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谋发展-正确定位创特色概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668523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抓住机遇谋发展-正确定位创特色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抓住机遇谋发展-正确定位创特色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抓住机遇谋发展-正确定位创特色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抓住机遇谋发展-正确定位创特色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机遇谋发展-正确定位创特色概要(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心整理抓住机遇谋开展 正确定位创特色一、重庆汽车学院历史沿革重庆工学院重庆汽车学院是为适应兵器行业“军转民”、“开展两车”和重庆市建立“西部汽车城”、“世界摩托车之都”的须要而快速开展起来的,正是学校领导剧烈的机遇意识,高瞻远瞩,指导我们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机遇,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努力,使汽车学院成为了重庆市重要的应用型人才造就基地之一。下面是重庆汽车学院的历史沿革:1985年复校,成立机电工程系; 1993年学科调整中,机电工程系分成机械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同年,为适应西南兵工“军转民”、“开展两车”和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工业高速开展的须要,学校成立了汽车专业建立领导小组,起先筹建汽车专业;199

2、4年,学校与西南兵工局及在渝企业共同成立了“西南兵工车辆技术教育基金会”,并出资1000万元建立了重工车辆工程学院,用西南兵工自己的话讲:“从今建立了西南兵工车辆人才的摇篮”;1995年,成立车辆工程系、星照汽车学院、攻关汽车修理厂;开创了学校历史上中外合作办学的先河,为车辆专业人才的造就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基地;1996年重工车辆工程学院被市政府确定为建立“西部汽车城”所依托的“三院两所”之一; 1998年车辆工程学科被评为兵器工业总公司部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合并成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模具中心成立;1999年车辆工程学科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0年经市教委批准建立“汽车零部件及

3、其检测技术”和“快速原型与模具寿命”两个重庆市重点试验室;2002年车辆工程学科被评为重庆市 “十五”重点建立的重点学科;同年利用日元贷款工程建立“汽车摩托车试验及培训中心”,使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的试验设备水平到达了西部一流。2003年车辆工程以优异成果成为我校首批硕士点之一;2004年车辆工程学院组建的重庆市车辆模拟与试验工程技术探究中心、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及限制工程技术探究中心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授牌的十个重点建立的示范工程技术探究中心。车辆工程学科被学校确定为首批品牌学科建立工程。2004年5月受重庆市人民政府支配,在车辆工程学院的根底上筹建对“西部汽车城”和“摩托车之都”起重要支撑作用的

4、 “重庆汽车学院”。2004年12月重庆汽车学院成立。2005年市教委批准车辆工程学科设立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车辆工程专业评为学校的品牌专业。重庆汽车学院由人才造就、科技开发、学术沟通与培训三局部组成。人才造就局部设有汽车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工业设计系、工业工程系、机械根底教研室、力学教研室、机械技术根底试验室、汽车及机械制造试验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以后会逐步同其他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产业急需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科技开发局部通过汽车设计工程探究院来整合现有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力气。重庆汽车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本科生1779人,探究生24人,设有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

5、工业工程等本科专业;硕士点两个:车辆工程2003年、机械设计及理论2005年新增。二、造就目标和理念 依据学校坚持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之路;以育人为根本,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开展,产学研严密结合;立足重庆,面对西部,辐射全国,效劳兵工;把学院建立成为造就高素养应用型高级特地人才、整体办学水平居重庆市高校前列的教学型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求,以及西南兵工和重庆市地方经济建立对我们的要求,经过广泛深化地探讨,确定我院以下的人才造就目标、学科专业建立与开展思路和教学改革思路。1、人才造就目标造就具有机械工程背景的具有必须创新实力的应用型高级特地人才。2、学科专业建立与开展

