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白银货币化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574206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明代白银货币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代白银货币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明代白银货币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明代白银货币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白银货币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摘要在中国货币演变史上,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从多到少的演变态势。明朝时期,中国社会的货币制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银本位的确立。然而,白银货币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进程,是在官府与民间,白银与纸币和铜钱的博弈中造就的。白银货币化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唐宋元时期白银的使用提供了社会基础,明朝白银产量的大幅提高和外银内流使得白银供给较为充足,明朝混乱的货币制度使得白银这种硬通货的吸引力提高,政治势力的角力等等。白银货币化是社会经济变迁的结果,反过来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结构、国家赋税制度、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

2、。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史实介绍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分析其原因以及社会影响,以反映中国货币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关键词: 明朝 货币政策 白银货币化一、 导论(一) 选题原因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期结构变化的重要反映,并推动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 “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

3、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的禁令,逐步取代官方发行的纸币和铜钱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此,白银货币化除了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之外,还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交流。总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从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二) 文献综述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顾炎武

4、、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王夫之虽然也认为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足之处,但是白银仍然是一种优质币材。白银“藏蓄不蚀,练铄不减,藏之约而赍之也易”1,所以用银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人习于便利,知千百年之无以能易之矣。”2在清朝张廷玉在其著作明史志五十七中对明朝的钱钞进行了短而精悍的综述,记述了货币政策的变革,铸钱的增长,银矿的开采等内容,为白银货币化的研究提供了史实材料。彭信威现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写成的中国货币史主要沿着时间脉络详细阐述了中国货币的演变。其中在明代部分,叙述了各个皇帝在位时的货币政策,并详细说

5、明了明朝白银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便于全面了解明朝货币的沿革。王裕巽先生在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中分不同时期考察明代国内白银的开采数额和当时流入中国的白银,其中有大量详细的数据来支撑“白银在流通支付和货币收藏领域的充足供给是白银货币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论断。董郁奎在明代的白银流通及其影响一文中提到明代白银存在四个时期、三个原因、三个来源以及三个方面的影响。万明(2003)在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程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其文章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2004)还考虑考虑外银流入对国内货币制度变迁的影响。二、 明

6、代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的限制,从而商品价值日益发展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身上,即转到贵金属身上。”3白银货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货币政策适应社会现实需要而不断调整和修正的结果。明初,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政府禁用金银交易。当时明朝的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而没有“银法”。但是由货币制度的弊端和与现实的不匹配,白银的货币化自民间自下而上地开展开来。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铜钱纸钞银钱钞兼用白银时代。(一) 洪武元年(1368年)到洪武七年(1376年)的铜钱时期明朝建立伊始,

7、规定法定货币是铜钱。洪武元年,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曰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重一钱止。各行省皆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而严私铸之禁。洪武四年改铸大中、洪武通宝大钱为小钱”。4由于元代纸币政策的破产,大多数人已经拒绝使用严重贬值的纸币,在当时推行铜钱是有利于市场稳定和朝局安宁的。但是这一时期在政府的各项收支中有使用白银、布帛的现象。在军饷供给中,“上以北平、山西馈运之艰,命以白金三十万金,绵布十万匹,就附近郡县易米,以给将士。及辽东军卫乏马,发山东绵布十万匹,贳马给之。”在户口食盐中,在洪武三年十二月,殿中御史唐铎调:“福建户口食盐,每引收银十两或钱

8、一万二千,民艰于办纳,请自今以土产物代输为便。”5在这个过渡时期,政府发行铜钱,有利于战乱经济的恢复。但是当时铸钱并不多,且有不少流出国外。鼓铸又因缺乏铜料,供给困难,政府就命令百姓销毁器皿,将铜料交给官府。此外,铜钱分量低,价值不高,不便于长途转运,所以商贾又开始“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6于是,明朝开始发行纸钞。(二) 洪武八年(137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的纸钞时期洪武八年“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其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图钱贯,十串为贯。”“其等凡六:曰一贯

9、、曰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7宝钞发行伊始,为了保证纸币流通,政府严禁民间进行金银货物交易。商税兼收钱钞,收钱十分之三,收钞十分之七,一百文以下只收铜钱。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铜钱也被收缴禁用了,宝钞成为唯一合法流通货币。尽管到永宣年间,政府三令五申严禁民间金银交易,但是金银的流通并没有中断,甚至明朝政府官方指定的部分税收还要直接征收金银或者以实物折征金银。明成祖规定“惟置造首饰器皿,不在禁例”,为白银在民间的流通交易打开突破口。宣德六年六月,浙江温州府知府何文渊曰:“近虽禁使银,而商税课仍征银,巡拦网户,陪纳甚艰。”由此可见

