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使用单位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126351746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使用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使用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使用单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使用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使用单位(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DB50ICS 13C 78备案号: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11-10-01实施2011-09-01发布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404.5201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guidelines第5部分:使用单位(报批稿)前 言DB50/T404-201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分成七个部分:第1部分:区县(自治县)第2部分:乡镇(街道)第3部分:工业园区第4部分:安全监察部门第5部分:使用单位第6部分:生产单位第7部分:检验检测机构本标准为DB50/T404-2011第5部分。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2、起草。本标准由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忠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重庆市江北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庆市经开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庆市长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先明、胡定均、熊秀芳、李远俊、万贵斌、李凌、万科、姜宁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第5部分:使用单位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3、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渝府发2010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9129号)关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3206号)关于实施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9192号)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渝质监发2010102号)重庆市

4、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渝质监发2010125号)关于印发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渝质监发2009259号)3 术语和定义3.1 特种设备 special equipment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3.2 使用单位 user具有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其既可以是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受特种设备产权所有者委托,具有在用特种设备管理权

5、利和管理义务者。3.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Special equipment operator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3.4 锅炉 Boiler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3.5 压力容器 Pressure Vessels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

6、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3.6 压力管道 Pressure pipe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3

7、.7 电梯 Elevator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3.8 起重机械 Lifting machinery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3.9 客运索道 Passenger Ropeway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3.10 大型游乐设

8、施 amusement rides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3.11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Site (plant) within the special motor vehicle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3.12 安全附件 safety accessory控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温度、压力、容量、液位等技术参数的测量、控制仪表或装置,通常指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及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3.13 安

9、全保护装置 safety protector用于控制载荷、位置、速度、防止坠落、倾覆、机械伤害的装置,通常是指载重量、力矩限制器、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限位装置、安全带(压杠)、防坠器、门锁及其连锁装置等。3.14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 Key monitoring special equipment 是指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社会影响的并被纳入重点监察的特种设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重点监控特种设备:a) 额定出口压力2.5MPa,且额定出力35t/h的蒸汽锅炉;b) 生产、储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品场所使用的燃油燃气锅炉、蒸汽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c)

10、 容积200m3球形压力容器;d) 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e) 高压、超高压容器;f) 移动式压力容器;g) 居民区内、城镇中心区、人口稠密区盛装易燃易爆、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h) 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的特种设备;i) 6人以上(含6人)医用氧舱;j) 安全等级定为三级以上的压力容器(不含三级);k) 公称直径50mm的GC1级压力管道;l) 缆索吊、冶金起重机械、额定载荷为50吨以上的起重机械;m) 客运索道;n) A级大型游乐设施。3.15 定期检验 Periodic inspection是指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实施的特种

11、设备定期检验,以及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的定期校验或检定,属于强制性法定检验。3.16 监督检验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是指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中,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的验证性检验,属于强制性法定检验。3.17 重大事故隐患 Major accidents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并且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事故隐患:a) 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的;b) 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c) 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

12、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d) 使用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e) 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以改正的特种设备的;f)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3.18 一般事故隐患 General accidents是指3.17范围以外的事故隐患。3.19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mergency rescue plan for special equipment是指面对突发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3.20 公众聚集场所 Public gathering places学校、幼儿园以及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

13、公园等场所。3.21 未遂事故 Near misses指由设备故障和人为差错等诱发产生的有可能造成事故,但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事件。3.22 故障 Fault设备或系统在使用中出现不能符合规定性能或丧失执行预定功能的偶然事故状态。4 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责任人体系4.1 组织机构使用单位应以正式文件形式,明确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4.2 人员配备4.2.1 使用单位应分工一名行政副职领导分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配齐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4.2.2 拥有50台以上在用特种设备或拥有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明确一名经验丰富、熟悉本单位设备情况及管

14、理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使用责任工程师。4.3 责任人体系4.3.1 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工作全面负责。4.3.2 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分管领导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分管责任人。4.3.3 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使用责任工程师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技术责任人。4.3.4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4.3.5 使用单位车间主要负责人(班组长)是车间(班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车间(班组)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4.3.6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是特种设备安全工

15、作的具体实施责任人。5 岗位职责5.1 第一责任人职责5.1.1 贯彻执行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确保依法使用特种设备。5.1.2 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对所属部门、车间(分厂)进行年度考核。5.1.3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投入机制,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所必需的资金投入。5.1.4 依法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探索建立“特种设备安保互动风险防范基金”;对外营业或公共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应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其它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可推广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5.1.5 运用科技手段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应逐步在使用环节推广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特种设

