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6583815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1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移动通信定价方略研究 平新乔No.C020 12月30日移动通信定价方略研究* 本文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组织课题组参与的一种移动电信定价研究项目的总报告,课题构成员有平新乔、窦文章、魏军锋、郝朝艳、龚鹏。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平新乔 目 录1研究目的与研究措施2S移动公司的比较优势3收入成本弹性分析4赚钱空间与市场空间潜力5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的变动趋势6价格下降的收敛性分析减少底线测算7降价的效益分析8地区差价与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差别定价9定价方略建议10结论1研究目的与研究措施11 研究目的移动通信的资费决定,是目前中国电信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的产业政策调节与产业体制改革的关注点之一

2、。这种研究的迫切性,直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国内电信业改革与构造性调节所形成的电信竞争格局,提出了移动通讯市场竞争定价的课题;二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外国电信公司的进入,会使国内的电信资费定价逐渐与国际公司接轨,实践迫切需要我们预知,电信资费的走势会收敛于一种什么样的均衡点?(一)国内电信资费改革所提出的定价课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1994年7月中国联通公司成立为标志,国内电信资费改革进入构造性调节时期。在移动通信领域,自1994年联通进入,市场呈双寡头垄断构造,资费水平一路下降。3月21日起,移动电话实现分时段收费政策,即法定节假日和非节假日0时至7时,国内通话费按国家规定原则的3

3、0%收费,非节假日21时至24时,优惠50%;相应的国际长途优惠分别是60%和80%。由于移动通信市场的非对称构造,国家采用非对称管制模式,旨在扶持中国联通,因而在移动通信资费定价上,中国联通各项收费均可较中国移动优惠20%。对此,中国移动将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移动通信市场价格竞争达到白热化状态。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对电信定价、特别是移动通信定价提出了新课题。据有关资料,将来移动商务将在如下十个方面进行战略性调节(括号内为发生的概率):(1)全球移动电话的数量将在超过10亿部(0.7)。具有数据通信能力的移动电话到将占当时总人口的80%以上(0.8)。(2)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目前无线网络外的另一

4、种被承认的网络(0.7)。(3)在此前,消费者将占据移动互联顾客的大多数,但仅占移动数据收入的1/3。(4)在此前,大多数移动运营商将无法成为领先的移动顾客(0.8)。(5)到,具有深远影响并迅速发展的技术将涉及:XML,无线Web技术,自然语言解决,蓝牙技术,语音辨认技术,应用服务供应商(ASP)以及生物记录技术(0.7)。(6)在此前,部署了B2B、B2C移动应用的公司中,超过20%的公司将支持不止一种移动频道。(7)在此前,改善的设备及网络将使得WAP无关紧要,它将会融入到更广泛的W3C原则之中(0.7)。(8)在将来5年内,不存在一种统一(占80%市场份额)的无线设备(0.8)。在底此

5、前,50%的移动办公者将携带2个或更多的移动设备(0.7)。(9)在此前,所有的移动设备将涉及至少一种整合的无线连接性。(10)在上半年此前,病毒将不会是无线世界的重要危险(0.7)。在到间,WAP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将是无线基本设施中最易受到袭击的设备(0.7)。(二)加入WTO后国内移动电信资费政策的若干走向国内于加入WTO后,就必须履行WTO规则。WTO规则体系集中体现为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即WTO协定)以及为实行该协定而签订的“部长决定与宣言”,后者相称于前者的“实行细则”,重大的实体性规则是以WTO协定附件的形式浮现的。与电信业直接有关或关系较为密切的重要有信息技术合同、

6、电信附件、基本电信合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合同、反倾销合同。根据这些合同,基本上可以勾画出加入WTO后中国电信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基本框架: 在增值电信和寻呼领域,中国加入WTO之际,外商可以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拥有30的股权;到,外商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以及成都、重庆、大连、福州、杭州、南宁、宁波、青岛、沈阳、深圳、厦门、西安、太原和武汉14个都市的公司里的股权可增至49%;到,外商可拥有股权50%,且没有地区限制。 移动通信领域:加入之际,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公司的股权可拥有25%;到,外商在北京、上海、广州三都市和14都市的股权可增至35%;到,外商可增长股权

7、至49%,且没有地区限制。 国内和国际固定电话领域:到,外商可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拥有股权25%;到,外商在北京、上海、广州三都市和14都市的股权可增至35%;到,外商的股权可增至49%,且没有地区限制。综合上述分析,入世后国内电信资费特别是移动通信资费(网络定价)的政策也许会浮现下列走向:一方面,加入WTO之后,国内电信市场的开放由本来的如何“开放”,转变为按开放“进程表”如何加快“开放”的问题。入世意味着国内必须接受WTO基本电信合同,在电信定价方面,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必须对批准鼓励竞争的调控原则(涉及根据成本定价、互联互通权利及管制者的独立性等)作出承诺。第二,电信资费定价必须立足于市

8、场发展。市场竞争主体是公司,公司主体定价是市场竞争的标志之一。因此,加入WTO后,电信定价权利必须由管制向公司自主定价变化,此时如何定价,定价机制与定价模式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第三,加入WTO后,跨国电信公司会在合适的时机凭借其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涌进来,参与国内电信竞争。哺育国内电信公司,抢战国内市场是近一、二年电信管理部门考虑的重点。为此,必须变化拓先的资费构造模式,拟定“适度竞争,减少资费,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政策基点。本项研究就是相应于上述两方面的挑战,运用S移动公司提供的自1999年初至8月底为止的财务数据,对定价方略作一种案分析。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 给出移动通信资费下调的赚

