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平均离职率及薪资调整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5558256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平均离职率及薪资调整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平均离职率及薪资调整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平均离职率及薪资调整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企业平均离职率及薪资调整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平均离职率及薪资调整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企业平均离职率及薪资调整方案一、调查称主动离职率居高不下 75%企业欲继续加薪 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新一轮的涨薪仍在酝酿。特别是在中国,“从2012年调薪计划资料来看,仍有超过半数的企业计划对大部分人员或全员涨薪,但涨薪的企业比例约为75%,低于2011年的85%.”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张仁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在张仁华看来,不管企业是为吸引人才、保留员工而进行的主动涨薪,还是迫于行业普遍涨薪的压力而被动涨薪,涨薪已成为大部分企业的选择。正略钧策对制造业、高科技、房地产、医药医疗、贸易、综合服务等11类行业调查并发布的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显示,2011年各行业中

2、,人均薪酬预算增长率排名前三的是房地产、消费品和汽车行业。高管涨薪幅度最大“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或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从全球范围来看,高管们的薪资都位于增长的金字塔顶端。在美国,高管薪酬追踪机构Equilar近日公布了2011年100家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排行榜,苹果CEO蒂姆。库克以3.78亿美元的年薪高居榜首。纽约时报做了一个有趣的等式:3.78亿美元,能买超过75万台售价499美元的新iPad,能买近190万部售价为199美元的iPhone 4S手机,相当于富士康一个工人60919年的工资。在英国,卫报数据显示,英国航天公司负责人1978年的年薪为2.9万英镑,到2010年,该公司负责人

3、领取的年薪将近240万英镑,增幅高达8000%,而同期英国男性职工薪酬中位数增长仅为556%.同样在中国,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1年财报,阿里巴巴CEO陆兆禧2011年总计入袋4757.4万元。中信证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殷可税前1601万元人民币(1974.5万港元),薪酬居A股公司高管第二位。金融行业仍然是当之无愧的A股人均薪酬最高的行业之一。其中16家上市银行人均薪酬福利从16.97万元到44.74万元不等;11家上市券商人均薪酬福利从13.9万元到49.86万元不等。涨薪难降离职率虽然大部分企业都酝酿着新一轮涨薪,但离职率依旧居高不下。在各行业离职率中,制造业的平均离职率最高,达到

4、35.61%,其次是综合服务业和工程建设行业,分别为34.84%和30.20%.2011年制造业、综合服务和工程建设行业的离职率与2010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根据正略钧策调研资料,发展中企业员工的主动离职率大于被动离职率,导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居于首位的是薪酬水平的问题,其次为个人职业发展空间、薪酬的公平性与激励性问题。”正略钧策商业资料研究中心林澎表示,2011年全国企业平均离职率为26.8%,而国有主导企业离职率最低,稳定率最强。“主要原因是国企福利待遇较好,在人才的保留机制上相对完善。”林澎认为,造成员工离职率高的原因,除了行业人才市场的变化,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一方面企业的薪酬

5、待遇在行业中不具备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企业中员工归属感不强,职业发展通道不明晰,都有可能造成员工的离职。张仁华则认为,留住员工并非只有涨薪一种手段,员工认为对自己更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前三位包括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良好的福利及工作条件、有趣及充满挑战的工作,而较高的收入只排到第四位。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激励体系,是相较于涨薪,企业更应该思考的话题。二、前程无忧发布201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年年岁岁,人来人往。对职场人来说,赖以生存的这口“槽”,是“跳”还是继续“卧”着,这是个问题。近日,前程无忧发布201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2011年各行业企业的员工平均离职率达到18.9%,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

6、来的最高。求职者的跳槽意愿度仍保持在一个高点,有近8成职场人都表示如有机会,就会“思动”。人还在,心已远员工平均离职率18.9%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各行业企业的员工平均离职率达到18.9%,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其中传统服务业2011年员工离职率达到了21.2%,制造业员工离职率也高达20.5%。与此同时,2011年该网站日均发布的招聘职位数200万多个,比2010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在这些招聘职位中,因人员离职产生的招聘占了近一半。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分析认为, 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独生子女们对职场渐行渐远。这主要表现为工作不再是他们人生中的最重要部分,但对工作带来的物质水平、乐趣

7、和体面寄予厚望, 并且对差距和不公平忍耐度低。同时中国老龄化的进程,也使企业在人才选择上余地趋小。职业取向多元化和权重化对于离职原因,薪酬福利、人际关系和管理问题等仍旧是主因。不过,冯丽娟认为,“裸辞”(先辞职再找工作)、“淘职客”(勤换工作,哪里工资高去哪里)、“职场木乃伊”(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灰色技能”(会唱歌、酒量好、重视人际关系)、“考碗族”(不考到公务员饭碗不罢休),这些都是2011职场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也反映出离职的最根本因素是职业取向上多元和权重的变化。 长期、快速增长的经济节奏带给很多职场人持续的疲惫和压力,看淡工作的情绪在各个年龄层的职场人身上弥漫。“薪

