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教师版)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5585100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鉴赏专题(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专题(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专题(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专题(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专题(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项鉴赏诗歌形象一、知识梳理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发明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把握形象的特性,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故事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体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具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体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

2、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种意象,各个意象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白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二、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呈现了一种孤单傲慢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她的孤单。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单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她的傲慢。最后只留她与敬亭山,但仍旧相看不厌,体现了诗人对敬亭山的爱慕,孤单寂寞之感在大自然中得以安慰。1、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

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参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体现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体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种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目前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体现

4、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性 形象的意义)答题技巧:(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性;(3)形象的意义。2、如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诗中塑造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如何的环境。(1)寒冷、沉寂(或:冷峭)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2)是一种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种寒冷沉寂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用心钓鱼,形体虽然孤单,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事实上正是诗人挣脱世俗、超然物外

5、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种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2)塑造了一种聪颖(机灵),天真可爱的垂钓小儿形象; “蓬头”、“侧坐”等体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颖(机灵)。三、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因此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步,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根据,挖掘

6、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体现的寓意等)。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2、描摹诗歌图景;3、剖析作者思想。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方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尚有组合的意象等。 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 圆月怀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阅读下面唐诗,完毕(1)(2)题。(春季北京题)闻雁 (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 (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五言绝句 。(考察诗体

7、常识)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思乡之情(或“秋思”) (考察思想内容)(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考察形象)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04高考海南卷) 古人觉得杜鹃的啼叫声仿佛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合适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

8、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体现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鉴赏提示:“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故抓住这一意象,就抓住了此类诗歌的抒情类别。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西 楼 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周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体现了诗人如何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吼叫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吼叫着远去

9、。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问:试从一种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多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一二句是动景描写,三四句是静景描写。画面动静结合,色彩丰富鲜明,境界阔大,这样,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答题技巧(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性。欣赏

10、诗的画面美,重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远近、俯仰);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二)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一方面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如何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

11、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老式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广阔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此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在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两者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四、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体现她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12、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性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旨在何为,情为什么端。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本诗呈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体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体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种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性 作者的志向情感)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问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问2:抒写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重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性?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体现了如何的思想感情?烘托、对比,体现了坚持抱负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