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师考试题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7063155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利工程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利工程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利工程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师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田水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总5套试卷30题,每套试卷5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20 分。)1 吸湿水/ 吸湿水是土壤孔隙中的水汽 在土粒分子的吸引力作用下,被吸附于土粒表面的水分。它 被紧束于土粒表面,不能呈液态流动,也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是土壤中的无效含水量。 2 吸湿系数/ 当空气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时,吸湿水达到最大, 此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吸湿系数。3 膜状水/ 当土壤含水率达到吸湿系数后,土粒分子的引力已不能在从空气中吸附水分子,但土粒表 面仍有剩余的分子引力.这时,如再遇到土壤孔隙中的液态水,就会继续吸附并在吸湿水外围 形成水膜,这层水叫膜状水。4 凋萎系数/

2、 通常在膜状水没有完全被消耗之前, 植物已呈凋萎状态. 植物产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 水率,叫做凋萎系数。6 土壤的最大分子持水率/ 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 水率,称为土壤的最大分子持水率。它是土壤借分子吸附力 所能保持的最大土壤含水率,它包括全部的吸湿水和膜状水,其值一般为吸湿系数的24 倍。7 毛管水/ 土壤借毛管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叫做毛管水。亦即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排除的 水分中超出吸着水的部分。8 田间持水率/ 生产实践中,常将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作为田间持水率。9 重力水/ 当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率后,多余的水分将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非毛管孔隙向下层移 动,这部分水分

3、叫做重力水。10 大气干旱/ 大气干旱是由于大气的温度过高和相对湿度过低,阳光过强,或遇到干热风造成植物蒸 腾耗水过大,使根系吸水速度不能满足蒸发需要,而引起的干旱。11 土壤干旱/ 土壤干旱是土壤含水率过低,植物根系从土壤中所能吸取的水量很少,无法补偿叶面蒸 发的消耗而造成的。12 抗旱天数/ 抗旱天数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遇到连续干旱时,灌溉设施的供水能够保证灌区作物用水 要求的天数。13 深层渗漏/ 深层渗漏是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率而向根系以下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14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是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以正常供 水的年份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

4、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15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当地气候、土壤、农业技术及灌水技术等条件,为 作物高产及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16 灌水定额/ 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 的灌水量,灌溉定额是指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 总灌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额之和。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单位常以m3/亩或mm表示,它 是灌区规划及管理的重要依据。17 灌溉定额/ 灌溉定额是指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额之和。18 灌溉渠道系统/ 灌溉渠道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向农田供水、经由田间工程进 行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包括

5、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和田间工程三大部分。19 渠系建筑物/ 渠系建筑物是指为安全、合理地输配水量,以满足各部门的需要,在渠道系统上修建的 建筑物。渠系建筑物是灌排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 有或缺少渠系建筑物,灌排 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20 渠道设计流量/ 渠道设计流量是指在设计标准条件下,为满足灌溉用水要求,需要渠道输送的最大流量, 也称正常流量。它是设计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的主要依据。21 渠道田间净流量/渠道田间净流量是指指渠道应该送到田间的流量,即田间实际需要的渠道流量,用 Q田净表示22 渠道水利用系数/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用no表示。23

6、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系水利用系数,用ns=n干n支n斗n农 o 来表示。24 田间水利用系数/ 田间水利用系数是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和末级固定渠道(农渠)放出水量的比值, n f 来表示。25 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用n来表示。 农田水利学试题二、填空题(共50个题,每套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 农田水分存在三种基本形式,即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2 土壤水按其形态不同可分为 固态水、汽态水、液态水三种。3 液态水按其受力和运动特性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4 凋萎系数不仅决定

7、于土壤性质 ,而且还与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液的渗透压力 、 作物种类和生育期有关。5 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称重法、负压计法、 TDR 法 和核物理法等。6 根据干旱产生的原因不同,将干旱分为:大气干旱、生理干旱和土壤干旱。7 根据植物的蒸腾作用,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合称为腾发。8 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深层渗漏。9 腾发量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主要决定于气象条件、作物特性、土壤性质和农业技术措 施。10 农田水分的渗漏量大小主要与土壤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12 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有气象条件、土壤水分状况、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阶段、土壤 肥力、农业技

8、术措施和灌溉排水措施等13 灌溉用水量 和灌溉用水流量 是指灌区需要从水源引入的水量和流量。14 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是根据 灌溉面积、作物组成、灌溉制度和灌水延 续时间。15 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是流域规划和区 域水利规划不可缺少的数据,也是 灌区规 划、设计和用水管理 的基本依据16 灌溉水源是指可以用于灌溉的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17 灌溉水源按其产生和存在的形式及特点,可以分为河川径流、当地地面径流和地下水。18 灌溉水质是指灌溉水的物理性状 、化学 ,水中含有物的 成分和数。19 灌溉水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为:含沙量、含盐量 和有害物质含量 及水温 等。20 灌溉取水

9、方式,是随水源类型、水位 和 水量 的状况而定。21 灌溉取水方式的主要类型有 无坝引水、有坝引水、抽水取水 和水库取水22 无坝引水的渠首一般由 进水闸、冲沙闸、和 导流堤 三部分构成。23 有坝引水枢纽主要由 拦河坝、进水闸、冲沙闸 及防洪堤等建筑物构成24 在有坝引水枢纽工程中,进水闸控制着引水流量,它有两种布置形式分别是 正面引水、 侧面引水 。25 我国表示灌溉设计标 准的指标有两种,一是 灌溉设计保证率 二是 抗旱天数 。26 灌溉渠道系统是指从 水源取水 通过 渠道 及其附属建筑物向农田供水、经由 田 间工程 进行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27灌溉渠道系统,包括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和田

10、间工程 三大部分28 灌溉渠系是由各级灌溉渠道 和退(泄)水渠道 组成的。29 干、支渠道的渠线规划大致可分为先图上定线、查勘、纸上定线 和定线测量 四个步骤。30 渠系建筑物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控制建筑物、交叉建筑物、泄水建筑物 及衔接建筑物和量水建筑物等。31 控制建筑物的作用在于控制渠道的流量和水位。32 控制建筑物的种类主要有进水闸、分水闸 和节制闸。33 进水闸按闸室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涵洞式 和胸墙式 。34 节制闸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个是抬高渠中水位便于下级渠道引水 ; 二是截断渠道水流保护下游建筑物和渠道的安全三是为了实行轮灌 。35 在灌区建筑物中,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有渡槽

11、、倒虹吸、涵洞(隧洞)和桥梁 。36 控制建筑物的种类主要有进水闸、分水闸和节制闸 。37 水闸主要是由 上游连接段、闸室段和下游连接段 三部分构成。38 渡槽是由进口段、槽身、出口段和支承结构四部分构成。39 常见的泄水建筑物主要有 泄水闸、退水闸 和溢洪堰。40 水闸按过闸流量可分为是由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形式。41 农村道路一般可分为乡镇公路、机耕道路和田间道路等几级。42 机耕道路与沟、渠的布置,按其相对位置可分为沟渠路、沟路渠和路沟渠 等几级。43 农村道路一般可分为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透风结构等几级。44 渠道输水损失包括水面蒸发损失、漏水损失和渗水缺失。45 渠道设计流量是设计渠道的纵断面、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 的主要依据。46 渠道设计流量与渠道控制的灌溉面积、作物组成、灌溉制度、渠道的工作制度 和渠道 的输水缺失等因素有关。47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细微裂缝、表面裂缝、深层裂缝 和贯穿裂缝 。48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 土散热 等 。49 高处作业的常用安全工具包括安全帽 、 安全带, 安全 和安全网 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