10、,所谓“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的禁令是无法彻底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白银作为民间真正使用的硬通货,在货币流通交易中崭露头角。(三) 正统元年(1436年)至嘉靖初为银钱钞兼用时期正统时,白银在民间流通中已取得优势,明朝政府的货币政策也随之转变。明英宗即位后将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田赋米麦400多万石折征银两,即所谓的“米麦折银之令”,即“金花银”,确定了白银作为法定支付手段的地位。天顺年间,政府也重新解除不准使用白银的禁令。弘治时白银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弘治元年,京城税课司,顺天、山东、河南户口食盐,俱收钞,各钞关俱钱钞兼收,其后乃皆改折用银。”8正统七年,明政府设立太仓储

11、银。“各直省派剩麦米,十库中绵丝、绢布及马草、盐课、关税,凡折银者,皆入太仓库。籍没家财,变卖田产,追收店钱,授例上纳者,亦皆入焉。专以贮银,故又谓之银库。”9这一时期,名义上银、钱、钞是并行的,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纸币贬值过于严重,除了国家仍然用来赏赐、支付官员工资,流通中几乎不见纸币。“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钞壅不行。”10到正德三年,“以太仓积钱给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11,除此之外,军俸支银,以银雇人服役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四) 嘉靖时期到明亡为白银货币化的完成时期到嘉靖年间,白银的货币化基本完成。嘉靖四年(1525年),“令宣课分司收税,钞一贯折银三厘,钱七文

12、折银一分,是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亦专用银矣。”12国库收支也以银两核算,嘉靖初,“是时天下财赋岁入太仓库者二百万两有奇”13。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14这条明确“银钱兼使”的法令,是明朝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白银作为合法货币。这一时期,政府大规模用银的主要表现是推行一条鞭法,即把所有的地税、贡纳、福役、人头科, 都归入田亩里面,计亩征银。除了在苏、松、嘉、湖地区征本色米,以供京师漕粮四百万石外,全国各行省所属各府州县之田赋全部由征粮变为征银。15无论是国家税收,军饷官俸,京库岁需还是民间借贷等都是用白银,白银成为唯一具有充

13、分货币职能的货币。一条鞭法的实施,表明明朝政府承认白银法币的地位,扩大了白银的适用范围,使得白银的地位更为巩固,白银货币化过程至此达到高峰。三、 白银货币化的原因(一) 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商品交换的发达白银在明代一举成为主币,不仅离不开明朝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唐宋时期的社会积淀。从中唐时期的考古成果来看,白银在民间也有了普遍使用的迹象。在唐宋中期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商品经济发展高潮来临之际,白银使用的扩大,为白银货币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唐宋之际白银使用的发展是白银从矿产品、商品变为货币的关键时期。在唐代,白银矿冶业、银器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宋代的白银采冶好加工则进入黄金时期,北宋皇祐中

14、政府的银课额为二十一万九千八百二十九两,而治平中则达到了三十一万五千二百一十三两。清朝大家魏源认为白银“计坑冶之盛,实始于宋代”。银产量的飚升使得白银制品进一步普及,逐步被社会各阶层所普遍接受。虽然白银没有成为法币,但是其货币职能却在不断增强,如用于对外贸易等,这些都为明朝白银的货币化打下了基础。16明朝建立后,明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如奖励开荒,实行屯田制度,大规模兴修水里,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等。社会经济得到了回复,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也有所提高。社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宣德年间,共形成了三十多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明代中后期,不少州县拥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市镇。商

15、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通货。无论是铜钱还是纸钞,就流通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来看,都不足以被人们普遍认可,从而使得白银备受青睐。(二) 明朝货币制度的缺陷明朝建国初是以铜钱作为法定货币,由于铜钱粗笨低劣,不便流通的属性和当时铸铜材料的短缺,使得铜钱不敷使用、数量短缺。而且明政府的铸钱政策经常变更,使得铜钱的铸造和发行非常混乱。表1:明代铸钱简表17明朝铸币政策简表年份内容洪武元年(1368 年)铸洪武通宝,颁布钱制八年(1375 年)停止宝源局铸钱九年(1376 年)停止各省铸钱十年(1377 年)恢复各省铸钱二十二年(1389 年)恢复宝源局铸钱二十三年(1390 年)更定钱制二十六年(1

