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专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6972017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客专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客专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客专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客专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专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实行-发布客运专线列控中心列控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 (报批稿)TB/T 2465替代TB/T 2465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原则前 言本原则提出了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系统间的接口规范。本原则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提出并归口。本原则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本原则重要起草人:本原则于xx月初次发布。客运专线列控中心列控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1 范畴本原则规定了客运专线列控中心(TCC)对轨道电路接口的通信合同规范。本原则合用于客专CTCS-2级和CTCS-3级列控系统下的TCC子系统与轨道电路之间的接口。2 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本原则的引

2、用而成为本原则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原则达到合同的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1) 铁集成124号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配备及运用技术原则(暂行)(2) 科技运158号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技术规范(暂行)(3) 科技运34号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4) 运基信号719号信号系统与异物侵限监控系统接口技术条件(5) 运基信号716号无配线车站信号系统技术方案(6) TBD-MOR CTCS-3级列控系统有关编号

3、规则(7) TBD-MOR 铁路信号安全合同-I型3 连接方式3.1 总线规定3.1.1 列控中心通过CAN总线与轨道电路接口。3.1.2 列控中心直接与轨道电路通信盘接口。轨道电路通信盘成对冗余配备,每个轨道电路移频柜使用一对轨道电路通信盘。接口通信拓扑构造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CANA和CANB为冗余关系。图 1 与轨道电路接口通信3.1.3 遵从ISO11898 CAN2.0B原则合同,并使用扩展构造格式;3.1.4 通信拓扑构造为总线型;3.1.5 通信介质为双绞线;3.1.6 通信速率为1 Mbps;3.1.7 总线长度不适宜超过15

4、m,分支长度不应超过0.4m;3.1.8 接受滤波方式采用双滤波方式。3.2 线缆规格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通信电缆采用SBVPVZR23*0.15*2双芯纽绞阻燃线,具体电缆形式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需要两条电缆完毕最后连接。如果轨道电路通信盘机笼多于一种,需要增长一条轨道电路通信盘机笼间的连接电缆,两头均为XCB14F6型航插。DB9信号定义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航插信号定义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图 2 列控中心至轨道电路电缆构造图表 1 DB9

5、信号定义引脚信号定义备注1NC2CAN-3CANGND4NC5NC6NC7CAN+8NC9NC表 2 航插信号定义引脚信号定义备注1CANAHCAN A通道2CANAL3CANBHCAN B通道4CANBL5PBD屏蔽地6PBD3.2.1 通信盘地址分派,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表 3 轨道电路通信盘地址分派u 槽号:设备的位置序号(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u 柜号:设备柜在单元内的序号(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u 单元号:设备所在单元的序号(见E

6、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u 奇校验:对所有数位进行奇校验,使1的个数为奇数个。u CPU1设立为序号的正码,CPU2设立为序号的反码。3.2.2 通信盘地址通过跳线设立,连接至正电源为1,缺省为0。例如:轨道电路柜1的槽1通信盘的CPU1的地址应为:1-00-0001-1b轨道电路柜1的槽1通信盘的CPU2的地址应为:0-11-1110-0b4 通信交互规格4.1 通信调度4.1.1 总线通信采用分时间片,主从式同步传送方式,只容许由主节点到主节点或到从节点,或由从节点到主节点,不容许从节点之间互相传送信息。4.1.2 主节点为列控中心主机,从节点

7、为轨道电路通信盘。传送优先级,节点地址越小优先级越高。4.1.3 容许主节点对从节点发广播命令,广播命令使用地址EF7FxxxxH。同步帧为一种广播命令。4.2 通信时序及数据流4.2.1 同步帧4.2.1.1 同步帧没有数据,仅用于系统同步。列控中心主机发送同步帧,以收集轨道电路的状态数据。4.2.1.2 通信盘转发同步帧,延时后,将接受的柜内数据打包,向列控主机发送。每个通信盘发送状态数据帧占用2ms,发送顺序为:轨道电路柜1通信盘A的CPU1轨道电路柜1通信盘A的CPU2轨道电路柜1通信盘B的CPU1轨道电路柜1通信盘B的CPU2轨道电路柜2通信盘A的CPU1 4.2.2 编码数据帧4.

