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1426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690912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GAT1426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GAT1426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GAT1426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GAT1426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AT1426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心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交管2017550号关于实施行业标准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局、处:公安部技术监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公共平安行业标准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1426-2017,请贯彻执行。 附件: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7年9月7日ICSR84G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平安行业标准GA/T 14262017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utomatic recording system for illega

2、l parking of motor vehicles图1 2017 - 08 - 25发布2018 - 01 -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精心整理目次前言II1范围12标准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分类与标识25技术要求36检验方法87检验规那么158安装和运行179标记、标签、包装17前言本标准遵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那么起草。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探究所。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精英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昊、潘汉中、孙巍、王旭、许俊、华佳峰、袁晓君、

3、陆小明、潘石柱、赵萍。精心整理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那么和安装运行等。本标准适用于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的生产、建立和验收。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行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全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局部: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局部: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局部:

4、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局部: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那么:冲击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局部: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局部:试验方法 试验K:盐雾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5768.2 道路交通标记和标线 第2局部:道路交通标记GB/T 5768.3 道路交通标记和标线 第3局部:道路交通标线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

5、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更的抗扰度试验GB/T 21437.2 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2局部: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GB/T 28181 平安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限制技术要求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A/T 16.31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 第31局部:交通违法行为分类与代码GA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T 543全部局部 公安数据元GA/T 832 道路交通平安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标准GA/T

6、833 机动车图像特征自动识别技术标准GA/T 995 道路交通平安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标准GA/T 1043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运行维护标准ISO/IEC 15444:2000 信息技术JPEG2000图像编码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JPEG 2000 image coding system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机动车违法停车 illegal parking of motor vehicles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平安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行为。3.2临时停车 temporary on-street parking 在允

7、许停车路段,或制止车辆长时停车路段,以上落客、装卸货为目的,驾驶人不离开现场的停车行为。GA/T 1271-2015,定义 3.2.23.3 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 automatic recording system for illegal parking of motor vehicles可对监测区域内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监测和记录的系统。3.4违法停车有效记录数 effective record of illegal parking of motor vehicles监测区域内可清楚辨识机动车的号牌号码、车辆类型等根本信息的记录数量。3.5记录有效率 effective ratio o

8、f records系统的违法停车有效记录数与记录总数减去因自然或人为因素无法辨识机动车的号牌号码、车辆类型的记录数的百分比。3.6捕获率 capture ratio of illegal parking 系统的违法停车有效记录数与实际违法停车数的百分比。3.7号牌识别准确率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vehicle license plate号牌信息识别正确的车辆数与号牌信息记录有效车辆数的百分比。注1:号牌信息识别正确是指号牌信息识别结果与实际号牌信息相符,对于双排字符构造的号牌,其下排字符识别结果与实际号牌下排字符相符。注2:号牌信息记录有效是指车辆号牌完整、清楚、无

9、遮挡、无污损以及安装标准。GA/T 497-2016,定义 3.64 分类与标识4.1 分类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记录的违法行为可分为:A类:机动车违反规定停放或临时停车行为;B类:机动车在允许临时停车路段上临时停车且驾驶人不在现场行为;C类:机动车违反禁停标记标线行为;D类:机动车在非紧急状况下在高速马路或城市快速路应急车道或行车道停车行为。4.2 铭牌及标识铭牌及标识应固定在系统主机或主要部件的醒目位置,且能永久保持。铭牌应至少标出制造商名称、商标、型号以及设备编号;标识应包括记录的违法行为类型、有效监测区域数、成像装置类型等。系统的型号应由“违法停车”的汉语拼音缩写、

10、记录的违法行为类型、有效监测区域数、成像装置类型和扩展号等组成,见图1。图2 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型号5 技术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组成系统由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监测、图像采集、数据处理存储、数据传输等硬件单元和应用软件单元组成。5.1.2 外观系统的硬件单元外观应满意以下要求:a各部件外外表光滑、平整,无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缺陷;b金属机壳外表有防锈、防腐蚀涂镀层,涂镀层无起泡、龟裂、脱落等现象;c金属零部件外表无锈蚀。5.2 电气部件5.2.1 电源电源额定电压:AC 220V,50Hz或DC 12V、DC 24V。5.2.2 开关系统应具备独立的电源限制开关。5.2.3

