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教学设计[10]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664281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野望》教学设计[1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野望》教学设计[1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野望》教学设计[1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野望》教学设计[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望》教学设计[1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野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诗是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唐诗五首中的第一首诗。本单元主要选取了一些抒写祖国大美山川之美古诗词,学习这些作品可以让人获得美的享受。本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因此,我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来体会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古诗文学习能力。但是缺乏系统的体验,在赏析古诗词方面还需进一步学习提升。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指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曲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2、读

2、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律诗的格律美。3、读出本诗意象,感受本诗的结构美、意境美。4、理解诗歌,完成背诵。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律诗的格律美。2、通过结合注释与朗读,理解诗文大意,读出本诗意象,感受本诗的结构美、意境美。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律诗的格律美。通过结合注释与朗读,理解诗文大意,读出本诗意象,感受本诗的结构美、意境美。【教学难点】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2、准

3、备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检查多媒体运行状态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结合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诗人用最常见的意象,通过巧妙地手法,创造出了一幅萧瑟恬静的山中秋景画,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野望,一起来领略初唐第一隐逸诗人地风采。二、知人论世,读出音韵美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的、轻声的朗读本诗。朗读

4、指导:(1)读的时候可以读出声音;(2)结合注释,自己理解一下这首的大意。读古诗需要有读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感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更好的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古诗难以理解,因为它们距离我们太久远了,我们需要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1)挑选资料,知人论世我这里有这首古诗和王绩的相关资料,仔细挑选要学习这首古诗的必备资料。预设:(生1:“野望写作背景”生2:“王绩的生平经历”生3:“王绩的诗歌成就”)师:说的非常好,信息资料浩瀚无边,学会有方向、有目的查找资料,是我们学习古诗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那我们就一起看看吧!野望写作背景: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

5、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王绩的生平经历: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隋朝教育家王通(号文中子)之弟,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叔公,初唐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山(今宿州五柳风景区),自号“东皋子”。王绩的诗歌成就:王绩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清】翁方纲:石洲

6、诗话卷一。 王绩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初唐第一隐逸诗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诗歌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学们你能从这些资料当中提取帮助你理解本诗的关键信息吗?预设:(生1: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多次辞官还乡。生2:王绩擅长山水田园诗,是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初唐第一隐逸诗人,此诗作于当时王绩辞官归隐东皋之时。)师:很好,你们很快的捕捉到这首诗是初唐第一隐逸诗人以及五言律诗的奠基人,辞官归隐所作这最关键的信息。一会儿在深入学习古诗时,这些资料会给予我们帮助。因此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到资料的运用。(2)回归诗歌,开启旅程让我们回到诗歌,题目中,有

7、一个动词是什么?预设:(生:“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王绩一起去眺望东皋山的秋景。三、感受画面,读出意境美: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诗歌的意思。预设:师: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生1: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生2: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生3: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2、同学们,诗人王绩为我们描绘一幅东皋秋色图,那么在这幅图画当中诗人望到哪些景物?生1:东皋、薄暮、秋树、落晖生2:牧人、犊、猎马、禽、薇草师:同学们在这幅东皋秋色图中,看到了东皋、薄暮、秋树

8、、落晖、牧人、犊、猎马、禽、薇草,大家再朗读本文中的第七个注释,薇草是作者看到的吗?3、细读诗歌,体会结构美薇草是隐士的象征,诗人用采薇来说明自己的志向,想要学习古代隐士伯夷、叔齐,从今往后便隐居不仕,过一种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所以采薇并非诗人所看到的景物,而是诗人想象到的意象。诗人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时,并不会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将自己的情感蕴藏在景物之中,隐藏在字里行间。请同学们以8人为小组,结合每一联中诗人看到的景物,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提示:可以从叙述、抒情、近景、远景、动景、静景方面来思考大家按照下面的格式来分析本诗。诗人在“东皋薄暮望”用叙述的表达方式点明了自己所处的地点、时

9、间以及自己在眺望秋色这件事,而后诗人“徙倚欲何依”通过徘徊和无所依靠抒发了自己内心复杂抑郁的情感。生1: “树树皆秋色”写诗人举目四望,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是近景;“山山唯落晖”写诗人看着重重山岭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是远景;这两句诗人通过近景和远景的配合渲染了作者的孤寂苦闷之情师:语言很优美,那么你能按照自己分析出来的情感,将这句诗朗读出来吗?生1读;师:节奏和韵律都很准确,尤其是“皆”和“唯”读出了重音,让人感觉到诗人心中的孤寂与苦闷。生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是写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面。牧牛人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带着猎物

10、满意而归的景象。师:观察的很是仔细,能够想象出一幕幕动态的画面,那你能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呢?生2读。师:停顿和韵律都很不错,让人仿佛能看见牧人和猎人回家的笑容,但是我有一个疑问,整首诗的感情都是较为苦闷和惆怅,这里突然写了欢乐的场面,是不是太过于突兀了?大家讨论一下,诗人为何会如此写呢?生1:诗人看到如此欢乐的场景,更容易激起他隐居田园的愿望。师:你能从诗人的视角去看,很不错,那么诗人此时是亲朋满座还是孤身一人呢?生2:孤身一人。师:很好,诗人此时是孤身一人在看着别人其乐融融,那么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会有怎样的感觉呢?生3:我会感觉很悲伤,很难过。师:对,就是难过和伤心,诗人在看到这样的场

11、面之后,心中的悲凉油然而生,因此他在尾联说生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师:这一句应该如何分析呢?生5:诗人从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来,看到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是实写,心中的苦闷惆怅更加深厚,只好在山坡上高歌,怀念远去的伯夷和叔齐,是虚写,借以抒发自己的隐逸山林之志。师:能够联系上下文的诗意来感受诗人的情感,而且能发现尾联中的虚实结合,进步很大。那你来依照自己的分析,朗读尾联。生5读。师:很有感情和韵味,特别是“无相识”和“怀采薇”用悠长的语调读出,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整体学习了本首诗的结构,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

12、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以乐写哀,回味无穷;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四、课堂总结:野望它有音韵之美,美在平仄有致,音韵和谐;它有结构之美,美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它有意境之美,美在情景一色,哀而不伤。五、课后拓展山水田园诗是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他诗人的山水田园诗,想一想最能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向往的诗句是哪句

13、?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2、请同学们结合本诗的意境,写一段话,比如:“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夕阳缓缓落下,最后的余晖照在我的脸庞,我站在熟悉的街道,却不知应该去往何处。要求:字数不超过100字,语言精炼,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生活;不抄袭,不套做。七、板书设计 野望 王绩 东皋 叙述 何依 抒情 抑郁正 树树 近景 山山 远景 静 苦闷侧 驱 返 带 归 动 孤寂实 无相识 叙述 怀采薇 抒情 虚 隐逸山林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