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26466340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对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北京市服务业发呈现状与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手机免费访问.com11月30日 10:36中国记录信息网 查看评论 内容提纲: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来,我市服务业迅速发展,行业构造不断优化,产业构造日趋合理,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最重要的税源。但是与国内其她都市如上海、广州相比,与纽约、东京、香港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市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内部构造不尽合理,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较差。此后,继续大力发展服务业,继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服务业行业众多,哪些行业更适合北京发展,更能体现北京的都市特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

2、对我市服务业发展状况和存在重要问题的分析与探讨的基本上,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某些量化指标的测定,对此后我市服务业应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提出某些见解,供有关部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进行产业政策调节时作参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来,我市服务业迅速发展,行业构造不断优化,产业构造日趋合理,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税源。服务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服务业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一切服务性行业,即按照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原则的第三产业;狭义的服务业指交通运送、邮电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行业以外的服务性行业。本文的服务业指广义服务业,也即第三产业。一、服务业

3、迅速发展,作用明显1、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来,随着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和都市职能定位的转变以及国民经济构造的调节,北京市不断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服务业进入一种较快的发展时期。1995-,投向服务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4104.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2.6%。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既成为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为我市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本。2、服务业迅速发展,增进全市产业构造向合理化方向演变1995年北京市服务业实现增长值为698.3亿元,到已达到2255.6亿元,按现价计算,是1995年的3.2倍。1995-间

4、,服务业迅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12.3%,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8个百分点,超过工业2.6个百分点,超过建筑业3.6个百分点,超过农业11.2个百分点。在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同步,也增进了全市产业构造向合理化方向不断推动。,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3.1亿元,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5年的5.8:44.1:50.1演变为2.6:35.8:61.6,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成为稳固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增进了全市产业构造向更高阶段迈进(见附表1)。3、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行业众多,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事实也

5、表白,随着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我市吸纳劳动就业的最大产业,在增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记录,北京市有从业人员703.3万人,分布在服务业的有414.8万人,占59.0%,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91.1万人和10.3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口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呈现上升趋势,符合产业构造的变动规律(见附表2)。4、服务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税源随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再加上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把重要来自服务业的营业税划为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服务业提供的税收逐渐成为我市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市地方财政收入中营业税的80%以上、

6、增值税(地方提成部分)的四分之一左右以及公司所得税的60%以上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照此比例计算,地方财政收入中服务业的奉献在50%左右。5、服务业构造不断优化,产业经济渐成规模服务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是调节现代经济构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驱动点。目前我市服务业已形成了老式与新兴并举、行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的格局。老式服务业继续稳定增长。交通运送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属老式服务业,近年来处在增长稳定、比重相对下降的发展态势。1995-交通运送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1%和7.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18.5%下降到的14.

7、6%,下降了3.9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住房、养老制度的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某些新兴行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业、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房地产、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繁华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提高。1995-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增长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4.6%、30.9%、14.1%、13.0%和10.4%,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26.3%提高到的41.9%,提高了15.6个百分点。产业经济渐成规模。目前北京服务业初步形成某些产业集群如会展业、物流业、

8、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业等,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渐上升。据记录,我市会展业实现的增长值73.9亿元,占年度GDP的比重为2%;物流业实现增长值51.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此外,以服务业有关行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经济规模也日益扩大。,我市体育产业实现增长值53亿元,占GDP的1.6%;文化产业实现增长值16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旅游产业实现增长值近2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1%。6、服务业的发展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非国有成分所占比重大大增长。规模以上的服务业公司25169个,公有制经济成分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为60.1:39.9。规模以上服

9、务业公司增长到27565个,公有制经济成分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为51.5:48.5,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公司比重提高了8.6个百分点。从增长值状况看,我市服务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长值919.6亿元,占51%,比提高2.5个百分点。服务业多种所有制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的格局,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助于公平竞争、搞活经济。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发生明显变化。近年来,首都服务业适应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定,进行了运营机制和管理手段的改革。如:商品和服务业的价格进一步放开,服务业的企事业单位向经营型、公司型转变等;从管理方式上,行政性管理逐渐向公司化管理过渡,行政管理部门实现的增长值占所