9、钱空间; 分析移动通信的成本构造变化趋势,为赚钱空间分析提出降价低线; 给出移动通信资费价格的需求弹性的时间序列变化与区域差别比较,分析电信资费下调的经济效应; 在垄断、寡头、竞争三种不同的市场博弈格局中分析移动通信价格下降的均衡点,以估计中期(2年内)移动资费的降价低线; 为应对国内外对手的价格竞争而提出资费设计建议。12 研究措施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以S移动公司于9月提供的分11个地区的从1999年至8月共30多种月度的,有关全球通、神州行、神州通的收费数据,与各项成本、支出的月数据,以及网际结算的互联互通资费数据与成本数据。这为我们分析移动资费的变化与效应提供了很大的以便。因此,我们的研究

10、是一项基于定量研究的政策分析。解决大量数据所合用的措施是如下两类:一是实证的计量经济学措施。有关计量措施的运用,请参阅魏军锋与平新乔的研究:移动公司的成本构造和弹性分析。本研究的实证计量措施运用重要是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translog的成本函数来估算S移动公司运营的成本构造,这是由于,translog成本函数的要素替代弹性不一定为单位弹性,并且没有给函数形式上预先假定要素替代弹性的固定模式,这会增长函数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对translog成本函数求导可以得到投入要素份额函数。在构建多投入多产出成本模型后,应用移动公司实际成本数据,来分析移动公司成本函数的特点,例如投入要素替代关系和投入要素

11、的价格弹性等。二是应用ARIMA模型来分析按顾客平均的利润变化,即户均利润时间序列,并且进行单位根检查,从而拟和了S移动公司营运利润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公司利润走势分析提供了基本。三是用线性回归措施来估算移动通信的价格需求弹性,从而给出电信资费下调的效应分析。二是用数学拟措施来模拟电信竞争与寡头博弈中的马尔可夫完美均衡定价过程。我们这里从动态角度考虑电信定价问题,引入了马尔可夫完美均衡(Markov Perfect Equilibrium)的概念。马尔可夫完美均衡简朴来说要满足两条性质:第一,马尔可夫性,即给定过去的状态和本期的状态,将来状态的条件概率分布只依赖于目前的状态而与过去的状态独立。用

12、数学语言可以表述为:;第二,所有的纳什均衡都是子博弈完美均衡。具体说,在本文中我们讨论的马尔可夫完美均衡是指从博弈树的任何一点开始,每个厂商以各自预期利润贴现值的最大化为目的,给定厂商和其她厂商的后序行动,这个厂商的方略是纳什均衡,厂商的方略函数满足马尔可夫性质。我们重要目的是以目前的状况作为初始状态,计算电信价格的马尔可夫完美均衡,作为将来抱负电信价格的预测值,以此为原则判断目前的电信价格与否高于或低于抱负值,要达到理论的抱负价格,需要在多大限度上调节目前的电信价格。哈佛大学专家Eric Maskin和麻省理工学院专家Jean Tirole在80年代末刊登了三篇很有影响的将马尔可夫完美均衡的

13、概念应用于动态垄断理论的文章。在末Drew Fundenberg和Jean Tirole合伙刊登的Pricing a Network Gook To Deter Entry中,用马尔可夫完美均衡的概念分析了如果行业中只有一种网络商品(network good)的提供者,她如何定价以制止新厂商进入的问题。在马尔可夫完美均衡计算方面的重要奉献来自于A. Pakes和P. Mcguire的一系列文章。她们的文章中模型设定都很一般化,没有很强的假设条件,理论推导的重要目的是指出计算马尔可夫完美均衡的措施以及编程思路,并且在每一篇文章中都给出了实际模拟的例子和模拟成果。我们的研究运用了Ariel Pak

14、es和Paul Mcguire提供的Gauss程序与C语言程序,根据从移动公司实际的财务数据中估算的参数值,模拟了移动公司在垄断、寡头竞争与政府管制不同情形下进入、退出、投资、定价决策,并且计算了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为拟定移动公司在中期(2年)内的降价底线提供了理论值。 有关马尔可夫完美均衡电信定价,见郝朝艳与平新乔的研究:电信定价的马尔可夫完美均衡。总之,基于客观数据的计量措施与马尔可夫完美均衡定价模拟是本项研究的两项基本技术。本研究的重要结论都基于上述两项分析技术。本报告如下各节的安排如下:第2节分析移动公司的业务优势。从第3节开始,到第6节,我们给出本报告的核心研究内容,即分析S移动

15、公司在将来2年内所面临的价格下降、赚钱空间缩小的压力。但34节与56节所用的研究措施不同:在第3节与第4节,我们重要运用实证的、计量经济措施,从过去2年公司的历史数据中分析,移动通信的赚钱空间对于应付将来价格下跌的挑战具有多大的实力?而在第5 6节,我们则采用马尔可夫完美均衡定价的模拟措施,来预测移动公司在将来竞争格局中会面临的价格边际成本之比下降的压力,以及公司也许固守的降价底线。这是移动公司制定中期的价格战略的基本。然后,在第7、第8节,我们又回到实证的计量经济分析,计算降价的经济效应,并且分析差别定价的效果。在第9节,根据前面的实证分析与数学模拟,提出我们有关移动公司的定价方略的若干建议

