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教案第1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544451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教案第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教案第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教案第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教案第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教案第1章(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主主 编编 刘晓川刘晓川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电子教案电子教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电子技术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电子技术专业)第第1章章 微型计算机组成概述微型计算机组成概述 1.11.1 主机箱内部的组成主机箱内部的组成 1.21.2 输入输入/输出系统输出系统 1.11.1 主机箱内部的组成主机箱内部的组成1.1.1 主机箱主机箱 主机箱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两者没有本质区别,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摆放需要进行选择。主机箱的正面配置有各种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和控制开关,如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电源开头、Reset开关等,同时还可以看到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以便

2、于光盘和软盘的插入和取出。主机箱的背面配置有电源插座、各种外设的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串行端口、并行端口USB接口、PS/2接口、显卡接口等。如图1-2所示。打开主机箱,可以看到其中包含有主板、CPU、内存条、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电源和各种功能卡(如声卡、网卡等、显示卡等)等。如图1-3所示。图图1-2 主机箱背面的端口与插口主机箱背面的端口与插口 图图1-3 主机箱的剖面图主机箱的剖面图 1.1.2 主板 系统主板(Mainboard)又称作系统板、母板,是微型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主板安装在主机机箱内,是一块多层印刷电路板,外表两层印刷信号电路,内层印刷电源和地线。主板上

3、面布满了各种插槽、接口、电子元件,系统总线也集成在主板上。主板的性能好坏对微机的总体指标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的微型计算机主板一般都集成有串行口、并行口、PS/2鼠标口、软驱接口和增强型(EIDE)硬盘接口,用于连接硬盘、IDE光驱等IDE设备,并设有内存条插槽等,如图1-4所示。芯片组与主板的关系就象CPU与整机一样,它提供了主板上的核心逻辑,主板所使用的芯片组的类型直接影响主板甚至整机的性能。主板上的扩展插槽是总线的物理表现,是主机通过总线与外部设备联接的部分。扩展插槽的多少反映了微机系统的扩展能力。在主板上,提供有CPU插座。除CPU以外的主要功能一般都集成到一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

4、,这组芯片的名称也常用来作为主板的名称。图图1-4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主板微型计算机的系统主板1.1.3 1.1.3 主板上的主要部件主板上的主要部件(一一)微处理器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又称作中央处理器(简称CPU),负责完成指令的读出、解释和执行,是微型机的核心部件。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等组成,有的还包含了高速缓冲存储器。决定微处理器性能的指标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字长和主频。美国Intel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CPU制造厂家,该公司制造了Intel X86系列的CPU,其中Pentium系列是目前微型机中配置的主要CPU系列。除了Intel公司以外,其它较著名的微处理器生产厂家还有AM

5、D公司、Cyrix公司、IBM公司等。CPU如图1-5所示。图图1-5 CPU(二二)内存储器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用来存放CPU运行时需要的程序和数据。内存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类,我们平时所说的内存一般指RAM,RAM中保存的数据在电源中断后将全部丢失。由于内存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所以内存的存取速度要求与CPU的处理速度相匹配。目前的微型计算机的主板大多采用内存条(SIMM)结构,该结构的主板上提供有内存插槽。如图1-6所示。图图1-6 内存条内存条(三三)输入输入/输出接口输出接口 输入/输出接口是微型计算机的CPU和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由于

6、微型机的外设本身品种繁多且各自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同时CPU与外设之间也存在着信号逻辑、工作时序、速度等的不匹配问题,所以微型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必须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与系统总线相连,然后才能通过系统总线与CPU进行信息交换。接口在系统总线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输信息,提供数据缓冲,以满足接口两边的时序要求。具体地说,接口应具有数据缓冲及转换功能、设备选择和寻址功能、联络功能、解释并执行CPU命令功能、中断管理功能、错误检测功能等。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一般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做成电路板的形式,插在主机板的扩展槽内,常称作适配器,也称作“卡”,如声卡、显卡、网卡等,如图1-7

