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激励下RL与C并联电路的稳态分析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2674213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正弦激励下RL与C并联电路的稳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正弦激励下RL与C并联电路的稳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正弦激励下RL与C并联电路的稳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正弦激励下RL与C并联电路的稳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弦激励下RL与C并联电路的稳态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正弦激励下RL支路与C支路并联电路的稳态分析:一、数学问题: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如(1)式所示,笄P(x)y 二 Q(x)(1)dx当Q(x)恒等于0的时候称为齐次方程,否则称为非齐次方程,对应齐次线性方程学+P(x) y二0(2)dx的通解是:y二(3)C是根据初始条件确定的待定常数而对应非齐次线性方程(1)的通解是: y=e-jp(x)dx j Q(x)e/P(x)dxclx+C(4)这个通解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y 二Ce_J 呛)dx +e-JP(x)dx j(5)(5) 式第一项是齐次线性方程的通解,第二项是在(4)式中令C等于0时非齐次线性方 程的一个特解。(记住(1)和(5

2、)式就行了,)二、RL电路在正弦激励下的稳态分析归纳为求一阶非齐次线性方程的一个特解的 问题:有一个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电源电动势为us=Emsinwt(Ein 都是常量),电阻 R和电感L都是常量.求电流i(t)图1列回路电压方程:UL +Ur=Usdi即L + Ri=Emsinu)tdt整理后得一i=sinU) t(6)dt 厶 Lp(6) 式与(1)式比较,可以看岀这是一个非齐次线性方程,其中y=i, x=t, P(x)=P(t)=p Lb Q(x)=Q(t)=-sinu)t,将之代入(5)式,得i (t)二CeP +e_U (J sinoo t dt)(7)L(7) 式第一项是暂态电流

3、,随着t的增加逐渐衰减到0,第二项是稳态电流,因为是 稳态分析,在忽略第一项的情况下,得Rt / p _ Rti(t)=eP J esinoot dt(8)应用分布积分法得J eTsinot clt = eT/(R2+o)2L2) (RLsincot -qL2cosu)t)将上式代入(8)式,即得i (t) = Em/(R2+o2L2) (Rsinco t -w Lcosoo t)(9)令q=iactan 则有sin(p =coLv2+g)2L2代入(9)式,得讹)=7OTsin(o)t -这个结果就相当于求出了你给我的图中RL串联支路的电流.电容支路的电流相对比较好求,因为ic(t)=C(E

4、msino)t)= o)CEmcos(o)t)(io)C1X=0)CEnSill(0)t +中)如果把两个支路的电流相加(9)式加上(10)式,就可以求出总的电流:iG(t)=(oCEmsin(G)t+-)42Em7/?2+o)2L2sin(o)t - (p)三、向量法基础:相量法是分析研究正弦电流电路稳定状态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它是在数学 理论和电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系统方法。根据电路的基本定律VCR(元 件的电压电流关系)、KCL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KVL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编写含有储能元件的线性非时变电路的电路方程时,将获得一组常微(积)分方程。 例如图2所示的RLC

5、串联电路为例: 电路的KVL方程为1_占斗 H貝 +Ur+UL+UC=US,图 2一1Ur=R1 ,11L=L# , i】cWi dt (匸C寮 du =沁 Jdii=gdt, u=|.fi dt)将上述元件的VCR代人KVL方程有Ri+L+ iji dt=Us(U)由数学理论可知,当Us(激励)为正弦量时,上述微分方程中的电流变量i的特解(响 应的稳态分量)也一定是与Us同一频率的正弦量,反之亦然。这一重要结论具有普 遍意义,即线性非时变电路在正弦电源激励下,各支路电压、电流的特解都是与激 励同频率的正弦量,当电路中存在有多个同频率的正弦激励时,该结论也成立。工程上将电路的这一特解状态称为正

6、弦电流电路的稳定状态,简称正弦稳态。电路处于正弦稳态时,同频率的备正弦量之间,仅在振幅、初相位上存在“差界和 联系”,这种“差界和联系”正是正弦稳态分析求解中的关键问题。现以式(11)的 求解为例,说明相量法的基础。若已知式(11)中的正弦电源US为Us = EmSin(COt+(Pu)则电流i的特解将是与us同一频率的正弦量,因此,可设为i = Iinsin(0)t +(p)式中h、业为待求量。将上述正弦量代人式(11)后,则可将微分方程式(11)变换为RItnsin(0)t +(Pi)+(DL ImCOsQt +(p1)-Iincos(0)t +)= Emsin(Ot+(pu)上述方程说明