6、思路严密结合国内和重庆市汽车工业开展的须要,以应用探究为主,突出特色,稳定方向,以“车辆工程”为龙头,以现代设计制造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工业工程、工业设计为两翼,以“重庆市重点建立的重点学科”和“重庆工学院品牌学科专业”带动相关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多学科配套并协调开展的格局。3、教学改革思路教学改革的思路是:降低重心,注意穿插,扩大专业面对;强化基地建立,工程综合素养和实力并行造就,提高动手实力和创新实力。体此时此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支配上,以造就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创新实力为核心,以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为龙头,以计算机协助技术为主线,强化根底,注意素养提高。三、建立与执行的措

7、施为了落实与执行我院的学科专业建立与开展思路和教学改革思路,到达人才造就目标,采纳了以下建立与执行措施。1、师资队伍提升教学1.1师资队伍概况我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6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重庆市“322人才”其次层次2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青年骨干教师3人资助打算11人,其中第一批6人;重庆工学院学科带头人3人;重庆工学院后备学科带头人5人;“海归”学者9人;硕士生导师10名,其中有5人还受聘担当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师资队伍建立思路通过引进与造就相结合的方

8、式建立师资队伍,一方面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另一方面特殊重视从企业引进或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教学任务,两方面人才的融合,加强了应用型人才的造就;同时缔造条件支持教师在职提高和进一步强化工程背景,鼓舞、支持教师、学生跨学科组成合作团队,深化企业第一线,建立以解决工程问题为核心的造就体系。经过努力,根本建成了一支能满意教学科研须要,颇具开展后劲的师资队伍:1引进高学历、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人才9人:韩方恩、韩飞宇、许南绍、王德伦、郭晓东、许洪斌、甘彬、徐睿、孙永忠。他们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成果显著,如韩方恩、韩飞宇胜利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韩方恩指导本科学生完成的“先进复合材

9、料科技有限公司创业打算”获2003年重庆市高交会青年创业打算大赛一等奖;王德伦、许南绍教授作为重庆工学院与力帆集团产学研合作工程的代表,为力帆集团汽车工程作出巨大奉献;郭晓东教授在锥齿轮设计理论探究方面到达国际先进水平。2通过“教授流淌站”先后引进教授6人:张猛、罗子健、程乃士、田培棠、鲁三才、高敏。他们对我院学科专业建立和青年教师的造就起到了踊跃的作用。张猛教授所主研的“摇摆辗压轨道成形技术”获2003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程乃士教授在金属带CVT方面的理论探究到达的国际先进水平,局部设计居国际领先水平,组建了CVT开发中心,造就了一支探究队伍,除得到学校重点预研基金资助外,今年还获得重

10、庆市重点攻关工程的支持;高敏教授作为国内工业造型设计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到我校后对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建立和青年教师的造就起了很大的作用;鲁三才教授作为国内进展摩托车道路模拟试验的知名专家,带着的团队经过艰辛的努力,使我院在该方向上逐步跨入了国内先进水平,并起先为摩托车行业效劳。全部进入教授流淌站的教师都参与了本科生教学讲课或指导毕业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3从有关企业、设计院、探究所引进了一批既有理论学问又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如杨翔宇、罗宏、冯文杰、徐云等十余人,改善了教师队伍的构成。4注意现有人才特殊是青年教师的进一步造就和提高,主要方式有:1为新进教师指定特地的指导教师;2要求全部新进教师必

11、需跟班听课;支配新进校的探究生参与试验室的建立工作;没有工厂实际工作经验的必需到实习工厂熬炼半年。3有针对性地送出教师到国内、外有关高校进展专业和技能进修或培训如到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英国Strathclyde大学、日本山口大学等。4鼓舞青年教师接着深造,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十五”期间,共有14名教师在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已有5人取得博士、硕士学位。近日,我院已有2名教师获准到韩国攻读博士学位。2学科建立、科学探究促进教学2.1学科建立成果 依据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须要,采纳向政府踊跃申报和与国内外合作的方式,构筑了一批能满意人才造就须

