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简答论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584811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药简答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中药简答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中药简答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资源描述:

《中药简答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简答论述(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简答题:1何谓中药的性能? 答: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它涉及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本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2.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涉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3.简述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答: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限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4.何谓“四气”?四气重要阐明药物的什么性质?答: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

2、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构成部分,是阐明药物作用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5.何谓平性药?答:平性药是指寒热界线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6.药性理论中五味的含义是什么?答: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有些药还具有淡味或涩味。7.简述辛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答: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8.简述甘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答: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种方面。9.简述酸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答:酸味药“能收、能涩”

3、,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10.简述苦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答: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11.简述咸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答:咸味药“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12.简述淡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答:淡味药“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13.简述涩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答:涩味药与酸味药的作用相

4、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14.何谓升降浮沉?答: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即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不同作用趋向,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15. 何谓归经?答: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它涉及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16.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基本和拟定根据是什么?答: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引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本,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根据,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17.试述中药归经对临床的指引意义。答:归经理论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以便,即根据疾病的临床体现,通过

5、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来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归经理论对相似药物的鉴别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8.何谓毒药、剧毒药?答:所谓毒药一般系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剧毒药系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或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的药物。19.简述中药副作用和毒性的区别。答:中药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现代药物毒性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副作用则是指在常用剂量时浮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映,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

6、自行消失。20.简述产生中药中毒的重要因素。答:产生中药中毒的重要因素为: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误服伪品;炮制不当;制剂服法不当,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配伍不当。此外,尚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多是引起中毒的因素。四、论述题:1.举例阐明中药的四气是如何拟定的?答: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映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体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和或消除,阐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体现为四肢厥冷、面色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

7、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和或消除,阐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2.简述药性寒热与药物功能的关系。答: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3.试述中药四气理论对临床的指引意义。答:“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为药物四气理论指引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则重要用于实热烦渴、温

8、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4.试述结识药物为什么要性味合参?答: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步具有性和味,一般来讲,气味相似的药物作用相近,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有别,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的药物作用则各有不同。药物的气味所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性味合参,才干较好地掌握药性,精确地

9、辨别药物的作用,指引临床用药。5. 试述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重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性味: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是升浮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质地:凡花、叶、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为沉降药。炮制: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配伍: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总之,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互相转化。6. 试述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对临床的指引意义。答:掌握升降浮沉的性

10、能,可以更好地指引临床用药,以调节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适宜沉降;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适宜升浮;病势上逆者,宜降不适宜升;病势下陷,宜升不适宜降。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上、下、表、里的区别,病势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引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7. 试述如何判断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 答:一般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癜、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

11、等作用的药物多为升浮药;而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的药物多为沉降药。8.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干精确地掌握药性。答: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同是药性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四气、五味阐明药物具有不同的寒热属性和治疗作用,升降浮沉阐明药物的作用趋向,归经则明确了药物定位概念,故在应用时必须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干精确地掌握药性,指引临床用药。9.如何理解毒性的含义?答: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觉得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

12、是药物的偏性,又觉得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涉及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10.试述如何对的看待中药的毒性?答:要对的总体评价中药毒性。目前中药物种已多达12800多种,而见中毒报告的才100余种,其中许多的毒药是临床很少使用的剧毒药。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安全低毒的优势。要对的看待本草文献记载。历代本草对药物毒性多有记载,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值得借鉴,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浮现了不少缺漏和错误的地方。因此,应相信文献,不能尽信文献,实事求是。要注重中药中毒的临床报

13、道。既尊重文献记载,更注重临床经验,互相借鉴。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此处所称的有毒中药,系指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物管理措施的中药物种。如砒石、砒霜、水银等。总之,应全面深刻精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对保证安全用药十分必要。11.试述掌握中药毒性对指引临床用药的意义。答:在应用毒药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拟定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避免过量和蓄积中毒。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让有毒中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掌握药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体现,便于诊断中毒因素,以便及时采用合理、有效的急救治疗手段,对于搞好

14、中药中毒急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简答题:1.何谓配伍?答: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2.何谓中药的“七情”?答:前人把单行及其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六种配伍关系,合称中药的七情。3.举例阐明单行在临床应用中的特点。答: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对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古方独参汤,即单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4.何谓相须?试举例阐明。答:相须就是两种功能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能。它构成了复方用药的配伍核心,是中药配伍应用的

