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68]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669714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6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6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6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6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68](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襄阳市第四十五中学 吴坤【教学内容分析】富贵不能淫是部编本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取了几篇经典的古代诗文来诠释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品格和志趣这一问题。本文以睿智雄辩的风格来论述人生理想和担当,通过一次辩论阐释了何为大丈夫这个命题,气势磅礴,言之凿凿。学习本文,能让学生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孟子文章的雄辩之风,并受到大丈夫的人生信条的感染。【学生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自身的感受有了较深一层的觉察,阅读文言文时根据一定的积累量来疏通词句的含义,可是还不够全面,容易遗漏某些实词或虚词,遇到一些句式时更是需要教师去点拨;再者,

2、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较为自我,在思想上对自己的约束不够,学习大丈夫的内涵可以让他们在身心上受到熏陶,对于对他们的日常行为也是一种引领。【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理清思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孟子语言之气势;3.体会“大丈夫”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并以大丈夫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理解大丈夫的内涵;把握文章思路,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课型】 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赏曲导入,引大丈夫影子同学们,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短片。好的,欣赏完了,专注如大家,振

3、奋如大家,大家许多想说的话正在内心翻涌,是吗?好,那对于视频中的岳飞,你有着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生答)是的,千古英雄多忠胆,誓死报国以明志。这样赤胆奉献,精忠报国的人是英雄,更是人中大丈夫!我们对这样的大丈夫敬佩有加,那么真正的大丈夫除了像岳飞这样的赤胆奉献,精忠报国,还会是什么样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富贵不能淫,去一探究竟。(二)具体教学步骤一、读文,品大丈夫声韵1.指名说说孟子其人,其书,2.提示这是重要的文学常识,并让学生课下积累,随即引出“战国时的纵横家为何”这一问题。3.生回答,师点评,4.初读文本,读准字音和节奏(1)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2)指名点评,再让该生试着读。(3)

4、师提醒生注意节奏,出示正确的划法,并小结划分句子节奏的依据有主谓之间划、动宾之间划、句首连接词之间划。(4)生按照节奏提示自由读。(5)生根据此提示全班齐读。二、译文,理大丈夫模样1.真是朗朗兮有声,锵锵兮有力。既闻大丈夫其声,那我们就来看看大丈夫其人。不过要先请大家小组合作,出示要求,疏通文意,师巡回指导:要求:(1)小组内每人按“字字落实,文意通顺”之法给组员翻译遍布置的句子;(2)遇到不同的情况挑出相关的字词进行讨论;(3)提炼出通假字、一词多义字、活用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的用法。师巡回指导,重在引导:(1)翻译的完整性、通顺性,落实“诚”、“焉”、“正”、“由”等词的含义。(2)带

5、动学生发现或纠正这几类文言现象:a.“女”、“戒”的通假; b.“安居”、“熄”的古今异义;c.“得”、“之”的一词多义; d.“冠”、“淫”、“移”、“屈”的活用;e.“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此之谓大丈夫”的判断句式。2.小组反馈展示、师生评议;3.文中所立述的大丈夫的语句有哪些?生找,回答,并翻译。4、指名生读。5.师小结:对了,这就是孟子论述的大丈夫的模样,然而我们只知其外,不知其里,这样的学习不够尽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悟出大丈夫的内涵。三、解文,悟大丈夫内涵1.大丈夫的标准分为几条?(生齐答:3条)2.理解第一条:师问:为何把房屋、位置、道路这三个名词引申为仁礼义?(1)居天

6、下之广居:古时有成语叫“宅心仁厚”,住宅是放置内心的地方,内心最宽广的应是仁德啊!在我们学校生活中,仁德有哪些表现?(生答)(2)立天下之正位:位正则身正,所站位置即体现是否遵守国家的典章制度,法律规范。具体而言,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要遵守什么呢?(生答)(3)行天下之大道:道路是我们脚下行走出来的,也是我们做事情的证明。我们做事一定是符合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的,那正是公平正义之路,久之,相信拥护自己的人越来越多,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4)师小结:可见,这第一条中的三个方面正是我们为人处世约束自己的人生信条,这样的信条在我们进入社会前就应该有还是进入社会后再去摸索?(生齐答:进入社会前,再

7、齐读第一条。)3.理解第二条:师问:得志与不得志各指什么情况?与民由之和独行其道这两种做法如何看待?(1)指名回答:得志与不得志各指什么情况?评议(2)指名回答:与民由之和独行其道这两种做法如何看待?评议(3)师小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第二条中的两个方面论述了我们进入社会后面对的不同情况,也是面对顺境和逆境这两种遭遇时该有的态度。(生齐读第二条)4.理解第三条:师问:既然得志与不得志是两种遭遇,那么这一条中的富贵、贫贱、威武便是这些遭遇的什么了?(1)指名回答,评议(预设:具体表现)(2)面对富贵、贫贱、威武这三种遭遇,大丈夫都应该坚持什么?(3)指名回答,评议(预设:本心,初心,

