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氨回收实习总结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25634593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酚氨回收实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酚氨回收实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酚氨回收实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酚氨回收实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酚氨回收实习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到达哈气化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紧张学 习。考虑到单位派遣我们此次的实习目的及个人将来 所从事的的专业,本人将学习重点主要放在了酚回收 工段的学习。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哈气化回收工段主要包括液态产品分离(煤气水 分离)、酚回收和氨精制三个工段。酚回收工段包括 80T/h 和 130T/h 两套装置,现负荷都在 80% 左右(哈 气化在挂牌期间负荷都在 110% 以上)。其中 80T/h 萃 取剂为二异丙基醚(DIPE )。130T/h为甲基异丙基酮 ( MIBK )。MIBK 相对 DIPE 优点:1、醚对单元酚萃取效果好多元酚萃取效果一般, 而 MIBK 则对单元酚、多元酚萃取效果更好。

2、2、MIBK 价格低,萃取剂损失量更少。3、MIBK 对萃取温度范围要求较低。4 、 MIBK 稳 定 性 更 好 。 缺 点 : 酮 的 沸 点 更 高(117 118 C)对酚塔的加热所用蒸汽量要求更高, 蒸汽耗能可能比醚稍大一些。加 碱 目 的 : 1 哈 气化 主要 采 用 片 碱 配成 浓 度为 1922% 的 碱溶液。 碱主要把固定氨转化为 游离氨, 利于侧线采出氨。 2、碱溶液主要中和煤气水 PH 值, 以醚 作 为萃 取 剂在 PH=6 左右的环境中萃取 效果 最 佳。 注:加 碱过多会形成卤化,影响后系统参数,影 响出 水指标。酚回收工段主要包括预净化/脱酸塔、萃取塔、水 塔

3、和酚塔四部分。预净化:液态产品分离工段后备沉淀罐三个,酚 水沉 淀 罐 1 用于机械预净化、沉淀罐 2 和沉淀罐 3 将 作为贮存用,酚水中焦油泥组分将沉积在底部,污泥 将用泵送到液态产品分离装置,不良的焦油污泥组分 在表面上形成油膜,这层油被送到集油槽,焦油/酮 油的混合物用泵间断地从集油槽输送到液态产品分 离。中部酚水一路经换热器C01用循环水冷却至50 C 左右,作为脱酸塔填料上端冷进料,以控制塔顶温度 另一路经换热器 W01 与净化水换热,再与侧线抽出氨 气经换热器 W09 换热,再经换热器 W08 与净化水换热 至130 C左右作为汽提塔的热进料,进入汽提塔的第 一块塔盘上, 碱液由

4、加碱泵送入 K01 塔侧线下部。脱酸塔(又称单塔加压侧线汽提)主要工艺来自 石油化工。脱酸塔顶脱酸部分,主要脱除 CO 、H S 等 22 酸性气体。塔顶温度控制在 60 度以上, 一般在 70-75 C 左右,防止碳铵结晶,堵塞管道,使脱酸塔 超压。侧线主要采出氨气,经三级分凝,气相氨气去 氨精制工段,液相回大罐重新进行酚回收。侧线采出 以脱酸塔塔顶第一块塔板温度点为基准,一般此温度 点控制在125130 C。侧线采出调节阀、三级分凝器 顶部氨气出口压力调节阀必须为气闭式,防止仪表空 气中断,造成脱酸塔超压。塔釜温度利用再沸器和直 通蒸汽加热主要控制在150 C左右,塔釜压力一般在 0.4M

5、pa 以下 。萃取塔:脱酸塔塔釜酚水出口经换热、冷却至 55C 左右进入萃取塔与塔釜进入萃取塔与来自溶剂循环 槽的溶剂利用转盘进行充分混合,转盘转数一般控制 在 28转/分。酚水与萃取剂充分混合后上层为萃取物 溢流进入萃取物槽。酚塔:来自萃取物槽的萃取物与来自溶剂循环槽 的溶剂进入酚塔进行精馏分离。塔顶分离出萃取剂经 冷却后进入溶剂循环槽。塔釜分离出产品粗酚,进入 粗酚罐, 定期排出 至成品罐。 酚塔塔釜温度控制在 205 C 左右, 塔顶控制在 70-75 C 。水塔:来自萃取塔塔釜的酚水, 经换热后进入水 塔。 塔顶进行溶剂汽提冷却后经呼吸线系统冷却至 30-40 C 后进入溶剂循环槽。

6、塔釜水根据生化要求冷 却至需要温度去生化,一部分作为回流进入水塔控制 塔顶温度。 水塔塔釜控制在 105-110 C 左右, 塔顶控 制在105 C左右。哈气化与本单位酚回收装置的不同:1、脱酸塔加消防水管,由于液态产品分离工段分离 效果一般,导致脱酸塔易堵塞,检修频繁,故加 消防水管道,检修时,冲洗脱酸塔。2、由于单塔侧线汽提工艺,塔温不易于控制,塔内 易形成碳铵结晶加上液态产品分离效果一般,塔 内易堵塞。冬季停车检修造成很大困难 。故哈气 化特请华南理工大学将脱酸塔塔板改为 17 层:ADV固阀塔板。817层:莫喷射塔板。18 47 层:膜喷射塔板无返混塔板。改过之后检修周期 可以达到 4