8、2.2.1 编码数据帧,由列控主机产生,用于传播控制发送器输出信号的编码命令,即载频编码数据和低频编码数据。4.2.3 状态数据帧4.2.3.1 状态数据帧由接受器产生,用于传送轨道区段目前的状态,即占用或空闲。状态数据帧由列控主机接受,并作为下一周期编码计算的根据。4.2.4 通信时序图 3 与轨道电路通信盘通信的时序图4.2.4.1 采用固定工作周期方式,一种工作周期的长短根据系统规模和技术规定来拟定,该系统的工作周期一般设定为250ms。系统的通信时序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4.2.4.2 系统通信的基本过程如下:1) 列控主机在一种周期开

9、始时,一方面发送编码数据帧;2) 通信盘通过解包,向柜内设备转发编码数据帧;3) 编码数据帧发送完毕后来,列控主机发送同步帧;4) 通信盘转发同步帧;5) 发送器、接受器接受到同步帧后,分别进行延时,发送状态数据帧;6) 通信盘通过打包,向列控主机转发状态数据帧;7) 在通信间隙,列控主机根据上一周期的状态数据,进行编码计算;发送器根据编码数据帧的内容,产生列车控制所需要的调制信号;接受器根据编码数据帧的内容,解决从钢轨上返回的调制信号;8) 转到1,开始新的工作周期。4.3 应用层帧格式4.3.1 所有在CAN上传送的信息都以应用层帧为基本单元,每帧的长度为5-13个字节,具体长度视传送内容

10、拟定。应用层帧格式分上行数据帧格式(从节点到主节点)和下行数据帧格式(主节点到从节点),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表 4 上行数据帧格式B7B6B5B4B3B2B1B0FIFFRTR00DLC.3DLC.2DLC.1DLC.0ID1信息流向(ID28-ID27)从节点单元号(ID26-ID21)ID2从节点序号(ID20-ID13)ID3源节点标记(SID)(ID12-ID11)帧序号(DFI)(ID10-ID5)ID4数据帧类型(DFT)(ID4-ID0)RTR00DB1数据1DB2数据2DB3数据3DB4数据4DB5数据5DB6数据6DB7

11、数据7DB8数据8 FF:构造格式位。采用扩展构造格式(EFF)填1,采用原则构造格式(SFF)填0。此系统固定为1。 RTR:远程发送祈求。当为远程帧时填1,为数据帧时填0。 DLC:数据长度代码位,根据数据长度可以设为0到8。 信息流向:标记数据信息的传送方向。11b:同步帧01b:主节点从节点10b:从节点主节点 从节点单元号:从节点所在单元的序号,具体内容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从节点序号:从节点在单元内的序号,具体内容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源节点标记(SID):数据源节点的序号,

12、具体内容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数据帧类型(DFT):标记该数据帧的内容,具体定义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帧序号(DFI):一种数据包分几种数据帧,帧序号表达该帧是第几帧,从0开始编号。每包数据的总帧数固定,因此不在数据帧中体现总帧数。表 5 下行数据帧格式B7B6B5B4B3B2B1B0FIFFRTR00DLC.3DLC.2DLC.1DLC.0ID1信息流向(ID28-ID27)从节点地址(ACR0)(ID26-ID21)ID2从节点地址(ACR1)(ID20-ID13)ID3源节点标记(

13、SID)(ID12-ID11)帧序号(DFI)(ID10-ID5)ID4数据帧类型(DFT)(ID4-ID0)RTR00DB1数据1DB2数据2DB3数据3DB4数据4DB5数据5DB6数据6DB7数据7DB8数据8 从节点地址(ACR0):从节点所在单元的地址,具体内容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从节点地址(ACR1):从节点在单元内的地址,具体内容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其她与上行数据帧格式定义相似。 ID3:在同步帧中,该字节有特殊含义。列控中心主机,填入同步帧序号,从0x00开始,每周期