10、有增长值的比重为14.8%,比减少1.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外开放限度进一步提高。服务业运用外资迅速增长,合同外资金额3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5%;实际运用外商直接投资21.5亿美元,增长19.8%。合同外资投向趋于合理,投向服务业的外资比重为70.6%,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服务业中引资规模较大的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信息征询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增速分别高达42.3%、38.1%和35.8%。服务业运用外资额逐年增长,构造逐渐合理,成为北京市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构成部分。服务业中外商投资公司投产开业的公司达2614家,比增长406家。在行业分布上,几乎所有的服务业行业均有外商投资公司,阐明

11、我市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限度明显提高。7、服务业的发展基本体现了首都的都市功能和特色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北京市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服务首都、以便群众为宗旨,服务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首都特色。具体体目前:第一,服务业中中央所属单位多,产值比重大。全市中央所属服务业从业人员和实现增长值,分别占全市服务业的28%和50%以上。第二,科教文卫及党政机关占相称的比重。,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及国家党政机关团队从业人员124.95万人,提供增长值598.43亿元,占全市从业人员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7.8%和16.3%。第三,非经营性行业比重较大。北京市非

12、经营性行业增长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而上海为8.6%,天津为9.7%。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服务业中部分行业发展与上海相比尚有距离与国内其她都市相比,我市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61.5%(按新行业分类),在全国位居第一,比上海高13.1个百分点。但我市服务业发展质量和上海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从总量上看,我市服务业实现增长值2252.9亿元,比上海低774.2元。另一方面从构造上看,我市服务业中科研、技术类服务行业发展较为突出,但其她服务行业发展欠发达。服务业的14个行业中只有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业4个行

13、业实现的增长值总量和在服务业中比重超过上海,金融业、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个行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虽超过上海,但实现增长值总量低于上海,其他7个行业在总量或比重上均不如上海,阐明我市服务业特别是某些老式的服务业发展仍不充足(见附表3)。2、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先进都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国际先进都市相比,通过20近年的发展,我市服务业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内处在领先地位,超过英克尔斯现代化原则(即45%以上)的规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首都和重点都市服务业(比重一般在60-80%)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仍明显低于东京、华盛顿、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水平。我市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61.5

14、%,而1997年东京服务业的比重已达到82.6%,华盛顿为79.8%,纽约为85%;1998年汉城为82.3%,澳门为90.3%;香港为86.7%。此外,我市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着老式行业发展不充足,增速缓慢,且新兴服务业发展局限性的问题。例如作为基本产业的交通运送业,一般发达国家其增长值占GDP的6?8%,我市交通运送、仓储业和邮政业增长值仅占3.6%;发达国家商业增长值一般占第三产业的25%左右,我市仅占12.4%,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新兴行业中金融与房地产业占我市GDP的19.9%,远未达到国外工业化后期25%的水平,其中房地产业增长值占GDP比重为5.2%,与美、加等发达国家相比(美国为1

15、1.8%,加拿大为15.7%,日本为11.0%,韩国为9.5%)差距较大。北京具有科技人才方面的绝对优势,科研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及信息征询业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但科研技术服务业增长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仅为8.9%,并且科研与开发体制不尽合理,制约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3、服务业科技含量不高,与现代服务业的原则尚有一定距离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将科学技术运用于服务业并达到一定限度。发呈现代服务业是提高我市服务业层次的主线,也是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但目前我市多数服务行业领域狭窄、品种单调、服务手段落后,信息技术产品在我市服务业中应用的领域较少、水平较低。 老式服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低。我市交通运

16、送仓储和邮电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仅有907人、2114人、1230人,是服务业中这一比重最低的几种行业,而其中前两个行业是我市发展物流业的主体行业,技术含量低阻碍了物流业在原有基本上实现转型。新兴行业发展不平衡。新兴服务业中卫生、金融、教育、信息传播和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中每万从业人员拥有技术人员分列前五位,均在5000人以上,卫生最高,达到7771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为5062人。但同步,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她服务业、社会福利业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都在人左右甚至更低,其中水利环境公共设

17、施管理业只有1300人。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提供科技服务的水平较低。我市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增长值占GDP的比重为5.4%,居第八位。信息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也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新兴服务业中属科技含量较高的金融业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为4.4%,美国每百万人口的ATM装机量为1100台,而我市还达不到美国的一半。阐明我市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提供科技服务水平不高,距离现代服务业的原则尚有差距(见附表4)。4、经济效益不抱负注重提高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应是服务业发展的核心。但从目前我市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生产税率、赚钱率等指标看,我市服务业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一方面,从劳动生