12、要,有必须实力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公共科研平台。重庆市重点试验室:汽车零部件及其检测技术重庆市示范工程技术探究中心:汽车动力系统及限制、车辆模拟与试验重庆工学院汽车设计工程探究院重庆工学院-韩国TOP RD汽车设计开发中心重庆工学院-美国MSC.software公司CAE 中心重庆工学院测试技术探究所重庆工学院复合材料探究所重庆工学院CVT开发中心重庆工学院-宗申摩托车传动联合试验室 依据我院的特点和重庆市地方经济开展的须要,凝练学科方向,使车辆工程学科成为了我市具有必须特色的学科,同时也带动了我院其它学科的开展,初步形成了全院学科建立协调开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具有必须特色的稳定的探究方向:车辆试

13、验与模拟技术传动及其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复合材料与计算力学2.2科研成果及其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十五”期间,我院先后担当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863工程、教育部骨干教师打算、国防九五预研基金、重庆市攻关工程和企业托付工程,共177项,总经费2462.97万元其中纵向48项,经费822.1万元;横向92项,经费1481. 99万元;其他37项,经费158.7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嘉奖12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15篇;获专利17项;出版专著、教材30本。通过学科建立和科研工作,会聚了队伍,建立了基地,凝练了方向,进而促进了本科教

14、学工作: 1通过科研平台的建立与科学探究工作的开展,我院师资队伍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近三学年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深受学生好评,教学质量稳定,授课质量优良率平均为91.62%; 2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课堂上、在毕业设计环节上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内驾驭本学科专业最新科研动态和信息;同时,教师将科研过程中的局部成果整理、汇编成相关专业教材,促进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我们正组织教师结合科研成果编著机电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概论。 3学生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综合应用学问的实力得到了提高,毕业设

15、计论文质量明显改善,申报专利的人数逐年增加。 表1 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清单序号成果名称作者获奖名称及等级,批准单位1平行轴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探究许洪斌(1)徐云22000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快速原型与模具集成数字制造的探究及工程应用许洪斌(1)2003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激光快速原型及模具制造技术应用推广工程公众技术创新效劳平台的理论与实践许洪斌(6)2002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齿轮范成计算机仿真程序张晋西1200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5定时器装配自动生产线罗 宏1200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面对现代集成设计和制造的网络化销售和定制系统周康渠52004年教育

16、部科技进步二等奖7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稳定性限制贺建民62002年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8CGZ新型机械振动试验装置的研制何渝生1陈福隆22000年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967式操舟机无触点磁电机点火系统罗 辑4200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0摇摆辗压轨道成形技术张猛2王昶42003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1光无线桥系统的研制陶红艳22003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2重庆市建立世界摩托车之都的技术对策探究石晓辉1廖林清42004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表2 教师获得专利清单序号发 明 名 称类型独创人申请专利号公告日1车载自动植树装置管用新型杨翔宇、廖林清许洪斌、杨新桦

17、ZL02245436.52004.2.2新型旋转内滑道式旋转发动机管用新型杨翔宇、杨鄂川廖林清ZL0275935.22003.7.3一种摩擦片金属带式传动组件管用新型程乃士ZL00212516.12000.7.4一种机械摩擦式无级变速装置管用新型程乃士ZL02210478.X2002.3.5麻花钻刃磨机管用新型王化培ZL01206429.72002.36电封闭式汽车起动电机试验台管用新型石晓辉、李 山施 全、肖顺当ZL02276715.02003.97液压式汽车变速器静扭试验台管用新型石晓辉、施全、肖顺当ZL02276716.92003.98纤维加强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筋管用新型韩方恩032529