14、递增1,最大为249。轨道电路通信盘接受到同步帧后,如果:ID3 % 10 = 柜号;则:通过CANC发送本柜检测数据;否则:不发送本柜检测数据。4.4 节点定义及地址分派4.4.1 主节点ACR0.7ACR0.6 = 10B,AMR0.7AMR0.6 = 01B,用来判断数据流向。ACR0和ARC1的其他位所有填0,AMR0和AMR1的其他位所有填1。ACR2和ACR3所有位所有填1,AMR2和AMR3所有位所有填0。具体分派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表 6 主节点定义及地址分派CAN节点号地址码(ACR)屏蔽码(AMR)SID备注0FAH(主机

15、A的CPU1)8000 ffffH7FFF 0000H00H0FBH(主机A的CPU2)8000 ffffH7FFF 0000H01H0FCH(主机B的CPU1)8000 ffffH7FFF 0000H10H0FDH(主机B的CPU2)8000 ffffH7FFF 0000H11H4.4.2 从节点ACR0.7ACR0.6 = 01B,AMR0.7AMR0.6 = 10B,用来判断数据流向。ACR0.5ACR0.0,AMR0.5AMR0.0,共6位用来屏蔽单元地址,ACR0和AMR0的定义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4.4.3 ACR1、AMR1用

16、来屏蔽单元内节点地址,ACR1和AMR1的定义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4.4.4 从节点的ACR2=ffh,AMR2=00h。ACR3=ffh,AMR3=00h。表 7 从节点地址码ACR0和屏蔽码AMR0分派表单元号ACR0(ID.28ID.21)AMR0用途00100 0111=47h1010 1000=a8h第一组总线,最多10个轨道电路柜10100 1011=4bh1010 0100=a4h第二组总线,最多10个轨道电路柜20100 1101=4dh1010 0010=a2h预留表 8 从节点地址码ACR1和屏蔽码AMR1分派表柜号通信

17、盘槽号CPU节点序号地址码(ACR1)屏蔽码(AMR1)SID00CPU1000001 0111=17h0110 1000=68h00bCPU2010100 1110=4eh0011 0001=31h01b1CPU1020001 0111=17h0110 1000=68h10bCPU2030100 1110=4eh0011 0001=31h11b10CPU1040001 1011=1bh0110 0100=64h00bCPU2050101 0011=53h0010 1100=2ch01b1CPU1060001 1011=1bh0110 0100=64h10bCPU2070101 0011=53

18、h0010 1100=2ch11b20CPU1080001 1101=1dh0110 0010=62h00bCPU2090101 0101=55h0010 1010=2ah01b1CPU1100001 1101=1dh0110 0010=62h10bCPU2110101 0101=55h0010 1010=2ah11b30CPU1120001 1110=1eh0110 0001=61h00bCPU2130101 0110=56h0010 1001=29h01b1CPU1140001 1110=1eh0110 0001=61h10bCPU2150101 0110=56h0010 1001=29h

19、11b40CPU1160010 0111=27h0101 1000=58h00bCPU2170101 1001=59h0010 0110=26h01b1CPU1180010 0111=27h0101 1000=58h10bCPU2290101 1001=59h0010 0110=26h11b50CPU1200010 1011=2bh0101 0100=54h00bCPU2210101 1010=5ah0010 0101=25h01b1CPU1220010 1011=2bh0101 0100=54h10bCPU2230101 1010=5ah0010 0101=25h11b60CPU124001

20、0 1101=2dh0101 0010=52h00bCPU2250101 1100=5ch0010 0011=23h01b1CPU1260010 1101=2dh0101 0010=52h10bCPU2270101 1100=5ch0010 0011=23h11b70CPU1280010 1110=2eh0101 0001=51h00bCPU2290110 0011=63h0001 1100=1ch01b1CPU1300010 1110=2eh0101 0001=51h10bCPU2310110 0011=63h0001 1100=1ch11b80CPU1320011 0011=33h0100

