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6633525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1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第一章、流体流动一、流体静力学二、流体动力学三、流体流动现象四、流动阻力、复杂管路、流量计一、流体静力学:压力的表征:静止流体中,在某一点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静压力,简称压力,俗称压强。表压强(力)二绝对压强(力)-大气压强(力)真空度二大气压强-绝对压大气压力、绝对压力、表压力(或真空度)之间的关系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应用:压力形式p,p+pg(z-z)备注:1)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内,处于同一2112能量形式”1+zg,”2+zg水平面上各点压力都相等。P1P2此方程式只适用于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连续的流体。应用:U型压差计p-p,(p

2、-p)gR120倾斜液柱压差计微差压差计二、流体动力学流量mS=GA=n/4d2G质量流量叫kg/sV=uA=n/4d2u叫=VsP体积流量VSm3/s质量流速Gkg/m2s(平均)流速um/sG=uP连续性方程及重要引论:ud12一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及应用(例题作业题)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zg+u2+匕,Wzg,u2,2,EWJ/kg121Pe222pf以单位重量流体为基准:z,丄u2+厶+Hz+丄U2,厶+EhJ/N=m12g1Pge22g2Pgf输送机械的有效功率:NmWeseN输送机械的轴功率:Ne(运算效率进行简单数学变换)应用解题要点:1、作图与确定衡算范围:指明流体流动方向,

3、定出上、下游界面;2、截面的选取:两截面均应与流动方向垂直;3、基准水平面的选取:任意选取,必须与地面平行,用于确定流体位能的大小;4、两截面上的压力:单位一致、表示方法一致;5、单位必须一致:有关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相匹配。三、流体流动现象:流体流动类型及雷诺准数:(1)层流区Re2000(2)过渡区2000Re4000本质区别:(质点运动及能量损失区别)层流与端流的区分不仅在于各有不同的Re值,更重要的是两种流型的质点运动方式有本质区别。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各质点互不碰撞,互不混合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并相互碰撞,产生大大小小的

4、旋涡。由于质点碰撞而产生的附加阻力较自黏性所产生的阻力大得多,所以碰撞将使流体前进阻力急剧加大。管截面速度大小分布:无论是层流或揣流,在管道任意截面上,流体质点的速度均沿管径而变化,管壁处速度为零,离开管壁以后速度渐增,到管中心处速度最大。层流:1、呈抛物线分布;2、管中心最大速度为平均速度的2倍。湍流:1、层流内层;2、过渡区或缓冲区;3、湍流主体湍流时管壁处的速度也等于零,靠近管壁的流体仍作层流流动,这作层流流动的流体薄层称为层流内层或层流底层。自层流内层往管中心推移,速度逐渐增大,出现了既非层流流动亦非完全端流流动的区域,这区域称为缓冲层或过渡层,再往中心才是揣流主体。层流内层的厚度随R

5、e值的增加而减小。层流时的速度分布u=丄u2max湍流时的速度分布u0.8umax四、流动阻力、复杂管路、流量计: 计算管道阻力的通式:(伯努利方程损失能)范宁公式的几种形式:圆直管道h,九fd2非圆直管道p,pW,尢ffd2运算时,关键是找出九值,一般题目会告诉,仅用于期末考试,考研需扩充非圆管当量直径:当量直径:dd=4r(4倍水力半径)eeH水力半径:r=Ahn(流体在通道里的流通截面积a与润湿周边长n之比) 流量计概述:(节流原理)孔板流量计是利用流体流经孔板前后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流量测量。孔板流量计的特点:恒截面、变压差,为差压式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的能量损失远小于孔板流量计。转子流

6、量计的特点:恒压差、恒环隙流速而变流通面积,属截面式流量计。复杂管路:(了解)并联管路各支路的能量损失相等,主管的流量必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一、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二、特性参数与特性曲线三、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四、工作点及流量调节离心泵:电动机T流体(动能)静压能一、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离心泵的主要部件:离心泵的的启动流程:5#叶轮泵壳液体的汇集与能量的转换转能吸液(管泵,无自吸能力)#排放泵轴密封填料密封机械密封(高级)叶轮其作用为将原动机的能量直接传给液体,以提高液体的静压能与动能(主要为静压泵壳具有汇集液体和能量转化双重功能。轴封装置其作用是防止泵壳内高压液体沿轴