18、1632004.79人工肌肉独创廖林清、杨含离杨翔宇02133908.2 2003.410太阳跟踪反射聚能曝晒试验机及所运用的太阳跟踪方法独创杨翔宇、廖林清、杨新桦02133688.12004.311一种干式吸尘装置管用新型杨翔宇、廖林清惠树龙、王大坤 ZL200420034138.52005.812新型植树车管用新型杨翔宇、廖林清吴长江ZL200420034137.02005.813自动植树车管用新型杨翔宇、廖林清张秋平ZL200420034151.02005.814一种无级调速机构管用新型林昌华、罗剑波、杜 潇ZL200420061698.X2005.1015自适应磁流变液减振器管用新型杨

19、 岩、黄 金贺建民ZL200420061699.42005.1016汽车侧向随动照明装置管用新型郑光泽、朱宝生200420061784.02005.717摩托车离合器分别机构管用新型李朝晖、张勇200420061783.62005.73课程建立与教学改革3.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学院注意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对力学系列课程、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汽车系列课程等进展了改革和实践,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现已建成了重庆市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重点课程3门,制定了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建立规划和工程建立任务书,从师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拟定了建立措施,采纳了CAI、

20、多媒体教学以及电化教学手段,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带动了系列课程的建立。表3 我院各级重点课程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2002-2003学年2003-2004学年2004-2005学年1机械制图校一类课程重庆市精品课程重庆市精品课程2机械设计院级重点课程院级重点课程校级精品课程3材料力学校一类课程校级一类课程校级精品课程4机械原理校级重点课程校级重点课程校级重点课程5汽车构造校级重点课程校级重点课程校级重点课程6理论力学院级重点课程院级重点课程校级重点课程表4 2001年以来教学成果奖清单序号工程名称获奖人*获奖名称、等级、时间1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廖林清1刘红杰2林昌华3张晋西4王 萍5重庆

21、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12.2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造就模式构建与实践贺建民1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11.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093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教学手段探究与开发邓定瀛1曹建国2 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12.4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究与实践贺建民1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12.5“产学研”合作,造就高质量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重庆工学院车辆工程学科建立与实践石晓辉1廖林清2曹建国3邓国红4徐 云5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04.106机械设计课程教学CAI课件林昌华1杨 岩2周 静3张晋西4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107地方院校机械

22、类工程应用性人才素养和造就模式探究与实践何怀波、廖林清、刘红杰、邓国红、林昌华、曹建国、徐云、邓易元、郑光泽、唐其林、刘驿闻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08地方平凡高校机械类专业试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郑光泽1朱宝生2廖林清3姚 英4林昌华5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09机器零部件测绘CAI李 琳1王 萍4重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0表5 2000年来担当的教学探究工程序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立项时间课题资助经费万1地方院校机械类工程应用型人才素养和造就模式的探究何怀波20000.52机械工程专业内涵构造优化的探究廖林清20000.33关于力学系列课程进展课程设计

23、的探究邓国红20000.34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法探究与实践邓定瀛20000.15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假设干理论与方法的探究廖林清20020.46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关系和实施徐云20010.37建立机械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的探究邓国红20020.48根底力学课程考试改革探讨王国超20020.39我国高等教育工业工程人才造就模式探究陈世平20030.310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试验教学的探究与实践郑光泽20030.311高科技时代计算机协助设计教学应对措施探究张晋西20030.412我国高等教育工业工程试验室建立模式与专业特色探究陈世平20040.313现代车辆工程技术教育新体系的探究廖

24、林清20050.4514基于J2EE的机械制图考试评价系统李 琳20050.315以工程实践为核心的机械工程综合试验工程探究郑光泽20050.816机械设计根底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杨 岩20050.2517开设创新机械设计课的设想探究张晋西20050.418重庆汽车学院试验室建立与管理模式探究朱宝生20050.219材料力学试验教学改革的思索与探究王国超20050.22教材建立与选用我院在教材建立与选用方面,优先选用适合的优秀统编教材和面对21世纪课程教材,并鼓舞教师编写具有学科或专业特色的教材。2001年以来公开出版教材30部。其中现代设计法其次版、机械设计方法学(修订版)、机械制图、Sol