21、 1100=4ch00bCPU2330110 0101=65h0001 1010=1ah01b1CPU1340011 0011=33h0100 1100=4ch10bCPU2350110 0101=65h0001 1010=1ah11b90CPU1360011 0101=35h0100 1010=4ah00bCPU2370110 0110=66h0001 1001=19h01b1CPU1380011 0101=35h0100 1010=4ah10bCPU2390110 0110=66h0001 1001=19h11b4.5 数据帧定义表 9 数据帧类型定义类型功能阐明传播类型DB0DB7数据格

22、式01h列控主机轨道电路,同步帧广播无数据09h列控主机轨道电路,编码数据帧多址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0Ah轨道电路列控主机,状态数据帧多址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4.5.1 列控主机轨道电路,编码数据帧,0x094.5.1.1 共5帧,总字节为59个,有效字节34个。表 10 编码数据帧第1帧数据B7B6B5B4B3B2B1B0DB0主轨道载频编码1小轨道载频编码1

23、DB1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1DB2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1DB3主轨道载频编码2小轨道载频编码2DB4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2DB5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2DB6主轨道载频编码3小轨道载频编码3DB7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3注:1、CPU1载频编码,使用4位表达,具体定义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其他码为无效码2、CPU1低频编码:使用6位表达,具体定义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其他码为无效码3、CPU2载频编码:使用4位表达,为CPU1编码的反码,其他码为无效码4、CPU2低频编码:使用6位表达,为CPU1编码的反码,

24、其他码为无效码5、CPU1的预留为0,CPU2的预留也取反码为1表 11 编码数据帧第2帧数据B7B6B5B4B3B2B1B0DB0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3DB1主轨道载频编码4小轨道载频编码4DB2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4DB3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4DB4主轨道载频编码5小轨道载频编码5DB5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5DB6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5DB7主轨道载频编码6小轨道载频编码6注:表 12 编码数据帧第3帧数据B7B6B5B4B3B2B1B0DB0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6DB1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6DB2主轨道载频编码7小轨道载频编码7DB3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7DB4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7DB5主轨道载频编码8

25、小轨道载频编码8DB6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8DB7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8注:表 13 编码数据帧第4帧数据B7B6B5B4B3B2B1B0DB0主轨道载频编码9小轨道载频编码9DB1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9DB2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9DB3主轨道载频编码10小轨道载频编码10DB4预留主轨道低频编码10DB5预留小轨道低频编码10DB6预留(注:从本字节起CPU2均不取反码)DB7数据包序号(递增1)注:表 14 编码数据帧第5帧数据B7B6B5B4B3B2B1B0DB0CRC低字节DB1CRC高字节DB2DB3DB4DB5DB6DB7注:1、 16位CRC生成多项式为X16+X12+X5+X0,初始值

26、为0,低位字节在前。4.5.2 轨道电路列控主机,状态数据帧,0x0A4.5.2.1 共3帧,总字节为39个,有效字节24个。表 15 状态数据帧第1帧数据B7B6B5B4B3B2B1B0DB0轨道区段1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1主轨道状态(主)DB1轨道区段2小轨道状态(并)轨道区段2主轨道状态(并)DB2轨道区段2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2主轨道状态(主)DB3轨道区段1小轨道状态(并)轨道区段1主轨道状态(并)DB4轨道区段3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3主轨道状态(主)DB5轨道区段4小轨道状态(并)轨道区段4主轨道状态(并)DB6轨道区段4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4主轨道状态(主)DB7

27、轨道区段3小轨道状态(并)轨道区段3主轨道状态(并)注:1、 CPU1轨道继电器状态,使用4位表达,参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2、 CPU2轨道继电器状态,使用4位表达,为CPU1编码的反码。3、 轨道电路接受设备每盒可以解决两个轨道区段的信号。4、 CPU1和CPU2数据与运算规则 CPU1 CPU2 成果 占用 占用 占用 空闲 占用 占用 占用 空闲 占用 空闲 空闲 空闲5、 主并两盒数据或运算规则主 并 成果占用 占用 占用空闲 占用 空闲占用 空闲 空闲空闲 空闲 空闲占用 故障 占用空闲 故障 空闲故障 占用 占用故障 空闲 空闲故

