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7037270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3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3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3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3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三: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本专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下:1.课文的特性2.文本(课文)的教学解读3.阅读教学目标(课文理解感受的关键点)4.阅读教学内容(语文知识)5.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本专题需要掌握的能力点如下:1.理解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教学价值)2.理解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的内在规定性3.了解阅读教学三条基本路径4.能根据教学起点与目标的落差状况选择相应的阅读教学路径知识点解释课文的特性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选文)有两个特性:1.课文既是学习材料也是学习对象。2.课文中包含高于学生语文经验的因素。一方面,学生所面对的学习对象,就是理解感受“这一篇”特定的课文;

2、另一方面,对“这一篇”课文,学生却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根据研究,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往往恰恰是课文中最要紧的地方,即某一特定文本的特质所在之处)。阅读教学中的“课文”上述两个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阅读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即:使学生能(能自主地)理解和感受他们原来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文本的教学解读 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目的的课文(选文)分析。具体分四个步骤:1.能按常态读者的阅读方式理解和感受文本,并反思自己阅读过程及所运用的阅读方法。2.能以研究者姿态分析文本,依循文本的体式特性,抓住文本关键点,并作出符合学理的解释。3.

3、能从学生的角度解读课文,判断学生可以自行理解和感受的地方,可能出现问题和困难的地方。4.能从教学的角度,按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功能类型,对课文的教学价值予以定位。阅读教学目标(课文理解感受的关键点) 指学生阅读“这一篇”课文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课文,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课文,实质是理解感受课文的关键语句(关键点、关键处)。阅读教学目标,指向“这一篇”课文理解感受的关键点、关键处。阅读教学内容(语文知识) 与阅读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概念,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能(能自主地)理解感受“这一篇”的关键点、关键处(往往就是他们原来理解不了的、感受不到的地方),学生

4、需要学习什么?阅读教学内容,指理解感受课文关键处的知识、技能、态度、策略,核心是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基于学生的“学”。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看,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情境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1.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2.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能力;3.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三条路径,殊途同归:通过理解感受课文关键处的知识、技能、态度、策略的学习,使学生能(能自主地)理解感受“这一篇”课文的关键点、关键处(往往就是他们原来理解不了的、感受不到的地方)。能力点解释理解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教学价值) (略)。理解阅读教学目标和教

5、学内容确定的内在规定性 (略)。了解阅读教学三条基本路径 (略)。能根据教学起点与目标的落差状况选择相应的阅读教学路径 1.如果学生理解感受课文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百科知识,则选择“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看起来是生活经验、百科知识的问题,转化为语文知识、阅读方法的问题。2.学生理解感受课文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归根结底是缺乏相应的阅读能力,即阅读方法,阅读教学的最主要途径,是“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能力”,其他途径最终也要汇聚到这一条路径。3.如果这一篇课文离学生的语文经验较近,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与理解感受课文关键点、关键处的落差较小,可选择“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6、”的路径。4.如果课文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阅读能力)的距离较远,其间的落差较大(这种情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少见),教师讲解课文也是一条路径,实质上是学生通过教师的眼睛来看课文。微讲座1-1 语文既是学习材料也是学习对象第三单元讲的是阅读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已经学习了几个关键的概念,第一组概念是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的核心是理解,阅读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讲可以简要地归纳为“掌握阅读方法”。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是什么?1.知道文章要看什么地方;2.知道这里应看出什么来。就是一篇课文的关键处。第二组概念是语篇类型与阅读方法。在上一讲里我们曾经讲到阅读能力是具体的。阅读是

7、一种文体思维。眼睛往哪里看,看出什么东西来,是和文本的体式直接相关联的。上一次讲课我们曾举过一些儿歌的例子,像颠倒歌,这种儿歌它看的地方就和通常的诗歌看的地方不一样,我们具备了这样两个基础,就可以进入到教学的阶段,也就是我们怎么来研讨教材。怎么从教材的一篇课文中来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今天讲第四单元,讲的是小学中高段阅读教材研读。今天会讲一点关键的知识,会做一些工作,把上次发给大家的薛法根老师的课例做一次复原,看看薛法根老师教的是哪些点,把他那些点找出来,接下来我们会安排两次共同备课,我们还请了薛法根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先讲第一个知识: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是一篇课文教什么呢?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怎