11、 电路爱护系统应安装过载、电源反接当电源为直流时及短路爱护装置,以爱护内部电路。对于电源额定电压为AC 220V,50Hz的系统应具有防雷措施。5.2.4 导线5.2.4.1 导线应具备有效爱护,保证导线不会接触到易引起导线绝缘局部损伤的部件。当导线需穿越金属孔时,金属穿线孔应进展倒角,不应有锋锐的边缘,导线应装有护线套。5.2.4.2 全部接线应布置整齐,运用线夹、电缆套、电缆卷或管道牢靠固定,线束内的线路应有效编扎,走线支配应保证任何接线总成的撤除不会影响到与该总成无关的线缆。5.3 功能要求5.3.1 根本功能5.3.1.1 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记录5.3.1.1.1 A类违法停车行为系统

12、对A类违法行为的记录符合以下要求:a 应至少记录2张反映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过程的图片;b 图片应能清楚区分机动车前部或后部全貌的全景特征、四周环境特征、交通违法地点、违法时间、号牌号码、车辆类型,宜记录驾驶人脸部特征信息;c 2张图片拍摄间隔时间应大于10 s,并能反映机动车无位移。5.3.1.1.2 B类违法停车行为系统对B类违法行为的记录符合以下要求:a 应至少记录2张反映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过程的图片;b 图片应能反映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且清楚区分机动车前部全貌的全景特征、四周环境特征、交通违法地点、违法时间、号牌号码、车辆类型;c 2张图片拍摄间隔时间宜大于5 min,并能反映机动车无

13、位移。5.3.1.1.3 C类违法停车行为系统对C类违法行为的记录符合以下要求:a 应至少记录2张反映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过程的图片;b 图片应能清楚区分机动车前部或后部全貌的全景特征、标记/标线指示特征、交通违法地点、违法时间、号牌号码、车辆类型,宜记录驾驶人脸部特征信息;c 2张图片拍摄间隔时间应大于10 s,并能反映机动车无位移。5.3.1.1.4 D类违法停车行为系统对D类违法行为的记录符合以下要求:a 应至少记录2张反映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过程的图片;b 图片应能反映机动车在高速马路或城市快速路行车道或应急车道上,且能清楚区分机动车前部或后部全貌的全景特征、交通违法地点、违法时间、号牌号

14、码、车辆类型;c 2张图片拍摄间隔时间应大于10 s,并能反映机动车无位移。5.3.1.2 捕获率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捕获率应不小于80。5.3.1.3 记录有效率记录有效率应不小于80。5.3.1.4 图片记录系统记录的图片应符合以下要求:a)图片格式采纳JPEG格式,JPEG图片编码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b)图片具有防篡改功能;c)记录的每张图片包含时间信息,至少准确到1 s;d) 图片记录符合GA/T 832的要求;e)记录的最终图片合成为一个图片文件,且至少包含:时间、地点和设备编号等信息,设备编号规那么符合GA/T 1043的要求;f)合成的图片清楚度能满意人

15、工对车辆号牌号码认定的要求;图片合成时,无原始图片遗漏、错位等情形。5.3.1.5 信息记录系统记录的机动车违法停车信息应符合GA/T 16.31、GA/T 543的要求。5.3.1.6 存贮容量系统内置存贮容量应不少于32GB。当记录超出最大存储容量时,自动对违法停车行为信息进展循环覆盖。5.3.1.7 自动校时系统各组成单元的时钟应具有与北京时间同步的功能。5.3.1.8 计时误差系统24 h计时误差应不超过1 s。5.3.1.9 数据传输5.3.1.9.1 5.3.1.9.1 数据传输要求系统应具备联网数据传输或现场数据下载功能。5.3.1.9.2 联网数据传输通过网络将机动车违法停车信

16、息自动传输到指定数据中心的,信息传输应具有防丧失、防篡改等功能。视频数据传输应符合GB/T 28181的要求。5.3.1.9.3 5.3.1.9.3 现场数据下载现场将机动车违法停车信息人工或自动下载到存储介质中后带回数据中心的,下载过程不应删改原始信息,且应自动生成下载日志信息,包括下载人、下载时间等信息。5.3.1.10 号牌识别5.3.1.10.1 5.3.1.10.1 根本要求系统应具备车辆号牌自动识别功能,用于号牌识别的字符库应齐全,能识别GA 36规定的号牌摩托车号牌、低速车号牌、临时号牌、拖拉机号牌除外、武警汽车号牌和军队汽车号牌等。5.3.1.10.2 5.3.1.10.2 号