25、id edge管用教程、汽车概论(修订版)、机械制造技术根底、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材料成形技术根底、汽车文化等教材为目前我院本科生选用教材。此外,为了进展双语教学,韩方恩博士编写了英语教材Fundamental Concept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with ANSYS有限元分析根本概念以及ANSYS应用,该教材已经在0291-1、-2、-3和0292班运用。表6 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教材专著序号教材教学用书名称作者*出版日期出版单位1Visual B二次开发AutoCAD范例精解张晋西(独著)2004.01.清华大学出版社2Vi

26、sual Basic与AutoCAD二次开发张晋西(独著)2002.02清华大学出版社3Solid edge管用教程王萍(独著)2004.09.清华大学出版社4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李朝晖(1)郑光泽(2)2004.03.重庆大学出版社5汽车原理与构造上、下册陈有方(1)曹建国(2)杨 英(4)2003.09重庆大学出版社6汽车文化俞 宁(1)曹建国(2)2004.03重庆大学出版社7汽车修理管用技术曹建国等2003.12重庆大学出版社8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曹建国(1)邓定瀛(2)廖林清(3)2003.07重庆大学出版社9汽车新技术李朝晖(1)杨新桦(2)2004.03重庆大学出版社10自动变速

27、器原理与运用邓定瀛等2002.09重庆大学出版社11机床设备电气与PLC限制罗 辑(1)陈世平(3)2004.05重庆大学出版社12现代设计法其次版廖林清(1)郑光泽(2)2004.11重庆大学出版社13机械设计方法学(修订版)廖林清(1)王化培(2)2001.03重庆大学出版社14汽车概论(修订版)曹建国(1)廖林清(2)2001.03重庆大学出版社15机械制图刘红杰(1)2002.07重庆大学出版社16奥拓轿车运用与修理陈有方(1)2001.01机械工业出版社17精锻模具图册何怀波(副主编)王昶(副主编)2001.10机械工业出版社18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林昌华(2)2001.12重庆大学出版

28、社19机械制造技术根底唐其林(2)2001.07重庆大学出版社20数字图像处理及MATLAB实现雷 刚(4)2003.06重庆大学出版社21材料成形技术根底王昶(参编)2000.08重庆大学出版社22制造企业效劳质量工程王化培(参编)许洪斌(参编)2003.07重庆出版社23数控加工工艺根底罗辑(参编)2004.07重庆大学出版社24信息论与编码陶红艳(参编)2002.07重庆大学出版社25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陶红艳(参编)2004.07高等教育出版社26摇摆辗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何怀波(参编)2001.12重庆大学出版社27初级汽车修理工培训教材伍少初(参编)2003.02电子工业出版社28中级

29、汽车修理工培训教材伍少初(参编)2003.02电子工业出版社29高级汽车修理工培训教材伍少初(参编)2003.02电子工业出版社30理论力学王国超(副主编)2004.04重庆大学出版社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学院一贯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运用CAI、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踊跃鼓舞教师引进或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同时踊跃进展考试方法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实力也得到了提高。如:在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中采纳现场情景教学,教学效果很好,并受到学生的好评;材料力学课程进展了考试方式改革的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汽车构造课程采纳功能分析教学法、变体分

30、析教学法结合现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机械制图课程改革课程体系,从本学期起先试点,从三维实体入手进展教学,还思维的原来过程,效果良好;试验教学管理采纳自主开发的网上选课系统和电子触摸屏系统进展,教学内容中特殊注意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使学生能刚好把握前沿科技。聘请探究所等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局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汽车试验学的局部章节由重庆汽车探究所的探究员级高工周本学等讲授,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齿轮机床章节由重庆机床厂教授级高工廖绍华讲授。4 基地建立与实践教学改革截止2005年5月,重庆汽车学院试验室拥有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761.73万元(800元以上)。教学试验