7、漏出或外界空气吸入泵的低压区。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气缚现象:离心泵启动前泵壳和吸入管路中没有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有空气,而空气的密度又远小于液体的密度,故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处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吸入泵内,此时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表明离心泵无自吸能力。因此,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灌泵。汽蚀现象:汽蚀现象是指当泵入口处压力等于或小于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发生汽化,气泡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凝聚或破裂产生压力极大、频率极高的冲击,泵体强烈振动并发出噪音,液体流量、压头(出口压力)及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离心泵的汽蚀。二、

8、特性参数与特性曲线:流量Q:离心泵在单位时间内排送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压头(扬程)H:离心泵对单位重量(1N)的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效率:总效率=hvmh轴功率N:泵轴所需的功率N二Ne-Q曲线对应的最高效率点为设计点,对应的Q、H、N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铭牌所标出的参数就是此点的性能参数。(会使用IS水泵特性曲线表,书P117)三、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气蚀现象的危害: 离心泵的性能下降,泵的流量、压头和效率均降低。若生成大量的气泡,则可能出现气缚现象,且使离心泵停止工作。 产生噪声和振动,影响离心泵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环境。 泵壳和叶轮的材料遭受损坏,降低了泵的使用寿命。解决方案:为避免发生

9、气蚀,就应设法使叶片入口附近的压强高于输送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气压。通常,根据泵的抗气蚀性能,合理地确定泵的安装高度,是防止发生气蚀现象的有效措施。离心泵的汽蚀余量:为防止气蚀现象发生,在离心泵人口处液体的静压头(P/Pg)与动压头(U12/2g)之和必须大于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头(Pv/Pg)某一数值,此数值即为离心泵的气蚀余量。NPSHPi+叮PvNPSHJHH抗气蚀性能好pg2gpgSg必须汽蚀余量:(NPSH)r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PS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Hg(低于此高度0.5-1m):关离心泵先关阀门,后关电机,开离心泵先关出口阀,再启动电机。四、工作点及流量调节:管路特性与

10、离心泵的工作点:由两截面的伯努利方程所得9全程化简。联解既得工作点。离心泵的流量调节:1、改变阀门的开度(改变管路特性曲线);2、改变泵的转速(改变泵的特性曲线);减小叶轮直径也可以改变泵的特性曲线,但一般不用。3、泵串联(压头大)或并联(流速大)往复泵的流量调节:1、旁路调节;2、改变活塞冲程和往复次数。#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第三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密度不同)一、重力沉降二、离心沉降三、过滤一、重力沉降:沉降过程:先加速(短),后匀速(长)沉降过程。流型及沉降速度计算:(参考作业及例题)层流区(滞流区)或斯托克斯定律区:(10-4Ret1)(K2.62)过渡区或艾

11、伦定律区:(1Ret103)(2.62K69.1)湍流区或牛顿定律区:(103Ret69.1)相应沉降速度计算式:(公式不用记,掌握运算方法)计算方法:11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1、试差法:即先假设沉降属于某一流型(譬如层流区),则可直接选用与该流型相应的沉降速度公式计算U,然后按u检验Ret值是否在原设的流型范围内。如果与原设致,则求得的u有效。否则,按算出的Ret值另选流型,并改用相应的公式求u。2、摩擦数群法:书p1493、K值法:书p150沉降设备:13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为满足除尘要求,

12、气体在降尘室内的停留时间至少等于颗粒的沉降时间,所以:单层降尘室生产能力:Vblut(与高度H无关,注意判断选择填空题)st多层降尘室:V(n+1泌片(n+1为隔板数,n层水平隔板,能力为单层的(n+1)倍)st二、离心沉降:U2离心加速度:(惯性离心力场强度)t;重力加速度:gR离心沉降速度叮3,JUR;重力沉降速度uT4d(pp)s#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离心分离因数Kc:#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uU2KCrT(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的比值,表征离心沉降是重力沉降的多少倍)ugRT离心沉降设

13、备:旋风分离器:利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从气流中分离出尘粒的设备呂=卜从=,Wt32D场口20卜S*寻4N寻性能指标:1、临界粒径dc:理论上在旋风分离器中能被完全分离下来的最小颗粒直径;2、分离效率:总效率n0;分效率np(粒级效率);3、分割粒径d50:d50是粒级效率恰为50%的颗粒直径;4、压力降甲:气体经过旋风分离器时,由于进气管和排气管及主体器壁所引起的摩擦阻力,流动时的局部阻力以及气体旋转运动所产生的动能损失等,造成气体的压力降。(标准旋风)标准旋风Ne=5,匚=8.0。三、过滤:过滤方式:1、饼层过滤:饼层过滤时,悬浮液置于过滤介质的一侧,固体物沉积于介质表面而形成滤饼层。过滤介质