16、备动态监管水平,保障特种设备安全。5.1.6 设备能耗效率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在用高耗能特种设备应开展能效测试;不得购买、租赁、安装、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特种设备。5.1.7 配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装备和物资。5.2 分管责任人职责5.2.1 组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收集有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定期组织学习和宣传贯彻。5.2.2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企业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特种设备;确保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制造、安装监督检验率,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对重点监控设备,应落

17、实有效监控措施。5.2.3 开展事故隐患排查,组织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上报,落实整治计划、措施、责任人、时间、经费,确保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5.2.4 定期召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例会,组织有关人员综合评估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研究解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5.2.5 组织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5.3 技术责任人职责5.3.1 贯彻执行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5.3.2 协助单位分管领导定期组织有关人员综合评估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5.3.3 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5.3.4 负责对特种设备购买、安装、改

18、造、维修、保养、停用、报废进行技术把关,确认特种设备的安全状态。5.4 直接责任人职责5.4.1 贯彻执行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5.4.2 对本单位购买的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进行把关,并组织安装验收及试车,确保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5.4.3 组织制定或修订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对制度、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4.4 编制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5.4.5 组织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检查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校验、检修情况。5.4.6 特种

19、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组织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使用。5.4.7 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5.4.8 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5.4.9 组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5.4.10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档案。5.4.11 组织绘制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机构结构图,标明各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所管理的部门和设备。5.5 车间(班组)主要负责人职责5.5.1 车间(班组)应结合生产实际,设立专(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协助车间主要负责人(班组长)全面开展特种

20、设备安全管理工作。5.5.2 执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5.5.3 结合生产实际,定期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5.5.4 定期对特种设备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上报,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5.6 具体实施责任人职责5.6.1 建立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帐(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账样式见附录A),三本台帐应有汇总表;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5.6.2 制(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对制度、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1、检查。5.6.3 制定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定期检验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5.6.4 办理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停用手续;对特种设备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应当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5.6.5 设立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标志牌和色标,在显著位置悬挂或附着于特种设备。5.6.6 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6 管理制度6.1 使用、登记制度6.1.1 使用单位应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节能要求的特种设备。6.1.2 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

22、记。6.1.3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停用、注销、过户、迁移、重新启用应到区县(自治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长输管道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应到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6.1.4 使用单位不得使用未经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检验不合格、淘汰或报废的特种设备。6.1.5 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的相应位置设立特种设备标志牌,标志牌的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名称、工作参数、操作人员证件、检验合格标志、设备管理责任人、应急电话等(标志牌的样式见附录B)。6.1.6 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的相应位置设立特种设备色标,色标分为绿、黄、红三种,绿色为正常使用,黄色为暂停使用,红色为禁止使用(色标

23、的样式见附录C)。6.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6.2.1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从事特种设备作业或者管理工作。6.2.2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不得违法使用、违章操作特种设备,有权拒绝违规指挥。6.2.3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向安全管理人员或有关负责人报告,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6.2.4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填写特种设备运行记录。6.2.5

24、 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6.3 定期检验制度6.3.1 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一个月前,向检验检测机构主动提出定期检验申请;不得使用超过定期检验有效期或经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6.3.2 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好记录。6.3.3 使用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做好特种设备检验的准备工作和安全保障工作。6.4 特种设备采购和安装管理制度6.4.1 使用单位采购的特种设备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

25、求,并对特种设备出厂资料提出相应要求。6.4.2 使用单位应审查制造单位特种设备制造资质、安装单位特种设备安装资质。6.4.3 使用单位应对安装单位安装现场提出安全要求,并对安装现场安全进行监督管理。6.4.4 使用单位应保证所采购的特种设备符合国家节能要求。6.5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制度6.5.1 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上级要求,定期组织排查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事故隐患。6.5.2 使用单位应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逐条进行登记,建立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帐。6.5.3 使用单位对排查出的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治;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制定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整治方案

26、。重大事故隐患整治方案应包括整治的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等。6.5.4 使用单位在事故隐患整治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采取有效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6.5.5 使用单位应优先保证事故隐患整治所需的资金和物资。6.5.6 使用单位应按季度和年度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所在地区县(自治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