7、所示。图图1-7 显卡与网卡显卡与网卡(四四)总线总线 总线是微型计算机中各硬件组成部件之间传递信息的公共通道,是连接各硬件模块的纽带,微型计算机的各组成部件就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连接而形成计算机系统的。在微型计算机中,总线实际上可理解为一组导线,是整个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大动脉”,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数据传送速度有极大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可传送的数据量称作总线的带宽,数据总线的宽度与计算机系统的字长有关。1.1.4 1.1.4 外存储器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是用来长久保存大量信息的存储设备,它不能被CPU直接访问,其中存储的信息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为CPU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相对于

8、内存大得多,常见的有软磁盘、硬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等。1软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软磁盘(简称软盘)是一种表面涂有磁性物质的塑料圆盘,并封装在一个方形塑料保护套内。软磁盘驱动器是一种对软磁盘上数据进行存取操作的设备,安装在主机箱内。随着U盘的普及,软盘的使用越来越少。2硬盘硬盘硬磁盘由硬质的合金材料构成的多张盘片组成,硬磁盘与硬盘驱动器作为一个整体被密封在一个金属盒内,合称为硬盘,硬盘通常又固定在主机箱内。硬盘具有使用寿命长、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等优点。如图1-10所示。图图1-10 硬盘硬盘 3光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光盘存储器由光盘和光盘驱动器组成,光盘驱动器使用激光技术实现对光盘信息的写入和读出。

9、光盘具有体积小、容量大、信息保存长久等特点,是多媒体技术获得快速推广的重要因素。光盘按读/写方式分为只读型光盘、一次写入型光盘和可重写型光盘三类。如图1-11所示。4 4移动存储设备移动存储设备移动存储设备主要有闪存类存储器和活动硬盘。闪存类存储器的存储介质为半导体电介质,主要有U盘和各种存储卡。活动硬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架内置式活动硬盘,可内置于机箱的5英寸机架上,硬盘安放在一个可抽取的硬盘盒中,可抽出并随意移动;另一类是外置式活动硬盘,外置于机箱之外,通过USB接口与主机连接。1.2 1.2 输入输入/输出系统输出系统 1.2.1 1.2.1 常见输入常见输入/输出接口输出接口 计算机系

10、统中常见的外设有很多,基本上所有的外设都是通过主板与主机进行连接的,所以在一块主板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外设接口,如键盘、鼠标接口,打印机接口、USB接口和IEEE 1394接口、网线接口,以及音视频输出/输入接口等。下图1-12给出了一些常见接口具体位置。1 2 3 7 6 5 4 8 图图1-12 常见接口类型常见接口类型 1.2.2 1.2.2 I/O接口的基本概念接口的基本概念 无论外设采用何种方式与主机交换信息,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主机如何从众多的外设中找出要与之交换信息的外设;如何解决异步工作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问题,例如当外设工作速度与主机速度差异非常大时,如何使主机与外设之

11、间的速度相互协调;主机如何了解外设的工作情况,如何向外设发出控制命令,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便是在主机与I/O设备之间设立输入输出接口。接口即I/O设备适配器,具体是指CPU和主存、外围设备之间通过总线进行连接的逻辑部件。接口部件在它动态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起着“转换器”的作用,以便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送。1接口的基本结构接口的基本结构 数据输入寄存器数据输入寄存器用于暂存外围设备送往CPU的数据或在DMA方式下送往内存的数据。数据输出寄存器数据输出寄存器用于暂存CPU送往外围设备的数据或在DMA方式下内存送往外围设备的数据。状态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用于保存I/O接口的状态信息。CP

12、U通过对状态寄存器内容的读取和检测可以确定I/O接口的当前工作状态。控制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用于存放CPU发出的控制命令字,以控制接口和设备所执行的动作,如对数据传输方式、速率等参数的设定,数据传输的启动、停止等。中断控制逻辑当CPU与I/O接口以中断方式交换信息时,中断控制逻辑电路用于实现外围设备准备就绪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接收来自CPU的中断响应信号以及提供相应的中断类型码等功能。2接口的功能接口的功能 控制-接口靠程序的指令信息来控制外围设备的动作,如启动、关闭设备等。缓冲接口内部设有缓冲寄存器,可实现数据缓冲作用,使主机与外设在工作速度上达到匹配,避免数据丢失和错乱。状态-接口监视