31、室面积共计3760平方米。设备台套数714(800元以上);8个校外实习基地和 3个校内实习基地。4.1实习与实训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现有东风汽车公司、长安公司、嘉陵公司、重庆机床厂、綦江齿轮厂、重庆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潍柴发动机厂、建立工业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等8个校外实习基地;有汽车拆装、驾驶、工程训练中心等3个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实习和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工程实力造就。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除了正常的教学实践外,还结合教学须要到重庆汽车探究所、重庆马路科学探究院进展现场教学,加强汽车性能试验方法和设备的学习、开阔视野。 汽车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设计充分结合学生就业状况,聘

32、请就业单位的技术骨干担当指导教师,完成企业的实际产品开发课题,实现了资源及优势互补,为造就本科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科学探究实力,探究出切实可行的道路。工业设计专业还依据自身的特点,采纳敏捷多样的方式,将学生分散到有关的地区、单位完成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效果良好。如0149班陈磊同学在签约单位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该同学毕业设计完成的“OMOM智能胶囊的内外包装设计”和“OMOM智能胶囊记录仪的外观设计”已经被公司采纳,其间还完成该公司产品说明书一项,平面广告设计一项。在毕业设计中,我们要求学生完成专利申报文件的撰写,对能申请专利的成果赐予踊跃的支持,从而造就学生学

33、问产权爱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力,近三年学生书包专利四十多项。4.2试验教学改革2005级人才造就方案中,我院遵照“设计分析制造工程管理”的思路,整合试验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试验课程单独设课,打破原有试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模式,建立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试验教学体系。以根本实力训练为根底,以综合素养造就为核心,以创新实力造就为主线,强调多学科穿插,表达机械与艺术、机械与管理相结合的特点。变更传统的试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纳根底试验“教师带着走”、专业试验“教师看着走”、综合试验“学生自己走”的方法开展试验教学。5严格管理,保障教学

34、我院党政领导始终将教学工作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把造就合格人才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学院经常性的院务工作会都要探讨有关教学工作,专题探究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各系、教研室、试验室的一切工作都是以教学为中心;学院每年召开的教学研讨会,要求各系、教研室、试验室必需提交教学探究论文,围绕学校的中心主题,结合我院的实际再拟定自己的教学探究主题,在全院范围内谨慎进展探讨。经过多年的探究与探讨,在涉及学科专业建立、教学质量、教书育人、试验室建立、课程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逐步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形成了共识。每学期组织院内各系教研室、试验室及学办主任、教学科研骨干、教授、博士就我院的学科建立、教学工作、

35、试验室建立等方面的问题进展谨慎探讨,并落实于每学期的工作要点/打算及各个系试验室的详细实施打算中。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是学院经常性的工作,是学院永恒的主题。多年来特殊是从1999年本科合格评价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和注意有关教学标准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注意平常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特殊是每学期的教学根本资料的收集与检查。学院屡次特地组织系主任学习学校的有关教学管理文件和标准;并要求各系在教研室活动中谨慎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思想,学习有关教学工作标准,要求全部教师必需严格遵照有关标准,踏踏实实完成规定的任务。此外,提高教学质量是教研室活动中经常性的主题。我院谨慎

36、执行学校和学院制定的人才造就打算以及有关管理、规章制度,严格遵照标准处理教学运行中的问题,如教学打算的微调、教师调课手续的办理等。同时,还结合院情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执行学校有关质量标准的细那么、相关制度或补充规定,如2003-2004学年其次学期制定的“关于加强车辆工程学院教学工作的几项措施”,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制定的“车辆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补充溢施细那么探讨稿”,2004-2005学年其次学期制定的“重庆汽车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标准探讨稿”等。从2004-2005学年起先,我院将评教排名后5%且学生评价65分以下的教师予以公布,并赐予停牌、转岗或必需在校内、外进修等方

