费偏好引起的差别;兰开斯特(1979)觉得水平差别是一种虚假差别,由于它是由产品形象差别引起的。垂直差别是

16、指产品质量差别,例如,在某一产品群中,某一产品具有的特性超过其她产品则该产品就是垂直差别化产品,由于此类产品之间质量存在差别,其价格水平也各不相似。因此,如果说产品的水平差别是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规格选择的也许的话,产品的垂直差别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品质选择的余地。在垂直差别产品的消费上,消费者行为往往受预算的限制。技术差别一般是产品的个别核心特性经技术调节后所形成的产品差别。产品的技术差别往往与技术进步密切关联。 对产品特性进行上述三种划分,是由于不同特性的产品往往隐含了不同的国际贸易方式。在克鲁格曼的观念中,纯产业内贸易重要是指相似产品和水平差别产品的国际流动。技术差别产

17、品的贸易则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有关联。垂直差别产品贸易的归类虽然比较复杂,但总体上还是把它计在产业内贸易之中。埃德勒和霍金通过对某些案例的分析,指出垂直差别产品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经济学家也开始将产品特性与公司行为联系起来,例如对公司的定价方略、市场方略等的研究。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1985)也对跨国公司与公司内贸易进行了不少的研究。 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引入不仅可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也为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在战略贸易政策模式中,一般都假设:由于规模经济及其所导致的较高的行业进入障碍,使得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性厂商的数目相对来说比较少,即形成所谓

18、的寡头垄断或在现实中比较典型的双头垄断的局面,从而存在租金如垄断利润或生产的额外利益,政府的干预行为目的就在于“利润转移”或“租金攫取”。经济学家们研究得出了4个支持战略贸易政策的结论:一是政策可以被用来从外国垄断者手中夺取垄断利润;二是有也许将垄断利润从外国转移到本国公司;三是可以用来使公司平均成本曲线进一步向下倾斜;四是可以增进更多的公司在市场需要它们时进入市场。布兰德和斯宾塞(1981、1984)的两篇论文中曾分别提到过使用关税从外国垄断者手中夺取利润的也许性。她们指出,在某些状况下,一部分关税可以由外国公司来消化,并不会转嫁给本国消费者。她们的研究得出了一种与老式的最佳关税理论很相似的

19、关税“贸易条件说”,区别就在于它不规定征收关税的国家必须是一种相对于世界市场的大国,只要外国销售者把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并且只要可以在本国市场和其她市场之间实行价格歧视,征收关税就有也许减少价格。显然,关税可以协助本国公司从外国公司手中夺取垄断利润。而垄断利润的转移又一般会强化垄断利润的争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本国竞争者,外国公司会消化掉部分关税,而本国竞争者的存在会强化征收关税的必要性。克鲁格曼(1984)指出,保护本国市场可以作为增进出口的一种手段。其模型就是两个公司以互相倾销为手段在各自的本国市场上互相渗入,从而每个公司的边际成本开始下降。假定一种公司在本国市场受到保护,它的直接成果是

20、本国公司的销售量扩大,而外国公司的销售量减少,于是本国公司的边际成本进一步下降,而外国公司的边际成本上升。它的间接成果是本国公司在没有保护的外国市场上扩大了销售。因此对本国市场实行保护事实上扩大了本国的出口。维纳布尔斯(1985)在布兰德克鲁格曼的边际成本固定不变但存在着固定成本的模型基本上假定公司可以自由进入市场,并对公司数量不考虑整数限制,得出:征收低关税会提高本国公司的利润,减少外国公司的利润,一方面刺激公司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又把某些公司挤出市场,本国市场上的竞争更为剧烈,而外国市场上的竞争限度因而减少,从而维纳布尔斯的结论是低关税对竞争的间接作用比关税自身的直接作用对价格的影响更为强烈

