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126601446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十堰等七个业务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武汉网绿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八月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十堰等七个业务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建设项目概况1 项目背景TD-LTE作为我国主导的新一代移动通信国际技术标准,是TD-SCDMA标准的继承和发展演进。2012年中国移动开展了TD-LTE扩大规模试验工作,通过开展扩大规模试验,发挥了拉动产业成熟、积累商用经验和国际示范推广三大作用。经过多年的技术实验以及网络规模实验,表明TD-LTE网络基本趋于成熟。TD-LTE终端通过几年的发展,在产

2、业界的共同努力之下,也基本趋于成熟。因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拟在湖北省境内启动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的建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委托武汉网绿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接受委托后,于2014年7月完成了十堰等七个业务区的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技术导则等要求,采用实测和理论预测相结合的评价技术线路,对基站电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编制完成了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

3、工程(十堰等七个业务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报告为简本。2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1)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十堰等七个业务区建设内容为新建2680个TD-LTE移动通信基站,其中包含十堰业务区1132个、鄂州业务区225个、随州业务区285个、荆门业务区461个、江汉业务区158个、潜江业务区203个、天门业务区216个。(2)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基站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基站机房、基站杆塔,增加相关基站发射设备等;与其他单位共杆塔基站仅新建机房(或与其他单位共用机房)及增加相关发射设备。(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地理位置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

4、城市。地跨东经1092911116,北纬31303316。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地跨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鄂州居中独厚,北距首都北京、东距上海、西距重庆、南距广州均在1000公里左右。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4311346,北纬31193226。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东与孝感市安陆市、应城市接壤,南与荆州市江陵县及潜江、天门毗邻,西与襄阳市南漳县及宜昌市当阳市、远安县交界,北与襄阳市宜城市及随州市曾都区相连。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

5、地跨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只1小时车程。天门市东与汉川、应城接壤,北与京山、钟祥毗邻,南面和西面隔汉江与仙桃、潜江、荆门相望。地跨东经1123311326,北纬30223052。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连接湖北东西部的桥梁城市,是武汉城市圈的成员单位,地跨东经 1122911301,北纬30043039。(2)气象气候十堰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6551958小时,无霜期224255天,平均年降水量800mm以上。夏季平均气温大都高于25,其中七月平均为27左右,积温较多

6、,七、八月份降水量一般都在100mm以上。鄂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282.8毫米,年均无霜期266天,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12.4C。平均气温17,无霜期268至272天,平均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年均日照为2038至2083小时。随州市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mm1070mm,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220240天。荆门市全年平均气温荆门偏低0.3,年降水量大部偏少3成左右;年日照时数偏少约1成。冬、春两季降水明显偏少,遭遇罕见冬春连旱,春播、春管生产严重受阻,汛期降水前

7、少后多,入梅后局地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9月受汉江上游强降水影响,市境内汉江段水位超汛限,出现明显秋汛,此外,秋季先后出现寒露风、连阴雨、寒潮等。仙桃市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天门市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湿润,春温多变,初夏多涝,伏秋多旱,生长期长,严寒期短的气候特点。潜江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素来以“水乡园林”著称。(3)地形地貌十堰市全市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市可分为四种主地貌类型和两种副地貌类型。四种主地貌类型中:丘陵面积6250平

8、方公里,低山面积7395平方公里,中山面积6802平方公里,高山面积3233平方公里。鄂州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点“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梁子湖的“梁子湖”,海拔11.7米。随州市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北面是属于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m,西南面是褶皱断块山大洪山,其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m。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荆门市地域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形成低山坳谷、丘岗冲沟和平原湖区兼具地势。东北部的钟祥、京山大部分地域地处大洪山南麓,地质特征为褶皱断块山地,主要由古生界、

9、中生界碳酸盐岩、碎屑岩以及元古界变质岩构成。仙桃市位于江汉平原,为冲积平原,西北高而东南低,地势平坦,起伏甚微。天门市境北缘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面有汉水环绕;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低丘、岗状平原和河湖平原三种地貎。潜江市位于杨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系第沉降带晚近期构造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西部边缘,是江汉平原的主体。地势平坦开阔,地形西北部略高,东南部低;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工地形、台地、堤坝、湖垸广布,沟渠纵横。(4)水文水系十堰市河流共计有2489条。堵河为十堰市最大河流,全长338.6公里,承雨面积1243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入水量60.6亿立方米,是十堰市区工农