8、情”影响跳槽岁末年初,涨不涨薪,也是职场人的热门话题。调查结果显示,求职者的跳槽意愿度仍保持在一个高点,有近8成职场人表示如有机会,就会“思动”。 在近一年内跳槽过的受访者中,表示跳槽后薪资上涨的人数同比上升了7个百分点,不过薪资“平跳”者的比例也上升了3个百分点。 求职者在“低调”了2年后,调高了跳槽后的目标薪资。期望薪资翻番(含以上)的比例较年中时上升了2个百分点,达到了13%;有22%的受访者的期望薪资涨幅区间在50%100%;而35%受访者的跳槽期望薪资涨幅在30%50%,比年中时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表示薪资低一点也愿意跳的受访者比例则较年中时下降了2个百分点,为9%。 2012离职与

9、调薪调研报告预测认为,2012年上半年各行业平均涨幅可达9.8%,非一线城市的调薪幅度将会达到10%,与一线城市之间的薪酬差距缩小。愿意到浙江工作的少了 如果跳槽,你选择去哪里? 调查结果显示,想去一线城市工作的意愿在2011年年底时比年中时略有回升。而愿意到江浙、福建、环渤海等沿海二线城市(包括南京、苏州、宁波、杭州、合肥、青岛、济南、福州、闽南、南昌、无锡、常州)的受访者比例较年中时下降了4%;愿意去华南华中地区(包括长沙、郑州、武汉、东莞、佛山、中山、珠海)和西北西南地区(包括西安、重庆、成都、昆明)的比例分别上升了2%。与此同时,中西部城市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谁能得到加薪? 一线

10、基层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在企业离职率最高的岗位中,一线基层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排在前两位。受到高离职率的压力,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在2011年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加薪。报告认为,2012年加薪首先倾向这两类员工。前者加薪是提高一线员工收入的保障,后者加薪则是由于技术人才长期供不应求。 由于资本仍青睐高科技行业,比如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人才对该行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冯丽娟说,20102011年间,这一行业的人才争夺和扩张已经白热化,2012年该行业的调薪幅度仍将超过10%。不过该行业的人才高消费也一直高烧不退,但是行业中的盈利企业不多,大量招人之后常隐含着裁员的风险。三、“80后”、“9

11、0后”员工离职率达30%以上,高出平均水平5%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2012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论坛”17日在上海举行,其间发布的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称,中国“80后”、“90后”员工正遭遇“成长的烦恼”,离职率整体偏高。 据介绍,专业调查机构正略均策调研中心在2011年11月到2012年3月期间,面向中国大陆制造业、高科技、房地产、医疗、金融能源等11个行业的千余家企业进行调查,得出此份报告。 该白皮书的调研数据显示,作为职场新生代,“80后”、“90后”员工离职率达30%以上,高出平均水平5%。 白皮书分析,“80后”员工在经历数年职场生涯后,面临成家立业需要,职业规划也逐渐清晰,企

12、业是否能提供其期望的职业发展通道,将是决定这个群体大部分员工去留的关键。而“90后”员工由于“初入职场,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还不成熟,流动性相对较高。 虽然离职率较高,但这群职场新生代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调查显示,受访的2011年毕业生的起薪较2010年均有所增长,其中专科和硕士的起薪增长率最快,分别达到9.6%和11.7%。白皮书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当年技术型人才的缺乏以及经济发展中对高端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增大所致。”四、苏州工业园区企业职工工资指导建议中国江苏网5月31日讯 昨天,园区发布2012年度苏州工业园区企业职工工资指导建议,今年园区企业工资平均增长基线为12%,增长下线为8%。 企业工资

13、指导线,是政府对企业的工资分配进行规范与调控,使企业工资增长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年度货币工资水平增长幅度的标准线。目前,企业工资指导线不具有强制性,不过它是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参照依据。 根据 建议,2012年度园区企业工资平均增长基线为12%,增长下线为8%。企业应当根据“工资总额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同步、员工工资水平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及“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和生产经营情况,建立起正常的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 企业的工资增长应向一线职工倾斜,一线职工工资增长水平应高于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水平。如企业因经营情况不佳而暂时不能执行本建议提出的最低工资