15、重要形式之一。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5.何谓相使?试举例阐明。答:相使就是两药合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能。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茯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6.何谓相畏?试举例阐明。答: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克制。如生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克制生半夏的毒副作用。7.何谓相杀?试举例阐明。答:相杀就是一种药物可以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金钱草杀雷公藤毒等。8.何谓相恶?试举例阐明。答: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能。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9

16、.何谓相反?试举例阐明。答: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四、论述题:1.试述中药配伍关系对指引临床用药的意义。答: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措施。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措施,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则是由于药物的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能;相反则是药物互相作用,能产生毒性反映或强烈的副作用,故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2.试述相畏与相杀的联系和区别。答:相畏和相杀均为减毒性配伍,是从自身的毒副作用受到对方的克制,和自身能消除对方毒副作用的

17、不同角度提出来的配伍措施,两者之间没有质的区别,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三、简答题:1.何谓配伍禁忌?答: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减少和破坏药效,因而应当避免配合应用,即本经所谓:“勿用相恶、相反者。”2.简述“十八反”的重要内容。答:“十八反”的重要内容是: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芍。3.简述“十九畏”的重要内容。答:“十九畏”的重要内容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京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4.“十九畏”是指十九种

18、具有“相畏”配伍关系的药物吗?为什么?答:不是。由于“十九畏”的药物属于配伍禁忌的范畴,两药不能配伍同用,否则产生毒副作用。“相畏”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措施,两药配伍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5.举例阐明何谓证候禁忌?答: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特长和一定的适应范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只合适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而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应严禁使用。6. 何谓妊娠用药禁忌? 答: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因此

19、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四、论述题:1.如何对的看待“十八反”、“十九畏”?答:反药能否同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某些医家觉得反药同用会增强毒性、损害机体,因而强调反药不可同用,现代临床、实验研究也有不少文献报道反药同用引起中毒的例证。但某些医家则持反药可以同用的观点,觉得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的效能,对此古代和现代均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由此可见,无论文献资料、临床观测及实验研究目前均无统一的结论,阐明对“十八反”、“十九畏”的科学研究还要做长期艰苦、进一步、细致的工作,去伪存真,才干得出精确的结论。目前在尚未弄清反药与否能同用的状况下,临床用药应采用谨慎从事的态度,对于其中某些反药若无充足

20、把握,最佳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2.试述妊娠用药禁忌的一般原则。答: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限度的不同,妊娠用药禁忌一般可分为慎用与禁用两大类。慎用的药物涉及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而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剧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3.试述饮食禁忌的重要内容。答: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忌口。其重要内容涉及:在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

21、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凉爽饮料等。古代文献记载的某些禁忌。如鳖甲忌苋莱,常山忌葱等,也应作为服药禁忌的参照。三、简答题:1.简述中药的用量应当如何“因人制宜”? 答: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用量宜轻,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2.简述中药的用量应当如何“因时制宜”?答: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适宜多用,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但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3.举例阐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先煎?答: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某些金石、矿物、

22、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她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足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她药,久煎可以减少毒性,安全用药。4.举例阐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后下?答:某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减少药效,须在其她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等亦属后下之列。5. 举例阐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包煎?答:包煎重要指那些粘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她药物同煎,以避免药液混浊或刺激

23、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6. 举例阐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另煎?答: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她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等。7. 举例阐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溶化?答: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她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熔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她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8. 举例阐明具有哪些特点的

24、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泡服?答: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她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四、论述题:1.试述用药剂量对临床用药的意义。答:用药剂量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和临床效果的好坏。如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损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导致不必要的挥霍。同步中药多是复方应用,其中重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整个处方的功能和主治病证的变化。因此,精确掌握用药剂量,对提高疗效、安全用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试述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答: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

25、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避免过量或蓄积中毒。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干品药材用量当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3.煎煮汤剂有哪些注意事项?答: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在汤剂的煎煮过程中应注意煎药用品: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煎药用水:以水质干净新鲜为好,目前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煎药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

26、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特殊煎法:根据某些药物的性能,有目的地选用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特殊煎煮措施。4. 举例阐明为什么有的药物入汤剂应当冲服?答: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避免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她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白及等,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等,和制酸止痛的乌贼骨、海蛤壳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等。此外,尚有某些液体药物如

