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出师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661971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出师表)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出师表)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出师表)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出师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出师表)(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出师表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日积月累一、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二、古今异义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卑鄙:古义为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指品质低劣、下流)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义为时,时候,时刻;今义指一年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为痛心遗憾,惋惜遗憾:今义为十分憎恨)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古义为感动;今义为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激动感谢)5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开张:古义为扩大;今义指商

2、店开始营业)6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畅晓:古义为精通,熟练;今义常指语言表达通顺流畅)7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古义为“的原因”;今义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常与:“因为”配套使用)8猥自枉屈(猥:古义为辱没,有降低身份的意思;今丈常用为卑鄙下流)9后值倾覆 (倾覆:古义为兵败;今义常用为倒下、颠覆)10庶竭驽钝 (庶:古义为希望,期望;今义为众多)11临表涕零(涕:古义为眼泪:今义常用为鼻涕)三、一词多义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ei,动词,留给、给予)深追先帝遗诏(读训,动词,遗留,指死去的人留下的)效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效:动词,凑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

3、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效:名词,效果)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论:动词,判定、评定)每与臣论此事(论:动词谈论、议论)任 受任于败军之际(任:动词,任用、委任)则攸之、讳、允之任也(任:名词,责任、职责)道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道:名词,路、途)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道:名词,道理)分 今天下三分(分:动词,分开)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分:名词,职责)行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行:动词,做)将军向宠,性行淑均(行:名词,品德)能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能:动词,能够)先帝称之日能(能:名词,才能)言 进尽忠言(言:名词,话、语言,此指意见、建议,下文“若无兴德之

4、言”中的“言”与此同)不知所言(言:动词,说)为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为:动词,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为:动词,做)四、词类活用1不宜妄自菲薄(菲薄: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2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显示)4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5北定中原(北: 方十主名词用作状语:向北)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涕:名词活用作动词流泪)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而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用“者,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5、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用“诚”字表示判断语气)(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用“为”字表示判断)(7)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8)此皆良实用(“皆”字表示判断)(9)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用“悉”字表示判断)(10)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11)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方, 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2省略

6、句(1)诚宜开张圣听(句首省略了主语“陛下”,翻译时应将其补出)(2)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之前省略了个词结构状语“为之”,可译为“替先帝”)(3)受命以来(句首省略了主语“臣”,翻译时应将其补出,译为“我”)(4)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谓语“受任”、 ”奉命”之前均省略了主语“臣”,翻译时可酌情将其补出,译为“我”)3倒装句(1)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不懈于内”即“于内不懈”,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2)试用于昔日(“试用于昔日”即“于昔日试用”,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3)躬耕于南阳(“躬耕于南阳”即“于

7、南阳躬耕”,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即“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即“于桓、灵未尝不叹息痛十艮也”,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6)咨臣以当世之事(“咨臣以当世之事”即“以当世之事咨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 (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即“临崩以大事寄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8)不求闻达于诸侯(“求闻达于诸侯”即“于诸侯求闻达”,介词结构作

8、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备战中考一、文学常识填空:1诸葛亮,字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 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政治家、军事家。其文学成就主要以 著称。著有诸葛亮集。其代表作称为“前出师表”的 和称为“ ”的建兴六年上言。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段对往事的追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忠贞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语句是:“ , 。”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意思一致。3本文以 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 刘禅要继承先王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

9、远佞,修明政治,以完成“ ”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 ”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 不二的品格。二、下列词语中加点宇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崩殂(c) 性行(xng) 臧否(fu) 裨补阙漏(b)B、陛下(b) 费祎(wi) 咨诹(zu) 夙夜(s)C、菲薄(fi) 猥自枉屈(wi) 陟罚(zh) 行阵(hng)D、弩钝(n) 攘除(rng) 忠谏(jin) 以遗陛下(y)三、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陟罚已臧否(善恶) 性行淑均(平)夙夜忧叹(早) B中道崩殂(死亡) 悉以咨之(询问)此皆良实(善良、诚实) C、平明之理(治) 臣本布衣(平民)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D、咨诹善道(

