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544694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自然灾害防护措施现将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整理发布,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一、什么是洪灾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 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二、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洪水来临前的准备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 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3自保措施: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

2、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 置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 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洪水到来时的自救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 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 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 积极寻求救援。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

3、,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 “跨步电压”触电。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三、什么是山洪山洪最常见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 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拦洪设施的溃决也可引发山洪。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 来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害分为泥石流 灾害、滑坡灾害和溪河洪水灾害。(-)遇到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居住在

4、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 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 员伤亡。(-)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 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3. 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四、什么是地质灾害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

5、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 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称为地质灾害。危害最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 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 在沟口堆积起来。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强,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 设带来极大危害。1970年南美秘鲁的安第斯山发生冰川泥石流,将3000多万立方米的冰雪泥 石冲入容加依城,顷刻间全城被彻底摧毁,3万居民全部遇难。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建新房,切记

6、一定要选择安全地带。当地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 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 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2. 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 发生泥石流的征兆。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注意: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 或山谷、沟底。五、什么是台风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所谓

7、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 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热带气旋风力等级热带气旋风力等级划分的原则是以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标准,划分为热带低压 (中心最大风力67级)、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 10 11级)、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2 13级)、强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4 15级)、超强台 风(中心最大风力16级及以上)6个等级。(-)遇台风时如何避险(1)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 工棚的群众,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不要在临时建筑(如围墙等)、广告牌、 铁塔等附近

8、避风避雨。车辆尽量避免在强风影响区域行驶;(2)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时搬移屋顶、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在台风 来临前,最好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检查门窗、室外空调、保笼、太阳能 热水器的安全,并及时进行加固;(3)准备手电、食物及时饮用水,检查电路,注意炉火、煤气,防范火灾;(4)在做好以上防风工作的同时,要做好防暴雨工作。(三)城市居民防范措施1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 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 四色台风预警信号。公众应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及时采取

9、预防措施。2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3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4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特别是要将楼顶的杂物搬进来;室外易被吹 动的东西要加固。5.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6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7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8有关部门要做好户外广告牌的加固;建筑工地要做好临时用房的加固,并整理、堆放好 建筑器材和工具;园林部门要加固城区的行道树。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四)离岸船舶

10、防范措施1 要及时回港、固锚,船上的人员必须上岸避风。2船舶在航行中遭遇台风袭击,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弄清船 只与台风的相对位置。六、什么是暴雨暴雨是指一定时间内强度很大的雨。如果3时降雨在16毫米以上,或者12小时降雨在 30毫米以上,或者24小时降雨在50毫米以上,都称暴雨。()暴雨的危害暴雨,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往往会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使人 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暴雨时的防护措施1. 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 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2. 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

11、成暴雨时积水成灾。3. 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 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4. 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窖井或坑、洞中。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准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九、什么是降水量“降水量”这个气象术语,在日常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或电台广播的气象节目中每 天都可以听到。那么降水量的含义是什么呢?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气象部门统称为“降水现象”。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 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以毫米为计算 单位)。按气象观测规范定,气象站在有降水的情

12、况下,每个六小时观测一次。6小时中降下来的 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 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 为水,称为年降水量”。十、什么是梅雨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 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 来临了 0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 N范 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现在气象上

13、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 梅”;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 叫做“霉雨”。“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它开始在我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H 、强对流天气以强对流运动为动力,形成的巨大积雨云所产生的天气,称为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的成因空气质点的水平运动,称为风。空气质点垂直向上运动称为上升,向下称为下沉。当一团 空气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时,这团空气因密度较周围空气小,就要上升,周围的空气就要下 沉,这称之为空气的对流运动。当

14、触发因热力原因处于不稳定状况的空气时,空气将产生较强的上升运动。低层潮湿空气 在上升过程中必然导致水汽凝结,大量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加热空气,使其气温升高,进一步 加强了对流运动。当对流运动中空气质点的垂直速度接近50厘米/秒(强的超过1米/秒)时, 称之为强对流运动。强对流天气包括雷电(与地表物体和人发生的放电现象称雷击)、雷暴大风、强雷雨(局地 短时降水或持续性暴雨的一部分)、冰雹和龙卷风等。通常情况下,将电闪雷鸣时出现的大风 和降雨称之为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的危害强对流天气除雷雨可以增加土壤埴情、增加池塘水库蓄水和炎热时、缓和高温天气程度外, 基本上是灾害性天气。雷击造成人员伤亡,损

