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12547744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2.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杠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杠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杠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杠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杠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杠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B.杠杆一定有支点C.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2 .关于杠杆,下列中正确的是()A.力臂就是杠杆的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B.杠杆的支点总在杠杆的中间C.力臂可以在杆上,也可以不在杠杆上D.杠杆只有静止时才能讨论其平衡问题3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多次实验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是为了()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 .多次实验是为取得准确数据C.由特殊现象归纳出普遍规律 D.为减小摩擦力带来的影响4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11 | 1 A口A.将支点两

2、侧钩码都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B.在支点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C.将支点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两格,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D.将支点左边加上二个钩码,右边加上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5. (2002?南京)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增加50N,则杠杆()A.左端下沉B ,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D.无法确定6. (2003以津)如图所示白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i和G2后杠杆 平衡,若将Gi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A 0B&5| 2A.杠杆仍保才t平衡B.杠卞f的A端

3、向下倾斜C.杠卞f的B端向下倾斜D.无法判断7 .如图,一均匀木棒支点支在中间时,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把A端切去一半,叠放在棒上,则木棒A. A端下沉 B. B端下沉 C.木棒仍平衡D.无法判定8 .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CB是全尺长的1/3 ,当B端挂上5N的物体时,直尺白A A端刚好没有翘起.如图,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A C BrnA. 2.5N B. 5N C. 10N D.无法确定9 .如图,杠杆上 OA=2OB B端悬挂重40牛的物体,在 A端施加力F使杠杆平衡,则 F应为()A.大于20牛B.小于20牛C.等于20牛D.以上说法都不对10. 如图,一粗

4、细不均匀的木棒,悬其 A点处,木棒处于平衡状态,若从A点锯断,那么()A.细段的质量大 B.粗段的质量大 C.质量一样大D.无法判断11. 一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将它的秤泥挖去一小块,则称物体时的读数将()A.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B.和物体的实际质量相等C.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D.无法确定12. 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入泥里,小红和小明来帮忙,小明采用帮助拉车的方法;小红采用推车轮 的上部边缘的方法.若两人用力相同,方向合理,那么实际效果()A.小红的好B.小明的好 C. 一样D.无法确定13. 如图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下列措施最合适的是()A.绳直接系在 A点 B.绳直接系在 B点C.在

5、A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D.在B垫上橡皮,再系上绳14. 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 OA上悬挂着一重物 G,。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C.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D.沿杆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15. (2005?广东)下列事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用镣子换药B.用筷子夹菜C.用大扫帚扫地 D.用钳子截断铁丝16. (2004?W通)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

6、大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17. (2008冰州)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 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 OBM OED1成,用指甲刀剪指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C. ABC是省力杠杆,OBD OE比费力杠杆D. ABC是费力杠杆,OBD OE比省力杠杆18 . (2013滩北模拟)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A.始终是省力杠杆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19 . (2009?枣庄模拟)如图

7、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今握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移动到2 (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秤的示数()A.不断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C.不断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0 . (2003?厦门)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 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A.变大B ,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21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处于水平方向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拉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 F(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OB达到

8、水平位置之前的过程中,若力F的方22 .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G杠杆顺时针方向转动,在向始终保持与 OA垂直,则力的大小将()A.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F的大小将23 .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 G力F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使杠杆始终在图示位置平衡,则力( )不变D.先变小,再变大A.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 二、非选择题24 .如图所示,画出各力的力臂.26.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举(1)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 _,若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如图甲),这时应将两端的螺母都向移.(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

9、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 格.此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3)下表是小强的实验记录,在这两组数据中,他发现实验序号为 的一组数据是错误的.经检查,结果是测量阻力臂时读错了,阻力臂的实际值应为m;通过探究,小强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20.3l0.4210.420.227. (2007欢庆)如图所示,曲杆 AOBCt重不计,。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8.如图,一个圆柱形质地均匀的桶重400N,直径1m,要把它推上

10、一个高 20cm的坎,此时这个桶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它的支点是 ,。点为重心.如果要用最小的力把它推上坎,应如何使29. (2012?西宁)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的中点悬挂一重 G=60N的物体,在 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F=N.保持F的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 A位置匀速提到 B位置的过 程中,力F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杠杆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 杆只可以是直的B 杠 杆一定有支点C 杠 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D 杠 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考点: 杠杆及其五要素专题: 错解

