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区答案[1]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5889622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崇文区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崇文区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崇文区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崇文区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文区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崇文区第二学期第一次统一练习高三语文参照答案及评分原则 .4第卷一、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B(A项,参与y;C项,沉湎;D项,凤毛麟角) 2C(登堂入室:比方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浑身解数:所有的本领,所有的手段本领。不时之需: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浮现的需要。权宜之计:为了应付某种状况而临时采用的措施)3D(A项,句式杂糅,应为“其中有20%是国际友人”;B项,搭配不当,“公共交通设施”不能“培训”项;C项,成分残缺,应为“符合口味或需要)4C5D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6C(“顾”为“但是”的意思。)7D(其:代词;她的,代“画网巾”。A项,乃:副

2、词,才;却。B项,且:连词,况且;副词,将要。C项,因:副词,于是,就;介词,通过、经由)8B(国家危难之时不能立即献身国家)9B(由“吾固不识若也”和“吾亦不识若也”可知二人本不相识) 第卷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0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共5分,每两处1分)【参照译文】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

3、端忽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由于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懂得后,一定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她诸侯懂得后,一定看不起国内,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11(8分)B(颇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牵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个方面的乐趣:草木繁盛,环境清幽;隐居田园,无尘世纷扰;躬亲耕作,自食其力,顺乎自然;时鲜待客,把酒言欢;纵情想象,沉浸书卷。(共4分,每点1分,答出4点即

4、得满分)12 答案示例:(一)我批准第一种理解。这首诗中诗人尽情体现她归隐之后耕读的乐趣,描写朴实清幽的自然之美,在这种意境下,不应当有外人打扰。陶渊明远离官场,昔日的朋友不再和她来往,表面上她们的豪华车驾被陋巷所阻隔,事实上正体现陶渊明与她们的人生追求不同。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说“请息交以绝游”“复驾言兮焉求”,在隐居生活中,她更乐意和村民畅谈农事,“欢言酌春酒”“悦亲戚之情话”,因此,把“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理解为昔日朋友不再往来,更加符合陶渊明隔绝尘俗的喜悦心情。(二)我批准第二种理解。这首诗中诗人重要描写的是归隐后的田园之趣。陶渊明远离官场,官场中的人不再和她来往,她们的豪华车驾

5、被陋巷所阻隔,用此与老朋友却常常前来形成对比。陶渊明向往的生活是“悦亲戚之情话”,本诗中也有“欢言酌春酒”之句,表白诗人并不是不乐意与人交往,而是回绝与官场中人来往,因此把这两句理解为达官贵人不再往来,而老友频来,更加体现陶渊明对“俗韵”的鄙视和对朴素生活的赞美。附:评分原则108分,观点明确,能联系文本和课本充足阐释,体现通顺75分,观点较明确,能联系文本和课本阐释较充足,体现通顺40分,观点基本清晰,能联系文本或课本阐释,体现欠通顺每少20个字减1分,减到3分为止;核心错字,每两个减1分。13 (8分)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四弦一声如裂帛 唯见江心秋月白

6、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每空1分,有丢字、多字、错别字不给分)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4D。15相似点:在中国老式美学中“意象”和“意境”都应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2分)不同点:“意象”常常局限于一种具体情景的韵味,而“意境”则可以使人从有限的时空进入无限的时空(1分),从而引起一种有哲理的人生感、历史感(或:使人感到某种人生意味)(2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16D E(D项不体现鲁迅先生的艺术追求;E项 “创意文化产业”的提法与鲁迅先生“救援经济”的思想相一致)17一种“烙”字形象地写出“蒙画绣像”“收到绘图本山海经”等往事带给鲁迅心灵的震撼之大和在记忆中的深刻限度,“像闪光

7、的露水”一句运用比方手法,生动地呈现了那些有关美术的往事对鲁迅心灵的浸润、滋养及留给鲁迅毕生的清新美好的感觉,比方优美、形象。(修辞手法1分,分析2分,效果2分。)18文中的鲁迅,有着孩童般的可爱(1分),对美术辛勤投入(1分),见解独到(1分),为人谦逊亲切(1分),有着作为丈夫的温情细致(2分)。(或答出“对艺术、对生活、对亲人朋友布满爱”,给2分)。19.提示:本题如下角度均为合理:批评教育过于功利的弊端;艺术、体育等只有普及才干真正浮现名家大师;学习艺术的真谛在于激发热爱,培养美感,有益于人生修养。答案示例:不寻常的意义在于美术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美感,有益于人生修养。鲁迅先生的真知灼见至