17、牌识别准确率日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90%;夜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80%。5.3.1.11 防重复记录系统应具备防重复记录功能。5.3.2 扩展功能5.3.2.1 车型识别系统宜具备自动识别车型功能,识别准确率应符合GA/T 833的规定。5.3.2.2 视频监控记录系统宜具有视频监控功能,记录的视频流应能表达违法停车行为过程。视频流应采纳H.264/H.265/MPEG4/MJPEG编码标准,视频区分率不低于720P,视频帧率不低于25fps;录像支持OSD信息叠加,叠加的信息至少包括日期、时间准确到秒、监控点名称、设备编号等信息。视频监控记录信息应符合GA/T 995的要求。

18、5.3.2.3 多监测区域系统宜能设置多个监测区域,各监测区域之间不应有重合局部。5.3.2.4 告知功能记录B类违法停车行为的系统,宜具备通过短信、微信、扩音器、显示屏等方式告知机动车驾驶人违法停车行为的功能,且告知后应记录符合5.3.1.1.2要求的图片和视频。5.4 成像装置5.4.1 水平扫描线成像装置输出图像的视频中心水平扫描线应不小于800TVL。5.4.2 号牌最低照度成像装置能区分车辆号牌的最低照度应不高于0.5lux。5.4.3 几何失真成像装置的几何失真应不高于5%。5.4.4 外部接口成像装置应具备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包含RJ45接口、RS485/232接口、SD卡/U

19、SB接口。5.4.5 对焦时间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成像装置,自动对焦时间应小于3s。5.5 电气平安性能5.5.1 电源适应性要求在AC 220V44V、 50Hz2Hz或DC 9.0V16.0V电源额定电压为DC 12V时、DC 18.0V32.0V电源额定电压为DC 24V时的电源条件下,系统应能正常工作。5.5.2 绝缘性能对运用AC 220V、50Hz电源的系统,施加500V直流试验电压,电源电极或与电源电极相连的其他导电电路和机柜、安装机箱等易触及部件不包括防雷器件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经恒定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5.5.3 耐压性能对运用AC 220V、50Hz电源

20、的系统,在1500V、50Hz的耐压试验中不应出现击穿现象,试验后系统应无电气故障,功能应正常。5.5.4 接触电阻对运用AC 220V、50Hz电源的系统,系统的接地端子与可触及金属外表或金属件之间的接触电阻应不超过0.5。5.6 电磁抗扰度性能5.6.1 静电放电抗扰度对正常工作状态的系统进展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为2级。试验中及试验后不应出现电气故障,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GB/T 17626.2中b级要求,即允许其根本功能短暂降低或丧失,但在试验后应能自行复原正常,系统内已贮存的图像、数据不应丧失。5.6.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对运用AC 220V、50Hz电源的系统进展,试验时

21、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试验等级为2级。试验中及试验后不应出现电气故障,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GB/T 17626.4中b级要求,即允许其根本功能短暂降低或丧失,但在试验后应能自行复原正常,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丧失。5.6.3 浪涌抗扰度对运用AC 220V、50Hz电源的系统进展,按6.8.3的方法进展试验,试验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试验中及试验后不应出现电气故障,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GB/T 17626.5中b级要求,即允许其根本功能短暂降低或丧失,但在试验后应能自行复原正常,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丧失。5.6.4 电压短时中断抗扰度对运用AC 220V、 50Hz电源的系统进展,按6.8.4的方法进

22、展试验,试验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试验中及试验后不应出现电气故障,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GB/T 17626.11中b级要求,即允许其根本功能短暂降低或丧失,但在试验后应能自行复原正常,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丧失。5.6.5 瞬态抗扰性对运用DC 12V或DC 24V电源的系统进展,按6.8.5的方法进展试验,试验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试验中及试验后不应出现电气故障,试验结果评定应符合GB/T 21437.2中B类要求,即允许系统在施加骚扰期间,能执行其预先设计的全部功能,然而可以有一项或多项指标超出规定的偏差。全部功能在停顿施加骚扰之后,自动复原到正常工作范围内,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丧失。5.7

