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5736193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赏析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毕2122题。(共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体现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2分)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答案: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将来仍抱有但愿。(意思对即可。2分)22.“破”“挂”富有动感、布满气势,充足体现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抱负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

2、各1分共2分)江苏省宿迁市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峨眉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这首诗构思精致,历来为人称道。其精致之处重要表目前哪里?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如何的一种“动”中之景?答案:23(4分)23(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步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13、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

3、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以便,获得胜利 湖北襄阳、阅读与欣赏(40分)(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毕10-11题。(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

4、“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案:10、形式的险恶,境况的危苦11、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直抒胸臆,体现了以死明志的决心,体现了民族气节。湖北潜江(一)古诗赏析(4分)春 望 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

5、情怀。(2分) 1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对的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怀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体现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由于战乱引起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穿,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答案:11国破或:破(2分) 12C(2分)湛江1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背面的问题。(4分)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如

6、何的形象? 。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答案:16(1)高大巍峨(2)不畏艰难,敢于攀高的豪气壮志。(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毕67题。(共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体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C全词刻画了一种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D全词

7、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毕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老式,词意上下贯穿,呈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剧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人们手笔。答案:6、c 7、a山东日照(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毕7、8两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

8、草才干没马蹄。最爱湖东行局限性, 绿杨阴里白沙堤。7.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体现这种感情的一种词语是 。(2分) 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体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3分) 答案:7答案:爱慕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最爱)答案:“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四川达州(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毕1718题(4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

9、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7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上阕: 下阕: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体现她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她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种“卷”字,写杰出多人马像疾风同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体现了作者但愿朝廷悯恤年老,免除罪名的愿望。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白作

10、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答案: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18C(2分)四川内江(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毕1-2题。(8分)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性, “ ”是通过描绘平常起居生活来体现内心的哀伤。(4分)2全词是如何体现作者对故人的怀念这份“浓愁”的?(4分)答案:(一)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各2分,共4分)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

11、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体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方(“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大连市)10.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体现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方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迈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

12、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体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10.D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种完整的主谓句子。诗人将两个陈述的对象摆在一起,要体现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 答: 。 。 (2)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 。 。 10.诗歌鉴赏。(4分)(1)(2分)答:从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乱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1分

13、)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深情。(1分) (2)(2分)答: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1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1分) (聊都市)(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家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策勋

14、十二转 当户理红妆6.第段画线句旨在体现什么?(2分)5.记功 窗户6.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队剧烈悲壮。(娄底市) (二)古诗文阅读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目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将来 的憧憬。16.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_ 。15.辞别愁苦(1分)相聚的欢乐(1分)(答“辞别”、“相聚”、或“愁苦”、“欢乐”亦可)16.漂泊他乡,盼望归期的感伤。(2分)。(南昌市)(二)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毕第9-11题。(4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浸不知归路。兴尽

15、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9.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二)(4分)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分)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恐失措的情态。(1分)11.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哀、愁苦、孤单寂寞(1分)。8.下列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干没马蹄”中的“乱”字,描绘了早春时节百花盛开、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B.张养浩的山波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聚”是群峰汇聚之意,“怒”形容波涛汹涌,全句体现潼关地势的雄伟与险峻。C.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说的是因战乱不断,诗人被困整整三个月,无法与家人获得联系,只得写信体现对妻儿的怀念。D.温庭筠的望江南描述一种独处深闺的女子,痴情地等待心上人的归来,细腻地写出她从但愿到失望,再到“肠断”的情感历程。8.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