8、么样确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是合宜的教学内容?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方面。我分这么几个方面来讨论:1.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我们手上拿的教材,教材里是一篇篇课文,其实其他学科的教材也叫课文,其他学科的教材和我们阅读教学中一篇篇选的文章差别在哪里?我把这个差别用两个概念来说,一个叫学习材料,一个叫学习对象。一个地理的教科书也是一篇篇课文,是学习的材料,在地理课里学生要学习的是什么?不是这些文字,而是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它的所指,学的是地理知识,他们这个学科里我们是可以分出来的,教材只是一个学习材料,学习对象或者学习内容是地理知识。又一次我去听课,是一节政治课,讲的是人生观,教科书讲得很清楚,人生观

9、有三种,一种是封建的人生观,一种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一种是无产阶级人生观,资产阶级人生观当然是腐朽的、没落的等等,无产阶级人生观当然是先进的、大公无私的等等,教科书写得很清楚,老师也讲得很清楚,课上完后,如果给学生考试,人生观有哪几种?保证学生都能答出来。资产阶级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的人生观?学生根据教科书根据老师的讲课也能答出来。当时我听课带了一本书爱因斯坦谈人生,上完课后我就问学生:爱因斯坦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的人生观?很难把他归到无产阶级,所以学生没办法就把他归到资产阶级里,资产阶级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的人生观?后来我们就讨论这堂课,作为一趟政治课是一堂失败的课,为什么呢?学生只记住了学习材料,只记

10、住了学习材料所认识的一些话语,但是学生对人生观这个事情不了解,人生观是左右我们日常生活,包括我们工作、生活、社会的交往。学生不了解人生观,所以他们把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归到资产阶级人生观里,这样的话,按照定义、教科书上来说就是腐朽的、没落的,对不上了,所以从政治课角度来说,这个老师本来应该讲人生观这件事情,而不是教科书上的那些文字。语文教科书,我们在阅读的一篇篇课文,我们之前讨论过生命,生命,这篇文章,不仅是学习的材料,而且也是学习的对象,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是要读懂生命,生命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是语文教学当中和其他学科教学当中课文的最大的差异。早年初中有一位很著名的特级教

11、师欧阳代娜,她有时候上课用的是数学课本,她用数学课本来上语文课和数学老师用数学课本来上数学课有什么差别?数学老师上数学课教科书只是学习的资源之一,学生学得不是教科书这些文字,而是这些文字所承载的数学知识,所以数学老师是讲数学的定理、定律、数学思维、数学知识。我记得我在上高中我们的一个数学老师水平很高,他上课从来没有书的,也从来没有备课本,就是一张小纸片,上面就是几个题目,他上课就是按照这个小纸片给我们讲。欧阳代娜老师用数学课本上语文课,她教的是什么?她教的是如何来理解这些文字。教阅读就是教如何去理解这些字。如何来理解一个定理,如何来理解一个定律,如何来理解一个定义,如何把文字材料转化为数学的公

12、式,如何根据数学的公式来转化为文字的陈述,她的学习对象就是数学书的那一章,那一节,这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微讲座1-2 课文包含高于学生语文经验的因素课例回顾黄山奇松生命,生命这两篇文章既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又是学生这次学习的对象,学生今天的任务就是要理解生命,生命杏林子在这篇散文里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他对生命的一种体验。还记得我们上次说过的“理解感受黄颜色的部分”,黄颜色的部分有题目、“杏林子”、“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给我极大的震撼”、“必须对自己负责”,所以在语文课里,课文是有一些特殊性的,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也就是说,其他学科的课文,应该是学生现有的经验能够读懂的

13、,而语文课里的课文必定是某些部分学生看不懂,理解不了,或者学生自以为理解了其实没理解,学生自以为看懂了,其实他没看懂。等会儿我们来研究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那篇课文薛法根老师里面提到有三讲三不讲,什么叫三不讲?1.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2.讲了也不懂的,不讲。3.讲了但学生学不会的,不讲。什么叫三讲?1.学生看不懂的地方,要讲。1.学生自以为看懂实际上没看懂的地方,要讲。这是语文教材的一篇篇课文和其他课文的差异。有这么一个争议:语文教科书里的课文应该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个没错;应该学生读起来有兴趣,也没错;应该学生自己读起来能够读懂,这个就有问题。如果这篇课文学生自己能懂了,还要不要教