23、气候环境适应性系统按表1规定进展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状态变更,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盐雾试验后室外机箱和含图像采集单元的防护罩等外表不应有紧要锈蚀状况。表1 气候环境适应性项 目额 定 值试验时间状 态高温70224h工作状态低温-20224h工作状态恒温恒湿402,RH90%95%24h非工作状态24h工作状态盐雾试验箱温度:352PH值:6.57.2盐雾溶液浓度:50.1%盐雾沉降率:1.0 mL/h80cm22.0 mL/h80cm2喷雾时间:每隔45 min喷雾15 min48h非工作状态5.8 外壳防护等级系统的室外机箱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T 4208规定的IP

24、53级防护等级,含图像采集单元的防护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T 4208规定的IP65级防护等级。5.9 机械环境适应性系统按表2规定的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后,系统应无永久性构造变形;零部件应无损坏;应无电气故障;紧固部件应无松脱现象,插头、通信接口等接插件不应有脱落或接触不良现象;系统功能应保持正常,存储的数据不应丧失。表2 机械环境适应性项 目额 定 值试验时间状 态振动频率范围:331Hz振动加速度:9.8 m/s2上下方向1h非工作状态冲击冲击波脉冲波形:半正弦波加速度值:98 m/s2脉冲持续时间:11 ms上下方向3次非工作状态6 检验方法6.1 检验条件 如未标明特别要求,全部试验

25、均在下述条件下进展: 环境温度:040;环境相对湿度:45% 90%。6.2 分类与标识检查依据系统样品确定系统分类,目视检查铭牌及标识、型号。6.3 一般要求检查目视检查组成、外观。6.4 电气部件检查6.4.1 利用万用表检查额定电源。6.4.2 目视检查开关、电路爱护和导线。6.5 功能测试6.5.1 根本功能测试6.5.1.1 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记录测试6.5.1.1.1 6.5.1.1.1测试条件在天气晴朗无雾,号牌无遮挡、无污损的条件下进展测试。日间测试时的环境光照度应不低于200lux,夜间测试时协助照明光照度应不高于100lux。6.5.1.1.2 6.5.1.1.2测试方法采

26、纳单车试验。在有效监测区域的近端、中间和远端区域分别进展实际停车测试,当系统记录A类违法停车行为时,监测区域内应包含制止临时停车的环境特征,试验车辆静止时间大于10 s;当系统记录B类违法停车行为时,监测区域内应包含允许临时停车的环境特征,驾驶人不在现场且静止时间大于5 min;当系统记录C类违法停车行为时,监测区域内应有明显的禁停标记/标线,车辆静止时间大于10 s;当系统记录D类违法停车行为时,监测区域内应有明显的车道或行车道标线,车辆静止时间大于10 s,日间和夜间各测试区域测试次数应不少于100次,当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捕获可能受行人、非机动车和环境光等的影响时,试验车辆应测试相应条件下

27、的停车状况。测试后检查系统记录的图片内容。6.5.1.2 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捕获率和记录有效率测试6.5.1.2.1 6.5.1.2.1测试条件在天气晴朗无雾,号牌无遮挡、无污损的条件下进展测试。日间测试时的环境光照度应不低于200lux,夜间测试时协助照明光照度应不高于100lux。6.5.1.2.2 6.5.1.2.2测试方法遵照6.5.1.1.2的方法进展测试,测试后依据记录的信息计算违法停车捕获率、记录有效率。6.5.1.3 图片记录检查目视检查图片的数量、内容和图片效果等,用计算机和相关绘图软件检查图片记录的格式、编码、防篡改功能等。6.5.1.4 信息记录检查用计算机和相关数据库软

28、件检查信息记录格式、内容等。6.5.1.5 存贮容量检查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检查系统的存储容量。6.5.1.6 自动校时测试修改系统本地时钟,检查系统时钟同步功能。6.5.1.7 计时误差测试系统连续工作24h,将系统计时与标准计时比对,计算计时误差。6.5.1.8 数据传输测试6.5.1.8.1 6.5.1.8.1联网数据传输测试用计算机模拟指定数据中心,并通过网络与系统连接,测试联网数据传输功能。测试中可模拟网络中断、丢包等故障。视频数据联网测试按GB/T 28181方法进展。6.5.1.8.2 6.5.1.8.2现场数据下载测试人工现场数据下载,并通过计算机检查下载日志信息。6.5.1.9

