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目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697146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目(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A)第卷(选择题 共51分)一、选择题(本题涉及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每题只有一种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窗在学习过化学反映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后来,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刊登的见解,其中,你觉得不对的的是 A化学反映速率理论可指引如何在一定期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引如何使用有限原料多余产品C化学反映速率理论可指引如何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对的运用化学反映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2某反映2AB(g) 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映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映的H、S应为 AH 0,S0 BH 0,S

2、0 CH 0,S0 DH 0,S03下列反映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映,又是吸热反映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映 B.灼热的碳与CO2反映C.Ba(OH)28H2O与NH4Cl反映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映4.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 、Br-D.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H)4 -、SO32-5.下列各组比较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A25时,pH均为2

3、的H2SO4溶液和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B25时,pH均为2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同温度、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氨水的导电能力D25时,pH均为3的盐酸和FeCl3溶液中水的电离限度6.下图象能对的地体现可逆反映3A(g)+B(g) 2C(g)(HYZ M B. XZMY C. MZXY D. XZYM8.关节炎的病因重要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重要反映为:Ur-+Na+NaUr(s);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往往在冬季,有关该反映的说法中,对的的是A.正反映是吸热反映 B.正反映是放热反映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映方向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的9. 如图所示,H1

4、=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达中,对的的是A. C(s、石墨)= C(s、金刚石) H= +1.9 kJmol-1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 石墨的稳定性比金刚石弱D.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10. 锂钒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其他材料电池,其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且对环境无污染。电池总反映式为:V2O5+xLi=LixV2O5。下列说法中,不对的的是A. 正极材料为锂,负极材料为V2O5 B. 向外供电时,锂离子在凝胶中向正极移动C. 正极的电极反映式为:V2O5 + xLi+ xe= L

5、ixV2O5D.负极的电极反映式为:xLixe=xLi+1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启动啤酒瓶后,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措施收集氯气B.由H2、I2(g)、HI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运用率12.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铅蓄电池放电时铅电极发生还原反映B钢铁吸氧腐蚀正极反映:O2 + 2e- + 2H2O = 4OH- C给铁钉镀铜可采用CuSO4 作电镀液 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13 .现将足量的氯化银分别加入到:10mL水,30mL0.1molL-1稀盐酸,50mL0.5 m

6、olL-1食盐水,50mL0.3 molL-1氯化铝溶液中,得到的各饱和溶液中Ag+ 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下列的 A. B. C. D.14某溶液中具有两种溶质氯化钠和硫酸,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溶液时,根据反映产物,电解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则下列论述中,不对的的是 A阴极只析出氢气 B阳极先析出氯气后析出氧气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D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最后pH为715.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映 2A(g)B(g) 2C(g);H 0。4 s(秒)后反映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

7、C 的浓度为0.6 molL1 。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当A 、B、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1:2时,反映即达到平衡状态 B4s内用物质B表达的反映速率为0.075 molL1s1C达平衡后若通入一定量氦气,A的转化率减少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增大16. 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似、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CuSO4 浓溶液。(该过程中不考虑两球浮力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A.若杠杆由绝缘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B端高A端低B.若杠杆由导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B端高A端低C.若杠杆由导体材料

8、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A端高B端低D.无论杠杆由绝缘体材料还是由导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A端高B端低17.常温下,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及pH大小的比较,对的的是 A. NH4+ 浓度相似的下列溶液: (NH4) 2 Fe(SO4)2 (NH4) 2 CO3 (NH4) 2SO4 ,溶液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由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其离子浓度不也许是:c(CH3COO)c(Na+) c(H+) c(OH)C. pH=13的Ba(OH)2溶液与pH=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7D. pH=12的Ba(OH)2溶液与pH=1

9、4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范畴是13pH”、“”或“=”)。 (2)在一种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映通过l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畴内反映的平均反映速率(CO2)= ,CO的平衡转化率为_。 (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是_。 A减少Fe的量 B增长Fe2O3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映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23.(10分)复分解反映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一种反映类型。(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溶质CH3COONa

10、NaHCO3Na2CO3NaClONaCNC6H5ONapH8.89.711.610.311.111.3复分解存在这样一种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映,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 = 2CH3COONa+CO2+H2O 若换个角度看,它同步揭示出另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映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根据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映不能成立的是_(填编号)。ACO2+H2O +2NaClO = Na2CO3+2HClOBCO2+H2O +NaClO = NaHCO3+HClOCCO2 +H2O +C6H5ONaNaHCO3+C6H5OHDC

11、O2 +H2O +2C6H5ONaNa2CO3+2C6H5OHE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FCH3COOH+NaCN = CH3COONa+HCN(2)根据前述信息判断,常温下,浓度均为0.05 molL-1的下列5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填编号),其pH值为_(填数值);pH最大的是 (填编号)。HCN CH3COOH HClO4 HClO H2SO4 (3)某些复分解反映的发生还遵循其他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映:工业上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晶体请根据上述反映,总结出复分解

12、反映发生的另一规律: 。(4)根据(3)中结论,现将KI溶液和AgCl固体混合搅拌,则也许会观测到的现象是 ,反映的离子方程式为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A)答案(化学反映原理模块)一、(本题涉及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CCBDCDDBAABCBDBBD 二、(本题涉及6小题,共49分)18(7分) (1) N2H4(l) + 2 H2O2(l) = N2(g) + 4H2O(g) H = -640 kJmol-1 (2分) 408(2分) (2) (3分)19(6分)(1)2C4H10+13O2=8CO2+10H2O (2分

13、) (2)O22CO2 +4e-2CO32-(2分) (3)CO2(1分) 负极反映产物(1分)20(8分)(1)负极(1分) (2)减小(1分) 不变(1分)(3)0.025 molL-1(3分)(4)13(2分)21(10分)(1)不小于(2分) (2)2(2分) 510-3molL-1(2分)(3)不小于(2分);0.01molL-1(2分) 22(8分)(1)K=c(CO2)/c(CO) (1分) (1分)(2)0.006 molL1min1(2分) 60%(2分) (3) C(2分)23.(10分)(1)A、D(2分) (2),1; (每空1分)(3)复分解反映可以向生成更难溶(溶解度更小)物质的方向进行。(2分)(4)白色固体变成黄色(1分) I+AgCl = AgI+Cl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