14、啊?我们教的部分是他目前的能力可能达不到的部分,所以我用这个图形来画:备课备两头终点:学习目标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起点:学情估量现在学生凭借他自己的能力读生命,生命有障碍,我把这个叫落差,所以需要老师来教,所以需要老师帮助,所以需要语文课去不断地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地去教会他这样的文章应该看哪里,应该从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这是我们语文课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面临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任务:1.丰富拓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2.丰富拓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这两点我以前讲到过的,就是在语文课里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

15、在语文课里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或者我们传统上用两个术语来讲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学生的第一个任务丰富拓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这就是我们讲的人文性的部分,怎么才能丰富拓展生活经验呢?通过课文的阅读,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比如他明白了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哦,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是这样来看待生命的,然后他联系自己的生活,联系自己生活的态度,这样,他通过阅读不断地去丰富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人文性的部分。他怎么来获得呢?阅读是学生在阅读,理解和感受是学生在理解和感受,老师只是帮助他,只是指引他,只是指导他,老师指导在这里“丰富拓展语文经验”,这样在语文课里,老师

16、指导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所以老师教他你看像生命,生命这样的文章,散文,要联系作者,联系作者才能明白杏林子在课文里面的有些话语,比如“人生变化无常”,这个我们只有结合杏林子的经历才能明白他说这个话的含义,他不是无病呻吟的,“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杏林子说了这个话,“不论都”毫无例外,学生是通过下面一条来获得上面一条的,这就是语文学科、语文课程的教学价值。学生只有学会了合适的阅读方法,才能去读一些好的文章,学生学的阅读方法越丰富,他能读的文章就越高级。通常不是说学生应该读名家的经典著作吗,但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制约

17、、阅读能力的制约,经典作品他很难读懂,最后通过老师教学,他觉得经典作品很好,很有味道,经典作品的阅读需要较高级的阅读能力,需要较高级的阅读方法,掌握了这些阅读能力、阅读方法,他就能去看好的作品。所以我们讲的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不是一句空话,在阅读教学里面这样来体现,大家可以看到,所谓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不矛盾的,因为不是并列的两件事情,学习语文是为了什么?为了进一步阅读。是为了不断地去扩展丰富的人生经验,包括百科知识。学生要自己完成这两个任务,是有困难的,因为他的阅读方法、能力不够,所以他不能从好的文章里面去获得营养,因此需要我们老师来教。微讲座1-3 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来

18、看两个例子:黄山奇松生命,生命是以前出现过的,今天出现的大多数片子都是以前已经出现过的,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小结的阶段。生命,生命教学目标理解三个事例给“我”带来的关于生命的震撼与感悟。从阅读这篇课文的内容的角度上来说,或者就课文的教学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上次讲到过阅读教学中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内容目标,指向内容的,看这里四个点:1.了解作者,联系作者经历理解课文。2.从三段中“令我震惊”、“擎天撼地”、“给我极大震撼”感受作者人生经验。3.从两段议论中体认作者对生命的理解。4.体会“生命,生命”的意味。这样几个点读了以后,学生就读懂课文了,读懂课文就理解感受了杏林子所表达的那种对生命的体认,在这样一个

19、阅读课文的同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其实教了学生知识。生命,生命教学内容体味课文精准的语言表达,分享作者杏林子感悟的独特人生经验。这是阅读的方法。生命,生命教学内容:1.散文阅读必须联系作者的背景。2.从反复出现的同类语句中,感受作者的人生经验。3.分析议论语句的重心,在语境中理解这些语句的具体涵义。4.文艺性标题(尤其是用了修辞格),往往有特殊意味。学生学了这些知识,学了这些阅读的方法,再换一个作家的一篇散文,他就能读懂,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力量。这张课件和上一张课件之间是交互的,因为学生学了这些阅读方法,所以他能读懂这个部分,他又学了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又能读懂课文这个部分,是这样一种关

20、系。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他的任务是两个,他通过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了新的阅读方法,又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验。这样一个交互的过程。好的老师教学都是这个特点。所以第一次上课我曾经问大家,语文课尤其是阅读教学我们过去的经验是上和不上是差不多的,这样的伤害是双重的,一方面语文经验没有得到应有的拓展,一方面我们所学习的那些课文的人生经验没有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学生的任务是两个,老师的任务显然也是两个,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1.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诶和感受;这是我们所有教学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为了人的发展。2.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