10、询问)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危急存亡之秋(时)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两项是( )A、先帝知臣谨慎 B今当远离,临表涕零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E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F苟全性命于乱世五、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忘身于外 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六、分别选出下面句中加点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1“以光先帝遗德”( )A、悉以咨之 B咨臣以当世之事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与“以塞忠谏之路也”( )A、以伤先帝之明 B以

11、告先帝之灵C、愚以为宫中之事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七、“于”宇在句中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B不求闻达于诸侯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受任于败军之际八、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是( )A、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躬耕于南阳,苟且性命于乱世C今天下三分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九、先指出下列哪些词语后来成为成语,然后解释其含义:1危急存亡 2察纳雅言 3妄自菲薄 4悉以咨之5作奸犯科 6感激涕零 7夙夜忧叹 8不知所言答: 十、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十

12、艮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宣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予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芦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1找出选文中第段中的三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 改

13、改 2把选文第段空白处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答: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可计日而待也( )(3)臣本布衣( )(4)不求闻达于诸候( )(5)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6)深入不毛(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5选出卜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项( )A、悉以咨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B今南方已定是亦不可以已乎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问君何能尔D亲贤臣,远小人幽泉怪石,无远不到6请概括选文第段作各提出

14、的建议:答: 7第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第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 ”。8第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9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临危委重任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10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卜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上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15、(1)六出: (2)东和: (3)收:川: (4)七擒: (5)北拒: (6)排八阵: 针对性训练一、选择题l、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猥(wi) 斟酌(zhn zhu) 疲弊(b)B夙夜(s) 攘除(rng) 驽钝(n)C裨补阙漏(b) 崩殂(c) 恢弘(hng)D陟罚臧否(zh p) 咨诹善道(zu)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诚宜开张圣听(扩大)B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仇恨)C先帝不以臣卑鄙(道德低下)D、谓为信然(动词。“是”)3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C欲信大义于天卜。D则汉室之隆,可计

16、口而待也。4、文中有些问语至今人们仍经常使用,它们分别是( )。A、开张圣听 妄白菲薄 陟罚臧否B平明之理 引喻失义 开张圣听C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D、作奸犯科 陟罚臧否 开张圣听5下列朗读停顿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E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j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言事的一种文体,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一般内容无外乎叙事和议论,一般不带有感情色彩。B、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在于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和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C、诸葛亮

17、提的三条建议,户,反复强调的是“广开言路(即开张圣听)”。D、文中分析形势,在于让刘禅认清蜀国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从而警策他要发愤图强。修明政治。二、填空题1出师表选自 ,作者 。表,是 )的一种文体。2、在这篇文章里,诸葛亮表达了自己 ,的感情和 的决心。3、据原文内容填空。(1)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先帝不以臣卑鄙, ,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 (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 , 。4写山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苟苟富贵,无相忘( )苟全性命于乱世(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亡今亡亦死

18、,举大计亦死( )河曲智叟亡以应( )(3)刑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 )(4)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5)于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于 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课内阅读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

19、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解释下列加点同语在句子中的含义。(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由是感激( )(4)遂许先帝以驱驰( )2、用“”给第一段画线的句子断句(两处)。3第一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两汉的历史教训?在选文中用波浪线画出相照应的句子。 4第二段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浯回答。

20、5、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 6请你用白话文写出第二段小画线句子的意思。 一、开放题古今名人对诸葛亮和出师表有很多的精彩评论,读下面的摘录: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 刘勰请从任意一个方面。谈一下你读出师表以后的感受或简单评价一下出师表。 二、创新题“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朗开济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诗中隐含了一个典故、两篇文章名,它们分别是: 诗词五首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备考金题一、文学常识填空:1温庭筠,本

21、名岐,一名庭云,字飞卿,唐代诗人、 。囚其面貌奇丑,时人称为“温锺馗”;其才气过人,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吟即告完篇,人称“ ”“温八吟”。其诗与齐名,时称“温李”。他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词的先导,有“ ”之称。望江南,又名“ ”或“梦江南”,温庭筠的这首小词梦江南,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梦。其中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是: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抒发主人公要求为国效命

