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煤化工遭遇碳减排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2653936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当煤化工遭遇碳减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当煤化工遭遇碳减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当煤化工遭遇碳减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煤化工遭遇碳减排(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当“煤化工”遭遇“碳减排”记者宫艳玲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世界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 根市如期召开,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场错综复杂而又扣人心弦的激烈较量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下,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已成为全人类发展共同面临的课题,同时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工业领 域也将掀起一场声势浩大、前所未有的“绿色革命”浪潮。煤化工石油化工产业中的碳排放大户化学工业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原材料和能耗大户,能源消耗占到中国能源年消费总量的15%左右,其 中用作原料的能源占化学工业总能耗的40%左右;化肥(合成氨)、烧碱、纯碱、电石、黄磷、炭黑、 乙烯等是化学工业的主要高耗能产

2、品;在单位产品能耗高的化工产品成本中,能源费用所占比例高达 60%75% ;化学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中低品质的煤炭和焦炭占50%以上,电力消费占30%左右,与国 外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工能源消费结构相比,能源利用效率低15%以上种种数据表明,由于 能源高消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使得化工产业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碳排放领域之一。据中国科学院 发布的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数据显示,19982005年我国工业碳排放增加了 420.15 百万吨碳,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了 249.20 百万吨碳,对全部工业二氧化碳增加的贡献率为59.31%。在12

3、月10日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2009年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煤化工产业 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引起了专家和与会代表的强烈关注。原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潘连生教授表示,我国 以煤为主体(约占一次能源的70% )的能源结构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居 高不下,目前我国SO2和CO2排放量已居世界首位。在各种化石燃料中,煤炭燃烧造成的温室气体增 长率最高,比石油高29%、比天然气高69%。煤化工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行业,传统煤化工更是带有 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特征。潘部长给出了煤化工碳排放的详细数据:在煤制油的转化过程中,大 约70%的C生成CO2后直排大气,每生产1t油所排向

4、大气CO2约8.8t;每生产1t甲醇排出CO2约 2.3t;每生产1t氨排出CO2约3.4t,为天然气制氨排出CO2的5倍。据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煤化工中I的CO2排放主要分布在煤焦化、 煤气化等领域。焦炭生产中的副产品焦炉气含有甲烷、CO、CO2等相当含量的温室气体;煤气化工艺 是合成氨、甲醇、二甲醚、IGCC(联合循环发电)、煤制烯烃、煤液化等产业的基础,其中,IGCC发 电的CO2排放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据该实验室测算,2015年煤化工行业的CO2排放量将在1.74亿 氏结合正人对中国的CO2排放预测,按照目前煤化工发展速度,在未来的中BZO2排放总量中,煤化

5、工所占比例为3%左右。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分析师林泉表示,根据当前我国煤化工发展形势和各地区规划,至到2020 年我国煤制油的发展规模将达到3000万t/a,煤制烯烃规模达到800万t /a,煤制甲醇将超过6000万t/a(含 煤制烯烃所需甲醇用量)。按照各种煤化工工艺路线的平均CO2排放量进行估算,届时生产上述煤化 工产品所排放的CO2将超过2亿t。毋庸置疑,近年来超速发展、已经形成过热之势的煤化工产业,正成为二氧化碳排放中的重要一 员,并将与未来的“低碳经济”建设形成越来越尖锐的冲突和矛盾。碳排放将成为煤化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就在哥本哈根会议召

6、开前夕,国务院做出决定, 至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一战略举措,既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对于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和担 当,同时又是我国多年来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工业化增长进程的内在变革要求。在此背景下,发 展煤化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必须引起全行业的重视。金涌院士提醒产业界人士,未来煤化工产业很 有可能因国家“低碳经济”战略受到影响,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煤化工产业技术革新、节能降耗势 在必行。那么对于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产业,从碳排放的角度看,是否具有 较好的低碳优势呢?金涌院

7、士回答说,无论是传统煤化工还是新型煤化工,均为高能耗和煤炭资源利 用产业,因此都是碳排放大户一一要说它们的区别,则在于新型煤化工的产值较高,在计算单位GDP 碳排放的时候,可以摊薄碳排放数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张瑞和表示,我国的能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需求决定了离不开煤,适 度发展煤化工是必要的,然而,必须从全生命周期和能源利用效率等全方位评价和测定,并由政府尽 快确定发展煤化工的详细思路,尤其应注重煤化工发展中的碳排放问题。减少煤化工的碳排放,最根 本的是以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为突破口,推进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政府应制定煤化工各领域的能效 标准,对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能耗、环保指标的企业,坚决限期达标和关停。张瑞和表示,转变以投资 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向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节能降耗、高效利用模式发展,是煤化工可持续发展的 必然选择。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的交战正酣,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势如破竹。当前,我国各个地方政 府、各大煤化工企业还在大铺煤化工摊子、苦思筹谋煤化工产品出路的时候,也许还未意识到碳排放 将对煤化工发展带来的影响。一一可是,春雷一响知天下,多年来煤化工大干快上的粗放增长,正在 迎来一个新时代的严峻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