27、竹沥汁、姜汁等也须冲服。三、简答题1简述解表药的含义、药性、功能。答案: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刊登药。本类药物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能增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避免疾病传变的目的。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2解表药的适应范畴是什么?答案:解表药重要用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3发散风寒药的功能、适应范畴是什么?答案:发散风寒药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重要作用。主治风寒表证。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

28、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能,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4发散风热药的功能、适应范畴是什么?答案:发散风热药以发散风热为重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重要合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部分发散风热药分别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作用,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风热咳嗽等证。5比较麻黄与桂枝的功能共同点和不同点。答案:麻黄与桂枝皆能发汗解表。但麻黄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又善于宣肺而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又善于温

29、通经脉,助阳化气。6简述麻黄的功能、主治病证。答案:麻黄的功能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7简述桂枝的功能、主治病证。答案:桂枝的功能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主治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8分别简述麻黄、桂枝的使用注意事项。答案:麻黄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桂枝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通过多者慎用。9麻黄治疗咳喘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常用配伍是什么?答案: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

30、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治疗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生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10简述紫苏与生姜的功能共同点和不同点。答案:紫苏与生姜皆能发汗解表散寒,解鱼蟹毒。不同之处在于,紫苏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并能理气安胎。生姜则善于温中断呕,素有“ 呕家圣药” 之称,并能温肺止咳,解半夏、天南星毒。11生姜的功能是什么?答案:生姜的功能是解表散寒,温中

31、断呕,温肺止咳。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12比较麻黄与香薷功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答案:麻黄与香薷均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不同之处在于,麻黄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其发汗之力较强、散寒之力较大,又能宣肺而平喘、利水消肿。香薷发汗、散寒之力不如麻黄,善于化湿和中而祛暑。13白芷的功能是什么?答案:白芷的功能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此外,兼能祛风止痒。14比较苍耳子与辛夷的功能共同点和不同点。答案:苍耳子与辛夷均能发散风寒,通鼻窍。不同之处在于,苍耳子又能祛风湿、止痛。辛夷药势上行于头面,善通鼻窍,尤为治鼻

32、渊、鼻塞之要药。15简述薄荷的功能。答案:薄荷的功能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此外,本品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16简述薄荷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答案:薄荷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使用时应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适宜使用。17简述蝉蜕的功能、主治病证。答案:蝉蜕的功能是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主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等证。18简述蔓荆子的功能、主治病证。答案:蔓荆子的功能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治风热感冒,头昏头痛;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33、目昏多泪。此外,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也可用治风湿痹痛。19简述柴胡、升麻的使用注意。答案: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而升麻对于麻疹已透,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者,均当忌用。20简述柴胡的功能、主治病证。答案:柴胡的功能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表证发热,少阳证,肝郁气滞,以及气虚下陷、脏器脱垂。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常用治疟疾寒热。21简述葛根的功能、主治病证。答案:葛根的功能是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消渴证,热泄热痢,脾虚泄泻。22简述升麻的功能、主治病证。

34、答案:升麻的功能是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主治外感表证,麻疹不透,以及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等热毒证所致的多种病证。23比较麻黄与浮萍的功能共同点和不同点。答案:麻黄、浮萍皆能宣肺气、开毛窍、通水道而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不同之处在于,麻黄药力较强,又善于宣肺平喘。浮萍又能透疹止痒。四、论述题1解表药常分几类?各类药的药性、功能、主治病证是什么?答案: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及功能主治差别,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也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重要作用,主治风寒表证。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

35、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能,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重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重要合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部分发散风热药分别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作用,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风热咳嗽等证。2试述解表药的配伍措施。答案:使用解表药时应针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不同,相应选择长于发散风寒或风热的药物。由于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邪,故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而恰本地配伍祛暑、化

36、湿、润燥药。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益气、助阳、养阴、补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应同步配伍清热解毒药。3试述解表药的使用注意。答案:解表药的使用注意涉及:使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时,用量不适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导致“亡阳”、“伤阴”的弊端。汗为津液,血汗同源,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使用解表药还应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重;北方寒冷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解表药多

37、为辛散轻扬之品,入汤剂不适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减少药效。4结合麻黄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论述麻黄的功能与主治病证。答案:麻黄的药性是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麻黄的功能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表实证、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以及风水水肿。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密闭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咳嗽气喘的要药。麻黄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

38、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如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5结合桂枝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论述桂枝的功能与主治病证。答案:桂枝的药性是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桂枝的功能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主治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等证。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管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桂枝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桂枝能温通心阳;若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桂枝能温中