21、法)。语文老师的特殊性就在于通过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要点。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和其他教材中的课文什么区别呀?语文教科书的课文不仅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的对象。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目前有一种不合适的说法:它强调课文的思想情感的熏陶,甚至去延伸,有问题。这样就等于把课文变成了这样一个东西,课文讲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老师用了很多办法让学生看录像、讨论的办法,最后学生明白了应该尊老爱幼,他上的是政治课还是语文课?好像是思想品德课,因为学生不是在读这些课文,不是在学习如何来阅读这篇课文。有一篇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学课文,有一个老师上课真的是每个学生发一颗荔枝

22、,然后看荔枝的壳是怎么样的,看一段文字,然后看荔枝,哦,这样子的。然后把荔枝剥一层,荔枝的膜什么样子,学生看课文听老师讲,知道了。然后荔枝的肉尝一尝,肉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吃了,味道确实好,最后看核是什么样的?整个一堂课就研究这个荔枝,相当于常识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有一句话“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就是说自己的地他不去管,没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是课文讲什么,他讲什么,课文讲天文,他跟学生一起讨论天文知识,课文讲地理,他跟学生一起讨论地理知识,课文讲荔枝,我们就研究荔枝。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了,我刚讲的欧阳代娜老师用数学教科书来上语文,是把这个作为学习的对象。比

23、如说怎么理解“定义”,根据定义的知识来理解。这是我讲得第一讲。在语文教材中课文的特殊性正是课文的这种特殊性,规定了我们要教什么,甚至决定了我们怎么来教。微讲座2-1 阅读教学内容的来源下面我们讨论2.阅读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定性。一篇课文教什么呢?它的教学内容从哪里来?教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合适的?优秀的老师和不那么优秀的老师差别在哪里呢?这就要讲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比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什么呢?这些教学内容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怎么来判断他教得合适还是不合适呢?备课备两头终点:学习目标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起点:学情估量原来他的教学内容就来源于这个。“备课备两头”我以前也说过,但是

24、没有强化,语文老师有句流行语“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一头备学生”,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怎么来选择,怎么来确定呢?画两种颜色,黄颜色:理解感受的关键点。绿颜色:学生理解感受有困难或问题处。画黄颜色的地方,往往就是要画绿颜色的地方,换言之,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恰恰就是理解感受这篇文章的关键处、关键点,所以这篇课文才需要教,才有教学的价值。一篇课文的内容来源有两头,一头是课文本身,这就是我们讲的教学的目标,学习的目标。我们再来看一下生命,生命的教学目标,来源于课文,这就是理解的关键点,这就是教学目标。分开是四点:1.了解作者,联系作者经历理解课文。2.从三段中“令我震惊”、“擎天撼地”、“

25、给我极大震撼”感受作者人生经验。3.从两段议论中体认作者对生命的理解。4.体会“生命,生命”的意味。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理解三个事例给“我”带来的关于生命的震撼与感悟。这就是备课备两头备的第一头备教材,这些地方恰恰是学生理解起来很可能有问题地地方、有困难的地方、是他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很可能是他看到了以后不能产生合适的理解和感受到的地方。因为他缺乏这个知识,缺乏这种阅读的方式方法。生命,生命教学内容1.散文阅读必须联系作者的背景。2.从反复出现的同类语句中,感受作者的人生经验。3.分析议论语句的重心,在语境中理解这些语句的具体涵义。4.文艺性标题(尤其是用了修辞格),往往有特殊意味。所以黄颜

26、色和绿颜色往往是重叠的,当然除了黄颜色的地方,学生还可能有绿颜色的地方,他某些词不认识,比如生命,生命中“骚扰、小憩”,字不认识,或者不会念,但是这部分跟理解这篇文章的相关性不是最大,当然老师是要处理的,在教学中,凡是学生有问题的地方,老师都是要处理的。案例回顾:生命,生命怎么来确立教学内容?怎么来确立教学目标?首先画出黄颜色的地方,这就是教给大家备课的办法,以后你拿到一篇课文,第一步画出黄颜色的地方,待会儿我们把薛法根老师那堂教学实录要还原,还原到他课文中黄颜色的地方我们帮他画出来,要还原到他在备课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的地方,绿颜色把它画出来。画出黄颜色的地方就是确定了它的终点,画出绿颜色的地

27、方就是确定了学生的起点。接下来就可以确定教学内容,怎么帮助学生从起点走向终点,这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来源。我把备课备两头具体化为两句话:1.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说一篇课文黄颜色怎么画?要根据体式。我们上次讲过“语篇类型与阅读方法”,语篇的类型不同,它的关键处、关键点就有变化。2.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来选择你教学的起点。一次,一些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和我一起讨论,应该说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要差一点,那些老师就讲,我们教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教到什么程度呢?开始这句话我听不懂,我不太明白老师们的意思,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提问的方式不对。大家看,一篇课文不管教到什么程度是由谁来决定的?