16、393 年)再停各省铸钱二十七年(1394 年)禁用铜钱三十年(1397 年)再停宝源局铸钱建文元年(1399 年)恢复铸钱,改定钱制二年(1400 年)再定钱制永乐六年(1408 年)铸永乐通宝宣德八年(1433 年)铸宣德通宝正统十三年(1448 年)禁用铜钱天顺四年(1460 年)恢复铜钱流通弘治十六年(1503 年)铸弘治通宝嘉靖六年(1527 年)铸嘉靖通宝,后停铸,课税征银不收钱隆庆四年(1570 年)铸隆庆通宝,复收钱万历四年(1576 年)铸万历通宝天启元年(1621 年)铸泰昌通宝,停铸大钱崇祯元年(1628 年)铸崇祯通宝十五年(1642 年)铸崇祯当十钱洪武八年铜钱的地位

17、就被纸钞取代,然而宝钞的发行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纸币的发行需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即必须有一套合理的发行准本金制度。有了准备金,发行的纸币才是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其发行才能成功。这就是中国古代的“钞本”制度。元代行钞以金银或丝为钞本,而明代则无此储备,只以新钞为钞本。18而且尽管明朝规定了宝钞与金银的兑换比例,但是又严禁金银交易。这种单项的货币政策,使得大明宝钞在事实上成为不可兑换的货币,无法使用金银自身的价值作用来自发调节纸币的流通量。明朝政府凭借国家权力,强制将大明宝钞投放到市场中用以流通,使得货币政策带有很强的随意性,造成纸币的滥发,从而导致宝钞的贬值。宝钞贬值不仅速度快,而且幅度发,使得

18、宝钞不具有实际购买力,无法充当主币的只能,从而促进白银脱颖而出。表2:大明宝钞贬值概览19年份纪年明宝钞一贯值钱数贬值程度1375洪武八年一贯=1000文无贬值1390洪武二十三年一贯=250文贬值到1/41395洪武二十八年一贯=100文贬值到1/101407永乐五年一贯=12文贬值到3/2501444正统九年一贯=12文旧钱或10文新钱贬值到1/100新1465成化元年一贯=4文贬值到1/2501470成化六年一贯=2文贬值到1/5001488弘治元年一贯=1文贬值到1/10001507正德二年一千贯=311文贬值到3.11/100001535嘉靖十四年一千贯=276文贬值到2.76/10

19、0001618万历四十六年一千贯=100文贬值到1/10000(三) 白银供给来源增加使得白银货币化可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兴起,使得白银功能和流通范围扩大,社会对白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果白银和铜钱一样,缺乏铸造材料,那么白银也不可能成为稳定可靠的支付手段,可以认为白银货币化是以白银在流通支付和货币贮藏领域的重组供给为必要条件的。除了继承历史上的遗留之外,白银的来源无非是国内开采以及国外流入。“银两之所由生,一则矿砾之银,一则番舶之银。”明代白银的开采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明太祖对开采银库并不重视,并有阻止的倾向,但这一时期仍有白银开采。永乐时期,由于营建工程和郑和下西洋以及赏赉

20、诸国来朝需要大量白银,因而明成祖并未放弃对白银的开采,遣官四出督开银矿,银场遍布各地。这一时期的白银开采量高达五百多万两,为历朝最高。永乐、宣德时期各地需要交纳的白银比洪武时期大大增加,增加的课额称为“闸办”。虽然宣德时期曾诏罢部分银场,但由于闸办的增加,宣德时期的白银开采额仍然很高。正统元年,明英宗刚刚继位,就诏各处金银等矿场闸办额一律停免。同年八月,云南新兴等七处银矿及四川密勒等初银场皆奉旨停闭,此后又陆陆续续停办部分银矿。正统以后,经景泰、天顺复辟、成化、弘治、正德六朝,直至嘉靖前的八十五年间,矿场罢设无常, 采纳银两皆不多。表3:洪武到正德年间白银开采数额纪年开采数额(两)洪武7507