16、,并指出此后研究的方向。第10节总结所有研究成果,并以16个方面的数据加以表述。2移动公司的比较优势自1999年8月与电信业务分离,成立移动公司以来,公司入网顾客规模和移动业务发展呈全面增长态势。底,S移动顾客达到89.2129万户,业务收入11.4亿元。,S移动通信公司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推出诸如“神州行”和“神州通”等预付费卡业务;展开“绿色田野筹划”行动,有力地占领了农村移动通信市场;此外,“全球通WAP”和“全球通IP电话”来宾卡、缴费卡、WAD无线广告、连心卡、月租日收、异地交费、社区计费和集团计费等多项针对签约客户的新业务,都极大地增强了移动通信的产品竞争力,使广大“全球通”客

17、户真正享有到了以便快捷的移动通信服务。“中国移动通信”的品牌和移动通信的公司形象已逐渐进一步人心。截止11月底,S省移动通信已达243.9377万户(图2.1)图2.1: S移动客户增长图(单位:万户) 从目前的运营收入、成本构造与利润构造来分析,我们发现,S移动公司的优势是与地方网络相联系的,即S移动的优势实质上是网络优势。这个结论来基于如下四个方面的分析:第一,移动公司的重要收入是来自于省内通话。S移动公司的业务,重要涉及全球通、神州行和神州通,以及其她增值业务,如IP业务和INTERNET业务。下表是移动公司的重要收入金额和大体构造。表2.1:S移动收入构成 单位:万元(每月)基本月租费

18、基本通话费国内长话费其她收入收入小计38522105350184772489518724420.57%56.26%9.87%13.30%100%表2.1 S移动公司收入构造 ()从表(2.1)可以看出,基本月租费加上基本通话费收入,约占S移动公司每月收入的77%。这也就是说,与省内地方网络有直接联系的业务收入会占收入的3/4还多。第二,从通话总时长的构造看,本地通话的比重约为3/4。我们仅将的通话时长构造作一分析。全球通通话总时长中,本地通话时长占72.5%,出访漫游时长占12.4%,长话时长占15.1%;神州行通话总时年通话总时长中,本地通话时长占73.7%,出访漫游时长占9.7%,长话时长

19、占16.6%。从上面构造可以看出三种业务中本地通话的比重比较稳定,占到3/4;本地通话时长和长途之比约为14:3。可见,基本的通话业务发生在省内网络。第三,从网际互联互通的角度看,长话中S客户的主叫业务远远超过被叫业务,阐明长话从接入费的净结算来看是支出不小于进账的,况且,长话并不是S移动的重要业务。图2.2: 全球通通话时长分布上图为全球通实际通话时长的分布。本地主叫通话时长(即原表所称的市话主叫时长)占本地主被叫通话时长总和的53.2%。本地通话时长占通话总时长的72.5%。出访漫游主叫时长占出访漫游主被叫时长总和的57.2%。出访漫游时长占通话总时长的12.4%。长话主叫时长占长话主被叫

20、时长总和的57.2%。长话时长占通话总时长的15.1%。下图为神州行实际通话时长的分布。本地主叫通话时长(即原表所称的市话主叫时长)占本地主被叫通话时长总和的71.3%。本地通话时长占通话总时长的72.0%。出访漫游主叫时长占出访漫游主被叫时长总和的69.1%。出访漫游时长占通话总时长的10.9%。长话主叫时长占长话主被叫时长总和的80.4%。长话时长占通话总时长的17.1%。图2.3:神州行时长分布第四,从多种业务的成本利润之比来分析,S移动公司的比较优势在本地通话业务上。根据我们对S移动公司1月至8月的各项业务成本收益分析,我们发现,从“平均租用成本”(不考虑运营的其他成本)。各项通信业务

21、单位成本成本项目通信业务成本减去电路租费本地线路租费省内线路租费省际线路租费省内、省际线路租费总额单位:元4998961215759292841543924174731单位时长成本基本通信成本本地线路平均租用成本省内线路平均租用成本省际线路平均租用成本长途线路平均成本单位:元/分钟0.28642580.0514660.11599450.37446750.1526804阐明=0.5=1来看,“本地线路的平均租用成本”是最低的。上表中的基本通信成本是扣除租用电路的成本因素后剩余的通信成本,它和互联通完全没有关系,约为每分钟0.286元。我们取=0.5的含义是让所有本地通话来分摊本地电路租费的成本;

22、如果取=0.25就是用一半的本地移动间通话的记录时长分摊成本,成果本地线路平均租用成本变成0.125元/分钟;如果令=0,那么本地线路平均租用成本则是0.32元/分钟,此时所有本地线路租用成本由本地固话对本地移动(被叫)时长来承当。我们取=1的含义是本地客户被省外移动或者固话客户呼喊的时长没有被低估;如取=2,也即时长被低估了一半,则此时省际线路平均租用成本估计为0.187元/分钟。某个网间互联项目的通信总成本等于基本通信成本与相应电路租用成本的总和:当=0.5时,本地网间通信经由移动(租用)线路在移动方面的通信成本是每分钟0.336元;省内网间通信经由移动(租用)线路在移动方面的通信成本是每