11、分析题分析: 杠杆是可以围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根据杠杆五要素的定义来分析本题解答:解:A、杠杆是可以围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不一定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比如钳子、扳手等 等错误B、由杠杆的定义可知,杠杆一定有支点.正确.C、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错误.D、力臂是从支点到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不是到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所以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不一定 等于杠杆的长度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杠杆的基本概念,需要对杠杆分类的各种优缺点熟练掌握2关于杠杆,下列中正确的是()A 力 臂就是杠杆的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B 杠

12、 杆的支点总在杠杆的中间C 力 臂可以在杆上,也可以不在杠杆上D 杠 杆只有静止时才能讨论其平衡问题考点 : 杠杆及其五要素专题 : 错解分析题;简单机械分析: 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根据杠杆的五要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即杠杆绕固定点转动的点为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为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为阻力,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为力臂解答:解:A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彳用线的垂线段,故A选项错误;B、支点是杠杆绕某固定点转动的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故 B选项错误;C、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力臂可以在杆上,也可以不在杠杆上,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在杠杆上,所以C选项正确

13、;D、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故D选项错误.故选 C点评: 会根据杠杆的概念识别杠杆,会找出杠杆的五要素3在研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多次实验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是为了( )A 取 平均值减小误差B 多 次实验是为取得准确数据C 由 特殊现象归纳出普遍规律D 为 减小摩擦力带来的影响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解答:解: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不是为 了减小摩擦,也不是为了使每组数据更准确,更不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

14、均值减小误差. 故选C.点评: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有些是为了求平均值,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探究 杠杆平衡的条件就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11 | 1 AA.将支点两侧钩码都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B.在支点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C.将支点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两格,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D.将支点左边加上二个钩码,右边加上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解答

15、:解:设杠杆上每格长度是L,每格钩码的重力是 G,原来杠杆:GX 2L=2GG,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时,两边的力臂都减小 L,此时左边的力矩为:G (OA- L)=GOA- GAL,右边的力矩为: G (OB- AL) =GOB-L,由于 GG,所以G4LGL;所以:GOA- G,AL Fmin=20N.故选A.A点锯断,那么()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比较两种情况下的阻力臂大小关系和根据动力臂最长时最 省力找出动力臂是本题的关键.10 .如图,一粗细不均匀的木棒,悬其A点处,木棒处于平衡状态,若从A.细段的质量大B.粗段的质量大C.质量一样大D.无法判断考点:杠杆的

16、平衡条件.专题:简单机械.分析:由图可知,不均匀的木棒悬其 A点处,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先确定两边力臂的大小关系,根据杠杆的平衡 条件得出两边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如下图所示:1 i如图所示: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并且L1VL2;由杠杆平衡的条件 GXL产G2X L2可知,Gv G,因此粗段重,质量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能得出两边的力臂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11 . 一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将它的秤泥挖去一小块,则称物体时的读数将()A.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B.和物体的实际质量相等C.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D.无法确定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重力的计算.专题:应用题;推理法.分析

17、:物体的质量不变,物体的重力( G=mg不变,物体对杠杆施力的力臂不变;秤泥的质量变小,秤泥的重力 变小(G=m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秤泥对杠杆施力的力臂将变大,读数比实际的质量要大.解答:解:如图,由题知, G=M环变,力臂L。变,G =mg变小, - GJ L ob=GLoa.LobM变大,即:称物体时的读数比实际质量要大.点评:使用杠杆,当一边的力和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要平衡,力和力臂的乘积要相等,另一边的力变小,它的力臂将增大,这是本题的关键,如能画图说明,更好理解.12 . 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入泥里,小红和小明来帮忙,小明采用帮助拉车的方法;小红采用推车

18、轮的上部边缘 的方法.若两人用力相同,方向合理,那么实际效果()A.小红的好B.小明的好C. 一样D.无法确定考点: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专题:简单机械.分析:两人用力相同,看谁的实际效果好,就看谁的方法能够产生更大的力.车轮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车轮与泥坑边的接触点是支点.解答:解:车轮与泥坑边的接触点是支点,小红作用在扳车轮的上部边缘的力是动力,对于小红来说扳车轮的上 部水平延长线与支点之间的竖直距离是动力臂;小明采用帮忙拉车,对于小明来说车轮轴所在的水平延长 线与支点之间的竖直距离是动力臂;由此可见,小红施力的动力臂比小明施力的动力臂大,由于小红和小 明的施力相等,所以小红的作用效果好.

