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6608221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周其仁: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周其仁: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周其仁: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周其仁: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其仁: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周其仁: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措施周其仁 科斯有一种迷人的特点:她的研究成果仿佛总也造不成“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读者中一定有人懂得,科斯在1937年刊登的“公司的性质”,要到二、三十年后才被世人刮目相看。后来大行其道的“交易费用”概念,据科斯自己回忆,形成之时约为1932年。其时,科斯只是一种中国人所讲的“小年轻”,在英国一家经济和商业学院里担任“紧张备课达不到水平”的助理讲师。五年后,论文刊登,师友学长中有人前来道贺,但竟无一人讨论科斯的新见解。当时看好这篇论文对经济学发展异常奉献潜力的,仿佛只有科斯自己(她当时写信告友人,“我不相信我的毕生中还会作出如此重要的工作”)。到50年代,论文被选

2、入美国一本重要的文选;60年代,有人在脚注里加以引证;70年代,开始有人讨论;直到80年代,引证和讨论才忽然与日俱增,以致“比前40年的总和还要多”。1991年11月,当科斯在斯德哥尔莫为她在交易费用、产权、公司和社会成本问题上对经济学的奉献而领取诺贝尔奖时,她已经80多岁的高龄,垂垂老矣。 但是,虽然在科斯名扬四海之后,还是少有人谈到她对经济学研究措施的奉献。我们看到,无论行家里手们批准不批准,“科斯定理”已经被广泛“考虑”过了。“交易费用”概念,有人论述,有人运用,有人批评,也已经广泛地、甚至过于广泛地被“考虑”了。“社会成本问题”的理路,对产权、商业纠纷、环保和其她公用财的运用、以及一切

3、具有所谓“外部效果”的合约问题的深远影响,更是有目共睹。但是,科斯何以得出这些影响和变化现代经济学的成果来的?科斯的研究措施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这些问题就少有人问了。一种因素也许是,在科斯简白的“散文”式论述中,似乎主线就没有什么高深的研究经济学的措施。时代的潮流仿佛就是宁肯崇拜“高深”而误入歧途。也许需要另一种40年,科斯“研究真实世界”的质朴手法才会引起应有的注意。 其实,科斯1937年的论文恰恰是从研究经济学的措施开篇的。她在一开卷就指出,过去的经济理论“始终因未能清晰地阐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并批评许多经济家学在建立一种经济理论时,“常常忽视对其赖以成立的基本的考察。”在开篇第一段落里

4、,科斯中心阐明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性假设(assumption),不仅应当是“易于解决的(manageable)”,并且必须是“真实的(realistic)”。 据科斯自己在1987年的一次讲演中推测,多数读者都忽视了她的这个措施论的意见,以致在阅读时会跳过这个段落(而一位叫Putterman的先生果然在一次再版此文时将这一段落所有删去)。我们固然不得而知,有多少中国读者在阅读此文时跳过了这一段。我自己的经验是,虽然读了这一段,但还是忽视了科斯的独到见地。由于我曾经误觉得,科斯的这段话无非是客气地引用并批准1930年代在伦敦赫赫有名的罗宾逊夫人的论点。后来,当我读了上引科斯在1987年的讲演

5、稿,才懂得科斯有关经济学措施论的意见完全与罗氏相左!由于罗宾逊夫人在经济学是一种严肃的主题(1932)中的重要论点是,经济学的前提性假设必须是易于解决的,如果我们能解决的假设是不现实的,我们也只能别无选择地用这些不真实的假设。而科斯当时就反对经济学的研究可觉得了其“易于解决性”而牺牲前提的“真实性”。科斯明言,她的目的是发现一种既真实、又易于解决的前提性假设。 这里所谓“易于解决”,就是指易于运用经济学合计的知识和分析技巧来解决要研究的问题。这一点固然是重要的。由于在一种分工的知识构造中,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巧的累积对于提高认知的效率有重大意义。如果每一时代的经济学家,都“创制性地”选择某些完全

6、无法运用经济学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的前提性假设,并在这些假设下开展研究工作,那么经济学主线不能形成任何可累积的知识,主线不会有自己的老式,也就无法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科斯并不反对假设的“易于解决性”。她反对的只是把“易于解决”作为选择前提性假设的唯一条件,特别是反对为了“易于在经济学上解决”而不惜牺牲前提的真实性。在科斯看来,这种为了易于解决而放弃真实的倾向,已经导致如下不良倾向:“当经济学家们发现她们不能分析真实世界里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她们就用一种她们把握得了的想象世界来替代”(Coase,1987,52)。如果经济学家都如此“经济”地生产论文和著作, 她们会有助于我们理解真实世界里的问题

7、和关系吗? 科斯选择的是一种相反的替代:用真实的前提替代想象的世界。她要的是一种“既真实、又易于解决的”前提性假设。科斯自己的工作为此提供了一种范例。在科斯之前,经济学已经累积了有关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的大量知识和分析技巧。但是,以往的经济学的一种不言自明的前提性假设是,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自身的成本为零。在这个不言自明的前提下,人们无从理解真实市场里某些复杂的组织和合约(如公司),甚至对此视而不见。科斯一方面修订了“市场交易的零成本”假设,代之以一种“交易费用为正”的真实前提,然后将组织(公司)同(交易)成本分析连接起来。到了这一步,真实世界里的公司和其她复杂合约,就变得在经济学上“易于解决”了