23、分钟0.401元;当=1时,省际网间通信经由移动(租用)线路在移动方面的通信成本是每分钟0.66元。下表概述了=0.5,=1时全球通的收入和扣除通信成本后的剩余状况: 表2.3:各项业务的净剩余分析全球通通信项目每分钟收入(含基本通话费)单位:元/分钟扣除通信成本后的剩余单位:元/分钟本地移动对长途省际固话(主叫)0.460.13本地移动对长途省际移动(主叫)0.460.13长途省际移动对本地移动(被叫)1.040.38长途省际固话对本地移动(被叫)1.040.38本地移动对长途省内固话(主叫)0.460.13长途省内移动对移动(主被叫只算一方的时长)1.10.70长途省内固话对本地移动(被叫

24、)1.040.64本地移动对本地固话(主叫)0.350.06本地固话对本地移动(被叫)0.40.06本地移动对本地移动(主被叫)0.40.06从表2.3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就每分钟扣除成本后的净剩余来衡量,省内移动对移动、省内固话对移动这两项的净剩余大大高于其他服务项目。固然,我们讲移动的比较优势在于省内业务与本地网络上,这不是象一般的贸易教科书中所讲的那样,只经营省内通话与本地通话业务,放弃长话与国际业务。不是的,因从电信业的业务特点来说,省际长话与国际长话与本地通话兼营,具有一定的范畴经济。我们的分析只是说,S移动公司的优势项目在省内通话上,优势在于地方网络。在网际互联互通上,基本上无优势。

25、3. 收入成本弹性分析 为了估算S移动公司在将来应对电信市场竞争挑战的实力,我们必须一方面估算出公司目前的成本函数,分析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曲线的趋势,然后分析收入(产出)成本弹性。收入(产出)成本弹性是一种非常核心的概念。它所揭示的关系是,从一单位收入的目前水平与一单位收入(产出)的平均成本即单位成本的目前水平出发,收入(产出)每增长一种百分点,单位成本会增长几种百分点?这好比一种龟兔赛跑的故事:若单位收入(产出)目前是单位成本的N倍,但由于单位收入每增长一种百分点成本水平会增长几种百分点,则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过一段时间后来,单位成本就会等于单位收入(产出),公司就会达到“盈亏平衡点”,

26、过那一点后,增收努力就会带来净亏损。因此,收入(产出)成本弹性是我们分析赚钱空间的核心切入点。为此目的,我们在这一节里,一方面分析S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与成本构造;然后估算该公司的收入(产出)成本弹性。3.1 成本函数与成本构造我们分别考察了1999年、与头8个月的成本数据,发现,S移动公司的成本构造不同于老式产业,它的特点是前期固定投入巨大,重要涉及基站建设和互换机建设;营运中网络维护和设备保养的固定支出比率较大;而人工和其她费用支出较小。表3.1和表3.2是S移动公司近几年的通信业务成本、费用构成状况和基站建设和互换机建设投资状况: 表3.1:投资状况 单位:万元项目96年投资97年投资98

27、年投资99年投资互换机基站互换基站互换基站互换基站小计3691.3915922771.715151.369824.1248129.44621.7527982.67 表3.2:支出构成项 目1999年7月一、通行业务成本66.96%81.40%71.31%1、工资3.17%2.79%4.36%2、职工福利费0.35%0.39%0.57%3、折旧费40.82%37.41%41.80%4、修理费9.08%7.06%3.79%5、低值易耗品1.76%1.73%0.39%6、业务费11.24%32.03%20.40%二、管理费用31.59%15.74%8.14%三、财务费用1.45%2.85%1.08%

28、四、营业费用19.4%合 计100%100%100%从上面两张成本表中,我们可以看出,S移动公司在互换机和基站上的建设成本非常大,就98年的两项投资占当年总成本的50%左右。这使得移动公司的折旧费用在总成本中占很高的份额,基本上占总成本40%左右的份额。对成本函数的估算我们运用了变型的对数估算法(translog method)。一方面我们定义“产出”。移动公司的“产出”不同于老式公司,它提供应顾客的是移动通信服务,而不是一般有形的物品。我们可以根据物理量和收入量两种方式来计算移动公司的产出。所谓物理量,就是移动公司在提供服务时候,发送的数字信令和语音信号的数量;而收入量是指顾客所交纳的通话费

29、用,重要涉及月租费,本地通话费,国内长途通话费和国际长途通话费,还涉及其她费用。为了数据采集的以便以及根据收入量与物理量之间的相应关系,我们采用了收入量来衡量移动公司的产出。它们具体涉及本地通话费(Localfee)、长途通话费(Tollfee)(只涉及国内长途通话费)和其她通话费(Otherfee)。其她通话费涉及国际长途通话费月租费、入网费、增值业务收入、数据业务收入和其她业务收入净值。因此,我们所谓的“产出”即收入,而收入是一种三维向量,其元素为“本地通话费”(Localfee),“国内长途通话费”(Tollfee)与“其她通话费”(Otherfee)。移动公司的“成本”,我们是指总成本

30、,且是每月的总成本(用“C”表达)。在模型估计中,我们使用的成本是通信成本,不涉及公司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我们把投入要素简朴地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人工投入(L),资本投入(K)和物料投入(M)。我们将通信部门的工资和福利总和除以通信部门的职工总人数得到人工价格(PL),但是由于通信部门的职工总人数不能得到,我们将公司当月的工资和福利总额除以公司职工总人数,所得成果作为人工价格(PL)。我们把公司当月的固定资产折旧作为该公司的资本支出,并且将本支出除以当月移动顾客的实际达到数,得到资本价格(PK)。把成本费用中的其她费用,重要涉及网络维护费用、修理费用和低值易耗品,作为物料支出,并且将物料支出除