1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题中所给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做这道题时,可先在纸上画图, 看图分析可能就会容易些.13 .如图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下列措施最合适的是(itA.绳直接系在A点C.在A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B.绳直接系在B点D.在B垫上橡皮,再系上绳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绳子上的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阻力(承受的风力)越大. 解答:解:在树上垫上橡皮,再系上绳,增大树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对树的压强,以防损坏树木;在A点

20、系绳,增大了动力臂,在动力一定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可以承受更大的风力.故选C.点评:巧用所学知识(压强、杠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有意义!14 .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 OA上悬挂着一重物 G,。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C.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D.沿杆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分析:由图可知,阻力臂是确定的,即图中的L,但我们只知道动力的作用点在 A电,不知道动力的作用方向, 所以也就不知道动力臂的大小,所以也就无法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

21、它是哪种杠杆.解答:解:A、因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它是哪种杠杆,故 A错误;B、沿垂直杠杆向上的方向用力,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最省力,故B错误;C、因此杠杆的动力臂无法确定,所以它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故C正确;D、1O OA方向动力臂是零,杠卞f无法平衡,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杠杆类型关键是比较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杆平衡关键是正确应用杠杆平衡定 律.15. (2005?广东)下列事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用镣子换药B.用筷子夹菜C.用大扫帚扫地D.用钳子截断铁丝考点:杠杆的分类.分析: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可以从动

22、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当动力臂大 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解答:解:镣子、筷子、扫帚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钳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D.点评: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16. (2004?南通)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值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考点:杠杆的分类.分析: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到支点,然后判断是动力臂大还是阻力臂大,就可

23、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图可知,以前臂为杠杆,肱二头肌收缩为动力,水杯的压力为阻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当上抬时,阻力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变短,阻力臂变小,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这类题目,可由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大小比较来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17. (2008?永州)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 OB丽OEDtl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C. ABC是省力杠杆,OBD OED费力杠杆D. ABC是费

24、力杠杆,OBD OED省力杠杆考点:杠杆的分类.分析: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可以从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是等臂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解答: 解:ABC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OBD OED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r r故选C.点评: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18. (2013今隹北模拟)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

25、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A.始终是省力杠杆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考点: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应用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1)力臂的概念: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2)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Fil产F2I 2分析动力的大小变化.解答:解;由图可知动力 F1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物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在杠杆从竖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力臂逐渐增大,在L2VLi之前杠杆是省力杠杆,在 L2Li之后,杠杆变为费力杠杆.故选C.点评:能否正确分析重力的阻力臂与动力臂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

26、键.19. (2009?枣庄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今握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移动到2 (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秤的示数()A.不断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不断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压轴题;推理法.分析:找出最省力的动力臂,画出动力的方向,据此分析动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1、2位置施力的力臂如图所示,当施加的动力垂直于杠杆时,动力臂最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此时的动力最小,从位置1移动到2

27、的过程中,动力 F先减小再增大.故选D.点评:使用杠杆,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当动力臂最长时最省力(动力最小).20. (2003?厦门)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 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判断杠杆的五要素中,有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然后再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在杠杆缓慢由 A到B的过程中,动力臂 OA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 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 L却逐 渐增大;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OA=G?L当 OA G不变时,L越大,那么F越大;

28、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 故选A.点评:在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时,一般是动中取静,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结论.21.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处于水平方向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拉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 F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应用题;简单机械.分析: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iLi=F2L2分析.解答: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iL产F2L2分析,将杠杆缓慢地拉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变小,阻力不变,阻 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

29、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灵活运用.22. 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G杠杆顺时针方向转动,在 OB达到水平位置之前的过程中,若力 F的方向始终保持与OA垂直,则力的大小将()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应用题;动态预测题;简单机械.分析: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iL产F2L2分析,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即动力臂不变,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阻力不变,阻力力臂变小,所以动力变小. 解答: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iL产F2L2分析,将杠杆顺时针方向转动,在OB达到水平位置之前的过程中,动力臂不

30、变,阻力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 故选B.点评: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否正确分析重力的阻力臂与动力 臂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3. 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 G力F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使杠杆始终在图示位置平衡,则力 F的大小将()M3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不变D.先变小,再变大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力臂,作出各种情况下力F的力臂,比较力F转动时,力臂如何变化;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分析力 F如何变化,然后选择答题.解答:解:当力F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程中,力 F