7、5 个月,可以避开冬季检修带来的 困难。3、脱酸塔再沸器加直通蒸汽,将 2.5Mpa 蒸汽加除 氧水使其减压饱和至 1.0-1.2Mpa 使蒸汽更加 稳定,易于脱酸塔釜温度的控制。也有效利用了 锅炉产出的尾汽。4、一级分凝器顶部氨气冷却哈气化利用冷却器,而 本单位利用空冷器。一级分凝器温度一般控制在125 C 左右,二级分凝器控制在 100 C 左右。条 件允许,温度稍低更易于氨侧线采出。个人观点 : 只要能达到温度要求,选择成本低的设备更适用,空冷器的冷却效果有待于观察。5、哈气化 80T/h 装置萃取塔 采用转盘,萃取剂为 醚。 而 130T/h 装置 采 用蜂 窝 格栅 填 料塔 , 萃

8、取 剂为酮。根据本单位设计,建议利用转盘萃取塔 以醚为萃取剂,视将来的出水指标,再考虑是否 采用酮为催化剂。6、哈气 化 水塔 加 直通 蒸 汽,考 虑 到节 能 充分 利 用中 压蒸汽的乏汽,故水塔加直通蒸汽。现哈气化水 塔再沸器只投一个。7、哈气化酚塔再沸器加直通蒸汽。目的 是原始开车 酚塔升温极为困难,且调节复杂,故加直通蒸汽 易于升温。8、哈气 化 蒸汽 加 热系 统 加减 温 减压 系 统, 加 中压 低压冷凝液槽。主要是哈气化锅炉未设计产出 1.0Mpa 蒸汽,且 充分利用中压蒸汽 尾 汽 , 降低 耗能。现哈气化存在的制约因素:1、由于 液 态产 品 分离 效 果不 是 特别 理

9、 想,酚 回 收工 段脱酸塔及塔釜各换热器易堵。加蒸汽反吹系统 效果有效,但根本问题有待于解决。2、哈气 化 酸性 气 冷却 系 统及 呼 吸线 系 统易 堵 。主要 是因为北方天气寒冷,外加防冻保温工作做的不是很好,温度达到58 C以下易形成碳铵结晶,且呼 吸 线 系 统 会 蒸 出 蒸 汽 , 蒸 汽 冷 凝 易 冻 。 建 议 本 单位采用08Mpa蒸汽C 25蒸汽管作为蒸汽伴热。哈气化酚回收工段四塔主要控制指标:1、原料污水冷热进料比大约为 1:5,随负荷的变化而小幅度变更, 一般热进料调节幅度较大。2、脱酸塔塔釜控制在150 C左右(再沸器与直通蒸 汽加蒸汽量来调节),压力一般低于

10、0.4Mpa ,一 般在 0.38Mpa 左右。侧线采出温度一般控制在 125-130 C( 根据塔顶第一块塔板温度点调节) 塔顶温度一般在 7075C ( 根据冷进料流量调 节)且保持稳定,防止碳铵结晶。塔底和侧线压 力相差 20kpa 且保持稳定,否则易造成液泛。三 级分凝器上部氨气出口温度为 65C 左右。3、萃取塔:80T装置一般萃取温度低于60 C,正常 为 55C 左右( 根据脱酸塔塔釜出料几个换热器 及冷却器控制), 130T 装置萃取温度为 75C 左 右 , 一 般 低 于 80 C 。 80T 装 置 转 盘 转 数 为 28r/min。PH值控制在66.5,正常为6左右(

11、根 据脱酸塔加碱量控制)。酚水与萃取剂(溶剂来 自溶 剂 循环 槽 )比 为 4:1 , 可适 当 增大 。4、水塔塔釜温度一般在105 110 C左右(再沸器 蒸汽加减量控制),塔底温度105 C左右(回流 控制)。塔釜压力一般在 2030kpa 左右。5、酚塔塔釜温度为205 C左右(再沸器加热蒸汽调 节), 注:一般调节再沸器蒸汽加碱量根据酚塔 塔内倒数第一与倒数第二块塔板中间温度点调 节,此温度点比较灵敏。80T/h装置酚塔塔顶温 度控制为 70-75 C ( 溶剂进料控制), 130T/h 装置酚塔塔顶温度控制在 110112C。 塔顶压 力 2 4kpa , 塔 顶 塔 釜 压 差 一 般 为 20kpa 。以上就是本人 在哈气化学习的简单概括, 由于时 间仓促,本人学习的知识过于表面,很多操作要点有 待于学习体会,总 结经验。希 望有机会能够出外到相 关其他单位再一次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