8、,由于经济学以往累积的知识和分析技巧(特别是边际分析),都也许用来分析被以往经济学忽视、但在真实世界里却存在的组织和合约。 如何做到“真实而又易于解决”? 欣赏科斯奉献的我们不免进一步要问:如何得到一种“既真实又易于解决”的前提性假设呢?对此,科斯在1937年可是半点天机也不曾泄露。要到50年后,科斯详尽交代了写作那篇论文的来源、含义和影响,我们才可以从中领悟到科斯所取措施的由来。如下三点是我体会到的核心: 第一,在真实世界里找学问。据科斯自己讲,她的经济学训练重要是在商学院里完毕的。商学院的一种特点是注重实例研究(case study),也就是通过真实 世界里发生的故事来研究理论。因此科斯一

9、边跟着Plant学习价格机制,一边对英国的公用事业下调查工夫,并且累积了研究真实的公司所必要的知识(如商法、产业组织、金融和会计)。也许正是这种“两线学习法”(一线理论,一线实例),使年轻的高斯一上手就“碰”到问题:如果价格机制可以自动配备资源,为什么尚有不同的工业组织?后人可以看得清晰,科斯可以“碰上”这个问题是经济学发展的大幸。当时也许有许多偶尔的因素起了作用,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是科斯没有对真实的公司下过功夫,她断然“碰”不到问题,或者“碰”上了也会擦肩而过。事实上,科斯的实感使她不仅“碰上”问题,并且碰上就抓住不放,尽管当时“出名经济学家”们主线不讨论这个问题,已有的文献也不把这个问

10、题当作经济学的问题。那么,如何寻找“在价格机制起作用的现实世界里公司存在的因素”?下面这句话我觉得可圈可点:“我尝试着从工厂和公司的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公司存在的理由”(Coase, 1987,52)。这就是科斯的态度。她为此 在1932年运用伦敦经济学院提供的旅游奖学金,安排了一次远渡大西洋的游历:考察美国的公司和工业组织。科斯在美国把大部分时间化在访问工厂和公司的主管,通过与“真实家伙们”的交谈来发现她脑中挥之不去的疑问的答案。科斯为此可不吝啬时间,也不怕由于刨根揪底式的收集实际资料而“弄脏了自己的手”。作为年轻学人,科斯固然也访问了美国的学院和书斋,但是她只用“很少的时

11、间去听课”。即便是鼎鼎大名的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奈特先生专家的课程,科斯也但是旁听几次而已。科斯关注的问题不是从先辈学者的著作里找到的,因此她也不指望从现成的著作里找到现成答案。1932年的美国之行,使科斯果然从工厂和公司的办公室里发现了市场里为什么存在公司的理由。回到英国后,科斯在1934年写下了她的草稿。三年后,这篇几乎未经修改就刊登的草稿,就是今天举世皆知的“公司的性质”。 第二,重点调查现实的约束条件。真实世界五光十色,因此到真实世界里求学问并非一件易事。高斯的法门是,着重调查问题的现实约束条件。她到美国调查公司时,心中想的是市场里为什么存在公司,但问出口去的却并不是“贵公司为什么存在”这

12、样也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科斯到处发问:“公司在什么条件下购买产品,在什么条件下购买生产这些产品的要素自己制造?”这其实就是在调查公司存在于市场的约束条件。我们懂得,科斯不用“虚例”而偏爱用实例。“虚例”是想象世界的简化,例如在经济学著作里屡屡浮现的“孤岛上的鲁宾逊”之类,其好处是“易于解决”,用得好可以有助于阐明复杂的理论。但虚例的危险性在于也许完全不反映问题的现实条件。试想问题都“虚”掉了,答案怎么也许增长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呢?在这一点上,“实例”的比较优势显而易见。实例是真实世界的简化,因此实例中总是涉及着现实约束。但是,在简化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时,也有也许将一部分重要的真实约束简

13、化掉。因此科斯不仅偏爱用实例,并且偏爱用通过她本人下功夫调查的实例。例如英国历史上的灯塔究竟是政府还是私人修建的,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如何通过度派频道资源集中了权力,福特汽车公司与其零配件厂的一体化限度,在这些出名的问题中,科斯都是一面运用大量一手或二手的材料弄清事实的来龙去脉,一面自己来对事实“简化”,从而得到可用于经济学研究的“够格的”实例。这较好地表白了科斯工作的重点。 第三,把实例一般化。实例涉及了回答问题的要素,但是实例自身并不能自动回答问题。从实例的研究到得出对真实世界里经济制度、经济组织和人的经济行为的理解,中间还需完毕一种跳跃,这就是把实例一般化。回到科斯的公司研究:她不仅调查了

14、一批美国公司“在什么状况下购买、在什么状况下制造”的实例,并且从中把各个不同的现状一般化为如下这样一种鉴定:“如果公司为购入要素自己制造而支付的费用低于它直接从事产品买卖的费用,公司就制造;反之,公司则购买”。这个一般性鉴定是思维上惊险的一跃,由于科斯从中提炼出一种更为一般的经济学概念交易费用。经此,“公司”和多种复杂合约就犹如“产品和劳务”同样,变得“易于解决”了。以往的经济学忽视了交易费用,或者不言自明地“假设”交易费用为零,因此无法分析市场里的多种组织;科斯从实例中一般化出交易费用,扩大、而不是抛弃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使之可以“解决”公司问题。因此,当我们读到“公司的组织费用在边际上等于公司支付的市场交易费用”时,我们再也不会吃惊这已经是一种原则的经济学的句子了。这阐明,科斯的实例研究可不是满足于那些“可以一把火烧掉的描述性资料”,她要“咀嚼”实例,把实例一般化,直到得出“既真实、又易于解决的”前提性假设。 以上讨论表白,至少有三个核心词在科斯的措施论里占据重要地位:真实世界、实例和(把实例)一般化。这也提供了与否运用科斯措施的几种恰当的“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