10、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汉江是十堰市过境河流,流经郧西、郧县和丹江口市,过境长度216公里。鄂州市境内拥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65万亩,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其中全国十大名湖之一的梁子湖方圆300多平方公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湖。随州市的主干河流有涢水、淮河、漳河、唐白河、环水等。主要支流有厥水、漂水、溠水、均水、浪河、徐家河、应山河、广水河等;全市河流流域面积15200km2;随州市年平均降水总量为95.31108m3,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3.12108m3。荆门市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全境大小河流900余条,形成以汉江中下游、漳河、长湖和府环河为主的四大水系,连接着

11、58座湖泊556座大中小型水库、71处河坝和12.95万口堰塘,全市水域面积18.52万公顷。仙桃市境内河湖密布,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沟渠1329条,长4500km。有垸内湖泊12个,围堤固定湖区4.37km2,泛湖泊3个,面积15.5km2。天门市有湖泊共45个,湖泊总面积达37.38平方公里,跨市界湖泊仅肖严湖;城中湖泊4个。其中水位面超过1平方公里的有陈家湖、张家大湖、石家湖等。潜江市境内有汉江、东荆河等长江支流。百里长渠、城南河、田关河、西荆河等21条排灌干渠、借粮湖、返湾湖、冯家湖、白露湖、张家湖、苏湖等6个湖泊遍布全市,其中湖泊面积2.7万亩。(5)人口行政区划十堰市全市国土面

12、积2.4万平方公里,辖五县(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一市(丹江口)、两区(茅箭、张湾)及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十堰经济开发区。十堰市全市常住人口为3340843人,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980327户,家庭户人口为311076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7人。鄂州市现辖鄂城、华容、梁子湖三个县级行政区,全市总面积1593.5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公安户籍人口109.79万人,常住人口10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4万人。随州市总面积9636km2,全市总人口达216.22万人;下辖一市一区一县:广水市、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共有16个街道办事处、乡镇;曾都区共有9个乡镇、街

13、道办事处;随县共有19个乡镇。荆门市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和荆门高新区,地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总人口302.31万人。其中,京山县64.9万人,沙洋县62.23万人(其中沙洋监狱管理局3.37万人),钟祥市107.83万人,东宝区38.06万人,掇刀区22.29万人,屈家岭管理区7万人。仙桃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7个农林牧渔场。全市总人口148.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35万人,农村人口88.66万人,土地总面积251991.26公顷。天门市现辖竟陵、杨林、侯口(天门经济开发区)3个街道办事处;多宝、拖市、等20个

14、镇、净潭1个乡、国营蒋湖农场、天门工业园、白茅湖棉花原种场。全市户籍总人口167万人,全市常住人口136.9万人;全市土地总面积2622平方公里。潜江市现辖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个县级国有农场、16个镇处,全市土地面积2004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6)社会经济十堰市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53亿元,外贸出口突破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6亿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65元。鄂州市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94亿元

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5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5.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7.35亿元。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3.1%、54.8%和32.1%。随州市2013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03.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4.26亿元,三是建设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76.05亿元,增长30.6%。荆门市2013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6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5.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4.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4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84亿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16、26275万美元,出口61752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0元。仙桃是湖北省江汉平原的商贸、物流、交通中心,湖北省政府规划的六大物流枢纽,为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5亿元,经济总量连续二十多年位居湖北省县级市第一位。天门市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5.1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7.2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2.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08元。潜江市201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9亿元,地方

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6亿元,外贸出口3.8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4802万美元,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2号令)中规定,确定单个基站环境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本报告将基站(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为50m的范围内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列为环境敏感区(点)。根据本次现场调查,本次在十堰等七个业务区抽测的295个基站周边主要环境敏感区(点)有460个,包括居民区、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区、商业区、