8、引导到原则)(4)师小结:人生经历的具体事件有很多,无论好坏,在这些事件面前,我们都应该坚持最初的本心和正确的原则,这才是大丈夫本色。(生齐读第三条)5.纵观这三条标准,他们可否互换?为何?(生答)师分析:第一条:入世时应有的修身信条,仁德、礼节、大义,第二条:入世后的人生际遇,为民着想,提高自己修养,第三条:入世后的处事原则,坚守本心和原则,三者层层推进,有先后的逻辑顺序。6.是的,大丈夫的这三条标准就是如此,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具体事件,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原则,大家清楚了吗?(生齐答清楚,齐读这三条标准)四、析文,学大丈夫论法1.孟子提出的大丈夫可真是不简单,那纵观全文,

9、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本文,加以思考。2.指名回答,评议(预设:和景春的辩论中,引导二人辩论围绕大丈夫展开。)3.景春的观点是什么?何以得到体现?(1)生答,师分析公孙衍、张仪是何等的人物呢?生根据搜集资料来回答。(2)师引导:是啊。他们这些纵横家虽然位高权重,令人生畏,但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主张,只求迎合国君的心理,拐弯儿抹角地投其所好,可是景春却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3)生答,师引导:这种态度在句式方面如何体现出来的?引出反问、对举的手法。即景春为说明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还对举了他们的影响力大的两方面。(4)生读出景春这种崇拜敬仰的态度。4.可以说,景春的思想还是很坚定的。

10、那孟子在辩驳中分了几步?用了什么手法来辩驳?小组讨论。(1)生回答,师分析,引导先是反问句表达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类比和对举,在这两种手法中破解了景春的观点。(2)通过类比,有何作用?我们已经知道了孟子并不认同景春对大丈夫的描述,而且显得形象易懂,满含不屑嘲讽之意。(3)生读出这种不屑嘲讽之意。(4)立述大丈夫时又用了什么手法呢?有何作用?(5)生答,师小结排比,并补充对举的作用。(6)生读出这种慷慨激昂,言之凿凿的意味。(7)同学们,孟子在破解完景春的观点之后再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就显得有破有立,辩论过程也就完整雄厚了;破解时用类比手法对景春的嘲讽可谓深刻非常,而立述观点时又用排比对举手法又

11、显得气势非凡,言之凿凿,怎能不让人信服。这就是孟子文章的_雄辩_之风。(8)随堂背诵。五、延文,积大丈夫素材1.小组讨论:古往今来,结合人物事迹谈谈,哪些人可以称之为大丈夫? 2.师生互评3.历史上这么多的大丈夫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世间的浩然正气,从他们的诸多著作看,单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以雄辩著称的孟子文章,就有不少抒发正气的名言警句,请从你收集的孟子文章中的名言警句中挑选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再说明理由。4.生谈座右铭,陈述理由。5.师点评。(三)仿文,绘大丈夫形象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丈夫的三条标准,领略了孟子文章以类比、排比、对举为手法而产生的雄辩之风,还积累了大丈夫相关的素材,收获确实不错。

12、2.作业:从古今的大丈夫中选取一位,也使用排比、类比、对举的手法的来对他进行描写,150字左右。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愿我们的言行有大丈夫之风;愿我们的心灵有大丈夫之魂。我们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根据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参照相关资料,这节课我选取了大丈夫作为整节课的主线,从导入、朗读、梳理、理解、延伸等方面都与大丈夫相关。具体来看,有如下做得不错的地方:(1)我以表现岳飞的音乐短片来导入,学生受精忠报国这首热情洋溢的歌曲渲染,很容易调动爱国、报国的情绪,以此引出大丈夫的影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在朗读的时候,我带着学生一起划分节奏,并让学生跟着节奏提示来齐读,他那

13、句“朗朗兮有声,锵锵兮有力,既闻大丈夫其声,我们就来看大丈夫其人”的点评,不仅道出了学生朗读的声韵,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对大丈夫的解读;这也正是课堂的重点之一,我通过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了大丈夫的标准究竟所之为何,并了解了它在具体学校生活中的体现,学生可谓受益匪浅;(3)这篇课文的另一重点是感受孟子文章的雄辩之风,我对文章进行语言结构、表现手法两方面的分析让学生了然于心,这等于学会了大丈夫的论法;接下来我给学生拓展的大丈夫素材既有大丈夫的人物事迹,也有表现大丈夫精神的孟子名句,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素养大有裨益。(4)这节课的作业的设计也算有些特色,以对举、排比、类比的手法来描摹自己选取的大丈夫,不仅能掌握这些手法的运用,还能收到大丈夫精神的熏陶;从板书来看,形式新颖,重点明确,能够让学生抓住本节课的核心;至于末尾对学生的祝福:愿我们的言行有大丈夫之风;愿我们的心灵有大丈夫之魂,贴切教材,也贴切学生,对学生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引领作用。诚然,这节课我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如个别话语说得不够连贯、板书字迹不够工整等,且让我在总结中不断成长吧。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