31、以当月移动顾客实际达到数,得到物料价格(PK)。所有这些变量的度量都以月为计量的时间长度,以万元为单位,因此“量纲”是“万元/月”。模拟成果显示,基本通话费的上升,即基本通话量的上升,资本价格的上升以及物料价格的上升都将使得总通信成本上升。并且成本函数、资本份额函数的调节R2都在96%以上,阐明函数的拟和性非常优良,但是工资份额函数的调节R2只有38.4%,阐明模型所构造的函数形式和数据还没有较好的拟和人工份额函数。模拟成果还显示,移动公司的成本构造中,资本支出和物料支出的份额非常大,几乎占了总成本的95%,而人工只占5%左右,阐明了移动通信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减少成本的核心制约因素是资本和

32、物料两项支出,并且通信行业技术更新频繁,更加剧了扩大成本的压力(见表3.3)表3.3:成本构造拟合成果S移动公司(INDEX=0)LaborCapitalMaterial估计份额0.044730.504230.45104实际份额0.052990.505390.442163.2 收入成本弹性从我们估算的成本函数出发,就可以计算出收入(产出)成本弹性。成果如表3.4所示。表3.4:产出成本弹性估计localfeeTollfeeOtherfee3.2910751.318802-0.12658从上表的估计成果,我们可以得出如果本地通话收入增长1%,那么总成本将增长3.291%;如果长途通话收入增长1%

33、,那么总成本将增长1.3188%;而其她收入增长1%,总成本反而减少0.12568%,这也许是由于其她增值业务存在规模报酬,业务量的增长会优化成本构造从而减少总成本。然后,我们根据三类收入量为权数,计算综合产出成本弹性为2.2107,这个综合产出成本弹性阐明移动公司的收入增长1%,那么总成本将增长2.2107%。这个成果对我们有两方面的经济含义:第一、它揭示了S移动公司赚钱空间的动态收缩趋势与收缩速度。如如下几节会阐明的,尽管从目前的状态看,按每个客户的月均费衡量,单位产出(收入)还是单位成本的2.4倍多,但由于平均说来,公司收入每增长1%,总成本会增长2.2107%,这样,若技术与价格条件不

34、变化,当收入在既有水平基本上上升1倍,就会达到盈亏平衡点。看起来,收入尚有上升1倍的空间。但是要注意,这是以技术不变、投入要素不涨、电讯资费不降为前提的,而客观上投入要素费用必涨,电信服务资费必降,因此,移动公司的收入上升空间就会不不小于1倍!同步,虽然收入上升空间有1倍,也仅仅相称于翻一番左右,按近来两年的发展势头,每年收入的增长率在25%左右,再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耗尽既有的赚钱空间!这阐明,改善技术,提高技术级别,减少服务成本的压力是多么迫切。第二、应当着眼于开辟新业务。从表3.4可以清晰地读出,“others”(其他服务)的收入上升一种百分点,其单位成本倒反而呈下降趋势,会降0.127

35、个百分点。这是相称重要的信息!尽管“其他业务”收入涉及国际长话通话费与月租费、入网费、增值业务收入与数据业务收入等众多服务项目,其中“短信息服务”目前只占相称小的比重,但与“本地通话”与“长途通话”相比,它们属于新业务,这些新业务对于移动公司来说,还处在“规模报酬递增”或“成本递减”阶段!4. 赚钱空间与市场空间潜力目前我们来讨论赚钱空间。我们的分析分两部分:一是从微观的角度,具体说来,是从每个移动客户的月费用分析,尚有多大的赚钱空间?二是从稍宏观的角度,即从S移动公司所面临的市场总需求分析,公司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4.1 户均收入成本分析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户均收入户均成本户均利润4.1.

36、1. 户均收入我们把通信收入减去通信成本所得到的通信业务毛利润和通信收入减去总营运成本(涉及通信成本和公司管理费用等其她费用)所得到的营运毛利润作为反映赚钱空间的两项重要指标。一方面,我们从户均数据来赚钱空间的特点和变动趋势。所谓“户均收入”,是指按移动通信客户(每个手机号)平均的通信收入。下图是移动公司从1999年7月份到8月份的户均收入。4.1:户均收入【阐明:1999年到7月份只有全球通的户均收入数据;8月份到12月份,只有全球通和神州行的户均数据,总的户均收入是根据两者当月实际达到顾客数为权数计算所得加权平均数;1月份到8月份,涉及了全球通、神州行和神州通的户均收入,总的户均收入是根据

37、三者当月实际达到顾客数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1月份和2月份的数据是相似的,我们怀疑其中有一种月份的数据有误,两个月的数据均为该合计数的平均数;3月的数据是3月末合计数减去1月和2月合计数;4月份数据为前三个月的平均数;5月份数据为5月底合计数减去3月底合计数和4月份的估计数】图4.1对我们提供了一种警示:S移动公司的户均收入在比上年有所下降,拿每月的户均收入与同期相比较,大概下降了20%。这是电信改革与引入竞争后电信资费下降的成果。这就阐明,我们在上一节所示的“收入成本”赚钱空间并不是成不变的,“收入”这一端是呈下降趋势的,若“成本”这一端呈上升趋势,则会面临赚钱空间迅速消融的严重危机!所幸的是