39、散寒止痛;若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桂枝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祛风散寒、通痹止痛。桂枝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桂枝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故常用治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6试述桂枝治疗风寒表证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常用配伍。答案: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管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

40、宜使用。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7试比较麻黄与桂枝药性、功能、主治病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答案:麻黄与桂枝均辛温,归肺、膀胱经,皆能发汗解表,同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而紧等症, 两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善于宣肺气、开腠理、 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重要合用于外感风寒,无汗的表实证。同步,麻黄又善于宣肺而平喘、利水消肿,又常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41、桂枝又归心经。本品辛甘温煦,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故外感风寒,无论是无汗的表实证、还是有汗的表虚证,以及阳虚受寒者,桂枝均宜使用。同步,桂枝又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也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等证。8试比较紫苏与生姜功能、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答案:紫苏与生姜皆能发汗解表散寒、解鱼蟹毒。同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但紫苏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合适。同步,紫苏又兼能理气安胎,也可用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胸闷呕吐,以及气滞胎动

42、不安;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而生姜则善于温中断呕,素有“ 呕家圣药”之称。并能温肺止咳,解半夏、天南星毒。又常用于脾胃寒证,涉及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多种呕吐,尤宜于胃寒呕吐;肺寒咳嗽;不管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服半夏、天南星中毒或炮制半夏、天南星,用生姜以减少其毒性。9试比较麻黄与香薷功能、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答案:麻黄与香薷均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都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以及水肿兼表证者。不同之处在于,麻黄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其发汗之力较强、散寒之力较大,但无和中化湿之功,重要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

43、。同步,麻黄又能宣肺而平喘、利水消肿。也常用于肺气壅遏的咳嗽气喘。香薷其发汗、散寒之力不如麻黄,善于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阴暑证)。因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10试比较荆芥与防风功能、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答案:荆芥与防风均性微温而不燥热,长于祛风解表,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两者均可使用。同步,两者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不同之处在于,荆芥质轻透散,发汗之力较防风为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常选用;又能透

44、疹、消疮、止血。也可用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止痉。也可用于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以及破伤风证,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等证。11试比较羌活、白芷、细辛、藁本四药功能、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答案:羌活、白芷、细辛、藁本四者皆为辛温香燥之品,均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且止痛作用较好。其中羌活、白芷、藁本还能胜湿。四者都常用治风寒感冒或风寒挟湿的感冒,头身疼痛较甚者,以及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因白芷、细辛气味芳香,既能散

45、风寒,又能通鼻窍,故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白芷、细辛尤为合适。同步白芷、细辛也常用于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不同点之处在于,羌活气味雄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作用较强。其治痹痛,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白芷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并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又可用于寒湿带下,疮疡肿毒。此外,白芷能祛风止痒,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细辛辛香走窜,达表入里,散寒止痛之力较强,表寒、里寒证均可使用。本品又能温肺化饮。也可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少阴头痛,偏正头痛,牙痛,

46、肺寒咳喘等证。藁本则性味俱升,上达巅顶,善治外感风寒、巅顶头痛甚者。12结合细辛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论述细辛的功能与主治病证。答案:细辛的药性是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细辛的功能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喘。细辛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因其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并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且细辛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配麻黄、附子,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细辛辛香走窜,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尤宜于

47、风寒性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细辛辛散温通,芳香透达,散风邪,化湿浊,通鼻窍,常用治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细辛辛散温通,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常与散寒宣肺、温化痰饮药同用,以主治风寒咳喘证,或寒饮咳喘证。13试述荆芥治疗外感表证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常用配伍。答案:荆芥辛散气香,入肺经,长于刊登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用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者,每与辛凉解表药银花、连翘、薄荷等配伍。14试述香薷治疗风

48、寒感冒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常用配伍。答案: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常配伍厚朴、扁豆。15试比较薄荷、牛蒡子、蝉蜕功能、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答案:薄荷、牛蒡子、蝉蜕皆性寒凉,均能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均可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疹瘙痒,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等证。不同之处在于,薄荷辛凉芳香,清轻凉散,发汗之力较强,故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者薄荷首