18、企业厂区等,各业务区抽测的典型基站周边环境敏感区(点)统计情况见表1。表1 十堰等七个业务区抽测的典型基站周边环境敏感区(点)数量统计一览表 单位:个序号业务区监测基站数量环境敏感区(点)标合计环境敏感区(点)明细居民区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商业区企业厂区其它1十堰1231866762171925502鄂州2535200008343随州31391450221064荆门527838112131585江汉172680052656潜江23481411106977天门24481220921013合计29546017315445527893注:本表中“其它”项包括公园、度假村、休闲山庄等。2.电磁环境监测结果

19、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本次选取的典型基站周边功率密度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要求;根据主城区电磁环境网格布点现状监测,所有基站建设所覆盖的区域功率密度现状监测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要求。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根据理论模式预测,各类型基站水平、垂直达标距离外的所有功率密度预测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及单个项目管理限值8W/cm2的要求。4.环境保护措施(1)基站建成后,应根据本报告提出的水平及垂直方向达标距离对本项目基站进行复核,保证基站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处于电磁环境达标区域。(2)基站建成开通后,应对基站的电磁环境进行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确保周围环境的电磁

20、环境水平达到国家标准。(3)加强运行期间的环境监督与管理,加强对基站设备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性能,防止馈线泄漏等隐患发生。(4)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并建立健全处理公众电磁环境等问题投诉的机制,及时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监测和解释工作。(5)在风景区及城市景观敏感区域建设基站时,应采取美化天线等措施,保持景观的一致性与完整性。(6)加强落地塔塔基周边绿化,在基站选型及设计施工阶段,位于城区及景观较为敏感区内基站采取美化天线方式,尽量减少塔基占地。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在运行期间将不会对声、水、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产生固体废物。本项目在运行期间将会产生一定的电磁环境影响,经

21、过现状监测和理论计算表明各移动通信基站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电磁环境影响水平将不会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不会对周围人群产生危害和影响。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基站的建设运行导致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仍处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其环境代价是有限的,利益远大于代价。6.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因子主要为固体废弃物影响,经采取本报告提出的对蓄电池加装防盗措施、并将更换下的蓄电池集中收集并妥善处理的措施后,运行期间的环境风险较小。7.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1)环境监测表2 运行期监测计划监测内容监测布点监测时间及频率标准及要求电场强度(功率密度)50m半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

22、的环境保护目标;优先布设在公众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本次环评期间、建成投运后(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各监测一次。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单个项目管理限值8W/cm2。(2)三同时”环保措施竣工验收表3 “三同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分类治理措施预计处理效果电磁环境在基站建设及选址时,参照本报告提出的水平及垂直控制距离来选择合适的站址。使基站周边环保目标处的电磁环境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减小对周边环境的电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加强落地塔塔基周边绿化,尽量减少塔基占地。对基站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景观环境在风景区及城市景观敏感区域建设基站时,

23、应采取美化天线等措施,保持景观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对周边景观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弃物应将更换下的废旧蓄电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与有回收资质的单位签订回收处理的协议。(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产业政策与规划符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信息产业类,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项目,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八章高新技术产业中关于信息服务业提出的要“积极培育数字视听、网络及通信、计算机、软件四类优势产品”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当地通信系统的结构,保证通信质量,提高移动通信能力和移动通信的可靠性,为当

24、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电磁环境影响结论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本次选取的典型基站周边功率密度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要求;根据主城区网格布点监测,所有基站建设所覆盖的区域功率密度现状监测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要求。根据理论模式预测,各类型基站水平、垂直达标距离外的所有功率密度预测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及单个项目管理限值8W/cm2的要求。(3)环境可行性结论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十堰等七个业务区)的建设是必要的,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区域通信网络规划,通过本评价对典型基站周边环境现状监测、主城区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以及理论模式预

25、测,经采取并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后,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4)要求与建议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并建立健全处理公众电磁环境等环境问题投诉的机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及时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监测和解释工作,取得公众理解和支持。强化环保自主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保护职责部门,专人负责项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落实部门和专人负责妥善保存环境保护相关资料。(五)联系方式社会各界如对本工程有上述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和反映:(1)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常青三路66号邮政编码:430023联系人:石涛勇 (2)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单位:武汉网绿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111号徐东嘉园C座邮编:430063联系人:张兰英 联系电话: 027-5980784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