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2591269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目录科研背景上海国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介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的意义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的内容1. 中医体质辨识2. 健康档案3. 健康互动4. 舌象、脉象等远程医疗诊断展开科研背景上海国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介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的意义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的内容1. 中医体质辨识2. 健康档案3. 健康互动4. 舌象、脉象等远程医疗诊断 展开科研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 业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 新,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1】75号)文件精神,为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

2、步均等化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按照2011 年中医药工作要点的总体部署,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 作,积极探索将中医药服务逐步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城乡居民提 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优势和作用。上海国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国臣医疗专注于医疗行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公司有着强大的技术团队以及政策 研究专家团队,贯彻“健康中国2020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构想,为各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居民健康服务提供业务应用的及时支撑,帮助医疗 机构实现信息化,推进医疗卫生体质改革。为此,国臣精心研发中医治未病服务 平台。中医治未病服务平

3、台的意义1. 为国民的健康护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 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我们的生命,因为健康而欣 荣,因为疾病而枯萎。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退休之后,该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了, 但是其中不少人却成了 “药罐子”,真是悲戚。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国家疾 控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表明,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 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70%上升到2000年的81%,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 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5%和80%。10年中,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 管病、冠心病、糖尿病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占总死亡数的3

4、6%。而绝大部分 疾病是由数量不多、可预防的已知危险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 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和使用烟草。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有很多疾病,我们 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作为健康杀手的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治未病” 的种种措施来预防;而对于传染病,通过打断传染必须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 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指导人们远离疾病。现代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活快节奏、不良生活习惯,使现代病种发生了 变化。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类 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书提出了 “辨证施保”,研究形成有效提高

5、生存质量的养生、保健体系,明显 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来延年益寿,这是21世纪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之一。 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 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 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总之,“治未病”是人类保健养生, 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2. 降低医疗费用国民健康对社会的意义,不仅是提供发展基础,而健康问题的解决,也能促 进经济增长。传统的经济学模型是这么看的:经济增长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带 来了人们的健康。而新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健康

6、出现的问题对经济的增长有 反作用。健康问题不解决,经济就会出现负增长。? “看病难,看病贵” 一直是 国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防止医疗费用日趋高涨,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投 资呢?国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逐渐从以治疗疾病为主导向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 主导转变,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预防为主”。而中医的防治原则始终贯穿 着“治未病”的思想,要求医者在准(辨证准)、精(用药精)、廉(价格低廉)、 便(使用方便)上做文章。所以,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加以发扬,在人们未病之前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病后用药,将会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健康利益, 也将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九五”期间,卫生部曾做过的一个课题,研

7、究社区 防治和预防投资效益比,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一块钱的预防,可以节省医疗费八 块五毛钱。2.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所在老祖宗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 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 就进行“治疗”,否则的话,就像口渴了才开始挖井,该打仗了才开始铸造兵器, 不是太晚了吗?这里面蕴含着预防的思想,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 人体未病之前就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即未病先防)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一 旦患病之后仍应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或复发(即既病防

8、变)方面。 在当代,人们的健康需求。表现为更注重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中医学“以人为 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和养 生保健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 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改变、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 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以及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 中医更凸显优势。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于未病之先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例如,强调平素加强体育锻炼,调摄精神情志就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或在疾病 流行期间,一方面“避其毒气”,一方面服药治疗,这样便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

9、 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了的疾病,一是要防止其发展与传变(即防止恶化),如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说已经发现一处病变,由于我们事先 知道此病变的发展趋势,可能会侵袭另一组织、器官,于是,加强该组织、器官 的防御功能,切断恶化的途径,疾病就不会恶化。二是对于反复发作的疾病,如 慢性咳喘、冻疮等病易在秋冬季节发作,于是可在夏季就开始采取预防性治疗。 在中医院进行过“贴敷”治疗的人都知道这种疗法的好处。而一些爱好推拿、气 功导引和经常打太极拳的人,就更是能够从中受益。像通过食疗预防疾病的调理 方法、丰富多彩的“自然疗法”,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我们防病治病提供 的多种有效途径和手段。

10、王琦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也 为进一步丰富中医“治未病”的内涵提供了借鉴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的内容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体质状态,制定防治原则,从而选择对应的治疗、预防 和养生办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回答相对应的题目 即可获知自身体质类型;可提供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处方及转介指导等服务功能;监测网络与门诊医生工作站及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联网,实现体征信息自动采集更 新健康档案记录用户个人的基本信息,历史病历、家族史、患病史,还同时记录个人体 质辨识信息,中医健教处方信息等等内容,重点监控的慢性病进行主动跟踪,对 病人的病情进行实时的监控,通过随访等

11、方式主动关心用户的病情控制,根据季 节提出治疗方法及健康建议。对于学校、楼宇、企业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传 染病的监控健康互动健康互动就是通过如讲座、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等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健 康教育,结合当前使用的短信等技术,提醒相关的居民接受健康教育,通过健康 教育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如戒烟、减肥等提高身体素质, 减少患病可能。舌象、脉象等远程医疗诊断居民通过便携式血压仪、便携式心电设备、舌象仪、脉象仪等医疗检查设备, 在家中进行日常的体检,通过远程数据传输,传输这些检查的结果或数据给该居 民的签约医生或责任医生,医生每日(或每周)查看居民的检查情况,根据这些 远程数据,判断居民身体情况或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发出短信提醒,告知居民 应该做什么,或者来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