49、选。且薄荷又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也可用于风热上攻,头痛、目赤肿痛、多泪,以及肝郁气滞,胸闷、胁肋胀痛、月经不调、脉弦等证。牛蒡子辛散苦泄,性寒滑利,兼能宣肺祛痰,故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咯痰不畅者,牛蒡子尤为合适。也可用治肺热咳嗽、咯痰不畅者。同步,牛蒡子外散风热,内解热毒,又具有清热解毒散肿之功。也常用于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蝉蜕甘寒质轻。本品发汗之力不如薄荷,清热之力不如牛蒡子。既能疏散肺经风热而利咽疗哑、透疹止痒,又长于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凉肝息风止痉。也常用于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急慢惊风,破伤风证。16结合薄荷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论述薄荷的功能

50、与主治病证。答案:薄荷的药性是辛,凉;归肺、肝经。薄荷的功能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薄荷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主入肺经,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十分常用。薄荷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故常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咽喉肿痛。薄荷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故可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以及风疹瘙痒。薄荷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可用治肝郁气滞,胸

51、胁胀痛,月经不调。此外,本品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17试述薄荷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常用配伍。答案:薄荷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十分常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配伍。18试比较桑叶与菊花功能、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答案:桑叶与菊花皆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同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

52、痛,以及肝肾局限性,目暗昏花。不同点之处在于,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善于清肺润燥,并能凉血止血。也可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咳嗽痰少,色黄而粘稠,或干咳少痰;血热妄行的咳血、吐血、衄血等证。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也可用于疮痈肿毒。19试比较柴胡、升麻、葛根功能、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答案:柴胡、升麻、葛根三者皆为辛凉之品,都能刊登、升阳。均可用治外感表证,发热、头痛等症,以及清阳不升的病证。三者对于风热、风寒表证,皆可配伍使用。其中,柴胡、升麻两者均能升阳举陷,同可用治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升麻、葛根两者又均能透疹,常用治麻疹初

53、起、透发不畅。不同之处在于,柴胡苦辛微寒,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疟疾寒热往来。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其升提(升阳举陷)之力较柴胡为强。并善于清热解毒。又常用于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丹毒痄腮等多种热毒病证。葛根甘辛凉,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达到生津止渴、止泻之功。常用于热病烦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同步,葛根解肌退热,既能辛散刊登以退热,又长于缓和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项背强痛,故对于外感表证,项背强痛者尤为合适。20结合柴胡的药

54、性,试用中医药理论论述柴胡的功能与主治病证。答案:柴胡的药性是苦、辛,微寒;归肝、胆经。柴胡的功能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表证发热及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脏器脱垂等证。柴胡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热、风寒表证,皆可使用。现代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表退热作用。若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本品用之最宜,为治少阳证之要药。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故常用治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乳房胀痛。柴胡升举脾胃清阳之气,

55、可用治中气局限性,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胀,食少倦怠,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等脏器脱垂。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21结合葛根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论述葛根的功能与主治病证。答案:葛根的药性是甘、辛,凉;归脾、胃经。葛根的功能是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消渴证;热泄热痢,脾虚泄泻。葛根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具有刊登解肌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本品既能辛散刊登以退热,又长于缓和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项背强痛,故风寒感冒,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者,或表虚汗出,恶风,项背强痛

56、者,葛根常选用。葛根味辛性凉,有刊登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葛根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故常用治热病津伤口渴,以及消渴证。葛根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故可用治脾虚泄泻,以及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痢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脉数,或湿热泻痢,热重于湿者。22试述菊花治疗目赤眼花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常用配伍。答案:菊花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

57、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且菊花味甘,若肝肾精血局限性,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23试述牛蒡子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常用配伍。答案:牛蒡子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功能疏散风热,发散之力虽不及薄荷等药,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十分常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与银花、连翘、荆芥、桔梗等同用。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与桑叶、桔梗、前胡等药配伍。三、简答题1.简述清热泻火药的含义、药性、功能。答案:清热药中,清热力

58、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甚的病证的药物,称为清热泻火药。此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寒,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别,还分别具有清肺热、清胃热、泻心火、泻肝火等功能。2.简述石膏的功能。答案:石膏入药有生用、煅用之分。生石膏的功能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清热泻火力弱,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等功能。3.比较石膏与知母药性、功能、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答案:石膏、知母均具有甘寒性味,均主归肺胃经,同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能,可用治温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但石膏味兼辛,泻火之中长于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知母味兼苦而质润,兼入肾经,泻火之中长于清润,