14、中微细孑L道的直径可能大于悬浮液中部分颗位的直径,因而,过滤之初会有一些细小颗粒穿过介质而使滤液浑浊,但是颗粒会在孔道中迅速地发生架桥”现象(见图),使小子孔道直径的细小颗粒也能被截拦,故当滤饼开始形成,滤液即变清,此后过滤才能有效地进行。可见,在饼层过滤中,真正发挥截拦颗粒作用的主要是滤饼层而不是过滤介质。饼层过滤适用于处理固体含量较高的悬浮液。深床过滤:在深床过滤中,固体颗粒并不形成滤饼,而是沉积于较厚的粒状过滤介质床层内部。悬浮液中的颗粒尺寸小于床层孔道直径,当颗粒随流体在床层内的曲折孔道中流过时,便附在过滤介质上。这种过滤适用于生产能力大而悬浮液中颗粒小、含量甚微的场合。自来水厂饮水的

15、净化及从合成纤维纺丝液中除去极细固体物质等均采用这种过滤方法。助滤剂的使用及注意:为了减少可压缩滤饼的流动阻力,有时将某种质地坚硬而能形成疏松饼层的另一种固体颗粒混入悬浮液或予预余于过滤介质上,以形成疏松饼层,使滤液彳得以畅流。这种预混或预涂的粒状物质称为助滤剂。对助滤剂的基本要求如下: 应是能形成多孔饼层的刚性颗粒,使滤饼有良好的渗透性、较高的空隙率及较低的流动阻力; 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不与悬浮液发生化学反应,也不溶于液相中。应予注意,-般以获得清净滤液为目的时,采用助滤剂才是适宜的。 恒压过滤方程式:(理解,书P175)对于一定的悬浊液,若卩、r、及皆可视为常数,令k,1,k一表征过滤物料

16、特yr性的常数,八NE)或曲/(出J;恒压过滤时,压力差钟不变,k、A、s都是常数再令 过滤常数的测定:书P179,包括压缩因子板框压力机:17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过滤时,悬浮液在指定的压强下经滤浆通道自滤框角端的暗孔进入框内,滤液分别穿过两侧滤布,再经邻板板面流至滤液出口排走,固体则被截留于框内,如图所示,待滤饼充满滤框后,即停止过滤。若滤饼需要洗涤,可将洗水压人洗水通道,经洗涤板角端的暗孔进入板面与滤布之间。第四章传热一、热传导、对流传热二、总传热三、换热器及强化传热途径一、热传导、对流传热:传热基本方式:1热传导(宏观无位移)若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

17、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又称导热)。热传导的条件是系统两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此时热量将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或从高温物体传向与它接触的低温物体,直至整个物体的各部分温度相等为止。2、热对流(宏观有位移):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称为热对流(简称对流)。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在流体中产生对流的原因有二:一是因流体中各处的温度不同而引起密度的差别,使轻者上浮,重者下沉,流体质点产生相对位移,这种对流称为19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自然对流;二是因泵(风机)或搅拌等外力所致的质点强制运动,这种对流称为强制对流。3、

18、热辐射(不需要介质: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称为热辐射。所有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将热能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出去,而不需要任何介质,也就是说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不同)时的传热过程称为对流传热。1)流体无相变的对流传热流体在传热过程中不发生相变化,依据流体流动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强制对流传热,流体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流动; 自然对流传热,仅因温度差而产生流体内部密度差引起的流体对流动。2)流体有相变的对流传热流体在传热过程中发生相变化,它分为两种情况。蒸气冷凝,气体在传热过程中全部或部分冷凝为液体;对流传热是集热对流和热传

19、导于一体的综合现象。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内层,因此,减薄层流内层的厚度是强化对流传热的主要途径。传热过程中热、冷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书p211)1、直接接触式换热和混合式换热器;2、蓄热式换热和蓄热器;#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3、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列管换热器,区分壳程、管程、单/多壳程、单/多管程)特定的管壳式换热器传热面积:S=ndLS传热面积;n管数;d管径,m;L管长,m。传热速率和热通量:传热速率Q(又称热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积的热量;传热速率二传热推动力(温度差);Q=肛R个传热面的热阻,。/W传热热阻R热通量q(又称传热速度)指单位面

