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讲义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6944322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流行病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流行病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流行病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讲义(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节 队列研究一、概述(一)基本概念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危险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 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分 析性)研究方法。也称为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等。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队列:表示一个特定的研究人群组。泛指具有某种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一组人群,一般称之为队列或暴 露队列。危险因素: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 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二)基本原理 在队列研究中,所选研究对象在随访

2、开始时必须是没有出现所研究的结局,但在随访期内有可能出现 该结局的人群。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必须有可比性,非暴露组应该是除了未暴露于某因素之外,其余各方面 都尽可能与暴露组相同的一组人群。基本特点:1. 属于观察法 暴露不是人为给予的,不是随机分配的,是在研究之前已客观存在的。2. 设立对照组 队列研究通常会在研究设计阶段设立对照组以资比较。3. 由“因”及“果” 探求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系4. 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三)主要用途:1. 检验病因假设2. 评价预防效果3. 研究疾病的自然史4. 新药的上市后监测(四)研究类型:1. 前瞻性队列研究2. 历史性队列研究3. 双向性队列研究研究类

3、曜过去现在将来衩囲柱跃刑研兗曲结仔二、研究设计(一)确定研究人群1. 暴露人群的选择(1)职业人群(2)特殊暴露人群(3)一般人群(4)有组织的人群团体2. 对照人群的选择对照人群除未暴露于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各种影响因素或人群特征(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 化程度等)都应尽可能地与暴露组相同或相近。(1)内对照(2)外对照(3)总人口对照(4)多重对照(二)确定样本量1. 对照组的样本量一般不宜少于暴露组的样本量2. 预先估计一下失访率,适当扩大样本量。3.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1)对照人群的发病率 P(2)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率之差 d(3)显著性水平a(4)把握度1-p(三)资料的收集与随

4、访1. 收集基线资料 包括暴露信息和个人信息2. 随访( 1 )随访对象与方法 两组同等地随访( 2 )观察终点 研究的预期结果( 3)观察终止时间 整个研究工作结束的时间( 4)随访间隔 取决于结局变化速度、财力等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一)基本整理模式组别病例非病例合计发病率暴露组aba+b=n1a/n1非暴露组cdc+d=n0c/n0合计a+c=m1b+d=m0a+b+c+d组别病例人时数(人年)发病密度暴露组aN1a/N1非暴露组cN0c/N0合计a+c=MN+N =T1 0(二)人时的计算1.精确法 具体到进入退出队列的时间,结果精确但计算麻烦,不适合大样本2. 近似法 用平均人数乘以

5、观察年数得到总人年,计算简单但精确性差。3. 寿命表法观察时间(第X年)年初人数年内 进入人数年内 发病人数年内 失访人数暴露 人年数129031238642928.52115676合计23814140年初人数+1/2(年内进入人数-年内发病人数-年内失访人数)2903+(123-8-64)/2=2928.5(三)率的计算1.累积发病率某病湃累积发病率=”年内的新发病例数总年内的平均暴露人口数X100000/10万研究人群稳定,资料整齐;变化范围01。2.发病密度研究人群不稳定,资料不整齐;变化范围 0无穷大X100000/10万好瞎宓住某人群在观察期内的发病例数 53只观察期內的观察对象人年

6、数3. 标化比 SMR研究对象少、结局事件发生率较低时; 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_硏究人群中观察到的实际死亡数(0)以标淮人口的死亡率计算岀硏究人群的期望死亡数(E)研究人群实际死亡数研究人群实际死亡数SMR=该人群理论死亡数=暴專人口乂全人口死亡率4. 标化比例死亡比 SPMR某厂某年3040岁工人死亡100人, 5人死于肺癌,全人口该年龄组肺癌死亡率占全死因死亡比例为 2.2%,求 SPMRSPMR=5/ (100X2.2%) =2.27该厂该年龄组工人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2.27 倍。(四) 效应的估计1. 相对危险度 RR( 1 )危险度比: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两组累

7、积发病率之比。( 2)率比:两组发病密度之比。RR代表暴露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倍数,RR越大,代表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大。RR 二 $2. 归因危险度 AR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的差值,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AR=I-I0由于:= *le = RRxlo所以.AR = RR x Io- Io = Io( RR-1)RR 与 ARRR与AR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重要指标,彼此密切相关,但其流行病学意义却不同。RR说明暴露者发生相应疾病的危险是非暴露者的多少倍。AR则是指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因该 暴露因素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消除该暴露因素,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前者具

8、有病因学 的意义,后者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3.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AR%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该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AR% = -YxlOO%或=10(PoRR4. 人群归因危险度 PAR是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该暴露的部分。PAR = I-I0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是指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PAR% = ZLx100o四、常见偏倚及其控制(一)失访偏倚 本质上属于选择偏倚。补救办法查询失访者是否已经死亡及其死亡原因;比较失访者和未失访者基线调查时获得的某些 特征的资料,两者的基线特征越相似,则出现不同疾病发病率的可能性越小

9、。(二)信息偏倚测量偏倚 因所用仪器、设备、试剂不符合要求,测定方法的标准或程序和条件不统一,分析、以及操 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差等产生。诊断怀疑偏倚 研究者若事先了解研究对象对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在主观上倾向于应该或不应该出现 某种结局,在作诊断或分析时,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自己的判断。五、优点与局限性优点为:研究对象的暴露资料都是由研究者亲自观察得到的,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可以直接获 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可直接计算出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强度的指标。由于暴露 发生在前,疾病发生在后,一般可证实因果联系。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有时还可能获得多种 预期以外的疾病的结局资料,可

10、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局限性为: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 易产生失访偏倚。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如环境的变化,其他干预措施的引进等),或人 群中已知变量的变化(如原有抽烟者戒烟了)等,都可使结局受到影响,使分析复杂化。研究耗费的人 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例题】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A. 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 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 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

11、素的为另一组D. 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两组E. 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粹答疑编号700847040101【正确答案】D【例题】关于队列研究特点不正确的是A. 属于观察法B. 一定要有对照组C. 观察顺序由因及果D. 能确定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E. 但无法计算发病(死亡)率粹答疑编号700847040102【正确答案】 E【例题】在一项队列研究中,3544岁这一年龄组的观察人数如下:1973年11月1974年11月1975年3月3000 人3020 人2980 人试计算暴露人年数。A. 9000B. 3010C. 4010D. 3760E. 6000需答疑编号700847040

12、103【正确答案】 C【例题】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A. 累积发病率B. 发病密度C. 病死率D. 现患率E. 发病率粹答疑编号700847040104【正确答案】 B【例题】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 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这种研究属于A. 队列研究B. 病例对照研究C. 实验研究D. 临床实验研究E. 干预性实验研究粹答疑编号700847040105【正确答案】A涂镭女工患骨瘤的相对危险度为A. 16B. 4C. 5D. 0.8E. 0.2粹答疑编号700847040106【正确答案】 C列哪种说法不正确【例题】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2.6, 95%的可信区间为1.73.4,A. 率差为 1.7B. 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C. 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D. 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 2.6 倍E. 该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粹答疑编号700847040107【正确答案】 A【例题】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该暴露的部分是A. 相对危险度 RRB. 归因危险度ARC.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D.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E.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粹答疑编号700847040108【正确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