18、产率的状况看,我市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为54316元,虽比提高3948元,但仍低于广州83497元和上海71697元的水平,折合美元后(按1:8.277的汇率)仅相称于美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8.9%,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从生产税率的状况看,我市第三产业生产税率为8.7%,比第二产业低10.1个百分点,比上海的25.4%和广州的9.5%分别低16.7和0.8个百分点。第三,从赚钱率看,服务业的14个行业(新行业分类)中,我市有7个行业的赚钱率均低于上海和广州,分别是交通运送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

19、我市行业间的赚钱水平看,经营性服务业中金融业赚钱率达到80.1%,是赚钱水平最高的行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是服务业中赚钱水平较低的行业,赚钱率分别为7.9%、28.5%和16.1%;交通运送仓储及邮政业、住宿餐饮业为负值,分别为-0.1%和-8.4%;行业间赚钱率相差悬殊(见附表5)。三、服务业重点发展行业的确立与定位根据我市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61.6%,但也应当看到,我市服务业中非经营性服务业占了相称的比重,经营性服务业发展还不很充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增长,北京服务业还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后一段时期,优先发展那些带动作用大、有发展

20、潜力、科技含量高、能有效增长就业的重点行业是发展服务业的必然选择。1、从投资带动效应和产业关联的角度拟定我市服务业的重点发展行业从投资带动效应看,根据投入产出表实际测算成果,服务业各行业每亿元投资带动增长值增长量均处在前20位,阐明我市服务业的带动效应明显高于其她行业。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带动力最高,每亿元投资带动增长值1.12亿元,另一方面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3亿元,教育事业1.02亿元,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1亿元,其她社会服务业0.98亿元,旅游业0.95亿元,金融保险业0.94亿元。从产业关联角度看,根据投入产出表感应度系数(指国民经济经济各部门每生产一种单位最后产品时,

21、某一种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限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她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不小于1,表达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限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实际测算数据显示,在服务业16个部门中有6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不小于1。其中金融保险业的系数更高达2.2093,阐明该部门作为重要的服务部门,为各部门提供的多种金融服务是国民经济得以健康运转的核心性要素。从国民经济42个部门感应度总体上看,金融保险业居第一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第五位,交通运送仓储业居第七位,综合技术服务业居第十一位,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第十三位。再根据投入产出表影响力系数(指某个部门生产一种最后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

22、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限度。影响力系数不小于1,则表达该部门生产对其她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及影响限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实际测算数据显示,服务业各部门中除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影响力系数不小于1(1.025)外,其他均不不小于1,可见服务业对其她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市服务业各部门的前向联系要强于后向联系,增长对服务业的投资的效益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送仓储业、综合技术服务业、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教育等行业,可以有效满足我市经济建设的需求(见附表6

23、、7)。2、从消费构造变动的角度拟定我市服务业的重点发展行业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现阶段我市大多数城乡居民家庭已经基本解决衣食和用的问题,正在向提高住、行和生活质量的阶段过渡。据记录,1997-,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9.9%,其中食品为4.0%,衣着为1.0%,医疗保健为24.2%,交通通讯为30.9%,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为15.9%,居住为18.8%。此后一种时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造的改善,消费需求增长较快的将是交通通讯和住房,较慢的为食品和衣着,这与我市居民在实现小康奔富裕过程中追求高档次生活质量的规定相一致,也与恩格尔系数持续减少的规律相符合。因而服务业中的

24、房地产业、交通运送业、信息传播、教育、旅游业等行业应成为服务业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3、从增长就业的角度拟定我市服务业中的重点发展行业就业问题是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一种重要因素。从服务业中各重要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看,全市从业人员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占服务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7.8%,是服务业中第一大行业。社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4.5%,是服务业从业人员中仅次于商业的行业,可见社会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有着较强的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在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社会服务业就业比例一般在40-50%,目前我市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只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并且服务业领域较窄,随着我市经济的

25、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相应的增长信息、征询、法律等社会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增进社会服务业特别是社会服务业中信息征询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技术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社区居民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加快发展,就能发明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限度上缓和由于下岗职工和新增劳动力所导致的就业压力。 4、从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服务业层次的角度拟定服务业重点发展行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增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发展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扩大科技服务规模,注重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加快科技成果转

26、化为生产力的步伐,不仅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且发展前景广阔,对提高服务业层次及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起着核心作用。教育和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每百万从业人员拥有的技术人员均达到5000人以上,发展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可以更好地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等行业。阐明:由于有非典的影响,为反映正常的经济运营状况,部分指标使用的是数据。附表1:1995-三次产业总量、增速、比重、奉献率变化状况表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量(亿元)增速(%)比重(%)总量 (亿元)增速(%)比重(%)总量(亿元)增速(%)比重(%)1995年81.491.75.8615.2107.644.16

27、98.3120.950.11996年83.5975.2683.1107.442.3849.1112.352.61997年84.91014.7738.6108.140.8986.7111.854.51998年86.6101.54.3786.9109.639.11137.9110.856.61999年87.5102.54840.211238.61246.8109.157.3901043.6943.5111.438.11445.3111.158.393.1104.53.31030.6109.436.21722112.860.598.11053.11116.5108.534.81998.111262.