14、增长幅度的,企业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向职工说明情况,与本企业工会协商一致后报园区工资指导理事会备案同意,可以适度放慢工资增长。五、2012年度薪资调整方案一、方案基本思路1、总额确定:根据国家、地方工资调整政策及公司经营实际确定调整总额 2、一次分配:根据各经营单位或职能单位相关管理指针确定一次分配额度 3、二次分配:在公司调整原则指导监督下,由单位内部组织二次分配,确定明细方案二、具体实施步骤1、总额确定 (1)内部基础数据: 整理公司近三年度员工工资总额、各单位分配比例、员工平均工资、工资占成本比例、单位工资利润及收入等指标时点数及变化趋势;(2)确定调整自变指标及权重:自变指标影响权重数

15、据来源工资指导线30%当地劳保部门最低工资增长20%当地劳保部门公司销售利润率40%公司数据工资成本比例10%公司数据A、 当地工资增长指导线(以浙江省为例,本案取基线):考察年度增长上线增长下线基准线2010年度不设4%12%2009年度14%不设9%2008年度18%5%12%B、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杭州市为例,以目前CPI形势,11年很有可能再提最低工资,本案参照13%标准):调整时间原额度调整后额度调整比例10年4月1日960元1100元13.33%08年9月1日850元960元12.94%07年9月1日760元850元14.58%C、 本企业当年利润率(依所在行业及公司经营实际而定

16、,本案参照10%):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源报表统计数据测算。各行业平均利润率测算结果如下:工业:7%;运输业:9%;商品流通业(包括批发和零售):3%;施工房地产开发业:6%;旅游饮食服务业:9;其他行业:8。 D、 工资成本比例:(数据源:胡八一:三三制薪酬体系设计,工资成本比例取人力成本的80%,本案参照10%)企业规模总人力成本/销售额5000人以上11%10004999人12%300999人13%100299人14%3099人15%平均值13%(3)确定公司可调整工资总额:调整比例工资指导基线12%*30%+最低工资增长线13%*20%+当年利润率10%*40%+工资成本比例

17、10%*10%11.2%。(如设置当年两次调薪机会,则单次调整比例为:11.2%/25.6%,本案采取两次)2012年公司可调整工资总额 A2010年公司工资总额A* 2、一次分配 (1)调整单位划分:以一定标准(例如:管理权责、职能、区域、客户群等)划分一次分配单位。 (2)分配单位工资调整基数确定: 分配单位工资调整基数本单位上年度工资总额/公司上年度工资总额* 2012年公司可调整工资总额 A (当然需要人力资源定岗定编、岗位评价基础强大) (3)分配单位可调整工资总额确定: 分配单位可调整工资总额分配单位工资调整基数*调整系数F 调整系数F(部门上年度目标考核系数、部门本年度经营目标系

18、数)(4)调整系数的确定: A、上年度目标考核系数确定上年度年终奖金的考核系数; B、本年度经营目标系数本年度经营目标/上年度实际经营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修正); C、部门战略地位系数根据公司经营发展确定部门类别,确定系数: w 重要战略部门,如销售业务部、生产运营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考虑系数定为 2.0; 战略部门,如财务部、投资部、审计部、人力资源部等,考虑系数定为1.5; w 辅助部门,如行政后勤部、信息管理部等,考虑系数定为1.0。3、二次分配 (1)基本操作方式: 将员工考核奖励的权力下放给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在人力资源部调整原则指导下对本部门员工薪资进行调整。 (2)指导

19、、控制原则: A、总额控制:本部门拟调整薪资总额不得超过可调整薪资总额,可少不可多; B、基线控制:可考虑物价因素,确定全员调整基准额度,例如50元(可直接调整基本工资项目);也可不予考虑次因素; C、个体控制:单个员工拟调整薪资不得超过本人上年度平均月工资的20%(视情况而定);D、比例控制:单个员工拟调整薪资额度不超过本部门可调整总额的20%(五人以下部门可不受此条限制,比例可视情况而定),对于大部门,可以细分至人数比例; F、绩效控制:当年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于调整薪酬等级的对应关系。例如,考核系数在1.2以上,可参考调整等级为24级; G、程控:所有人员调整方案须逐级拟定、隔级审核,人力资源部有权对异常调整情况进行调查,并有权提出否定建议。 三、方案结果评价 1、上年度工资成本分析 上年度的工资成本总额,各公司、部门工资比例分布、工资变动趋势及分析、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市场地位,工资占运营成本、销售额比例等等; 2、调整依据、范围、成本分析及实施要点明确公司调整工资参照依据、标准,确定调整的额度范围及人员、部门范围,制定详尽的成本分析模型,对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操作详细说明; 3、方案实施程序计划 详细介绍薪资调整的组织计划和实施计划。 4、详细方案内容 一次分配的系数确定方式、各部门最终调整系数明细、最终可调整工资总额明细;详细员工调整明细(额度、比例)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