28、是由学生和这篇文章的关系来决定的,是由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他们的人生经验和这篇文章阅读理解感受需要的语文能力和人生经验相关的。所以一篇课文教到什么程度呢?不是由老师单方面决定的,是老师根据学生的状况、根据课文的状况来决定的。备课备两头嘛。第二个,老师这个问话里面有个误解,以为一篇课文好的学生教到这个程度,不那么好的学生可以教到这个程度,再差的学生可以教到这个程度。有问题。后来我和他们一起讨论,原来学生差不是降低目标,而是延伸起点。又一次我到一个西部一个农村学校去讲,一个老师说:“你们讲得太高了,我们学生很差的。”我就问你们学生怎么差。当时我讲的就是生命,生命这篇课文,他说我们的学生好多字都不认

29、识的,大家想一想假如他说的情况是真的,这个老师应该怎么做才是合适的?他应该延长起点,别人上一节课完成了,他应该再补加一节课、两节课,先把字认了,学生读这篇文章还是要到这个点。而不是老师人为地把这个要求降下来,不可能降的,因为理解这篇文章必须是这几个点。所以我们最近提的一个口号: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使用同一本教材,教同一篇课文,学生的学情差不多,按照我们的认识,不同的老师教同一篇课文教的内容应该差不多。或者核心的内容趋同。我们下一次请大家备课的是祖父的园子,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好多优秀的老师上过课,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张祖庆、闫学都上过,我会把这些材料都印给大家,仔细比较,你就会发现,好的老师上

30、同一篇课文,他们的核心关键点都是一样的。过去我们对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有害的观念:很多老师讲,我们语文老师有个性,所以语文老师讲一篇课文张老师和李老师讲得完全都不一样。有时候我用“抠”这个词,大家还记得我讲的黄山奇松吗,张老师抠这一点,李老师抠那一点,不同的老师抠不同的地方,这是完全不对的。所以我一讲这个观念,很多语文老师就说那我们语文老师的个性到哪里去了?没到这个时候我就问他一个问题:你觉得数学老师有个性吗?有。但是他的个性不是张老师讲这点数学,李老师讲那点数学,就有了个性,他们讲的是一个数学。这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怎么确定呢?备课备两头。所以刚我讲了一个前提,学生学情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学生

31、差异很大,那个教学内容当然就要有变化。如果这篇课文你也上两课时,我也上两课时,我的学生自己读这篇文章大部分都能读懂,只有某几处读起来可能有困难,而你的班的学生大部分主要的地方都读不懂,如果大家都教两个课时,教的内容当然有差别。这是我讲教学内容从哪里来的,微讲座2-2 教学目标与教学起点的确定 下面给大家讲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散文,是一篇叙事散文,美国人所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我说了三个提示,三个方向,这是一篇励志的散文,激励别人勇敢地去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作者莫顿亨特(美),入选初一语文,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

32、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激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亨特信心大增,一步一步地爬下来,终于脱险。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 那是费城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

33、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

34、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

35、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

36、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怎么来确定?备课备两头,大家要记得画黄颜色画绿颜色,这篇课文

37、是初中七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我去听了一位老师上这一课,老师很优秀。这个老师的教学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这个环节按照道理讲就是教学起步的阶段,学生自己就能读明白的部分。第二个环节: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写评注,就是点画评注,写出你新的理解和感受,所谓新的理解和感受就是他上课之前自己读的时候没有感觉到的,没有看到的。第三个环节:请同学们写一个读后感,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教学路径:组织学生交流与分享语文经验。这位老师选择的教学路径是组织同学们交流和分享他们的经验,蛮好的,先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再读课文写出你新的理解和感受,最后写读后感来交流大家读这篇课