13、外围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保存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数据“准备就绪”、“忙”、“错误”等等,供CPU询问外围设备时进行分析之用。转换-接口可以完成任何要求的数据转换,主机与接口间传输的数据是数字信号,但接口与外设间传输的数据格式却因外设而异,为满足各种外设的要求,接口电路中必须实现各种数据格式的相互转换。例如:并一串转换、串一并转换、模一数转换、数一模转换等。整理-接口可以完成一些特别的功能,例如在需要时可以修改字计数器或当前内存地址寄存器。程序中断-每当外围设备向CPU请求某种动作时,接口即发生一个中断请求信号到CPU。1.2.3 1.2.3 输入输入/输出信息传送控制方式输出信息传送控制方式 主

14、机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传送控制方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集中管理到各部件分散管理的发展过程,按其发展的先后次序和主机与外设并行工作的程度,可以分为4种。1程序查询方式程序查询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是一种程序直接控制方式,这是主机与外设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最简单方式,输入和输出完全是通过CPU执行程序来完成的。一旦某一外设被选中并启动之后,主机将查询这个外设的某些状态位,看其是否准备就绪?若外设未准备就绪,主机将再次查询;若外设已准备就绪,则执行一次I/O操作。这种方式下,CPU通过I/O指令询问指定外设当前的状态,如果外设准备就绪,则进行数据的输入或输出,否则CPU等待,循环查询。这种方式

15、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需要少量的硬件电路即可,缺点是由于CPU的速度远远高于外设,因此通常处于等待状态,工作效率很低 2中断处理方式中断处理方式 在主机启动外设后,无须等待查询,而是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外设在做好输入输出准备时,向主机发中断请求,主机接到请求后就暂时中止原来执行的程序,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对外部请求进行处理,在中断处理完毕后返回原来的程序继续执行。显然,程序中断不仅适用于外部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也适用于对外界发生的随机事件的处理。完成一次程序中断还需要许多辅助操作,主要适用于中、低速外设。在这种方式下,CPU不再被动等待,而是可以执行其他程序,一旦外设为数据交换准备就绪,可以向C

16、PU提出服务请求,CPU如果响应该请求,便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去执行与该请求对应的服务程序,完成后,再继续执行原来被中断的程序。3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送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传送方式 所谓DMA方式就是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DirectMemoryAccess),也就是说它不像前两种方式(程序查询和程序中断方式)那样是通过CPU执行程序,将外设的数据送入内存,或将内存的数据送到外设输出,而是直接(不通过CPU)由接口硬件控制系统总线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DMA方式是在主存和外设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通路,可以进行基本上不需要CPU介入的主存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传送,输入时由外设直接写入内存,输

17、出时由内存送至外设,这样不仅能保证CPU的高效率,而且能满足高速外设的需要。DMA方式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传送操作,在数据块传送的起始和结束时还需CPU及中断系统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4I/O通道控制方式通道控制方式 I/O通道控制方式是DMA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在系统中设有通道控制部件,每个通道挂若干外设,主机在执行I/O操作时,只需启动有关通道,通道将执行通道程序,从而完成I/O操作。通道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它能独立地执行通道程序,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对外设的统一管理和外设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传送。但它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处理器。它要在CPU的I/O指令指挥下才能启动、停止或改变工作状态,