22、,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3、渔家傲秋思选自是 在西北军中所作,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 的词作。词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4、 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壮词”即 、 、形象、 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全词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 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词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宋代 词人 中千古传诵的名句。二、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脉脉( ) 2白蘋( ) 3貂裘( )4千骑( ) 5屏嶂( ) 6燕( )然7羌(

23、 )管 8挑( )灯 9麾( )下 10舴艋( )三、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斜晖脉脉水悠悠( )2老夫聊发少年狂(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塞下秋来风景异( )5燕然未勒归无计( )6五十弦翻塞外声( )7弓如霹雳弦惊( )8了却君王天下事( )9物是人非事事休( )10也拟泛轻舟( )四、阅读温庭筠的望江南,回答下面问题:1这首词贯串全文的字是( )A、望 B独 C尽 D断2以下描述中未点出词中主角等待落空的情景的项是( )A、独倚望江楼 B过尽千帆皆不是C斜晖脉脉水悠悠 D肠断白蘋洲3下列诗句与本词所表露的情感类别相同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C

24、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D想佳人,妆楼颐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4这首词是一首 词,写一个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 和 的情怀。一个“ ”字写出了女子心中的孤独和寂寞。5“移情”是诗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移情”,就是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词中“ ”一句是思妇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表面上是在写水,实际上也是暗喻女子 的眼神 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视的眼神。五、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下面问题:1这首词上下两阕都引用了典故,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上阕: ;下阕: 。2这样的表现手法有

25、什么作用?答: 。3选出对词分析有误的一项( )A、词人用词来写习武打猎,借以抒发关心边防的热忱,在内容和题材上都具有开创意义。B它塑造了一个激昂慷慨的壮士形象。开篇勾勒射猎的武夫。继之以千骑如飞,围观如堵进行烘托,两个典故的运用转出正意,由射猎过渡到演武,最后走引挽弓,“狂”态少年形象跃然纸上。C它通过对特定素材的描写与对抵御外族侵扰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了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种阳刚之美,与当时笼罩词坛的柳永词脉相承。D词的用韵前密而后疏,有一气呵成之感,词人的“狂”劲自负和壮志欲酬的介望,奔放的豪情依稀可见。六、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回答下面问题:1对这首词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26、A、“衡阳雁去无留意”是归雁成群结队地飞回南方,似乎没有留恋的意思。衡阳借指南方。雁无留意,反映出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日荒凉。B“叫而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凉心,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此句从听觉上进一步渲染沉重的气氛。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心情沉重的将军,边喝酒,边想着极远的家乡,可是敌人没有打败,哪能说得到归去?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和“征夫”都是作者自称。北宋的主要边患有辽和西夏。由于宋王朝的畏敌退让,他们得寸进尺,侵扰不已。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抵抗西夏侵略。这首词是作者戍边生涯的真实写照。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7、 )A、词的上片写的是边塞景象。既有整个“塞下”、 “千嶂”的雄阔背景,又有“雁去”、 “边声”、 “长烟”、 “落日”的典型景象,秋天的萧瑟,塞上的荒僻,烘托了早闭的孤城,描画得十分生动,简直像一幅艺术摄影。B词的下片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由生活细节的描写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所见所闻,严霜羌笛,时间也由薄暮转到深夜。 “人不寐”更有丰富的内蕴。C“将军白发征夫泪”好似人物特写镜头,白发将军面对浊酒而沉思,战士们徘徊于塞夜,脸上的泪痕说明他们内心的苦闷,也反映孤城陷入重围,危在旦夕,扣人心弦。D这首词是咏叹边防将士内心的抑郁的,它的风格是沉郁悲壮而不消沉,意境开阔雄浑,词