38、文的理解和感受,按照老师的设计应该是三个环节,三个台阶。但是教学中出了点问题,就是老师的专业知识,这个老师不太明白什么叫理解,什么叫感受。理解:明白课文说了什么。感受:我读了课文时的感想、体会。一个是客观的部分,对象的部分,一个是主管的部分,感受的部分,但是他不大明白。所以学生谈,他们长此以往上课,很多老师都不太明白,所以学生也不明白,这就是我讲的教学交往中的语文知识。我们对它所指的应该保持一致。老师不明白,学生不明白,这样我听学生谈的分三种情况: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理解。有些学生讲:突然听到有人哭,哭了好一会儿,才明白是自己在哭,这一句说明他很害怕,推论、解释,这是理解。2.有一

39、部分学生起来讲: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很感动,这是感受。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了什么,这是感受,这是第二种情况。3.有个女孩儿,她用词很准确,但是老师不太明白,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很有感触,有感而发,有的时候好朋友抛弃我们并不是一件坏事。你们看,这篇课文中那么多小朋友都走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他们抛弃了我,但是我从这件事上学到了一个人生的重大经验,走一步,再走一步,以后我每当遇到困难时,想起这个经验,都帮我度过难关。你看这个孩子讲的课文里有吗?好朋友抛弃我们并不是一件坏事,这个意思课文里有吗?没有。是她个人性的联想。所以读散文,包括读文学作品,往往会有这种状况,就是我们因为自己生活的经历,因为自己生

40、活经历的某种特殊的遭遇,可能会有一些很个人的想法。所以学生谈了三样东西:理解、感受、个人的想法。学生不明白他谈的是什么,如果学生不明白他谈的是什么,那么他能分辨出来什么是新和旧吗?不能。因为他第一步自己原来的感受和理解就不太明白,所以第二步学生是原来读到什么写什么,原来想到什么写什么,所以老师设计的时候是台阶,其实在上课时是个平面,无非一次用口来谈,一次用笔来写。如果学生是这样一个状况,第三个台阶能不能上去?学生写读后感能不能写?很难写。我听的那堂课有一些学生是事先准备的,这当然是公开课,有时候在所难免,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个学生事先就能写这些读后感,这堂课还要不要了?是不需要上的。他写的都

41、是他事先就知道的事情。后来我教了这个老师一招,其实很简单,学生是不知道什么是理解、感受,老师应该知道,所以学生发言的时候他分不清理解和感受老师帮他分,老师在黑板上做个笔记,把感受写在黑板的左边,把理解写在黑板的右边,把个人性的感受写在黑边下边,所以张三发言,我给他记一个发言要点,写在感受这边,李四发言的要点,我写在理解这边,学生一看黑板就明白了,这就是我说的:小学语文好的教学,教师“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老师黑板上对学生发言有笔记,好的教师教学时应该是这样,也要鼓励学生来记笔记,“你看,刚才张三贡献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请大家赶紧把它记下来”。“李四提的这一点很要紧,赶紧把这一句画出来”。这

42、就是老师的组织。现在黑板上有印迹了,开始上第二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写评注,写出你新的理解和感受,现在学生能分出新的旧的了。什么是新的?无非是两样东西,一样是我刚才读的时候看不到的,现在看到了,我干才读的时候没感受到的,现在感受到了,这对我来说是新的;第二种是别的同学看到了我在他的也看到了,对我来说也是新的。然后你让学生把感受写在左边,把理解写在右边,上课时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多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笔,包括不同颜色的纸,再读课文的时候,把你刚才不理解、没有感受到的地方再读,把你又理解和感受的地方用红笔记下来,把黑板上别人已经感受到理解到的,你现在也感受理解了的用蓝笔写,再进行交流。交流的时候我还有些新

43、的感受,我把我新的理解和感受用红笔写,画一条蓝线,把别人发言的时候对我有启发的部分用蓝笔记下来,画一条红线。然后第三步,请同学们写个读后感。现在我相信学生都会写了,因为读后感这里感受这边。把红笔、蓝笔、红线、蓝线这些部分整理成一小段。这堂课的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最后,我们现在结束课的办法有一种是学生发言:学了这篇课文后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1发言,学生2发言,学生3发言我听的那堂课4个学生发言,4人发言都很精彩,那次听课有700多个老师,一个学生发言,所有老师鼓掌,一个学生发言,所有老师鼓掌。学生发言的意思我还记得: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到“我们不应该怕任何困难”。为什么呢?因为任何困难只要