18、是从属于CPU的一个专用处理器。一个通道执行输入输出过程全部由通道按照通道程序自行处理,不论交换信息多少,只打扰CPU两次(启动和停止时)。因此,主机、外设和通道可以并行同时工作,而且一个通道可以控制多台不同类型的设备。目前,小型、微型机大多采用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大、中型机多采用通道方式。(一一)程序查询方式程序查询方式 输入输出操作全部由CPU执行程序来完成。例如输入时,CPU先执行一条启动输入设备工作的指令,其后CPU不断测试设备状态是否完成操作,如果输入操作尚未完成,CPU执行等待及测试指令,如果输入已经完成,则CPU执行输入指令,把设备数据寄存器的内容取入CPU中

19、,并再次启动设备,输入下一个数据。整个输入过程是在程序控制下完成的。I/O传送数据还可分为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同步方式,当I/O设备的操作时间是固定不变时,CPU不需要测试设备状态,按规定时间直接访问设备即可,这种方式称为同步方式。异步方式,又叫查询方式,在许多情况下,设备工作与主机是不同步的,例如机电式的打印机与主机的速度相差几千倍以上,CPU执行I/O操作时,必须要求设备是准备好的,即输入时数据已由设备送往设备的数据寄存器,输出时上次处理机送到设备数据寄存器的数据已由设备取走输出完毕。输入输出前,CPU必须查询设备所处状态,设备准备好了,CPU才执行传送,设备未准备好,CPU就继续等待。设

20、备是否准备好,由设备状态寄存器中某一位来表示,这一位通常用READY表示,主机可用读状态寄存器,判断READY位以查看设备操作进行情况。查询方式输入情况的流程如图1-15所示。图图1-15 查询方式输入流程图查询方式输入流程图 查询方式输出时,CPU必须知道输出设备是否空闲,若设备正在工作,处于忙碌状态,其状态位BUSY=1,CPU继续等待,直到设备的输出操作完成,BUSY=0,CPU得知输出设备空闲时,才送入下一个数据。当CPU把数据送到数据寄存器后,同时置状态位BUSY=1,表示输出设备忙碌,告诉CPU不要再送入新的数据,输出流程图如图1-16。图图1-16 查询方式输出流程图查询方式输出

21、流程图 程序查询方式,亦称为状态驱动方式,其优点是控制简单,缺点是输入输出过程中,CPU一直处于等待状态,浪费CPU很多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种:研制新型的快速I/O设备;改进传输控制方式,例如采用中断方式等。(二二)程序中断方式程序中断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虽然简单,但却存在着下列明显的缺点:在查询过程中,CPU长期处于踏步等待状态,使系统效率大大降低;CPU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和一台外设交换信息,其他设备不能同时工作。不能发现和处理预先无法估计的错误和异常情况。程序中断方式的思想是:CPU启动设备后,不再等待设备工作完成,而是继续执行原来的主程序(此时主机与外设并行工作),外设操作完成后,再

22、向CPU发出请求,申请主机为自己服务,这种请求是随机产生的,是程序中事先无法安排的。此时,主机应该停止执行主程序,保存主程序停止时的指令地址,转来为设备服务,服务完毕,再自动返回主程序停止时断点,继续执行原程序,这个过程称为中断。图1-17为程序中断方式示意图。中断的处理过程实际上是程序的切换过程,即从现行程序切换到中断服务程序,再从中断服务程序返回到现行程序。CPU每次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前总要保护断点、保护现场,执行完中断服务程序返回现行程序之前又要恢复现场、恢复断点。这些中断的辅助操作都将会限制数据传送的速度。图图1-18 主机与设备并行工作原理图主机与设备并行工作原理图(三三)DMA方式方

23、式 1DMA方式的提出方式的提出中断方式利用程序保存和恢复现场,再加上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占用主机时间过多,而高速设备如磁盘、磁带等读出两个数据之间隔是很短的,如使用中断控制方式,不但CPU的工作效率很低,而且可能丢失数据。因此提出一种新的I/O控制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Direct Memory Access),简称DMA方式,使得设备与存储器直接交换数据,不再经过CPU,不破坏CPU现场,也就不需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DMA控制器代行CPU部分职能,大大加速了数据传输过程,减少了CPU管理I/O的负担,提高了高速设备传送数据的可靠性。2两类两类DMA控制器控制器 按DMA控制对象可分为两类:

24、一种是专用DMA,这种方式速度高,其结构如图1-19所示 另一种是通用DMA,此时DMA控制器由几台设备共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但数据传输速度上受到一定影响,其结构框图如图1-20所示。图图1-19 专用专用DMA方式方式 图图1-20 通用通用DMA方式方式 3DMA方式传送数据原理方式传送数据原理 DMA工作过程:传送前,CPU利用指令预置DMA控制器、设备地址,并启动设备;预置主存单元起始地址,指定与设备交换数据的主存单元;预置交换数据的字数,DMA方式传送数据为成批传送,需预先指定交换数据的个数;预置读写控制方式。CPU执行主程序,与设备并行工作。输入设备操作完成时设备已准备好数据,则

25、向CPU发DMA请求。CPU响应DMA请求,交出总线控制权,转入DMA周期。DMA发出主存单元地址及读写控制命令,与主存交换数据。DMA控制器与主存每交换一个数据字,其主存地址寄存器加1,交换字数寄存器减1。DMA控制器占据一个总线周期,交换一个数据后交出总线控制权,并检查交换字数计数器的内容是否为“0”,如果不为0,继续由设备取得数据(输入时)。当DMA控制器取得数据后,再次向CPU发出DMA请求。这种交换方式又叫周期窃取方式。如果DMA控制器中交换字数计数器的内容为“0”时,表明这次数据传输的任务已经完成,DMA向CPU发中断请求,进行结束传输的处理工作,如校验,清除设备等。(四四)通道方

26、式通道方式 在大型计算机系统中,所连接的I/O设备数量多,输入输出频繁,要求整体的速度快,单纯依靠主CPU采取程序中断和DMA等控制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通道控制方式被引入计算机系统。1通道的功能通道的功能 接受CPU的I/O指令,按指令要求与指定的外设进行联系;从主存取出属于该通道程序的通道指令,经译码后向设备控制器和设备发送各种命令;实施主存和外设间的数据传送,如为主存或外设装配和拆卸信息,提供数据中间缓存的空间以及指示数据存放的主存地址和传送的数据量;从外设获得设备的状态信息,形成并保存通道本身的状态信息,根据要求将这些状态信息送到主存的指定单元,供CPU使用;将外设的中断请求和通道本

27、身的中断请求按次序及时报告CPU。2通道类型通道类型 按照通道独立于主机的程度,可分为结合型通道和独立型通道两种类型。结合型通道在硬件结构上与CPU结合在一起,借助于CPU的某些部件作为通道部件来实现外设与主机的信息交换。这种通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功能较弱。独立型通道完全独立于主机对外设进行管理和控制。这种通道功能强,但设备成本高。字节多路通道字节多路通道字节多路通道是一种简单的共享通道,用于连接与管理多台低速设备,以字节交叉方式传送信息。字节多路通道先选择设备A,为其传送一个字节A1;然后选择设备B,传送字节B1;再选择设备C,传送字节C1。再交叉地传送A2、B2、C2所以字节多路通道的

28、功能好比一个多路开关,交叉(轮流)地接通各台设备。A1A1A2A2B2B2B1B1C1C1C2C2通道 选择通道选择通道对于高速设备,字节多路通道显然是不合适的。选择通道又称高速通道,在物理上它也可以连接多个设备,但这些设备不能同时工作,在一段时间内通道只能选择一台设备进行数据传送,此时该设备可以独占整个通道。因此,选择通道一次只能执行一个通道程序,只有当它与主存交换完信息后,才能再选择另一台外部设备并执行该设备的通道程序。选择通道先选择设备A,成组连续地传送A1A2当设备A传送完毕后,选择通道又选择通道B,成组连续地传送B1B2再选择设备C,成组连续地传送C1C2。通道 A1 A1 A2 B

