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探索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663357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探索(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探索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王世君一、利用学生急于探究心理特征,、激发创新理论研究1、以创新活动为切入口,开拓创新理论研究 培养青少年成为一个建设国家的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的需要。 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大赛已经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展示平台,也是青少 年在科技活动中最有成就的一个标志,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反映。科技创新活动作 为激发学生去研究科学理论方法之一,是因为学生对新颖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 主要掌握学生喜欢创新的心理,通过引导开拓学生对创新理论研究的学习,那么 创新作品就拥有理论支撑,通过理论研究使学生产生创新欲望,那么创新人才就 会产生。2、以创新作为平台,

2、鼓励理论结合实践探索我们学校初二学生熊诚同学的创新作品阳光雨水等自然资源再生循环 利用的家庭综合控制系统是在2010 年上海世博会绿色、环保、节能、低碳 和资源再生利用建设美好城市生活中得到启发。以上海市第 26届英特尔上海 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创新平台,通过老师的引导,从绿色、环保、节能、 资源再生利用方面着手,确立创新课题。一开始觉得困难非常大,创新设想真正 实施起来很不容易。老师积极鼓励将确立课题扶植到动手实践制作,在实施活动 中通过查找类似资料与探索科学,从查新开始得知,有关节能、环保和水资源循 环利用的文章、报道、技术专利以及专项技术产品不计其数,决定开发一个集中 管理与分散控制

3、相结合的智能系统方有可能实现。经过科学探索,该作品在上海 市第26 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又被推荐为明日科技之星开 放式论坛达人奖作品。二、尝试创新活动、探究实施过程1、满足学生好奇心、尝试活动全过程科技创新活动首先要学生对创新意识有冲动感,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为 了满足这好奇心才会产生冲动去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创新探究的全过程。因为创 新作品不是空谈,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它必须是可以适用于生活的。所以必须经 历反复的实践、探索、改进来才能完成作品。熊诚同学的作品家庭废水再生利 用控制装置按照三化“模块化、结构化、可视化”的系统结构和五性“技术先 进性、工作稳定可靠性、操作简单易

4、用性、功能可扩易展性以及价廉物美性”的 设计原则,把该装置分成四大部分:水流管网、过滤器、集中控制器和分散控制 器;和一个水限位发信传感部件来设计,用集成电路芯片及其组合逻辑电路、天 然资源、集中与分散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与并行处理、废水过滤与再生循环 利用、太阳能发、供电、微电脑配置及其接口、作业控制语言、数据库、极值跟 踪控制、目标识别与控制、 3G 手机通信与视频图像传输、遥控遥信。这是尝试 创新活动好奇心触动和对科技创新不断探究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反映。2、在实践中探索研究、逐步提升完善创新作品科技含量科技创新作品的产生最终是要经过实验来证明研究成果的结论。结论正确与 否就是看实际。阳光

5、雨水等自然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家庭综合控制系统 在制作实践探索研究过程中,排除了不合理因素层层推进,从科学理论到制作最 后的实验,实验结论:当负载为45W时,蓄电池放电电流约4.2A,可持续供电 4.3h;而如今负载85W,蓄电池放电电流约8.0A,即便18Ah的蓄电池已充满电 也只能持续放电(18/8) 2.25h。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相吻合。逐步提升完善了作品的创新性,达到了绿色、环保、节能、资源再生利用设计一套积木式的功能 可随意增、减的综合控制系统,把家庭可利用又方便利用的自然资源(太阳能, 天降雨水,一次用后水,以及空间卫星与频率等)全都再生循环利用起来。使作 品得到完善,科技含量进一步

6、得到提升。3、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拓展创新活动领域科技创新作品的成功离不开专家的点评,青少年学生所学的知识毕竟有限,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提供社会各类资源,不断通过科学学科专家为学生 进行作品点评与辅导,实施专业指导,在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寻找与课题相关资 料,实践创新意识,从内部到外部拓展创新活动范围包括与课题相关科研院所这 些资源的利用,为创新作品产生提供有力保证。三、从创新活动中感悟、在实践中创新能力得到培养1、创新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它是一门综合实践学科,教师要以创新大赛科技活动为契机,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契机与热门创新点。创新课题确立就

7、是问题 开始,也是研究开始,通过研究实践到科学结论得出实际上是学生自己创新能力 的提升过程。2、充分激发创新积极性、发挥学生科学潜能科技创新发明创造过程不是简单过程,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程,在制作作品 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遇到得困难是不能预见的,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激发 学生积极性,如王禹曦同学无障碍轮椅研究创新课题在上海市第 26 届英特尔上 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遇到问题他一度想放弃,经过老师鼓励激发创新积 极性,坚持参加,获得上海市第 26 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在创新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科学潜能,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 来,那么就是成功了一半,达到事半

8、功倍之效果。3、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活动的要求培养出来现代科技教育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通过科技创新大 赛这平台,在科技创新创造性教育机制中充当创新思维引导者,让学生感到有老 师的支持会大胆创新。作为教师同时对创新作品提出高要求,把科技含量进一步 提升,这就需要利用好学生的创新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对创新作品制作成功欲望。 只有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科学知识进一步得 到巩固,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的实 践、不断的科学探索,那么我们在不久将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将成为一个个创新探 索人才。参考文献:1、李建军创造发明学导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钱明辉研究性创新-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 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