44、走一步,再走一步都能克服。2.我们终于明白了任何困难都不可怕!学生好像说的不太像人话,后来评课时我就问老师:我问老师们你们在鼓什么掌?“我们不怕任何困难”,这是什么人?奥特曼。我们怕好多困难。“任何困难都不可怕”,这是什么人?这是一个莽汉。我们的逻辑是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说了这种鬼话,一定是该读的地方没读懂,一定是老师该教的地方没教到。因为这篇课文显然不是讲这个鬼话的。这个学校是个全寄宿的学校,下课的时候他们的一个副校长告诉我,昨天晚上我们在宿舍里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在偷偷哭,因为第一次离开父母,大家想想,昨天晚上因为第一次离开父母哇哇乱哭的孩子,今天突然在课堂里说他不怕任何困难,这个很可怕,这就是

45、我们讲的人文性的脱空,我们本来是培养人,最后他说了鬼话,一定有什么地方没看懂。这是一篇散文,散文讲的是美国人小时候的一个经历,我们从来不怕悬崖的,我们也不生活在美国的,我们读这篇文章干嘛?散文阅读:分享作者的人生经验。如果要分享他的经验,第一步要做到的是什么?移情。我要站在他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去经历他的经历,这是分享经验的第一步,就是我们要站在对方的位置,去考虑他是什么样的心理,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我就问老师:你是那个父亲吗?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自己的孩子现在爬在悬崖边,半山腰,上不去下不来,我们中国的父母会怎么样?如果我没猜错,比这个孩子哭得还要厉害。我们过去读散文有一个很不好的方式,就是站在外

46、围,大家有没有看中国男足,有些人一面喝着啤酒,一面指指点点臭球,他是站在外围指指点点,他不知道当时当地那个球要拿到有多难,我们的孩子读散文就是这种方式。有一个男孩说,这里有一句话,突然听到有人哭,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是自己在哭,这个学生念了这一句,好多男生哈哈大笑,男生为什么笑?他们嘲笑“我”胆小鬼。后来我跟老师交流的时候,正好那天上课是在舞台上,舞台后面正好有几把很长的梯子,我说如果今天我来上课,我可能会这么做,请几个男生爬到梯子顶上去,梯子有四五米高,我们不管他,就开始上课,上课上到七八分钟后,看他们晃晃着有点害怕了,请他读课文,这次他就明白了“我”为什么害怕,“我”显然不是胆小鬼,他从来

47、没爬过悬崖,跟着别人爬上去了,上去后害怕了,这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反应,只有你体会到他害怕了,你才能读懂一些句子,比如“我终于爬上去了”,好艰难啊,再看一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些句子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没有看到。这是什么感觉?他在上面非常害怕,上不去又下不来,又没有人,天从亮着一直到了天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多难熬啊!你明白他的害怕,他的难熬,就明白了他下来以后为什么大哭一场,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精力主要在这个词上。所以同学们说不怕任何困难,显然文章没看懂,这篇文章明明讲的是战胜自我嘛,我本来是下不来的,现在下来了,我战胜了自己,所以我说这是一篇励志的文章,但他显然不是像学生理解的

48、那种空洞地说道理,是由自己的经验来说的。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散文,回忆性散文,叙事的散文,你看这句话我相信学生都不懂,“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每个字都认识,什么叫“永远忘不了”,这是几岁的人说的事?五十七年前说的事,现在他六十多差不多七十岁了,一个七十来岁的人说是有意义的,十二三岁的孩子知不知道什么叫永远忘不了?他不知道。就是当时的气息,当时的场景,现在栩栩如生。这就叫永远忘不了。我看初中生有一篇课文一件小事,鲁迅的。鲁迅说,所有的事情我都忘记了,只有一件小事铭记在心。我们老师让模仿,我们十来岁的小朋友也写:在我的一生中我好多事情都忘记了,唯有一件小事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显然他不知道“在我

49、的一生中”是什么意思。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叙事的散文核心在叙事的部分,散文的阅读是分享作者的经验,要移情。这是一篇励志的散文,我们要从别人的经历当中去获得一些别人的经验和给我们自己的力量,这是这篇文章最要紧的地方,恰恰就是学生还没有学会的地方。我们学生长期习惯读文章只站在外围指指点点,而没有学会进到别人的生活经历当中去经历别人的的经历,去分享别人在经历当中多获得的人生的体验。这是我讲的第二个知识点,教学内容是怎么来确定的。微讲座3-1 阅读教学三条基本的路径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就是怎么使学生从起点往终点走,其实道理很简单,基本的路径就三条,假如学生理解不了这篇文章主要