28、295.6103.32.61311.9111.935.82255.6110.361.6附表2:GDP及从业人员比重(%) 年份GDP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年5.271.123.728.340.131.61985年6.959.833.316.944.238.91990年8.852.438.814.544.940.61995年5.844.150.110.640.748.73.638.158.311.833.654.62.635.861.68.932.159附表3:北京与上海服务业发展比较 行业总量(亿元)比重(%)北京上海差额北京上海差额服务业2252.9

29、3027.1-774.21001000交通运送仓储及邮政业133306.7-173.75.910.1-4.2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85.4228.55712.77.55.1批发零售业248.9569.9-321.11118.8-7.8住宿餐饮业69.7138.9-69.23.14.6-1.5金融保险业537.3624.7-87.423.820.63.2房地产业190.6463.9-273.48.515.3-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6.582.743.75.62.72.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0.174.3125.88.92.56.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4.750.

30、6-25.91.11.7-0.6居民服务和其她服务业38.561.9-23.41.72-0.3教 育151.9161.2-9.36.75.31.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58.893.2-34.42.63.1-0.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1.172.518.642.41.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6.598-1.54.33.21附表4:服务业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状况 项目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每万从业人员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人) 交通运送、仓储和邮电业278241.9907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960866.55411批发和零售业794975.42114住宿和餐饮业

31、260931.81230金融业641954.46917房地产业432922.922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84266234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8384712.550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78990.51300居民服务和其她服务业176171.21921教育22551015.3686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02096.8735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812144877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749455.12780附表5:北京、上海、广州服务业中各行业赚钱率对比(%) 行 业北京上海广州交通运送、仓储及邮政业-0.111.314.5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7.940.5

32、49.8批发和零售业49.819.724.8住宿和餐饮业-8.47.712.9金融业80.153.248.2房地产业7.927.123.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8.512.715.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6.117.58.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6.76.70居民服务和其她服务业69.72.825.4教育1.14.26.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36.92.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218.8-14.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14.21附表6:国民经济各行业每亿元投资带动总产出和增长值 相应的投入产出部门名称带动总产出增长带动增长值增长数量(亿元)位次数量(亿元)位次批发和零售

33、贸易业1.8758151.1185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894131.03242教育事业1.937341.01623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96111.0091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8613191.00415其她社会服务业1.907270.9777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85200.95327旅游业1.826230.94668金融保险业1.7806300.93969科学研究事业1.907460.9231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906180.902211邮政业1.8684170.90141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8931110.8938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723160.88

34、5914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1.8392210.842715住宿和餐饮业1.8656180.825316综合技术服务业1.8127250.78517交通运送及仓储业1.8984100.77541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931950.770419房地产业1.8928120.758320农业1.6554400.67722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937530.629122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1.7176370.61552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8218240.565524建筑业1.884140.564625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1.7133380.5623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

35、.7329350.508427其她制造业1.941220.481428化学工业1.8094260.4729金属矿采选业1.903590.459230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1.777310.431931交通运送设备制造业1.7931290.4062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7605330.402233金属制品业1.8348220.396834纺织业1.7982270.392235非金属矿采选业1.7709320.390436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039390.349537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1.7477340.313538通信设备、计算机几其她电子设备制造业1.796280.256139石

36、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7321360.21344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41041废品废料042042附表7:第三产业各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相应的国民经济部门名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交通运送及仓储业0.9651.6147邮政业0.87440.4687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9151.1915批发和零售贸易业0.75280.6595住宿和餐饮业0.91490.7888金融保险业0.8042.2093房地产业0.90041.05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79241.8233旅游业0.81510.3887科学研究事业0.89750.677综合技术服务业0.92681.278其她社会服务业0.89350.57教育事业0.83730.450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250.474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8750.8298行政机关及其她行业0.88950.388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