28、风和“苏辛”相似,当属“豪放“一派。3对这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侧重写边塞景色异:北雁南飞、边声凄厉、群山环绕。落日孤城。气氛悲凉,为下阕抒情蓄势。B下阕写将军、征夫既为战争能否取胜担忧,又因思念家乡双亲妻儿而痛苦的复杂情感,沉痛而慷慨。C“羌管悠悠”中“悠悠”一词既写了羌笛声音的悠长,又抒发了词人内心悲凄的情感。D温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汗楼)一词和范仲淹的这首词风格一致,都写得委婉低沉。4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写得悲凉而沉雄。B词的下阕抒情,但又情中着景,表现了艰苦抗敌的将士们怀念家乡的心情。C“人不寐”三字,

29、通过人们惊惶不眠的情景,突出反映了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D这首词,将边塞题材带进词中,开拓了词境,而且基调悲壮,意境雄阔,从风格上为后来苏轼的“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词作了先导。5这首词的上阕以 手法勾勒出一幅塞外边关图,这幅图雄浑沉郁,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主题。下阕采用 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得作者的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苍凉悲壮,慷慨生哀。七、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回答下面问题: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B“麾下”指部下: “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 “翻”,演奏。C“

3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产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 “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

31、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3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个营生活。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 “五十弦”、 “沙场”、 “的卢”、 “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八、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回答下面问题:1写出与李清照在词的创作风格上届于同流派的词人两名。答: 、 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武陵春一词应是词人哪个时期的作品?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

32、: 3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有哪两点?答:a b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答: 5武陵春写情生动,有实写的细节,有虚写的情景,请分别找出。答: 6武陵春与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相比,两者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答: 针对性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蘋(pn) 貂裘(dio) 赦免(sh) 琴弦(xin)B、羌族(qing) 舴艋(z mng) 筠(jn)C含情脉脉(mu) 千嶂里(zhng)D婺江(w) 麾下 (hu) 炙(zh)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斜晖脉脉水悠悠(脉脉:含情凝视。情意绵绵)B燕然未勒归无

33、计(勒:到)C、老夫聊发少年狂(聊:暂且,姑且)D也拟泛轻舟(拟:打算)E了却君王天下事(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3下列关于词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问兴起的年代是唐五代,鼎盛时期是宋代。D词由于句式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C词是配着乐曲来歌唱的。D问的词牌规定了文章的内容。4下列关于各词作家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是婉约同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词作前期与后期风格相同。B、苏轼的词般风格豪放,意境开阔,令人耳目一新。C、范仲淹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如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就是一篇历代传诵的名文。D、辛弃疾的词大气磅礴,多写军旅之事。5、对下列

34、诗句理解正确的项是( )。A“风住尘香花已尽”写的是狂风摧花的情景,但作者出笔较为轻淡、含蓄。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是相同的。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借用典故,把自己比做冯唐。D“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作者“醉里挑灯看剑”的主要原因。6 下列对各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以自然景物映衬人物心理,写出了盼归女子失望至极的心理状态。比“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出了军营中的厌战情绪,与文章的主体一脉相承。C“西北望,射天狼”,作者借用典故,把打猎与当时的战事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希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心愿。D“可怜白发生

35、”揭露了现实。与梦想的矛盾,写出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心情。二、填空题1、文学常识填空。(1)望江南又名 、 ,选自 ,作者 ,是晚唐诗人、词人,是 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2)渔家傲秋思选自 ,作者 , 代著名文学家、 家,其著作有 。(3)江城子密州小猎选自 作者 ,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词作 ,其中的名句是: 。(4)武陵春作者 ,选自 。她的作品集现今流传的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 字 ,号 。其词作品集为 。2、课文名句填空。(1)过尽千帆皆不足, 。(2)千嶂里,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物是人非事事休, 。(5)只恐

36、双溪舴艋舟, 。(6)八百里分麾下炙, 。三、课内阅读(20t)3年甘肃省中考题)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用“”划分下画诗句的朗读节奏。长烟落日孤城闭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卜”、“霜”等词浯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问既表达将:上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山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词的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