50、的困难和障碍在这里,他的人生经验和百科知识那么很显然,我们的第一条路径: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童年的馒头里出现过,“那时候”、“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这两个背景知识学生不理解,所以整篇文章对他来说是莫名其妙的。其实大家如果去看课、听课,你会发现很多老师会的,一开始上课老师有没有介绍作者啊,老师为什么介绍作者?就是为了补充他的生活经验。介绍了杏林子的生活经验之后,对于他的很多话就明白了。我去评课,有些老师不明白,这个老师在这里给学生放图片我说上得很好啊,这个老师说专家说放图片很好,他也会去放图片,我说整个都做得不对,在瞎搞。奇怪,他放图片我说很好,你放图片我说瞎搞,我的准则在哪里?很简单,不

51、是看老师放图片,是看老师放图片的时候学生在干什么,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不是看老师,而是看学生他放图片的时候,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学生没看到的地方看到了,不理解的地方理解了。而你放图片的时候学生没有和课文理解发生关系,所以他是对的,你是错的。有一个老师上课,在那里唱歌跳舞,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课,小学低段的老师都很有才能,小鱼游过来,他就做小鱼游的动作,我觉得很好。你说专家说很好,我回去上别的课文也这样子,我说很差,道理就在于你做的时候学生发生了什么。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这是一条路径,我在以前的讲课中讲过的。语文老师不仅仅是介绍什么是工分,而是要往前延伸一步,要教会学生利用时代的标志

52、来定义,而是要教会学生这一句“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用联想的办法来读,而是要教会学生比喻用喻体来想象本体,不仅仅是给学生看空笼花,否则就变成乱耕别人的田了,所以语文老师在这时要做两步,第一步要补充、唤起他的生活经验,然后往前延伸一步,教会他如何来阅读,阅读的方法。 第二条路径: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所谓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就是眼睛往哪里看啊,看出什么东西来。指导学生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指导学生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这段话还有印象吗?风筝。还记得我上次讲这一课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的吗?写景抒情。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

53、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变得寒气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适,而是冬季的萧杀和寒威。这种情感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了“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正所谓景为情生,一句景语蕴含着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抒的什么情?怎么看出来的?“很重很重”,“堕着堕着”,读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原来诗歌和散文要从声音的角度去感觉。这就是阅读方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评注“重”、“堕”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面“心变成了铅块”

54、相照应,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沉重,这种沉重是由于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始终压在心上,很重很重堕着堕着。“重”、“堕”是第四声,读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跑了。评注一个短句,两个动词“掷”、“踏”就把当时我粗暴地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人体验到第一则资料中说到的“鲁迅风”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练。同时,“掷在地上”和“踏了”之间用了逗号,这里可以不用逗号,如果比较阅读以下两个动词之间用了逗号之后,减慢了动作的过程,为什么要减慢动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在毁坏弟弟风筝是快意解恨的,这两个动作是一气呵成,快速有力的。那么

55、当二十多年后来回忆这一幕时,作者是带着深深的内疚、自责,似乎不愿意相信自己曾有过的事实,于是,记忆在作者痛苦中慢慢展开,回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也恰如第四则资料中鲁迅先生曾说的,“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地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情感不在外面,就在词语中;情感不再外面,就在声调里;情感不再外面,就在标点符号中。这是第二条路径,教会学生去看什么。第三条路径: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有位郭初阳老师上的一堂课,第一这是诗歌,诗歌多元理解的空间很大。第二,这诗歌对文字来说一点难度也没有,而且诗歌的阅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在这种情况下面如果老师组织的好,组织学生交流与分享他的语文经验,请注意我说的是语文经验,我是如何来读诗歌的,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1.有些课文,离学生的语文经验较近,与学生也已形成或应该具有的阅读方法较为合拍。2.有些课文,多元理解的空间比较大,比如诗歌、童话、寓言等。小说、剧本等,可能产生基于文本的多种解读:诗歌,以至“诗无达诂”。王荣生主要著作: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阅读教学的要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