31、的力臂L、L、L如图所示,由图示可知,在旋转过程中,力臂先变大,后变小;在此过程中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先增大,后减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 =阻力X阻力臂,可知:力F先减小,后变大,故 ABC错误,D正确,故选D.0 n If一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题意,判断出在力转动的过程中,力的力臂如何变化是正确解题的 关键.二、非选择题24. 如图所示,画出各力的力臂.考点:力臂的画法.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解答:解:正向或反向延长力的作用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为力的力

32、臂.如图所示:点评:在画力臂时,关键是确定支点和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为力臂.25. 如图所示,画出各已知力的力臂和已知力臂所对应的力.考点:力臂的画法;力的示意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据此画出力臂的垂线,与杠杆的交点为作用点,据此画出动 力示意图.解答:解:(1)延长Fi,过支点。做Fi的垂线即为Fi的力臂,如图所示:。点作画出力臂Li的垂线,与杠杆的交点 A为Fi的作用点,Fi的方向应该向上,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过 F2的垂线即为F2的力臂L2,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画力

33、臂时必须注意力臂是“支点到相应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 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是通过力的作用点并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26.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若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如图甲),这时应将两端的螺母都向右 移.(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右 (填“左”或“右”)移动 2格.此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大小(3)下表是小强的实验记录,在这两组数据中,他发现实验序号为1的一组数据是错误的.经检查,结果是

34、测量阻力臂时读错了,阻力臂的实际值应为0.6 m通过探究,小强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ieFzt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20.3l0.4210.420.2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 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钩码移动的格数.(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1)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

35、杆自重对杠 杆平衡的影响.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2)设一个钩码重为 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 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2Gx 3L=GX nL,所以n=6,所以右端钩码向右移动 2格.此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在杠杆 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国产F2I2判断,实验1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所以实验序号为1的一组数据是错误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得,2NX 0.3m=1NK 1 2,所以,l2=0.6m.故答案为:(1)水平;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右; (2)右;2;便于测量力臂大小;(3

36、) 1; 0.6;Fl 产F2I 2.点评:此题不是好题,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最后又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有些矛盾.27. (2007次庆)如图所示,曲杆AOBCt重不计,。为支点,AO=60cm OB=40cm 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 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L.考点:力的示意图;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力臂越长越省力,因为 的力臂最长,所以过 A点作OA的垂线.解答:解:如图所示:OB=40cm BC=30cm 所以 OC=50cm 而 OA=60cm 故 OA点评:注意力臂最长,就最省力,并且熟练力臂的画法.28

37、.如图,一个圆柱形质地均匀的桶重400NI,直径1m,要把它推上一个高 20cm的坎,此时这个桶就可以看成是个杠杆,它白支点是 A ,。点为重心.如果要用最小的力把它推上坎,应如何使力,在图上把它画出来,并算一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专题:简单机械.分析: 要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2)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3)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4)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动力方向.解答:解:(1)欲使圆柱形质地均匀的桶推上坎,则桶必须绕A点转动,所以A点是支点,在整个桶上离 A最长的受过

38、A的直径作为动力臂最长,此时推力也最小,最省力.如图:(2) OC=d=1m OA=Ldx 1m=0.5m2 2,重力 G的力臂 匕刃。” (OAh) 2寸(65ni) 2 (。5卬-0.2m)=0.4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L产GL F160N-F=I6UN.答:A;最小的力应是 160N.点评:(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i?L尸F2?L2可知,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使用的动力最 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2)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是最长的.29. (2012?西宁)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的中点悬挂一重 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

39、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则F= 30 N.保IF的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不变(选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在A位置如图,OA OE动力F和阻力G的力臂,知道C是OA的中点,也就知道两力臂的大小关系,知道阻力G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F的大小;(2)在B位置,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找出动力臂的阻力臂,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关系,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解答:解:(1)如图,杠杆在 A位置,Loa=2Log .杠杆平衡, FLo笛GLOQ-G=X60N=302 2(2)杠杆在B位置,OA为动力臂,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 . OC gAOA B, .OC : OA =OD OB=1 2,;杠杆平衡, .F Loa =GLoc,.F = GLuc_=1g=1x60N=30IN由此可知当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 B位置的过程中,力 F的大小不二 2 2变;故答案为:30;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了解和掌握,能画出杠杆在B位置的力臂并借助三角形相似确定其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