37、面的处理。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质量,刚好发觉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院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当,成员由书记、副院长、教学秘书和各系教研室主任、试验室主任担当。通过经常性的听课,经常性的教研室活动,定期的教师、学生座谈会以及教学联系会,系、教研室、试验室主任工作会,督导小组工作例会,充分与教师和学生接触,开展双向教学信息反应,汲取各方面对教学工作的看法和要求,刚好探究改良方法,使教学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使日常教学工作有打算、有步骤、高质量的进展。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我院从2003-2004学年其次学期起先每年组织教师进展观摩教学竞赛活动,各系组织教师踊跃参

38、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实力,造就应用型人才,从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起先从重庆汽车探究所、重庆机床厂等聘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我院的教学工作,给我院的学生上课、开设讲座等,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增加了工程实际学问。四、效果与特色经过几年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人才造就效果并形成了特色。1效果1.1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提高,学生生源质量逐年相对改善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张,生源质量逐年滑坡的大环境下,我院生源质量逐年改善,学生专业思想稳定,前几年只有学生转出,而目前不断有学生要求转入重庆汽车学院。1.2学生实践实力和创新实力得到提高造就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实力

39、是我院人才造就的重要内容。从2003级起先,学校在人才造就打算中制定了学分制综合教育打算的方案,为学生专业素养的拓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平台。近年来,通过实行学生科研 “导师制”及举办“汽车文化节”和“汽车零部件拆装”竞赛等,踊跃引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师的科研工作。参与大学朝气械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机器人大赛、学校“开拓杯”等竞赛,获得了较好成果;在申报专利、汽车拆装大赛、数控综合实践、CAD/CAM以及各种软件培训等环节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表7 2002年以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获奖状况统计表获奖名称数量第6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2005

40、年戏剧表演:一等奖1项 国际赛制灭火竞赛:三等奖1项 论文竞赛:一等奖1工程,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朝气械创新设计大赛2004年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朝气械创新设计大赛西南地区预赛2004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组织奖首届创新杯大赛2002年优胜奖1项重庆工学院第十届开拓杯2002年立项21项,其中独创类3项,论文18篇,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重庆工学院第十一届开拓杯2003年立项4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重庆工学院第十二届开拓杯2004年立项36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6项科研立项2005年27项申报专利/获得专利42项/5项表8 2002年以来学生申报专利统计表序

41、号专利名称类型申请时间获得时间及专利号学生班 级指导教师备 注1新型旋转内滑道式旋转发动机管用新型2002.72003.7(ZL02275935.2)杨鄂川9643杨翔宇廖林清2002-2003学年2一种干式吸尘装置管用新型2004.62005.8(ZL200420034138.5)惠树龙0045-1杨翔宇廖林清王大坤2003-2004学年3新型植树车管用新型2004.62005.8(ZL200420034137.0)吴长江0045-2杨翔宇廖林清4自动植树车管用新型2004.62005.8(ZL200420034151.0)张秋平0045-2杨翔宇廖林清5光学瞄准定位装置国防2004.7沙大

42、亮0043杨翔宇6一种无级调速机构管用新型2004.102005.10(ZL200420061698.X)罗剑波杜 潇0043林昌华7路面破裂机独创2005.6张小林0145-1杨翔宇谢 明苏培林01438一种机械无级变速器离心变速装置管用新型2005.6黄永玖0143杨翔宇9旅行用房车管用新型2005.6司文利王 庭0143廖林清杨翔宇张在林0145-210车用拉索操作效率测试装置管用新型2005.6马 奔0143杨翔宇11车用拉索耐久试验装置管用新型2005.6张 洪0145-2谢 明12移动式清洗车管用新型2005.6陈耀冰罗瑞田0145-1廖林清2004-2005学年董向阳0145-2