20、机的传热速率。q=dQ;q=A;R单位传热面积的热阻,m2。/WdRS热传导基本规律:傅里叶定律:傅立叶定律为热传导的基本定律,表示通过等温表面的导热速率与温度梯度及传热面积成正比,即:dt通过平壁的稳态热传导:1、单层平壁的热传导:.S.AtS(t一t)AtAtAtRSb21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b平壁厚度,m;#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t温度差,导热推动力,。;bR=S导热热阻,。c/W;R=b导热热阻,m2.C/Wo2、多层平壁的热传导:在稳态导热

21、时,通过各层的导热速率必相等,即Q=Q=Q2=Q3;热通量也相等:q=q1=q2=q3八一ZjS(j3)(34)(三层)(n层)通过圆筒壁的热传导:1单层圆筒壁的热传导:.S.Atmb=2rLrmmr一r2L(t一t)21=12lnr/rnr2iln2r12、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Q1=Q2=Q3=Qn(注意判断选择填空)口2kL(r2*Tj)bud二rt2jvL(r4-rj)Inr3(n层)保温层的临界直径:通常,热损失随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在小直径圆管外包扎性能不良的保温材料,随保泪层厚度增加,可能反而使热损失增大。(散热区、保温区,d大于B点保温才有意义)二、总传热:(参考习题及例

22、题)热量衡算:JQ=-w;町皿W淹体的质量流量k“h或kg/s;/流体的焙.kJ/kg;下标h和匕分别表示热流体和拎流体总传热速率方程:Q=KStt=人Ati(牝需大于_)mmt1ln2ti总传热系数K总热阻:K总热阻二热阻之和三、换热器及强化传热途径: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掌握原理书p277)管式换热器:1、蛇管式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蛇管换热器)2、套管式换热器3、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换热器)板式换热器:1、夹套式换热器2、板式换热器3、螺旋板式换热器(、II、II形)翅片式换热器:1、翅片管式换热器2、版翅片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强化传热途径:1增大平

23、均温度差龙巾m2、增大传热面积S1)翅化面;2)异形表面;3)多孔物质结构;4)采用小直径传热管。3、增大总传热系数K1)提高流体的流速;2)增强流体的扰动;3)在流体中加固体颗粒;4)采用短管换热器;5)防止垢层形成和及时清除垢层。第五章、蒸发(不挥发溶质)一、概述及蒸发器二、溶液沸点升高与温度差损失三、多效蒸发及流程一、概述及蒸发器:单效蒸发与多效蒸发:单效蒸发与多效蒸发在操作中一般用冷凝方法将二次燕汽不断地移出,否则蒸汽与沸腾溶液趋于平衡,使蒸发过程无法进行。若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作称为单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汽引到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热,这种串联蒸发操作

24、称为多效燕发。 常见蒸发器类型及原理(书P302)循环形(非膜式)蒸发器:1、中央循环管式(或标准式)蒸发器2、悬筐式蒸发器3、外热式蒸发器4、强制循环蒸发器(单程型)膜式蒸发器:1、升膜蒸发器2、降膜蒸发器3、升-降膜蒸发器4、刮板搅拌薄膜蒸发器直接加热蒸发器二、溶液沸点升高与温度差损失:溶液的沸点:溶液中含有不挥发的溶质,在相同条件下,其蒸气压比纯水的低,所以溶液的沸点就比纯水的要高,两者之差称为因溶液蒸气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例如,常压下20%(质量百分数)NaOH水溶液的沸点为108.5弋,而水的沸点为100C,此时溶液沸点升高8.5度。由于有沸点升高现象,使同条件下蒸发溶液时的有效

25、温度差下降8.5C,正好与溶液沸点升高值相等,故沸点升高又称为温度差损失。 温度差损失:(书P310)温度差损失不仅仅是因为溶液中含有了不挥发性溶质引起的,蒸发器内的操作压力高于27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冷凝嚣以克服二次蒸汽从蒸发器流到冷凝器的阻力损失、蒸发器的操作需维持一定的液面等因素都会造成温度差损失。1、因溶液蒸气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2、因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3、由于管路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三、多效蒸发及流程:(书P322,搞清楚前后黏度、压强、温度)#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

26、田华制图516并诫加料的三效類发装豎流程示倉图P!P2P3T!T2T3溶液的沸点必纯溶剂的高,冷凝液的沸点高于二次蒸汽。第六章蒸馏(液体混合物挥发度不同)一、平衡关系二、精馏原理及流程三、精馏过程计算一:平衡关系:用饱和蒸气压和相平衡常数表示的气液平衡关系:Pk=尤由拉乌尔定律得出,P-溶液上方组分平衡分压,Pa。p-在溶液温度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Pa。x-溶液中组分的摩尔数。下标A表示易挥发组分,B表示难挥发组分。Xb=(1-Xa)泡点方程式x二ppBApopop/x=AAp/xBBAB露点方程式yPaAP0xAAP0PP0AB道尔顿分压定律i出。APPPP0P0AB挥发度vP对于理想溶液