38、,“户均通信成本”至今呈下降趋势。4.1.2 户均通信成本下图是移动公司1月份到8月份的户均成本趋势。图4.2:户均通信成本(.1.8)【阐明:户均通信成本等于通信部门的成本除以当月实际达到的户数;户均营运成本等于公司总成本除以当月实际达到的户数】户均通信成本图显示,到8月,户均通信成本为50元左右。与4.1.1分节所讨论户均收入比较,立即就显示出,移动公司在目前尚有一定的赚钱空间。4.1.3 户均利润接下来我们将户均收入分别减去户均通信成本和户均营运成本得到户均通信毛利润和营运毛利润作为衡量移动公司赚钱空间的两个指标。下图是移动公司从1月份到8月份的通信利润和营运利润。但是,如图4.3所示,

39、户均利润在的大多数月份中,在6070元左右,并且在年终与年初会浮现亏损。这重要由于,户均收入在月际间较为平稳,而户均成本在年终与年初均有较大幅度上升,这与公司财务核算中在年终加进累积的固定成本支出这一措施有关。 图4.3:户均利润 (.1.8)【阐明:由于成本数据只有从1月份到8月份,因此利润数也只有得到该时间段的时间序列】因此,由于单位成本有上升的压力,单位价格有下降的压力,从长期的动态的角度看,按微观的“户均利润”的指标来维持S移动公司的赚钱空间是相称艰巨的,我们应当换一种思路,从宏观上去扩展赚钱空间,即扩大网络规模,增长入网户数,这就波及到对移动公司所面临的市场总需求的扩张潜力分析了。4

40、.2 网络规模与市场总需求扩张潜力这方面的分析,使我们可以得出比较乐观的结论。移动市场1992年起步,用网顾客持续以指数级增长。1992年终发展顾客仅1790户,至1995年达41316户,是1992年的23倍之多。之后五年内,由于GSM网格的运营,顾客规模一步扩大,底达892129户,顾客规模完毕了又一种20倍翻番。是S移动发展的一种大收获之年,在基数大、市场剧烈的状况下,顾客总量达到2439377户,比上一年度增长约2.9倍,达到总互换机容量3000000户的81%之多。根据有关研究,我们发现,当人均GDP在6000元以上时,每百人拥有的手机顾客在5如下,移动通信顾客密度增长率很小;人均G

41、DP在600010000元时,每百人拥有的手机顾客在510之间,增长率较大,已具有了移动通信较快增长的经济条件;人均GDP在10000元以上时,每百人拥有的手机顾客迅速增长。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我省移动通信发展判断,S移动通信市场已处在起飞阶段。目前,我省人均GDP水平接近7000元,“十五”时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8%左右,到国内生产总值可望达到27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元。从经济发展指标分析,将来3至5年内,我省移动手机拥有量将会达到1520%的市场占有度。从人均消费与移动顾客数之间的经验关系来推测,有关研究表白,当人均消费超过2500元的时候

42、,移动顾客数量由初期的迅速膨胀过渡为稳步增长期。图4.4: 人均GDP、人均消费与移动顾客数该省1999年的人均消费是1833元,如果经济发展速度保持稳定,那么乐观的估计是移动顾客还会维持至少两年,保持年均100%左右的迅速增长速度。5. 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的变动趋势从第3节至第4节,我们只是孤立地就移动公司自身的收入成本变化空间作了一种纵向分析,而没有把赚钱空间分析放在电信竞争与寡头博弈的格局中去进行。这一节,我们是从电信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格局中,来分析移动公司的赚钱空间。我们所用的度量指标是“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P/MC)。5.1 “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P/MC)之

43、因此重要,其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电信公司要扩展业务,增量分析更能揭示赚钱空间的动态趋势,而这便要引入边际成本。“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所要揭示的关系是:在竞争的格局中,电信公司每多提供一单位(如一小时通话量)服务,从该单位服务中公司能获利多少?在边际成本也许呈上升、电服服务价格也许呈下降的市场格局下,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的变化,会更能反映移动公司所面临的赚钱空间缩小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分析S移动公司的“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的变动趋势时,可以引入市场规模变化、(电信功能/生产能力)分段函数的分割点变化、市场需求的状态变化、对手电信公司的数目变化、厂商在退出时剩余资产的大小、沉没成本的大小、进入电

44、信公司的效率高下、投资的乘数大小等诸多参数的变化对“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的影响。这实质上可预示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对移动公司的赚钱空间的影响。这种分析,重要是基于数学模型的模拟措施。我们按Pakes与Mcguire提供的Gauss程序,使用1999年8月至8月全球通数据估计需求函数(回归成果是),以1月至8月的单位通信成本的平均值(38.064元/小时)作为初始值,并以1月至8月单位通信成本的平均值(38.064元/小时)和1月至8月的每小时通话收入(53.12元/小时)作为均衡值,通过多次模拟拟定其她参数值(在这里,我们使用了所有的时间序列数据,目的是得到对经济环境的精确的描述,同步假设了在