15、坏建筑物和输电、通讯设施以及影响航空运输; 雷暴大风吹毁建筑物、树木,影响水运安全;冰雹最主要的是砸坏农作物和房屋、设施,短时 低温也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龙卷风具有很强的推毁力;强雷雨有时还是局地山洪、 山地灾害和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元凶,都影响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十二、雷电中如何保护自己()雷电是怎么回事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雨云在形成过程中,一部分积聚起正电荷,另一部分积 聚起负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放电现象。放电有的发生在云层与云层之 间,有的则发生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这两种放电现象俗称打雷。打雷造成危害又叫雷击。雷击 分为直接雷击与间接雷击。它会破坏建筑

16、物、电气设备,伤害人、畜。打雷放电时间极短,但 电流异常强大。放电时产生的强光,就是闪电。闪电时释放出的大量热能,能使局部空气温度 瞬间升高1万一2万摄氏度。如此巨大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造成电线杆、房屋等被 劈裂倒塌以及人、畜伤亡,还会引起火灾及易爆物品的爆炸。雷电全年都会发生,而强雷电多发生于春夏之交和夏季。浙江省在进入梅雨季节后,由于强对流性天气活动频繁,出现雷电的频率很高。(二)怎样预防雷击1. 人在室内怎么避雷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雷雨天气时,最好把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 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固定电话。雷雨天

17、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 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2. 人在户外怎么避雷人在户外碰到雷电天气,为防止被雷击,应遵守以下原则: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处所,但是注意 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减少人 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如能立即披上不透水的雨衣,防雷效果更好。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不要待在电线杆、 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不要停留在铁轨、水管、煤

18、气管、电力设备、 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不要停留在山顶、楼顶等高处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树或 烟囱(山顶孤立的大树边尤其危险);不要躲进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应立即停止打高尔夫球、踢 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要避免开摩托车、骑自行车,更不能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狂奔;人在汽车里要 关好车门车窗。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 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身处空旷地带宜关闭手机。3. 如何抢救被雷击伤的

19、人员受雷击而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他的身体是不带电的,抢救时不要有顾虑。应该迅速扑灭 他身上的火,实施紧急抢救。若伤者失去知觉,但有呼吸和心跳,则有可能自行恢复。应该让他舒展平卧,安静休息后 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应迅速果断地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及时 送往医院抢救。十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l 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已用来专 门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拉尼娜为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 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以赤道

20、太平洋北纬5度至南纬5度,西经150 度至西经90度区域内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 5C分别作为厄 尔尼诺和拉尼娜。(-)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怎样形成的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片东风(称为信风),大洋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 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40厘 米,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29CO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东延伸,海温在太平洋西侧 下降,东侧上升,形成厄尔尼诺。相反,当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太平洋东侧表面暖水被刮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 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就容易形成拉尼娜。(

21、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I .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 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II.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 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III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 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IV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 比常年多(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

22、响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 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也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 重干旱。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 及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具有一定 的相关性。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拉 尼娜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影响程度及威力较厄尔尼诺小。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 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但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 部地区、阿根廷

23、、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中国气象局8月24日公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办法规定,每当台 风、暴雨、高温等突发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公众可以从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和位于 城市显著位置的电子显示牌中看到新的预警信号。目前发布预警信号的突发气象灾害有:台风、 暴雨、高温、寒潮、大雾、沙尘暴、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和道路结冰,共11种。预 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24、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 能持续。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指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 持续。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指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 能持续。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指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 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6至7级,或阵风7至8级 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指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 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

25、至9级,或阵风9至10 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指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 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10至11级,或阵风 11至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指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伴 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自然灾害”通常有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等。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 灾害的发生,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

26、 少损失,制定如下措施:1、雷电灾害防范(1) 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2)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3) 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5) 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地農灾害防范(1) 、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2) 、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3)平时进行防震演练。(4) 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该做到的是: 尽量把双手从

27、压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尘土,露出头部 保持呼吸通畅。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 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利用一切可用的东西,如敲击物体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乱喊,保持体力。 要尽量向空气通畅(有光亮)和有食物的地方移动,以备长时间坚持,保持体力,等待 救援。3、热带风暴灾害防范(1) 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

28、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2) 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3) 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4) 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5)热带风暴到来时,要尽可能呆在室内,减少外出。(6) 遇有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7) 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 移。(8) 风暴过后,要注意卫生防疫,减少疾病传播。4、龙卷风灾害防范(1)龙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 墙壁。(2) 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3) 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