7、,正弦稳态电路方程是一応同频正弦函数描述的代数方程,电路基本 定律所涉及的正弦电流、电压的运算,不会改变电压、电流同频正弦量的性质,即 正弦量乘常数(Ri),正弦量的微分(Ul)、正弦量的积分(lie)和同频正弦量的代数和 (KVL、KCL)等运算,其结果仍是同频的正弦量。可以看出,各同频正弦电压、电 流之间,在振幅、初相上的“差界和联系”寓于正弦函数描述的电压、电流表达式 及电路方程中。无疑,求解和分析同频正弦函数所描述的电路方程,将能获得正确 的结果或结论,但这一方法对于复杂电路将显得非常繁琐,使分析求解相当困难。根据欧拉公式,可将正弦函数用复指数函数表示,如前所述的正弦量us。和i可表

8、示为i韦I肿叽坤)上述变也表明,一个正弦量可以分解为一对共扼的复指数函数。根据叠加定理和数 学理论.只要对其中一个分量进行分析求解,就能写出全部结果。如取分量 则对应的响应分量为乙肿川网,代入(11)式求解得RI詔(3网吗皿1浪附射+為I浪3+叽E詔(3网U)上式中消去共有因子并整理胃得)由(12)式可求得11R+j3L+侖1R+j(3L-去)该结果用复数形式表述了正弦量i除频率O外的另两个要素G(振幅)和5(初相),因此,根据正弦量的3个要素就可以直接写岀正弦量i的表达式。这表明方程式(12) 在理论上和实际上己足以满足正弦稳态分析的需要,不需要再求解另一分量的结果 按欧拉公式写出正弦量i。

9、上述变换只是数学形式的变换,与式(11)相比,并无实丿贡性的区别,但在形式上实 现了非常有益的转换,它将与时间有关的同频的正弦函数的电路方程转换为与时间 无关的复代数形式的电路方程。更重要的是,它将正弦稳态中全部同频的正弦电压、 电流转换为由各正弦量的幅值和初相组合成的复数表示,如Emd%和人詔匕使同频 的各正弦量在幅值、初相上的“差界和联系”,在电路方程中表述得更清晰、更直观 和更简单,这将大大简化对正弦稳态的表述和分析求解的过程。电路理论中将式(12)中与正弦量关联的复数和I詔卜定义为正弦量对应的 相量,并用对应的带“ ”点符号的大写字母表示。因为打不出带“ ”点符号的大写字母, 这里只能

10、用大写字母本身来表示。如上述的正弦电压us和正弦电流i对应的向量表示分别为+jEEmeu = EinZ(pIlE即正弦波的向量是一人复数,它的模是正弦量的幅值, 它的辅角是正弦量的初相正弦波对应的向量 可根据上述定义直接写岀。向量在复平而Vi上的表示如图3。图3 电路定律的向量形式:1)VCR (元件的约束,向量形式的欧姆定律)电阻 R: E=RI,电感 L: UL=j(oLIL,电容 C: Ucjjfc3CR称为电阻,jsL称为感抗,:称为容抗。总称为阻抗,一般来说阻抗是一个 coC复数,电阻是复数的实部,感抗和容抗之和称为电抗是阻抗的虚部。在激励下由于电抗的存在,响应的初相角会发生变化,在

11、RLC串联电路中这个初相角的(*)L-)变化可表示为(Ppctan以、一般情况下,如果等效阻抗用RjX表示,则有 P=arctan 并且比=点尹2) KCL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向量形式:对电路中任一结点有ii+ip+i 3+.卄1:+.=0或= 0当式中的电流全部都是同频率的正弦量时,则可变换为相量形式为Il+I2+I3+.+&+ =0或:2/ = 0即任一结点上商频的正弦电流的对应相量的代数和为零。2) KVL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相量形式: 对电路中任一回路有U1 -Hb+u 3+. +Uk+. =0或= 0当式中的电压全都是同频的正弦量时,可变换成相量形式为U1+U2+U3+. +

12、Uk+. =0或 =0即任一回路中同频的正弦电压的对应相量的代数和为零。回到那道题里:前边己经解决的问题是分别求岀了电容支路的电流和RL串联支路的电流Ic和II。 现在我们用向量法求一下两个支路电流之和2IC+5CE+宀=E(iS+jMRP c L JR+jL 1/?+jo)L这个结果剩下的都是复数的乘除计算,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复数写成指数的形式,为 了便于理解我先把分子和分母上的两个复数设为A、B并有A=(l oo2LC) + jooCR= | A | e3; I A I =-/(l - a)2LC)2 + (a)CZ?)2 、寫=arctan-_cB=R+jo)L= | B | e1%; I B I -yjR2 + (o)L)2, =arctan以上两式连同=比3血一起代入上式得 r(l-o)2LC)+ja)CR1 EAEI=(比严)(I A | 凸)/( I B | 汕) =_ I A | / I B 门旳+Z)=比I A | / | B门缈(因为本题中电源的初相角=0) 根据上而的向量表达式,直接可以写岀iG的正弦表达式/R2 +(3L)2-arctai 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