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情、美”在诗词教学中的方法研究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25782727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意、境、情、美”在诗词教学中的方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意、境、情、美”在诗词教学中的方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意、境、情、美”在诗词教学中的方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境、情、美”在诗词教学中的方法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意、境、情、美”在诗词教学中的方法研究 中国古代诗词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中小学生可以从诗词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素质。如何通过诗词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词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人文精神。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中国古典诗词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祖先们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难抒之情;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

2、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审美教育作用。对中小学生而言,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的感知往往凭借外部表象,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弥补,因为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感情,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词中,正所谓“诗以明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词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2、想象力的培养。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

3、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古诗词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4、汲取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词不仅体现古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诗词教学可以汲取古代思想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

4、国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明事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诗词教学的特点1、诗词的“意”。诗词作为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精髓,有其独特性。诗词本身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有些诗词之间的内容不紧凑,诗句间有较大的跳跃性,这种跳跃性影响着诗词情感思维的连接。因此,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应根据诗词的主题思想,诗词内容意思,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路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由自在地去想象诗人留下的无限想象空间,让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词的内涵价值。2、诗词的“情”。诗词的情感是

5、诗词中最本质的东西,情感就是诗词的生命力。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需要入情入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学生引入诗词的意境,以满怀的热情投入诗词教学。只有将教师之情与诗人之情融为一体,才能体会诗人在诗词中表达的真情实意,并产生共鸣。只有激发了情感才能让学生发现诗词的魅力,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在生活中产生表达和创造“美”的欲望,才能陶冶心灵,塑造伟大的人格。 3、诗词的“美”。诗词教育就是一种美的教育,可以给人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诗词教学,陶冶学生的性格,体验诗词的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铸成美的心灵,从而塑造精神人格。 4、诗词的“境”。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

6、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词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三、诗词教学的方法、手段与实践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学的定量化、技术化和精确化,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就会抑制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1、以读为本,领会诗意、诗情。重视朗读,在多元诵读中抒情。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

7、作者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只有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诗词之精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优美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词的诵读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

8、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2、创设情境,体会诗美、诗境。诗词的文字是具有概括性,诗词描绘的图画是粗线条的,意境的跳跃往往较大,因此,要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意,深入地融入诗境,离不开教师教学情景的创设。只有让学生进入诗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引起情感上共鸣。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自读自悟,初步领会诗意,再结合诗人当时的背景理解诗词的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将自己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人当时的心境,领悟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而且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一系列问

9、题,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慢慢地走入诗境。3、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教学方式。一方面,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低年级阶段,应该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几年来所学过的古诗词基础知识,适当拓宽知识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认识水平。高年级阶段,学生已有较厚的学习古诗词的基础,其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为此,教师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表现在具体教学中应体现出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教师可在中年级的要求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定难度,提出“初步领悟诗词意境”的新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做到教学方式上课内外两个不同层次的结合。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充实课内,相得益

10、彰。课本上的古诗词我们要求精讲细品,课外学生便可进行迁移,自读题材的古诗文。4、利用多媒体进行诗词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根据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作品。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有两方面特别优势。一方面是多媒体的画面,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诗意、诗境,教师把诗词抽象的语言与多媒体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将诗词中的形象化为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诗词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多媒体的音乐。如果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

11、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韵律结合起来,就有利于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妙。很轻松地进入诗词所描绘的境界中,领会诗情、诗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经打破了传统,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课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教师应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课堂交流是对信息的整合过程,也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为学生提供学习导向,精心设计积累主题,然后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资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