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6181906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她也许使用过的平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铁锄 B曲辕犁 C翻车 D棉衣2就阐明“至迟到春秋末期,国内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浮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有关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有关“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1,3,53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我们能读出的对的的历史信息有( )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中国老式步犁形状基本

2、定型 东汉绘画技术高超 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A B C D4.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仍然存在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5清朝康乾盛世,对于山区、海滩、北方边疆地区土地过度开垦,使当时全国耕地数额超过此前任何一种时期。如下对这种现象的结识,对的的是( ) A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原料 B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发明了有利条件C加速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枯竭的过程 D是国内农耕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6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

3、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对的论述是( )农用动力发生变化 自耕农经济浮现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 B C D 7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有关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A交通发达 B会子得到广泛使用 C商业繁华 D会子是一种纸币8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9(宋)陈元靓在岁

4、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对的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浮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10.位于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品,唱戏酬神的活动场合,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1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和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白( )A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古代的人们封建迷信意识浓厚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 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

5、强烈不满12下图中的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等。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出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悲观影响是( )A使老式建筑技术受阻 B使手工业品缺少市场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3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老式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重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14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

6、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履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及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15.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重要体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都市商业经济繁华 C.地区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重要地位13明朝的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龙亩,夕贸市廛”。这反映了当时农村( )A农民生活日趋贫困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C浮现资本主义萌芽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二、非选择题(共两小题,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共40分)16(1

7、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番薯,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甘薯十三胜:一亩收数十石,一也。遍地传生,剪茎作种,今岁一茎,次年便可种百亩,四也。可当米谷,凶岁不能灾,六也。用地少而利多,易于灌溉,十一也。虫蝗无所奈何,十三也。又曰:甘薯所在,居人便足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米价谅可不至腾踊矣。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材料二 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材料三 玉蜀黍,俗称包谷。岁视此为丰歉。此丰,稻不丰,亦无损。价比米贱而耐食,食之又省便,富人唾弃,农家之性命也。 (清)道光遵义府志 材料四 明初耕地面积为8.5亿亩,清高达10亿亩左右。

8、明代初年在籍人口数为6600余万,明末达到1亿以上,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至4.1亿。 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番薯和玉米种植及推广的相似点。(8分)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番薯和玉米从引种的因素和影响。(10分) 17(22分)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在借鉴历史教训和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的基本上,将强化国内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作为强农惠农的主线来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元代以来,松江逐渐发展成全国棉纺织业中心。“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数年来,肃定一邑,所出布匹,足当吾松(松江

9、)十分之一矣。”材料二 康熙48年,康熙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已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田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乾隆46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材料三 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材料四 汉唐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被俘虏来同样,自由驱使,豪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也许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彼来俘我同样,推拒惶恐,逃避退缩。引自鲁迅全集坟看镜有感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当时浮现了如何的经济现象? 这阐明了

10、什么问题?(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从上述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识?(6分) (3)材料三、四阐明了什么? 这对中国经济带来如何的影响?(8分)(4)就以上现象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拟定一种合适的研究题目。(2分)专项一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 农业1. 生产力:要素:工具a材质(石器:原始青铜:奴隶铁器:封建) b种类(耕种:春秋,西汉,唐朝* 意义灌溉:三国,唐朝) 水利工程a分布:中原(北南)西北(特点)b政府注重的因素 农作物品种a原有b传入:时间,因素,作用 农业布局a原有:提出人物,地名 b经济重心南移:过程(趋势,开始,完毕)因素,作用 影响生产力的要素:以上诸条+政

11、府政策2. 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制度a性质种类:国有(井田制,均田制),私有制 b井田制:时间,内容,作用,崩溃因素 c均田制:时间,因素,前提,内容,作用,废除因素 d私有制:时间,浮现的主线因素,重要形式,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地位:租佃关系a浮现因素b过程c趋势d影响 二 手工业1. 生产力:冶炼业a种类b燃料:时间 纺织业:a种类b发展阶段 陶瓷业:发展过程2. 生产关系:a三种手工业的地位b区别c家庭手工业的作用三 商业1. 人:a浮现时间,性质b普遍时间,性质c商帮时间,特点2. 货币:a先秦b秦朝因素c北宋新变化d明清特点3. 都市:a唐此前b唐宋c宋至明清d明清后来4. 贸易路线:a陆上海上b时间c因素四 经济政策1. 内:重农抑商a因素b体现c影响2. 外:海禁闭关锁国a时间b概念c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