27、pox.AvAp0。VB同理表示AxAAXAA相对挥发度: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与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vA相图:(t-x-y图)(x-y图)29120侧如驰701*曲1-1華一甲苯混停證的图3相平衡方程式:y,aX1+(a-1)x4、简单蒸馏流程特点简单蒸馏是将原料液一次加入蒸馏釜中,在恒压下加热使之部分汽化,产生的蒸气进入冷凝器中冷凝,随着过程的进行,釜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不断降低,当釜液组成达到规定值时,即停止蒸馏操作,釜液一次排出。二、精馏原理及流程:原理:液体混合物经多次部分汽化和冷凝后,便可得到几乎完全的分离。流程:原料液经预热器加热到指定温度后送入精馏塔的进料板,在进料板上与自塔上部下

28、降的回流液体汇合后,逐板溢流,最后流人塔底再沸器中。在每层板上,回流液体与上升蒸气互相接触,进行传热传质过程。操作时,连续地从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地底产品(釜31普通本科化工原理(天大版)知识点总结重科田华制残掖),部分液体汽化,产生上升蒸气,依次通过各层塔板。塔顶蒸气进人冷凝器中被全部冷凝,并将部分冷凝液用泵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经冷却器后被送出作为塔顶产品(馏出液)。通常,将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加料板,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精馏段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提馏段三、精馏过程计算:F一財|腋流量,kmoL/h;瓦产晶側出隈朋董皿皿W轴8萨品I釜紀液)流ILkmJ/h;xF亠

29、原料枫I埸獰发粗分的摩尔分知T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嚴尔分数;兀一紐槪中易挥发组分的敕分断总物料衡算F二D+W易挥发组分衡算Fxf二Dy+Wx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D塔釜难挥发组分的回收率,DXD100%FxFW(1-XW)100%F(1-x)F回臧R=L最小回流比Rminx-yDqyxqqR=(1-12-)Rmin操作线远离平衡线,叫设备费LfVfV,f冷凝器、再沸器热负荷进料热状况的影响及q线方程I-ICP,t+r将lkmol原料变成饱和蒸汽所需热量VFI-Irlkmol原料的汽化潜热VL并由此得到L,二L+qF及V二V+(q-1)F进料热状况对q值及q线的影响:證料林EC进料的燔hg值Ag

30、it住胆上燈胃挣檳悴1+1牺吒牘血件輛Op-ri()1&和黨气ifDy*(或液相的实际组成x小于与气相iiii组成y.相平衡的液相组成x.*,即x.平衡水(X*)(不能干燥)自由水(能干燥)平衡水:空气状态恒定,则物料将永远维持这么多的含水量,不会因接触时间延长而改变,这种恒定的含水量称为该物料在固定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又称平衡湿含量或平衡含水量,以X*表示,单位为kg水/kg绝干料干燥产品含水量x2nx*2、结合水与非结合水:总水=结合水分+非结合水分非结合水:物科中的吸附水分和孔隙中的水分,都属于非结合水,它与物料为机械结合一般结合力较弱故极易除去。结合水:通常细胞壁内的水分及小毛细管内

31、的水分,都属于结合水,与物料结合较紧,蒸气压低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故较非结合水难于除去。补充:干燥速率相关(本科学历不要求)干燥曲线:物料含水量x及物料表面温度e与干燥时间t的关系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u与物料含水量X的关系曲线。分为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两者之间的分界点为临界点,相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1)恒速干燥阶段在该阶段,物料内部的水分能及时扩散到物料表面,使物料表面完全润湿,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汽化的水分为非结合水分。该阶段为表面汽化控制,干燥速率大小取决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件,一般,提高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的湿度或提高空气的流速,均能提高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2)降速干燥阶段随干燥时间的延长,由于物料的表面出现干区、实际汽化面积减小以及平衡蒸汽压较小等原因,使干燥速率逐渐下降。该阶段为物料内部扩散控制阶段,干燥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料本身的结构、形状和尺寸,而与外部干燥条件关系不大。(3)临界含水量临界含水量因物料的性质、厚度和恒速阶段干燥速率的不同而异,通常吸水性物料的临界含水量比非吸水性的大;同一物料,恒速阶段干燥速率愈大,则临界含水量愈高;物料愈厚,则临界含水量愈大。5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