29、1 B2 C1 C2 A2 B1 B2 C1 C2 数组多路通道数组多路通道数组多路通道是把字节多路通道和选择通道的特点结合起来的一种通道结构。它的基本思想是:当某设备进行数据传送时,通道只为该设备服务;当设备在执行辅助操作时,通道暂时断开与这个设备的连接,挂起该设备的通道程序,去为其他设备服务。数组多路通道有多个子通道,既可以执行多路通道程序,即像字节多路通道那样,所有子通道分时共享总通道,又可以用选择通道那样的方式成组地传送数据;既具有多路并行操作的能力,又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使通道的效率充分得到发挥。1.2.4 1.2.4 外围设备外围设备(一一)键盘键盘 键盘是最重要的字符输入设备

30、,其基本组成元件是按键开关,通过识别所按按键产生的二进制信息,并将信息送入计算机中,完成输入过程。一般键盘盘面分成4个键区:打字键盘区称英文主键盘区,或字符键区;数字小键盘区又称副键盘区,在键盘盘面右侧;功能键区位于盘面上部;以及屏幕编辑键和光标移动键区。微机常用84键的基本键盘和101键的通用扩展键盘。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键盘键数已经增加到104、105键。键盘通过主板上的键盘接口与主机相连。键盘基本部件是按键开关。开关的种类有很多,一般分为触点式和无触点式两类。(二二)鼠标鼠标鼠标(mouse)因其外形像一只拖着长尾巴的老鼠而得名。利用鼠标可以方便地指定光标在显示屏幕上的位置,比用键盘上的

31、光标移动键移动得快并且方便。1鼠标分类 机械鼠标。由于其编码电路的接点颤动会影响精度,需要增加补偿电路,并且触点也易磨损。光学鼠标。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精度较高,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受到限制。光学机械鼠标。有上述两者的长处,现在大多数高分辨率鼠标均为光学机械鼠标。2性能指标性能指标鼠标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指分辨率,即鼠标每移动1英寸所能检出的点数(dpi),目前鼠标的分辨率为2003600dpi。传送速率一般为1200bps。鼠标按钮数为23个。使用鼠标时,滑动鼠标使屏幕上的光标移到指定位置,然后按动一次按钮或快速连续按动两次按钮,即可完成软件指定的功能。鼠标与主机连接常使用串行接口。直接插入COM

32、1或COM2 RS232接口即可。3其他定位设备其他定位设备 轨迹球 跟踪点 触摸板(三三)显示设备显示设备 显示器由监视器和显示控制适配器(又叫显示卡)两部分组成,用于显示多种数据、字符、图形或图像。显示器种类很多,技术上发展很快,按照采用的显示器件可分为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按照显示的内容可分为字符显示器、图形显示器、图像显示器。CRT显示器是在电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黑白显示器和彩色显示器两种。按照显示管显示屏幕对角线尺寸分为12英寸、15英寸、17英寸、19英寸等多种。按照屏幕上每屏显示光点的数目,可分为高分辨率显示器、中分辨率显示器和低

33、分辨率显示器。(四四)打印设备打印设备 打印机是计算机系统的主要输出设备之一,打印机的功能是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字符或图形的形式印刷到纸上,转换为书面信息,便于人们阅读和保存。由于打印输出结果能永久性保留,故称为硬拷贝输出设备。按照打印的工作原理不同,打印机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大类。击打式打印机是利用机械作用使印字机构与色带和纸相撞击而打印字符的,它的工作速度不可能很高,而且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工作噪声,但是设备成本低。非击打式打印机是采用电、磁、光、喷墨等物理或化学方法印刷出文字和图形的,由于印字过程没有击打动作,因此印字速度快、噪声低,但一般不能复制多份。常见的打印机类型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打印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分辨率2打印速度3打印幅面4接口方式5缓冲区本章回顾本章回顾学习完本章后,将能够:掌握主板的扩展插槽的类型、功能;掌握常见的输入输出接口的特点和功能;掌握I/O接口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主板上的主要部件、外存储器、输入输出信息传送控制方式以及常见外围设备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