28、障 故障 占用表 16 状态数据帧第2帧数据B7B6B5B4B3B2B1B0DB0轨道区段5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5主轨道状态(主)DB1轨道区段6小轨道状态(备)轨道区段6主轨道状态(备)DB2轨道区段6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6主轨道状态(主)DB3轨道区段5小轨道状态(备)轨道区段5主轨道状态(备)DB4轨道区段7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7主轨道状态(主)DB5轨道区段8小轨道状态(备)轨道区段8主轨道状态(备)DB6轨道区段8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8主轨道状态(主)DB7轨道区段7小轨道状态(备)轨道区段7主轨道状态(备)注:表 17 状态数据帧第3帧数据B7B6B5B4B3B2B

29、1B0DB0轨道区段9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9主轨道状态(主)DB1轨道区段10小轨道状态(备)轨道区段10主轨道状态(备)DB2轨道区段10小轨道状态(主)轨道区段10主轨道状态(主)DB3轨道区段9小轨道状态(备)轨道区段9主轨道状态(备)DB4预留(注:从本字节起CPU2均不取反码)DB5数据包序号(递增1)DB6CRC低字节DB7CRC高字节注:1、16位CRC生成多项式为X16+X12+X5+X0,初始值为0,低位字节在前。表 18 轨道继电器状态编码表继电器状态编码吸起1010b落下0101b持续接受1.5s,判为占用1111b4.6 数据传播异常解决4.6.1 通信状态鉴定4.

30、6.1.1 若TCC在3000ms内没有接受到轨道电路的任何消息,则TCC应觉得与轨道电路的通信故障。4.6.1.2 若接受方接受一条来自某连接通道的消息,即可觉得该通道连接恢复。4.6.1.3 若不能从某一通道接受到有效数据时,应自动采用冗余通道接受的数据。4.6.2 双机切换4.6.2.1 当列控中心主系与轨道电路通信盘的两路通道均故障,而备系与轨道电路通信盘的通信仍正常时,应执行切机解决。列控中心双通道均故障至切机完毕,时间不应超过2s。4.6.3 通信完全中断解决4.6.3.1 当列控中心觉得轨道电路通信盘完全中断时,应将所有有关区段置为占用状态。5 数据字典5.1 轨道电路频率表 1

31、9 轨道电路低频编码表分类编码低频值分类编码低频值 F1(H)0x0329.0HzF2(占用检查)0x0527.9HzF3(HU)0x0926.8HzF4(载频切换)0x1125.7HzF5(HB)0x2124.6Hz F6(L4)0x0623.5HzF7(L6)0x0a22.4Hz F8(L5)0x1221.3Hz F9(U2S)0x2220.2Hz F10(UUS)0x0c19.1Hz F11(UU)0x1418.0Hz F12(U)0x2416.9Hz F13(LU2)0x1815.8HzF14(U2)0x2814.7HzF15(LU)0x3013.6HzF16(L2)0x3c12.5H

32、zF17(L)0x3a11.4HzF18(L3)0x3610.3Hz表 20 轨道电路载频编码表分类编码载频值分类编码载频值FZ1(1700-1)0001b1701.4HzFZ5(2300-1)0111b2301.4HzFZ2(1700-2)0010b1698.7HzFZ6(2300-2)1011b2298.7HzFZ3(-1)0100b.4HzFZ7(2600-1)1101b2601.4HzFZ4(-2)1000b1998.7HzFZ8(2600-2)1110b2598.7Hz5.2 闭塞分区状态表 21 闭塞分区状态编码表闭塞分区状态编码空闲10b占用01b故障(预留)00b分路不良(预留)11b此页无正文。 编 制 者 : 审 核 者 : 项目负责人 : 设 计 所 : 院专业工程师 : 院总工程师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