29、 号牌识别测试6.5.1.9.1 6.5.1.9.1字符识别测试将包含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号牌的正投影静态图像号牌的图像水平区分率不低于100个像素点且不大于160个像素点调入待测系统进展字符识别验证,或将包含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号牌的动态录像调入待测系统进展字符识别验证。调入待测系统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录像中的机动车号牌应至少包括GA 36规定的全部专用号牌简称用汉字、全部序号用字母和数字组合方式和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6.5.1.9.2 6.5.1.9.2实车识别测试6.5.1.9.2.1测试环境条件在天气晴朗无雾,号牌无遮挡、无污损的条件下进展测试,白天测试时的环境光照度应不低于200lu

30、x,晚上测试时协助照明光照度应不高于100lux。试验车道为单车道,宽度为3.75m。6.5.1.9.2.2号牌安装要求试验车上的号牌安装应能表达道路上行驶的各类型车辆的号牌安装位置,安装应标准。6.5.1.9.2.3试验方法试验时,匀称选取有效监测区域的近端、中间和远端区域分别进展实际停车测试,车身不应超出试验车道。试验用号牌应覆盖5.3.1.10.1规定的全部号牌种类和6.5.1.9.1规定的字符,号牌种类和字符采纳的几率应匀称。测试时,车辆号牌正投影中心与系统图像采集单元正投影中心间的连线与号牌平面法向的夹角应不小于70。日间、夜间各进展100次试验,检查识别内容和识别准确率。6.5.1

31、.9.3 6.5.1.9.3 图库/录像识别测试遵照6.5.1.9.2的要求制作号牌识别用图库/录像,日间、夜间的均包含不少于2000辆车,号牌的图像水平区分率不低于100个像素点且不大于160个像素点。调入待测系统的图库或录像中的机动车号牌应至少包括GA 36规定的全部专用号牌简称用汉字、全部序号用字母和数字组合方式和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将号牌识别用图库/录像调入待测系统进展动态识别测试,检查识别内容和识别准确率。6.5.1.10 防重复记录测试在系统内配置重复抓拍的时间范围,将试验车停放在系统的监测区域内,停车时间超过设置的时间范围,检查系统记录的违法停车记录数量。6.5.2 扩展

32、功能测试6.5.2.1 车型识别测试制作车型识别用图库/录像,图库中包含日间、夜间的汽车、挂车、摩托车等车辆类型的车辆均不少于200辆车,包含日间、夜间的轿车、客车、面包车、重中型货车、稍微型货车等车辆子类型的车辆均不少于200辆车。将车型识别用图库/录像调入待测系统进展车型识别测试,检查识别内容和识别准确率。6.5.2.2 视频监控记录要求运用帧率测试等专用软件测试录像的编码、清楚度、帧率等;运用专用视频分析工具检查录像的录像时间、长度、OSD叠加信息。6.5.2.3 多监测区域测试设置多个监测区域,遵照6.5.1.1的试验方法分别在各监测区域内进展停车测试,检查系统多监测区域功能。6.6

33、成像装置测试6.6.1 水平扫描线测试6.6.1.1 测试环境条件测试应在暗室中进展,光源色温6500100k,测试卡外表照度2000100lux、不匀称性应小于5%。暗室应无漏光,其环境条件应不影响光束的透射性能和仪器准确度。6.6.1.2 试验方法调整成像装置与测试卡的距离,使测试卡的图像最大程度的充溢显示屏幕,目视检查显示屏幕上图像中心楔上能区分的最大水平线数。6.6.2 号牌最低照度测试在暗室条件下,成像装置距离号牌水平距离15m,缓慢增加点光源亮度,直至成像装置抓拍图片刚好能看清号牌信息,用照度计测量号牌处照度。6.6.3 几何失真测试在6.6.1.1暗室条件下,成像装置摄取棋盘格测