43、13拖挂式旅行房车管用新型2005.6刘雪松陈志军0145-1廖林清杨翔宇14一种客车活动楼梯装置独创2005.6陈志军刘雪松0145-1廖林清杨翔宇15一种房车自动踏步装置管用新型2005.6陈志军刘雪松0145-1廖林清杨翔宇16包装盒外观专利2005.7陈 磊0149刘红杰17包装盒2外观专利2005.7陈 磊0149刘红杰18落地灯1外观专利2005.7韦 军0149刘红杰19落地灯2外观专利2005.7韦 军0149刘红杰20胶囊内窥镜用图像记录仪外观专利2005.7陈 磊0149刘红杰21越野摩托车外观专利2005.7张祖建0149刘红杰22冰箱外观专利2005.7武建川0149高

44、 敏谢 静23灯1外观专利2005.7李春霞0149高 敏谢 静24灯2外观专利2005.7任姜平0149高 敏谢 静25电话亭外观专利2005.7吴 燕0149谢 静高 敏26熨斗外观专利2005.7孙伟志0149高 敏谢 静27自行车外观专利2005.7吕中伟0149柯善军28办公用具外观专利2005.7韩璐平0149柯善军29收款机外观专利2005.7张茂佳0149柯善军30包装袋1外观专利2005.7郑封梅0149周 星贺莲花31包装袋2外观专利2005.7郑封梅0149周 星贺莲花32包装袋3外观专利2005.7郑封梅0149周 星贺莲花33摩托车外观专利2005.7古远征0149周

45、 星贺莲花34汽车外观专利2005.7邓峰洋0149秦 燕35护栏外观专利2005.7冉隆旺0149秦 燕36按摩器外观专利2005.7戴郁晖0149何雨津表9 2002年以来学生毕业设计被地方行业采纳状况序号成果或论文题目采纳单位采纳时间学生班 级指导教师备 注1XCJ68型号洗菜机的改良设计青岛如立电器有限公司2004.6范国华0049朱双2003-2004学年2OMOM智能胶囊内包装设计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05.6陈 磊0149刘红杰2004-2005学年3OMOM智能胶囊外包装设计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05.7陈 磊0149刘红杰4OMOM智能胶囊记录仪外观设计重庆金山科

46、技集团有限公司2005.7陈 磊0149刘红杰1.3毕业学生的造就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确定,局部学生已成为企业骨干毕业生能很快的胜任工作。青山工业公司、重庆汽车探究所、力帆集团等用人单位对我院的毕业生赐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爱岗敬业,根底扎实,动手实力强;不少毕业生走上了企业的技术领导岗位,如1998届谭本宏已担当南京福特产品开发部经理,2000届毕业生胡成太已担当长安汽车探究院NVH室主任,2001届辛琪已担当重庆力帆集团动力开发部部长等。1.4毕业生就业状况我院特别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院领导和教师都踊跃协助和指导学生就业,近年来毕业生供求关系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02年我院毕业生195名,

47、签约率83.10;2003年毕业生184名,签约率86.40;2004年毕业生274名,签约率91.97,就业率95.26。2005年毕业生313名,签约率92,就业率94.72、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特色逐步形成2.1 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造就模式通过“工程合作”、“联合建立探究机构试验室”、“人员互聘参与对方的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等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与企业及有关探究院所优势互补,共谋开展,在为企业效劳的过程中,探究并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人才造就模式;2.2 基地建立和科学探究严密结合重庆地方支柱产业开展须要,成为重庆市举足轻重的人才造就基地和科学探究基地之一紧紧抓住了车辆技术教育基金会和日元贷款工程“汽车摩托车试验及培训中心”等难得的机遇,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立了一流的重庆汽车学院试验室;同时还与企业共同建立联合试验室。目前已建成的一个重庆市重点试验室、两个重庆市工程技术探究中心,已成为重庆市三大公共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局部,为本科生和硕士生造就以及科研供应了良好的根底条件。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立,强化基地建立,提高造就质量,把重庆汽车学院建立成为与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工业开展相适应的高质量的特地人才造就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