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知识教育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25931357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安全知识教育(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震安全知识教育【科 目】地震安全教育【授课内容】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明白自然灾害存在 的极大危险,提高地震防护知识,将伤害降到最低。2、掌握一些地震后自救与互救方法。【教学重难点】1、了解地震前的预兆,提高警惕。2、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及互救。【授课方法】讲授分析、示范教学【授课过程】I、地震新闻记实情况导入: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北京、 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近半个中国有震感。据 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在四川汶川县(北纬 31.0 度,东经 103.4 度)发 生 8 级地震。而在我

2、市市区仲恺、江北、下埔、南坛、河南岸、上排和博罗县等 地也有轻微震感,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市所处的大地构 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处于东南沿海地震带中部。地层岩性多样, 以花岗岩等岩浆岩为主,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发育。虽然惠州历史 上没有发生大地震的记录,但防震工作并不能掉以轻心。国家确定 了珠江三角洲(惠州市包括其中)为我国2 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之一。我市于2006通过了惠州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按照该规划,到2010年,我市应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2006年7月,市地震办联合惠城区地震办,在市区步行街举办了抗 震防震知识宣传咨询活动;2 0 06年1 1月,惠

3、州市在市区田家炳中学 举行了首次地震模拟演习。经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市民对于防震 减灾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几年来,我市建设了 1 个测震台和3 个强震台,建成1 个地震应急指 挥系统,建成投入使用了一个地震前兆数字观测站。II、下面介绍一下地震的成因、预兆、避险方法以及一些自救、互救要点:一、地震成因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能量。当这股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岩层就会弯曲、变形,继而在某些脆弱地带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些能量 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传播,地震就发生了。二、地震有预兆大地震发生前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例如动物异常、地下水异常、以及地光

4、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 光闪。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在这次地震中,也发生了一些异常现象:如:1、5 月 10 日,泰州市出现成千上万只癞蛤蟆结对穿越公路的奇 特景象。2、5 月12日下午两点多,红山动物园散养区的几十只孔雀正在山林 里悠闲散步,突然惊慌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往笼舍里跑。3、宁南地区在地震前几天,一群群黑压压的蚂蚁“集合”搬家,连 续了好几天。这些都是因为地震前地下应力场的调整导致地温和水温的上升让动物有所察觉,另一方面,是由于磁场的变化打破了动物的活动规律 而造成的。三、地震时如何避

5、险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同 时,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 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1、在住宅(楼房和平房):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选择桌子或床下旁边,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方。住楼房的千万 不要跳楼!2、在教室: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 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3、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

6、备 或者办公家具旁。4、在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避 开玻璃橱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地震过后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5、在体育馆、影剧院:护住头部,蹲、伏到排椅旁。6、在车辆中:司机要立即驾车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边等危险 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疏 散。7、在开阔地: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 老人和儿童,避免走失。8、特别提醒:地震时,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致命“杀 手”,必须予以高度提防。远离高层建筑、烟囱、高大古树等,特 别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躲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高

7、压 线、广告牌等高处的危险物。躲开危房、危墙、狭窄的弄堂、修有 高门脸和女儿墙的房屋、堆放得很高的建筑材料等易坍塌的危险物。 不要使用电梯。四、有感地震与破坏性地震的应急行动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 重大破坏的地震。1、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 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2、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 闻,做好防震准备。3、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应急行动: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 破

8、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1、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 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 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 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2、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 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 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3、尽快关闭电源、火源。4、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 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4、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

9、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 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5、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6、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 空旷处立即停车。7、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 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 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 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五、震后的自救与互救大地震后,在最短时间内展开自救互救,尤其是家庭、邻里间的自 救互救,是减少地震伤亡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自救要点1、被埋压人员要坚定自己的求生意志,消除恐惧心理。能自己

10、离开险境的,应尽快想办法脱离险境。提醒:坚定求生意志可创造奇 迹哦!2、被埋压人员不能自我脱险时,应设法先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 在自己身上特别是腹部以上的物体,等待救援。可用毛巾、衣服等 捂住口、鼻,防止因吸入烟尘而引起窒息。3、被埋压人员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 待救援。应尽一切可能与外界联系,如用砖石敲击物体,或在听到 外面有人时再呼救。4、被埋压人员应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确保安全的生存空间, 最好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若无力脱险,在可活动的空 间里,设法寻找食品、水或代用品,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营 救。(二)互救要点1、原则:先救多,后救少;先救近,

11、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 要注意抢救青壮年和医务工作者,壮大抢险力量。及早展开互救,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2、先抢救困于建筑物边缘废墟、房屋底层或未完全遭到破坏的地下 室中的人员。3、学校、饭店、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是抢险的重点。4、要耐心观察,特别要留心倒塌物堆成的“安全三角区”。5、仔细倾听各种呼救的声音,如敲打、呼喊、呻吟等。6、要多问,了解倒塌房屋居住者的起居习惯、房屋布局等情况,推 测哪里可能有人被埋压。7、发现遇险者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挖掘时,要注意保护被埋者周围的支撑物。要使用小型轻便的工具,越接近被困人员越要采用手工小心挖掘。 如一时无法救出,可以先输送流质食物,并做好标

12、记,等待 下一步救援。 发现被困者后,首先应帮他露出头部,迅速清除口腔和鼻腔里 的灰土,避免窒息,然后再挖掘暴露其胸腹部。如果遇险者因伤不 能自行出来,绝不可强拉硬拖。六、地震时切忌惊慌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 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 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 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 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O不要跳楼O要相互关爱O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O学生要听从指挥III、小结这次 5.12 四川大地震又给我们狠狠得敲了一次警钟,地震中伤亡的 人数之多让我们悲痛欲绝,但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我们应该众志 成城,奋力抗灾。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灾难一无所知, 在灾难发生时惊慌失措,在灾难发生后无法自救,互救。希望同学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的学习,提高地震安全防护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