34、试卡,截图后采纳软件计算几何失真。6.6.4 外部接口测试目视检查成像装置外部接口。6.6.5 对焦时间测试在焦距不变的状况下,将成像装置对准复位的计时器准确度不小于0.1 s,调至模糊状态,同时启动成像装置对焦功能和计时器,在计时器成像清楚时摄取图片,记录计时器显示时间,重复测试三次,取三次时间的平均值为对焦时间。6.7 电气平安性能试验6.7.1 电源电压适应性按表3设置受试系统电源电压值及工作时间,检查受试系统的电源电压适应性。表3 电源适应性试验序 号额 定 电 源供 电 电 源工 作 时 间1AC 220V、50Hz264V、48Hz沟通供电1h2264V、52Hz沟通供电1h317

35、6V、48Hz沟通供电1h4176V、52Hz沟通供电1h5DC 12V16.0V直流供电1h69.0V直流供电1h7DC 24V32.0V直流供电1h818.0V直流供电1h6.7.2 绝缘测试受试系统不通电,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分别在电源电极或与电源电极相连的其他导电电路和安装机箱等易触及部件不包括防雷器之间及施加500V直流试验电压,稳定1min后,测量绝缘电阻。6.7.3 耐压测试受试系统不通电,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分别在电源电极或与电源电极相连的其他导电电路和安装机箱等易触及部件不包括防雷器之间及施加1500V、50Hz试验电压,试验电压应在5s10s中渐渐上升到规定值,在规定的电压上保

36、持1min,检查系统的耐压性能。6.7.4 接触电阻测试受试系统不通电,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在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安装机箱等易触及部件之间,施加空载电压不超过12V产生的不少于10A的电流,测量接触电阻。6.8 电磁抗扰度测试6.8.1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6.8.1.1 试验装置试验用静电放电发生器应符合GB/T 17626.2要求。6.8.1.2 试验方法受试系统通电正常工作,机壳按运用要求接地。试验配置应符合GB/T 17626.2要求,接触放电应施加在受试系统导电外表和耦合板上,空气放电应对绝缘外表进展。接触放电电压为4kV,空气放电电压为4kV。在系统外表选取5个预选点,每个放电点应对正

37、极性和负极性各放电10次,每次放电间隔大于等于2s,试验等级为2级。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数据记录。6.8.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6.8.2.1 试验装置试验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应符合GB/T 17626.4要求。6.8.2.2 试验方法受试系统通电正常工作,机壳按运用要求接地。试验配置应符合GB/T 17626.4要求,对电源端口进展试验,试验电压选择正极性或负极性,每个极性施加试验电压1kV,试验重复频率100kHz,试验持续时间为2min。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数据记录。6.8.3 浪涌抗扰度测试6.8.3.1 试验装置试验用雷击浪涌发生器和耦合去耦网

38、络均应符合GB/T 17626.5要求。6.8.3.2 试验方法受试系统通电正常工作,机壳按运用要求接地。试验配置应符合GB/T 17626.5要求,对电源端口进展试验,线-线间试验电压1kV,线-地间试验电压2kV,每个极性各加5次干扰,每次浪涌的重复率为1次/30s。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数据记录。6.8.4 电压短时中断抗扰度测试6.8.4.1 试验装置试验用信号发生器应符合GB/T 17626.11要求。6.8.4.2 试验方法受试系统通电正常工作,机壳按运用要求接地。试验配置应符合GB/T 17626.11要求,短时中断试验等级为0%UT ,持续时间为250个电压周期,共

39、进展5次试验,每次试验之间最小间隔为25s。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数据记录。6.8.5 瞬态抗扰性测试6.8.5.1 试验装置试验用设备应符合GB/T 21437.2的要求。6.8.5.2 试验方法试验时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试验按GB/T 21437.2中规定的方法进展,试验脉冲选择1、2a、3a、3b,试验等级为III级。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数据记录。6.9 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6.9.1 高温试验6.9.1.1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符合GB/T 2423.2的要求。6.9.1.2 试验方法将连接完毕的室外设备放入高温试验箱,在702的温度下连续放置24h,其间试验设备连

40、续通电工作。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设备有无电气故障,功能是否正常。6.9.2 低温试验6.9.2.1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符合GB/T 2423.1的要求。6.9.2.2 试验方法将连接完毕的室外设备放入低温试验箱,在-202的温度下连续放置24h,其间试验设备连续通电工作。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设备有无电气故障,功能是否正常。6.9.3 恒定湿热试验6.9.3.1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符合GB/T 2423.3的要求。6.9.3.2 试验方法将连接完毕的室外设备放入试验箱,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环境中保持24 h后,试验中不通电,试验后再接通电源工作24 h。试验中及试验后设备应无任何电