27、部门报送书面的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表(样式见附录D)。6.6 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制度6.6.1 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6.6.2 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作好记录。6.6.3 使用单位应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介质进行处理,定时进行化验,并作好记录。6.6.4 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处理。6.7 特种设备改造维修和报废制度6.7.1 使用单位应选择有资质的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改造或维修。6.7.2 使用单位应对改造维修承担单位的方案进行审查,并做好记录。6.7.3 使用单位应对改造维修承担单

28、位的改造维修过程进行监督。6.7.4 使用单位应督促改造维修单位对改造维修的特种设备申请监督检验。6.7.5 使用单位应对改造维修单位移交的资料、监督检验证书进行归档。6.7.6 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应予以报废。6.7.7 使用单位报废的特种设备应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6.7.8 使用单位报废的特种设备应当在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进行破坏性处理。6.8 接受监督制度6.8.1 使用单位应接受新闻媒体、社会和单位员工的监督,对投诉、举报的事故隐患进行处理。6.8.2 使用单位应接受各级特种设

29、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察,对安全监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6.8.3 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6.8.4 使用单位应对各类监督所提出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按时回复和报告。6.9 档案管理制度6.9.1 使用单位应根据需要设立档案室(柜),逐台建立特种设备档案。6.9.2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档案应包括: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制造文件;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安装监督检验证书;定期检验报告;定期检查记录;日常使用记录;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温调控装置及有关仪器仪表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校验、维修和更换记录,及相应检定证书;设备改

30、造维修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其他如停用、延期检验申报批准等资料。6.9.3 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档案交接、借阅和销毁等制度,并严格执行。6.9.4 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档案6.10 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制度6.10.1 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并作好记录。6.10.2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使用单位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或产生次生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事故现场。6.10.3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一小时内向事

31、故发生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6.10.4 事故发生单位应配合特种设备事故调组开展事故调查。6.10.5 事故发生单位应按照上级政府对事故调查处理的批复意见,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并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6.11 特种设备安全奖惩制度6.11.1 使用单位对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有突出贡献或受到上级表彰的,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6.11.2 使用单位对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行为,未造成事故或后果的,应进行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6.1

32、1.3 使用单位对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行为,造成事故或严重后果的,应依法追究其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6.12 其他应当建立的制度使用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他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7 操作规程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b) 特种设备起动、停用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c) 特种设备正常运行时,对特种设备的巡查内容。d) 对安全附件的检查。e) 特种设备操作中的禁止事项。f) 非正常情况的紧急处置程序。g) 操作记录。附录A (规范性附录)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账A.1

33、特种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台账编号容器名称制造单位制造编号设备位号使用登记证号注册代码容器类别安全等级制造日期全面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备注特种设备(锅炉)台账序号锅炉型号蒸发量(t/h)制造单位制造日期制造编号设备位号使用登记证号最近一次检验时间下次检验时间备注外检内检外检内检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台账序号管道名称管道编号设计单位安装单位安装年月投用年月规格设计/操作条件管道材质焊口数量管道级别安全状况等级最近一次检验日期使用登记证号下次检验日期备注公称直径mm公称壁厚mm管道长度km压力Mpa温度介质 特种设备(气瓶)台账序号设备品种充装介质制造单位制造编号制造日期公称工作压力(Mpa)

34、容积(L)设计壁厚(mm)最近一次检验日期下次检验日期气瓶检验单位使用登记证号备注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台账序号设备类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单位制造编号设备位号制造日期最近一次检验日 期下次检定日期注册代码备注A.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帐序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作业证书号聘用单位作业项目获证时间有效期备注A.3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帐序号事故隐患存在的部门存在事故隐患的设备名称存在事故隐患的设备编号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事故隐患查出时间事故隐患的级别是否制定整改措施是否落实整改责任机构、人员及时限是否落实安全措施应急预案整改完成情况整改后验

35、收时间人员附录B (规范性附录)特种设备标志牌使用单位编号使用登记号特种设备名称操作人员证件检验合格标志设备管理责任人应急电话工作参数附录C (规范性附录)特种设备色标正常使用(底色为绿色)暂停使用(底色为黄色) 禁止使用 (底色为红色)附录D(规范性附录)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表填报单位:特种设备排查治理隐患单位一般隐患重大隐患排查一般隐患其中:已整改整改率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其中: 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事故隐患累计落实治理资金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其中:排查重大隐患其中:已整改整改率落实治理目标任务落实治理经费物资落实治理机构人员落实治理时间要求落实安全措施应急预案(个)(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万元)合计批准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报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