37、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现西北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第六单元综合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胄(zhu) 夙夜(s) 崩殂(z) 社稷(j)B存恤(x) 咨诹(zu) 休祲(jn) 蕲(q)C、驽钝(n) 箪食(dn) 倾颓(tu) 遗戍(zh)D殆(di) 舴艋(z mng) 白蘋(pn)2、下列多音字读音一致的是( )。A皆次当行 行收兵 行阵和睦B、好为梁父吟 好事者船载以入 与亮情好日密C、间令吴广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谍D乐毅 音乐 乐不思蜀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陟罚臧否(好的、善的) B时人莫

38、之许也(承认)C、自董卓已来(通“以”) D、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打)4对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辨析不当的组是( )。A好为梁父吟(喜欢)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与”坏”对)B扶苏以数谏敢(拿) 以塞忠谏之路也(来)C、因屏人曰(于是)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靠)D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不胜受恩感激(能承受)5下列语句与原文一致的是( )。A、物是人非事事休。无语泪先流。B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大事也。C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重寡。D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6对下列诗句中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黄”指黄犬,“苍”指苍鹰,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B“人不寐”,“寐”,

39、睡觉。C“斜晖脉脉水悠悠”,“脉脉”,这里指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D“四面边声连角起”。 “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7、下列对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本来是无形之物,问人这里址巧借用舟来载,把它形象化,表明了自己“愁”之多。B“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口遣冯庸”表达了词人虽然年龄巳大,但仍然盼望着为国戍边的愿望。C、“过尽于帆皆不是”,一个“尽”,一个“皆”,写出了思妇等待时间之久,心情失望之极。D“可怜白发生”是说作者虽有杀敌报国之心,可惜年事已高。8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说法正确的项是( )。A陈涉世家中的陈胜是一个有反抗精神和组织能

40、力的农民起义领袖,作者对他的“首事之功”给子了充分的肯定。这种态度,我们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可以渎出来。B、山师表一文,诸葛亮主要追述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先帝和刘禅的忠心。C、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绘制宏图的原则是“避强击弱”,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十分狡猾的谋士。D唐雎不辱使命小的唐雎是一个战国辩士的形象,“秦王色挠”的主要原因是词穷。9、下列作品及作者、出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诸葛亮三国志B隆中对诸葛亮三国志C、破阵子一辛弃疾稼轩长短句D唐雎不辱使命一刘向一战国策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B老夫聊发少年狂C、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41、挟大子/令诸侯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卜之职分也。二、填空题1、本单元有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突出了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形象,分别是:史传 ,展示了他的 ; 丧章 是其 的写照。请你再写一句评价堵葛亮的诗文或句子: 。2、隆中对中与“猥内枉屈,三顾出于草庐之中”相一致的句子是: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的三条建议分别是 、 、 ,其中 最为重要,理由是: 。3陈涉世家中,陈胜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是 、 ,其目的是 。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 是第一步。4按课文内容填空。(1)了却君王天厂事, 。(2)物是人非事事休, 。(3)只恐双溪舴艋舟, 。(4)塞下秋来风景异, 。(5) ,斜晖脉脉水悠悠。(6)出师表

42、中渚葛亮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表现作秆临危受命的名句是“ , ”。(7)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远大志向的句,于是“ ”,表现八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5、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欲信大义于天下 (3)虽然,受地于先正 (4)遂用猖蹶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6)怅恨久之 要离之刺庆忌也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好为梁父吟 4按要求默写原文。(6分)出师表里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43、: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 ?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胜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古人说“愁”:愁有长度,李白说:“白发 ,缘愁似个长。”愁有质感,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愁还有重量,李清照的愁是“只恐 , 。”三、课内阅读(一)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 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

44、南海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沔( ) 吴会( ) 殆( )恤( ) 夷越( ) 胄(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挟( ) 尽( ) 殷( )诚( ) 揽( ) 身( )3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曹操比于袁绍信义著于四海B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而其主不能守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D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操已拥百万之众4翻译下面的句子。(1)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5填空题。(1)诸葛亮的谋略中有两个重点: 一是 ,二是 。(2) “南抚夷越”的策略与三国演义中 的故事照应,“将军身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