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教案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5923329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大改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大改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大改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三大改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改造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5课 三大改造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为工业化起步发明了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持,下接第6课摸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三大改造作为新中国摸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历程,做出了重大奉献与牺牲。也由于后期所产生的悲观影响,而致使社会主义道路在摸索的过程中,浮现了偏差,这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二、课程原则理解“三大改造”,懂得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的:懂得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理解并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因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措施目的:引导学

2、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填充小故事辅助提高学生爱好;合适补充某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结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毕,使国内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发明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时至今日已有了30多种春秋。在这30近年的改革中,中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国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来学习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三大改造,并以此

3、为鉴更好当下的深化改革服务。(二)教师引领,合伙探究教师:“三大改造”具体指什么呢?学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一五”筹划完毕时,国内工业发展迅速,但农业、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还保存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如何变化这种落后的局面,是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核心。一、众人拾柴火焰高农业、手工业合伙化展示:土改后的有关材料。“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因此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地、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陶鲁笳(当时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设

4、问: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19501952年的土改是成功还是失败?学生:成功。教师:1952年终完毕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然而,我们在享有巨大欢喜的同步,也有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的确存在。思考:在土改农民分到土地后,有哪些因素是不利于国内农业的发展?(阅读教材23页第一自然段)。学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缺少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生产的发展。教师:土改后尚有此外某些问题存在,例如:土地买卖,农民因多种因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高利贷重新浮现

5、,月息5%10%,债主所有是中农。这些因素使得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既然“分散致贫,制约生产力”,让我们想措施解决一下。展示:通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已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尚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目前基本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协助农民解决如下三个问题:1必须协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重要的是牲口、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协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3协助农民逐渐改善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等。不协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

6、能发展。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教师:材料中国家用什么措施来协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学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伙社。教师: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她们参与农业生产合伙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都参与了农业生产合伙社,而这场改造运动我们称之为“农业合伙化运动”。教师:那么成立农业生产合伙社对于农民来说究竟好不好呢?请同窗们看看下面几幅图片?展示: 农业生产合伙社成果 教师:通过图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民们参与农业合伙社,品尝到了甜头,欣喜若狂的心情。教师:同窗们,对于生产关系的调

7、节,生产力的解放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而是通过中共二三十年的摸索与实践,这条路,不容易呀,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最后还是走向了成功。过渡:当时广大农村和都市里的尚有诸多的手工业者,她们也很贫困。这些手工业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既然也是由于人们各干各的,才导致人们都受穷,那能不能采用和农业同样的措施来协助手工业者?情境创设:甲和乙是两个铁匠,生产农具。甲生产的农具质量好,但人手缺少,产量不高,乙生产的质量差,但人手充足,产量高,两家都挣不到钱。请学生设计一种合理的方案,让甲和乙双赢。教师:同窗们通过这个测试题,再身临其境的当一回周瑜,想一想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国家对

8、手工业会采用什么改造方式呢?学生:把两家铁匠联合起来,互相弥补,互相合伙,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教师:国家对手工业也采用了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伙社。到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与了手工业生产合伙社。展示:手工业生产合伙社成果 教师: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用了积极发展稳步迈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农业走合伙化道路。之因此如此,也是由国内的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变化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她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发明了有利条件,真是“团结就是力量”、“众

9、人拾柴火焰高”。过渡:在农业、手工业改造同步,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也采用措施进行改造。二、股份制改造之雏形公私合营教师: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目前态度上,也表目前方式上,并且尚有伟大的创举。那么具体状况如何呢?下面请同窗们认真看教材24页的34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思考:(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浮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3)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展示:公司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变化,这在世界

10、上早就浮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措施,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变化,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陈云在一届人大上的发言展示: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图片。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某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种五年筹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种人人富裕、繁华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位资本家的肺腑之言总结:通过材料让学生深刻结识公私合营给民族资本家带来了春天。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掌握。三、功不小于过评三大改造教师:到1956年终,国家基本完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毕对国内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11、学生: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国内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师:同窗们回答的较好,俗话说金无足赤,三大改造也不是完全没有缺陷,那么三大改造在改造的过程当中有什么缺陷?学生: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规定过急,工作过粗,变化过快等缺陷。教师:三大改造后期虽然存在这些缺陷,但是它对于整个三大改造来说是功不小于过,中国人民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伙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大多数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国内存在了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被消灭,国内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

12、级阶段,新中国步入对的的轨道。(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教师:你觉得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国内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学生: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调节。到1956年终,三大改造基本完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获得历史性胜利。三大改造是我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为解放发展生产力所做出的唯一对的选择,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同样的道理,今天我们国家容许私有经济的存在,也正是我们党和国家根据国内目前经济实际发展的需要,领导人民在这条具

1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所进行的新的摸索和改革。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1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分别是什么?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测验题目二:完毕助学有关内容。七、板书设计第5课 三大改造 一、众人拾柴火焰高农业、手工业合伙化二、股份制改造之雏形公私合营三、功不小于过评三大改造八、教学反思三大改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它的基本完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课前指引布置调查筹划,如内容,方式,对象。以突破本课难点。鼓励学生调查要多样性,不要受教材束缚。分组合伙。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从中体会这次意义。改造的重要性和它的历史现实意义非常值得思考。分析局限性之处重要在于: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解决有失妥当(如三大改造的实质),解说过多,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深刻。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后来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