59、善生津润燥,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肠燥便秘多用。4.简述芦根、天花粉的功能的异同点。答案:芦根、天花粉的共同功能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渇。芦根还能清热除烦、清胃止呕、清热利尿。天花粉还能消肿排脓。5.简述芦根、淡竹叶的性能、功能的异同点。答案:芦根、淡竹叶的性味甘寒,同归胃经;芦根甘味不小于淡竹叶,主归肺经;淡竹叶味甘淡,主归心经,兼入小肠经;共同功能是清热泻火、除烦、利尿。芦根还善生津止渇、清胃止呕。6.简述栀子的功能。答案:栀子入药有生栀子、焦栀子之分。生栀子偏走气分,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入血分而功偏凉血止血。7.简述清热燥湿药的含义、药性及功能。答案:清热药中,燥湿力

60、强,重要用于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因其苦寒降泄、清热力大,故多并有清热泻火作用。8.简述黄连酒炙、姜汁炙、吴茱萸水炙的区别。答案: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多用于目赤肿痛、口疮;姜黄连善清胃热、和胃止呕,多用于寒热互结及湿热中阻之痞满、呕吐;萸黄连善舒肝和胃止呕,多用治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9.简述黄芩、黄连、黄柏的性味、功能的异同。答案:黄芩、黄连、黄柏三药性味苦寒,黄连为苦寒之最,黄柏次之,黄芩较小。三药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黄柏偏泻下焦相火,能除骨蒸。10.简述龙胆的主治证。答案:龙胆的主治证是:

61、(1)下焦湿热所致之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2)肝胆实火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3)肝经热盛之惊风抽搐。11.简述苦寒败胃的含义。答案:苦寒败胃是指药物苦寒性大,一方面燥湿力强,过服易伤胃阴;另一方面清热力大,过服易伤中阳(胃气),故此类药一般用量不适宜过大,凡脾胃虚寒、胃阴局限性者应慎用。12.简述黄柏与知母治骨蒸潮热的不同机理。答案:黄柏、知母均能泻肾火、退骨蒸,治疗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之证,常相须为用。但黄柏苦寒之性较大,泻相火之力较强,治骨蒸潮热之中,为治标之剂;知母虽苦寒之性较小,但其质润,既能滋阴,又能泻火,治骨蒸潮热之中,为标本兼治之剂。13金银花的功能、主治是什

62、么?答案:金银花的功能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兼能凉血止痢。重要用治一切痈肿疔疮;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以及热毒血痢。金银花又具疏散风热、透营转气之功,故对于温热病邪在卫气营血之各阶段,均可使用。14野菊花与菊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能,其性能特点和主治有何不同?答案:野菊花与菊花为同科植物,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但野菊花苦寒之性尤胜,长于解毒消痈,疮痈疔毒肿痛多用之;而菊花辛散之力较强,长于清热疏风,上焦头目风热多用之。15简答白头翁的功能与主治。答案: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能。尤善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故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能解毒凉血消肿,尚可用治疮痈肿毒。16射干和山豆根除同可用治热毒蕴结之

63、咽喉肿痛外,两者尚分别具有哪些作用,用于哪些病证?答案:射干、山豆根均有清热解毒、利咽散结之功,对热毒蕴结所致之咽喉肿痛均为常用药物。除此之外,射干又善清肺火,降气消痰,以平喘止咳,尚可治疗痰盛咳喘;山豆根又能清胃火,故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均可应用。17连翘的性能特点与主治有哪些?答案: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等功能。本品入心经,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消散痈肿结聚,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且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用治风热外感和温病初起。本品苦寒通降,兼有清心利尿之功,亦常用治湿热壅滞所致之热淋涩痛。 18贯众的功能是什么?

64、使用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答案:贯众的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使用本品当注意炮制品的选择。贯众生用偏于清热解毒、杀虫,常用于风热感冒,温毒发斑,痄腮以及多种肠寄生虫病;炒炭则凉血止血力佳,用治血热出血。本品有小毒,用量不适宜过大。服用本品时忌油腻。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19简述青蒿的功能,主治病证。答案:青蒿具有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之功能。常用治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劳热骨蒸;暑热外感,发热口渴;疟疾寒热等证。20简述熊胆的药物来源及用法用量。答案:为动物棕熊或黑熊的干燥胆汁,研细用。现多以活熊导管引流的熊胆汁干燥后入药,称为“熊胆粉”。其使用措施,内服入丸、散,但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用量为0.2505g;外用适量,调涂患处。21 简述熊胆的功能和主治及使用注意。答案:熊胆具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之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