29、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4) 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 防止被飞来物砸伤。(5) 乘坐汽车遇到龙卷风,应下车躲避,不要留在车内。1、自然灾害通用的防御措施:1) 防灾: 加强灾害的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2) 抗灾: 加强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3) 救灾和重建: 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2、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

30、防御: 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3、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防御: 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

31、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4、蝗灾鼠灾等的生物灾害防御: 加强蝗灾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加强蝗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蝗灾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建立健全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蝗灾应急预案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建立健全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洪灾: 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退耕还湖,提高蓄洪能力疏浚河道,裁弯取宜,提高泄洪能力。加固堤坝开挖入海新河,提高泄洪能力(针对海河、淮

32、河) 旱灾: 植树种草,涵养水源,改善气候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开挖机井,抽取地下水 防治水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 培育、种植旱生作物(针对旱作农业区) 修建梯田,平整土地,增加水分入渗(针对旱作农业区)沙尘暴: 退耕还林、还草 合理载畜量,推广轮牧植树种草,建立防护林 工程固沙风暴潮:修建、加固沿海塘坝 建设、恢复海防林 保护沿海堡礁滑坡:植树种草,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泥石流:植树种草,做好泥石流区的绿化工程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修筑排导槽,疏导泥石流物质到特定位置等蝗灾:

33、1 农业防治: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在荒滩坑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蝗灾发生环境的面 积植树造林,改变蝗灾区的小气候,减少蝗虫产卵繁殖的场所2 生物措施: 保护或者饲养蝗虫的天敌(青蛙白翅浮鸥等)大面积施用蝗虫微抱子虫3 药剂防治: 人工或者飞机大面积喷洒药剂灭蝗赤潮: 建设污水处理设备,达标排放,治理水污染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 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的使用使用无磷洗涤剂二、部分自然灾害的有利影响1沙尘暴的有利影响: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凝结核,利于成云致雨;送入大海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 凝结核呈碱性,缓解酸雨现象;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2台风:带来

34、大量降雨,缓解东部地区旱情;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3 寒潮低温天气有效杀灭害虫和病菌;带来大量降雪,利于农作物越冬、生长;提供风能。4 火山:形成矿产资源;火山灰利于形成肥沃的土壤;火山粉尘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 海啸发生前,是有征兆的,比如,海底的突然下沉,会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 出现快速的退潮。由于海啸的能量的传播要作用于水,一个波与另一个波之间有一个距离, 这个距离,就为那些有知识的人留下了逃生的时间。常见的海啸登陆宏观前兆现象大致有四种:一、是海水异长的暴退或暴涨;二、是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三、是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

35、烈地上下颠簸;四、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深海鱼出现在海面,是海洋地震及海啸等异常活动的预警,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积极的防 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崩塌发牛前斜坡体可能会出现以下征兆: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2、坡脚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4、出现热、氧气、地下水质、水量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滑坡发牛前可能会出现以下征兆:1、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出现隆起现象;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 松弛、滑动现象;3、滑落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

36、声响,并从裂缝冒出热气或冷风;4、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 井(钻孔)位突变等异常现象。泥石流的前兆:1、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 化,树木枯萎或歪斜等现象;2、山谷中传出轰鸣声;3、长期降雨或突降暴雨后要注意防范泥石流。各种灾害的防治 1、洪涝灾害治理描施: 非丁秒性措施:建必洪水临测与预报预警 系统各应急机制;认真真执行防洪法,加强 莎理墩划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 环境盍识; I程性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上游兴修水库等水利工程;中下游加固加高江防 .LH 、II-丼

37、二Wn -JL,- .- r. .M- f L J 2.风暴潮防御:非匚程性措施略 工程性描施:加固沿海堤防,营建沿 海防护林-减轻灾書的措施:非工程性措施:积极 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咼公众的 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吿监测预报体系;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 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提 岛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胃-I.体改造加 【古Li程 防止诱发次生灾吿。造,加固稳定变形山体;建立护坡、挡墙 等支撑物气 |=a 冒 寸=1 I*一TXN HI 厂亠 F -4/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丁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等防寒防灾准备;建立预警系统,提扁应急 能力;提前灌溉,提高埔情;制造烟雾, 增加,大气的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VAZ丿丨號4X丨汗产炷IX; 日门炷/貝 丨-|不持林,风沙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和耕 作技术;订旱地区发展耐旱作物;合 理灌溉.采取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工农业用水得用率,因地制宜衽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