45、几年数据的平均意义上目前的状况达到了均衡水平);再用1月至8月的数据估计需求函数(回归成果是),用1月至8月的平均单位通信成本(15.31元/小时)和1月至8月的每小时通话收入(44.7323元/小时)作为初始值,采用上一步得到的参数值进行模拟预测。模拟的成果就显示了“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的动态变化趋势。5.2 “价格成本之比率”值也许的变化趋势与移动公司的赚钱空间对“价格成本之比”,我们作了如下两步测算:第一、通过1999年7月至8月全球通的业务数据估计的需求函数,获得移动公司的(P/MC)理论值。这里所谓的“价格”,是指移动公司全球通每小时通话的收费;而“边际成本”是用前8个月全球通业务每

46、小时通话的平均成本来替代。我们用实际数据计算得到的(P/MC)值为1.4。为了找出移动公司理论上目前应当有的(P/MC)值,我们估算了公司的全球通业务的需求函数。其函数形式为P=83.6239-8.98127 Q这里,P为每小时通话收费。从上述估计出来的需求函数中,我们推导出了“市场规模参数”(等于5)与“边际成本的初始值”(为2.119),并根据“小灵通”在进入移动市场的实际设定市场上有两家移动公司(即积极型公司数为2)。再通过其他假设注: 有关“其他假设”,请阅郝朝艳与平新乔的研究:电信定价的马尔可夫均衡第三节。 ,我们模拟得到了(P/MC)的理论值为1.59。由于变化各个参数取值只能使均

47、衡值p/mc最低达到1.59的水平,因此,这个均衡值比实际值高估了13.57()。在下面的求解过程中,我们会考虑到这个高估的因素。第二,通过对移动公司1月至8月的数据,再次估计需求函数,获得移动公司的(P/MC)理论值。我们用1月至8月的数估计得到的需求函数为:P=84.365019.67565Q同样,根据模拟程序对参数值的取值范畴的限制,我们在方程两边同乘以。乘以是为了将Q前面的系数变为1,乘以是作比例放缩。将1月至8月的单位通信成本的平均值15.21元/小时也以作比例放缩,得到模拟时使用的D=4.00(精确值为4.3596,四舍五入为4),MC1(精确值为0.786,四舍五入为1)。实际的

48、p/mc为2.94()。我们记放缩后的需求函数为:。由实际回归数据得到这段时期价格的平均值为: 均用新定义的需求函数表达。44.73(元/小时),而将平均需求带入需求函数得到的平均价格的拟和值为:44.888358。两个成果非常接近,阐明我们对需求函数估计得很精确。如何估算“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的理论值?我们将边际成本为1.79作为模拟的初始值,然后按马尔可夫完美均衡的模拟法进行反复迭代,最后获得的(P/MC)理论值如下表:表5.1:(P/MC)的理论值(纳什均衡值)市场构造(P/MC)值若一家移动公司垄断2.46若两家移动公司竞争2.34若三家移动公司竞争2.27 注:实际的P/MC值为2.9

49、4表5.1阐明,与目前(P/MC)实际值2.94相比,在此后的2年里,价格边际成本之比会趋于下降。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的后果: 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的下降,阐明移动公司的赚钱空间会收缩。就全球通业务来说,价格边际成本之比会下降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每小时通话业务的利润率会下跌四分之一左右。究其因素,或者是由于P下降,即电信资费下降;或者是由于边际成本上升,即移动公司要为全球通的业务扩张投入更多的技术与经营成本资源。 从表5.1中还可以看出,(P/MC)的均衡值会由于市场构造的不同而处在不同的水平:垄断条件下(P/MC)收敛的均衡值最高,为2.46;双寡头竞争(象目前移动公司与中国电信“小灵通”业务之间的

50、竞争)下(P/MC)值次之,为2.34;而如市场上进入第三家移动公司,则(P/MC)值会收敛于2.27。不要小看这似乎微小的数量差别,它们之间在实际运营中,相称于通话量的单位利润会递减10个百分点! 移动会在多少的时期内从(P/MC)目前的2.94降为2.272.46?按模拟设定的频率为反复迭代1000次,由于我们假定一天为一种迭代均衡的时长,因此,从8月起,大概在2年内的“价格边际成本”这一真正意义上的赚钱空间会收缩四分之一!这应当作为一种重要的警示,从目前就要开始应对。措施与第4节最后所指出的类似:既然在微观单位上赚钱空间在收缩,则应转向扩大网络,提高入网户的网络运用率,或吸引客户增长通话

51、长度。 固然,上述模拟结论都是以市场上移动通信主营商之间是不同质的公司这一假定为基本的,这样的假定考虑到了目前中国移动、小灵通(中国电信)与联通在技术、服务质量上的差别,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如果小灵通与联通进一步缩小与移动的技术差别,如果移动市场上两个或三个运营商是同质的,竞争只在“产量”即通话量上展开,则“价格边际成本”之比会进一步下降。这种下降趋势如表5.1(a)所示:表5.1(a):同质公司竞争条件下的(P/MC)理论值市场构造(P/MC)值若一家移动公司垄断3.00若两家移动公司竞争2.33若三家移动公司竞争2.00表5.1(a)阐明,若移动、小灵通(中国电信)与联通在质量上无差别,则两