21、0建文8354永乐5062230宣德2300858正统333707天顺596631成化1409612弘治983312正德526720世宗嘉靖时期,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兴盛,白银流通的扩大和宫廷奢靡、统治阶层淫逸之风日盛,白银供给不足的问题已见突出。由表4可以看出,嘉靖以后,明朝太仓银库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中,这反映了明朝财政的拮据。这种状态直到隆庆五年( 1571 年) 才有了根本的转变。表4:明朝太仓银库岁入银与岁出银对比表时间太仓银库岁入银(两)太仓银库岁出银(两)嘉靖七年( 1528年)13000002410000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及以前20000003470000嘉靖二十八年(

22、1549年)21253554122727嘉靖三十年(1551年)20000005950000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20000005310000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20000005790000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20000004550000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20000004290000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20000003360000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20000003020000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22000003400000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24700003630000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22000003700000隆庆元年(1567年)

23、20142005530000隆庆二年(1568年)23000004400000隆庆三年(1569年)23000003790000隆庆四年(1570年)23000003800000隆庆五年(1571年)31000003200000隆庆六年(1572年十二月至万历元1573年十一月)28191532837104万历五年(1577年)43594003494200万历六年(1578年)35598003888400万历九年(1579年)37042814424730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 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明代金银比价最低时为1:4,昂贵时为1:8,一般在1:6这个水平。而在日本, 由于当时银的产量急剧

24、增加,金银比价在1:10 以上。在欧洲,由于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人纷纷移殖美洲,并大量开采那里的白银,使巨额白银流入西班牙并引起贬值,其金银比价,在十五世纪末约为1:10。到十七世纪中叶,约在 1:15至 1:16之间。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而大量流入中国。正是由于此时大量外银流入国内,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国内白银的供给,缓解了银荒。表5:明后期从西班牙、日本和葡萄牙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额简表流出国别流入中国的白银额(两)备注西班牙87 750 000崇祯年间梁兆阳: 5海澄县志6 卷十一记:/ 银钱大者, 七钱五分, 夷名黄币峙0 , 即西班

25、牙元, 故白银一两合1133 比索。故此白银总额, 折合比索为439 581 960元即四亿元以上。日本200 000 000葡萄牙42 762 750总计330 512 750 ( 超过三亿两)四、 白银货币化的影响货币存量对物价和税率有直接影响,进而与国民所得和经济成长发生关联。明代白银的广泛流通对封建自然经济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和破坏力,虽然促进了生产的扩张和贸易的发展,但也同时加剧了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榨取,存在一些消极因素。(一) 对经济基础的影响白银货币化,使得明朝的商业资本趋于活跃。手握重资的徽商、粤商、闽商等大型商业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宗商品的贩卖,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白银货

26、币化也促进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使之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根据一条鞭法,户丁只要出钱就可以免除劳役,从而使户丁有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商品经济的兴旺。明代对白银的巨大需求,加上国内白银产量的捉襟见肘,极大地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中国市场得以与世界市场接轨,中国商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周游。中国对外出口的商品以丝织品最受欢迎,从而刺激了苏杭地区传统的丝织业的发展,并成为明代手工业中心之一。在这种条件下,形成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新型经济关系,白银货币化推动了丝织行业率先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即是以自

27、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而商品交换的发展,就会冲击自然经济。白银在流通和支付领域里的广泛运用, 则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并且促进了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对封建经济而言则是重击,进而因而明朝社会其他层面的变革。(二) 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伴随着白银成为社会上流通的货币,白银货币体系将社会各阶层无一例外地全部包容进去,白银货币的极大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从对人的依附关系向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金钱关系日益冲击着封建宗法关系。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儒家思想,强调伦理纲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财富增加,人们抛弃了传统的道德说教,狂热追求金钱,财富的多少成为衡量人们

28、社会地位的新标准。拜金思潮的出现一方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社会过分追求货币财富的畸形欲望,使得奢侈之风弥漫,加速了明朝的腐朽。白银货币化加强了社会阶层的对立,强烈地冲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货币白银化的结果,打破了统治阶级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使之利用这一封建特权来随意剥削人民的局面无法继续下去了,侵犯了一些封建士大夫的利益。白银的通行刺激了地主阶级对白银的占有欲,使他们加紧对人民的搜括,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此外,由于中国版图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设征银时,只有经济发达地区得到好处,而经济落后地区则反受其害。面对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明政府的一条鞭法却规定了各地一律赋役征银的统一法规,这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这就加剧了普通老百姓与封建统治着的矛盾,从而加速了明朝的衰退。【精品文档】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