8、今仍能针砭时弊!美术启蒙教育不能过于功利,鲁迅先生告诫我们过高的期许和“沾沾于用”,只会破坏了孩子天性中的爱,不仅不能造就真正的美术家,反而错失了美术的真谛。反观我们现代,诸多家长过早的将孩子送去学习音乐、艺术、体育,不顾孩子的天性和爱好,只追求证书和级别,往往会使诸多孩子后来失去了热爱和人生的趣味,物极必反。附:评分原则108分,观点明确,能联系文本和现实充足阐释,体现通顺75分,观点较明确,能联系文本和现实阐释较充足,体现通顺40分,观点基本清晰,能联系文本或现实阐释,体现欠通顺每少20个字减1分,减到3分为止;核心错字,每两个减1分。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参见作文评分原则阐明:

9、未写题目减2分。每3个错别字减1分,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字数局限性,每少50个字减1分。【参照译文】 先生这个人,她的姓名,官职级别和籍贯都不能懂得。带着两个仆人,都穿戴着明代的衣帽,躲藏在绍武,光泽一带的山寺中,她们的事情被人所知,于是光泽守将吴镇派人悄悄逮捕了她们,押送到绍武守将池凤阳那里。池凤阳把她们的网巾都除去了,留在军中,告诫手下谨慎看守她们。先生已经失去了网巾,洗漱梳头完毕,对两个仆人说:“衣帽,历代有各自的规定,至于戴网巾则是我朝太祖高皇帝首创实行的。目前我遭遇国家灭亡就要死了,难道可以忘掉祖宗的制度吗?你们取笔墨来,替我在额上画上网巾。“于是两个仆人替先生画上网巾,画完后来

10、,才戴上帽子,两个仆人也互相画,一每天地都这样。军中的士卒都笑话她们,先生没有姓名,人们都叫她“画网巾”的人。庚寅年夏天,四营军在绍武的禾坪被打败,池凤阳假称先生是阵俘,把她献给提督杨名高。杨名高的军队到了泰宁,把先生从囚车里放出来,对她说:“如果在今天投降我,还可以免除死罪。”先生说:“我本来就结识王之纲,应当到她那里决断此事。”王之纲,是福建总兵,是攻破四营军的功臣。杨名高不久乐,押解她到王之纲处。王之纲说:“我本来也不结识你。”先生说:“我也不结识你,今天特地到你这里死罢了。”王之纲追问她的姓名,先生说:“我忠心却不能报效国家,留下姓名就是辱国;我有智慧却不能保护家庭,留下姓名就是辱家;

11、国家危难之时不能立即献身于国,留下姓名就是侮辱自身。军中人叫我为“画网巾”的,就用这个做我的姓名就可以了。”王之纲说:“天下大事已定,我本是明朝的总兵,只是由于识时机变化,知晓天命,到目前还不失掉富贵。你一种平民,倔强而死,有什么好处呢 ?再说变更朝制,改换服装,从前代就已经这样。”就指着她的头发骂她说:“这种短短的头发还不肯剪去,为什么呢 ?”先生说:“我对于网巾尚且不忍心除去,何况头发呢!”王之纲大怒,命令士卒先杀死她的两个仆人。一群士卒上前揪住她们,两个仆人睁大眼睛叱骂她们说:“我们两个人难道还顾惜一死吗 ?但是死也应当有礼节,要和我们的主人辞别再死罢了。”于是向先生下拜,并且告辞说:“我们可以在黄泉之下为您做打扫、清除的事了。!”竟欣然受刃而死。王之纲又对先生说:“你难道尚有什么辜负别人的吗? 坚持正义而死虽然也较好,为什么固执到这种限度呢?”先生说:“我辜负什么,辜负我的国君罢了。一种筹划都没有进献实行就束手就擒,和奴婢有什么区别呢?又用这个来互换节烈的名声,我讥笑古今以来的按照一般人的做法而背弃节义的人,因此感到羞耻,不再说什么了。”于是在泰宁的杉津受死。泰宁诸生谢韩在郊外的杉窝山埋葬了她的骸骨,墓碑上题写“画网巾先生之墓”,每年到坟墓祭祀的人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