21、,从而实行保护的国家的福利不言而喻,消费者境况改善,政府也能增长收入。 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给各国实行保护提供了合法的理由。然而,克鲁格曼等人也指出各国往往以此作为反对自由贸易的借口。事实上,战略贸易政策与否有效还难以证明。例如,在选择所需要保护的产业方面往往只凭主观臆断,某些国家常常以此来扶持利益集团,或仅仅是出于贸易保护的理由而对她国进行报复性行动。欧盟对空中客车的大量补贴也使欧洲国家付出了极大的成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法及其她非古典数学规划措施将斯密有关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加以发展,并称之为“内生贸易理论”,以区别于上述

22、建立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假定基本上的外生贸易模式。其特点就是引入了消费者生产者合一及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并用专业化经济替代规模经济。在内生贸易模型中,每个人的天生条件也许相似,人们之间不一定有与生俱来的差别,即也许不存在外生比较优势。人们喜欢多样化消费,专业化生产能带来高效率,但会增长交易次数,这就产生了一对两难冲突:如果运用专业化经济,生产效率肯定会提高,但是它却带来了交易费用的增长,这种两难冲突的成果,会产生最优分工水平。这种分工经济固然是以内生比较利益为基本的。当人们专于不同行业时,她们就会通过专业化而内生地(或后天地)获得比外行高的生产率。内生分工与专业化的贸易模型产生了如下命题:

23、随着交易效率不断改善,劳动分工演进会发生,而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构造变化都是这个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随着着分工的演进,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业化限度、内生比较利益、生产集中度、市场一体化限度、经济构造多样化限度、贸易品种类及有关市场个数都会增长,而同步自给自足率下降。内生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统一的理论内核。根据该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会扩大市场容量,增进市场一体化,互相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渐发展成一体化的市场。这时候,一种大的市场就为折中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提供了更大的余地。因此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发展的成果,其市场容量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下。

24、国际贸易之因此一般在国内贸易之后发展起来,是由于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往往有某些额外的费用,例如,国与国之间的关税、运送距离、通关检查、签证及其他手续费。这些使得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平均而言交易费用更高。 以上就是内生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该理论最闪光的地方就在于引入了超边际分析法及交易费用框架,从而为老式理论提供了新的解释措施。例如,它同样可以用来对保护关税现象进行政治经济学解释。近来,程文利、萨克斯、杨小凯()将超边际分析用到李嘉图模型,并证明,当交易效率从低向高变化时,一般均衡会从完全自给自足非持续地跳到不完全分工,但是,如果交易效率进一步改善,则一般均衡会非持续地跳到两国分工水平都很高的

25、状态。由于处在不同分工状态时贸易品对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影响不同,两国会偏向不同的关税政策,因此,该模型既可以用于解释经济发展过渡时期的二元构造:发达国家追求单方面的自由贸易,落后国家追求单方面的保护关税,也可用于解释经济发展成熟期通过多边关税谈判获得多边自由贸易的局面。又如,张定胜()将内生比较利益引进李嘉图模型,大大发扬了刘易斯初期的二元经济思想。刘孟俊()将这种模型发展到有中间产品的情形,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经济发展、落后国家的产业升级现象。 以上就是对近年来国际贸易新理论研究中最突出的几种理论的一种简要简介,使我们能对它们有大体的理解。但本文所引用的材料仅仅是该理论众多文献中的一小部

26、分,还无法做到详尽精确,因此,本文仅供理论参照,真正要理解这些理论还是应当对原文加以仔细研究。 1.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美)保罗克鲁格曼著;黄胜强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 2.市场构造和对外贸易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以)埃尔赫南赫尔普曼 (美)保罗克鲁格曼著;尹翔硕尹翔康译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3.5 3.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杨小凯 张永生; 经济学季刊第1卷 第1期 pp19-37, .10 4.国际贸易前沿问题/格林纳韦主编;冯雷译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1 5.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傅江景著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 6. 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强永昌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