52、年后移动的毛利率会比目前降1/3!因此,若要避免毛利率下降,移动保持通信质量上的领先,是至关重要的。6价格下降的收敛性分析降价底线的测算这是移动公司最为关怀的问题。即面对国内外电信竞争对手的进入,移动公司作为市场中的在位者,从8月起,在2年这一时期内,价格应降多少?我们仍只以“全球通”业务为基本,按马尔可夫完美的均衡的模拟法来测算。测算成果如表6.1、表6.2与表6.3所列。在以上三个表里,每一种表都可分为两个子表,左面的子表显示提是电信公司投资于质量,即与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服务)不相似时,市场均衡的各项指标;而右边的子表显示的则是当公司提供相似的通信服务,竞争方略仅仅在于产量(服务量)大小

53、的选择时,市场均衡会达到的各项指标值。每一种子表内,又辨别三种市场构造:一是纳什均衡,即每个电信公司各自追求利润极大化时达到的均衡;二是当互相竞争的公司共谋、勾结时会达到的均衡;三是当政府干预时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准则来运作时所会浮现的均衡。当市场上竞争的公司的价格收敛到均衡时,从表6.1到表6.3都列出了“(价格/边际成本)比”、“投资均值”、“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均衡价格P*”与“降价幅度”等八项指标。 表6.1:垄断状态MAXIMUM NUMBER OF FIRMS=1Investment in(投资于)Quality(质量)Capacity(生产能力)Equilibrium(均

54、衡类型)Nash(纳什均衡)Monopoly(垄断/共谋)Social planner(社会福利最大化)Nash(纳什均衡)Monopoly(垄断/共谋)Social Planner(社会福利最大化)P/mc(价格比边际成本)2.46 (0.00)2.46 (0.01)1.00 (0.00)3.00 (0.03)3.01 (0.05)2.07 (0.69)Mean investment(投资均值)0.01 (0.01)0.02 (0.03)0.02 (0.03)0.02 (0.03)0.02 (0.03)0.01 (0.03)Mean 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均值)39.1

55、1 (0.13)39.10 (0.24)113.09 (0.24)51.40 (0.27)51.37 (0.35)185.10 (9.41)Mean producer surplus(生产者剩余的均值)46.93 (0.45)46.85 (0.51)-0.76 (0.26)102.54 (0.33)102.68 (0.32)3.47 (2.87)均衡价格37.416637.416615.2145.6345.782131.4847降价幅度10.1632650.1632650.659864-0.02041-0.023810.295918调节后的均衡价格32.3391732.3391713.1463

56、9.4380139.5694727.21223降价幅度20.276810.276810.706020.1180610.1151210.391462表6.2:双寡头竞争状态MAXIMUM NUMBER OF FIRMS=2Investment in(投资于)Quality(质量)Capacity(生产能力)Equilibrium(均衡类型)Nash(纳什均衡)Monopoly(垄断/共谋)Social planner(社会福利最大化)Nash(纳什均衡)Monopoly(垄断/共谋)Social Planner(社会福利最大化)P/mc(价格比边际成本)2.34 (0.00)2.72 (0.01

57、)1.00 (0.00)2.33 (0.01)3.01 (0.04)2.91 (1.78)Mean investment(投资均值)0.03 (0.04)0.03 (0.04)0.03 (0.04)0.03 (0.05)0.00 (0.00)0.01 (0.02)Mean 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均值)73.40 (0.45)55.58 (0.21)165.54 (0.50)91.60 (0.09)51.24 (0.18)0.00 (0.00)Mean producer surplus(生产者剩余的均值)69.19 (0.94)72.44 (0.78)-1.31 (0.50

58、)90.81 (0.41)103.03 (0.06)0.15 (0.59)均衡价格35.591441.371215.2135.439345.782144.2611降价幅度10.2040820.074830.6598640.207483-0.023810.010204调节后的均衡价格30.7616535.7571313.14630.6301939.5694738.25487降价幅度20.3120880.760.706020.3150280.1151210.1445196.3:三个移动公司相竞争的状态MAXIMUM NUMBER OF FIRMS=3Investment in(投资于)Qualit

59、y(质量)Capacity(生产能力)Equilibrium(均衡类型)Nash(纳什均衡)Monopoly(垄断/共谋)Social planner(社会福利最大化)Nash(纳什均衡)Monopoly(垄断/共谋)Social Planner(社会福利最大化)P/mc(价格比边际成本)2.27 (0.00)2.90 (0.01)1.00 (0.00)2.00 (0.01)3.01 (0.04)2.44 (1.95)Mean investment(投资均值)0.05 (0.07)0.05 (0.05)0.05 (0.05)0.06 (0.09)0.00 (0.00)0.01 (0.01)Me

60、an 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均值)407.93 (0.89)65.85 (0.24)200.03 (0.65)115.95 (0.05)51.24 (0.20)0.00 (0.00)Mean producer surplus(生产者剩余的均值)325.38 (1.23)90.38 (0.89)-2.21 (0.59)76.16 (0.49)103.13 (0.08)0.04 (0.63)均衡价格29.8414338.1234113.14626.2920139.5694732.07625降价幅度10.2278910.0136050.6598640.319728-0.023810.170068调节后的均衡价格34.526744.10915.2130.4245.782137.1124降价幅度20.3326660.1474590.706020.4120410.1151210.28269注: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概念,它是以参与竞争的公司完全自主决策、市场上不存在其他非竞争的制约为条件的。当参与市场竞争按利润极大化目的,又各自对对手们的反映作出了最优反映时,其成果叫“纳什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