41、气故障,功能应保持正常。试验后,按6.7.2的方法进展绝缘电阻的测试。6.9.4 盐雾试验6.9.4.1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符合GB/T 2423.17的要求。6.9.4.2 试验方法将室外设备以正常工作位置放入试验箱内。试验箱温度为352,盐雾溶液pH值在6.57.2之间,其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1%,盐雾沉降率为1.0mL/h80cm22.0mL/h80cm2,在48 h内每隔45 min喷雾15 min进展试验。试验后用流水清洗掉试样外表的沉积物,然后在室温中复原放置1 h,室外机箱和含图像采集单元的防护罩等外表不应有紧要锈蚀状况。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设备有无电气故障,功能是否正常。6.

42、10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外壳防护等级按GB/T 4208规定的方法进展检验。6.11 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6.11.1 振动试验6.11.1.1 试验设备试验装置应符合GB/T 2423.10的要求。6.11.1.2 试验方法将连接完毕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室外设备安装在振动试验台上,在上下方向进展定频振动试验,振动频率为33Hz,频率误差为2%,振动加速度值9.8m/s2,持续时间为1h。试验后检查系统构造、功能及数据存储状况。6.11.2 冲击试验6.11.2.1 试验设备试验装置应符合GB/T 2423.5的要求。6.11.2.2 试验方法将连接完毕并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室外设备安装在试验台上,在上下

43、方向分别进展峰值加速度为98m/s2,脉冲持续时间为11ms的半正弦波脉冲击3次。试验后检查系统构造、功能及数据存储状况。7 检验规那么7.1 检验分类系统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现场验收检验。7.2 型式检验7.2.1 检验条件型式检验在以下几种状况下进展:a) 产品新设计试生产;b) 构造、材料或工艺有重大变更;c) 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视检测机构提出要求;d) 合同规定等。7.2.2 检验要求进展型式定型检验需由申请者供应:a) 说明书中应给出具体的操作、维护、修理说明、接线图或电气原理图,还应给出会影响运用者人身平安的有关提示信息;b) 试验用系统3套。7.2.3 结果判定按表4的规

44、定进展型式检验,假如有一项试验不符合要求,那么判定该型号系统型式检验不合格。表4 试验工程表序号试验工程试验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型式检验出厂检验现场验收样品1样品2样品3样品样品1分类与标识46.22一般要求5.16.33电气部件5.26.44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记录5捕获率6记录有效率7图片记录8信息记录9存贮容量10自动校时11计时误差12数据传输13号牌识别14防重复记录16.5.1.1015扩展功能16成像装置5.46.617电气平安性能5.56.718电磁抗扰度性能5.66.819气候环境适应性5.76.920外壳防护等级5.86.1021机械环境适应性5.96.11注:“ ”表示进展

45、检验的工程。7.3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为100%的检验,由生产厂家按表4规定进展,如有不合格项应进展返工或返修。7.4 现场验收检验系统竣工后现场验收工程参照表4执行,假如有一项试验不符合要求,那么判定该型号系统现场验收不合格。8 安装和运行系统安装和运行应遵循以下原那么:a) 工程施工符合GB 50198的要求;b)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少于3000h;c安装系统的路口或路段,其道路交通标记符合GB 5768.2要求,其道路交通标线符合GB 5768.3要求,其交通信号灯设置符合GB 14886要求;d) 系统正式投入运用之前,试运行,试运行时间不少于1个月,试运行完毕后,出具试运行报告,试运

46、行报告中至少包括设备型号、设备数量、试运行时间、试运行状况、发生故障状况等。9 标记、标签、包装9.1 标记系统设备的外包装应表达如下内容:a) 中文产品名称和型号、额定电源电压、电源频率、额定功率等主要电气参数;b) 制造商名称、具体地址、产品产地、商标或标识。9.2 标签出厂产品应有检验合格证,检验合格证应有如下内容:a) 产品名称、型号;b) 制造商名称;c) 执行的产品标准编号;d) 出厂检验结论、检验日期;e) 检验员标识或检验员代号。9.3 包装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运输的要求。单个包装箱内应有运用说明书、保修卡、检验合格证及装箱单。参考文献1 GA/T 497-2016 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 GA/T 1271-2015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管理设施应用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