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5237756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文(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正文第一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我换牙了-统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数据分析的意义。2. 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数据整理的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3. 在与同伴合作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这种数据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学会用自己的记录方法来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体会哪种统计方法既清楚又简便。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

2、生针对统计整理的结果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及分析。 教学过程:一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老师说一个大家猜猜看。小小石头硬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生:牙齿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牙齿中的数学。(板书课题:我换牙了统计)师:现在开始换牙的同学请举手示意老师。这么多同学都换牙了,那谁来说说你换了几颗牙? 生:2颗、3颗 师:那你们换了几颗牙老师知道,可是老师想知道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如果一个一个的说浪费时间,谁能帮帮老师用最短的时间老师知道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比如说换2颗牙的有几人,换3颗牙的有

3、几人有想法吗?赶紧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生同桌交流。师:哪位同学说一下你的想法呢?生:可以换两颗牙的同学举手,数一数。师: 方法不错哦。生:可以把谁换几颗牙记到本子上。师:也不错,记录到本子上,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还有吗?生:可以排排队。师:这个方法很有创意啊!刚才同学们想到这么多方法,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学生说,教师板书:数一数、排一排、记一记)师:如果我们要记录你们小组内同学的换牙情况,我们可以怎样做呢?生:可以先让换几颗牙的举举手,然后再记下来。师:记的时候可以用哪种方法呢? 生:可以打对号,可以画圆圈 师:那你们说的圆圈和对号代替什么呢? 生:学生师:很棒,每一个圆圈和对号代表每一个

4、学生。师:下面我们同学就用老师发给你的那张表格来统计你们小组同学的换牙情况。,组长做记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做指导)师:同学们都做好了,每个小组派组长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表格。 师:同学们做的都不错。刚才我们了解的是你们小组的换牙情况,现在咱们一起根据你们刚才制作的表格一起来了解一下咱们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现在我们就用笑脸来代表小朋友,给他们排排队。(生边说,师边演示)师:我们把所有同学的笑脸都排好队了,看排得多整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换两颗牙的最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换两颗牙的笑脸最多。师:说的真好,表达的真清楚,你们发现了吗?师:刚才我们是横着排的,还可以像这样

5、竖着排(演示),为了方便,我们还可以把笑脸换成条纹或者涂一涂,就像这样,换两颗牙的最多有6个人,我们就涂6个格,如果要画条纹的话最好用尺子比着,这样画出来才美观。师:为了防止忘记我们可以把数据填到表格里(出示表格),所以我们统计数据的方法又多了一种(板书:记一记)。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吗?生:好,看的更清楚了。师:我们在前面的时候已经见过这样的表格了,你们知道是在哪部分内容吗? 生:学习认识图形的时候。师:观察黑板上我们统计得出的图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可能的回答:哪种多?哪种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师:所以我们又得出一种统计的方法:(教师板书:算一算) (插入保

6、护牙齿的小知识)师:通过分析,同学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统计可以帮我们好多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题,看看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一起完成课本104第1,第2题) 师:同学们做的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找学生代表发言)第二篇:南京一级教师数学附件:南京市一级教师(数学)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类别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工作单位 南京市海英

7、小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 南京市立贤小学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 南京市马府街小学 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 朝天宫民族小学 南京市双塘小学 南京市马道街小学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南京市七桥小学 南京怡馨花园小学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 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姓 名 张静 万萍 唐倩 许艳 王小波 王倩 栾静 王敏 朱国海 钱霞 高环珊 武捷 郑璐璐 江烨 陆小蓓 韦东海 秦勇 吴贵诚 李婧 李森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

8、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南京市小红花小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 南京市察哈尔路小学 南京市察哈尔路小学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 南京市方兴小学 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 南京市凤凰街小学 南京市汉口路小学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南京市拉萨路小

9、学分校宝船小学 南京市青云巷小学 南京市小市中心小学 南京市银城小学 南京市银城小学 南京市银城小学 南京市银城小学李元 李霞 史培培 夏娜 崔静思 王丽娟 李隆 丁红梅 马艳云 孙颖 徐静 陈锋 刘晓玲 王舒 华芳 余扬 薛旻 周红莉 李换换 周睿燕 丁康 杨志华 李璐 张波 陈玉娟 杨东敏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南京市浦口区特殊教育学校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

10、滨江分校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威尼斯水城分校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 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 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 南京市浦口区泰山小学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 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南京市长城小学南京市栖霞区栖霞中心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南师附中仙

11、林学校小学部李君慧 刘妍妍 陆丽新 董景 唐小伟 沈波 范阿佩 侯芳芳 沈洁 周敏 陈雯 袁小云 周倩 黄蓉 张莉 周亦萍 张新艳 郜云燕 郑文沁 汤海燕 周婷婷 张玉 葛秀敏 李高淼 唐玲 张鹏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 南京外

12、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雨花台中学春江分校 南京市西善桥小学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学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铁心桥小学 铁心桥小学 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 江宁区岔路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南京市东山小学 南京市东山小学 南京市东山小学 南京市东山小学 南京市东山小学 六合区实验小学 六合区双语小学 六合区双语小学雄州分校张飞 吴敏 严蓉 王露 束泽兵 刘艳辉 施玲 徐佳 王飞 王慧娟 罗有斌相平平 吴宜陶 吴书芬 周萍 沈巧娣 严顺燕 王郝君 吴华萍 郭丽红 丁存霞 秦悦 钱莉莉 徐海霞 吴爱丽 陈云兰普通教师

13、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高淳区实验小学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 南京市第一中学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五十四中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27高级中学 南京市文枢初级中学 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 南京市宁海中学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中部 南京民办育英外国语学校 南京市河西中学 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 南京市浦口区浦厂中学 南京民办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南

14、京民办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 南京市第一中学马群分校 南京市伯乐中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南京南江中学袁剑 张琳 范瑞强 唐锦红 方晛 曹凯 郭琳 郝明皓 吴淑娟 李智勇 王霞 黄钰婷 刘佳 盛金金 魏玉娟 董丹颖 刘爱丹 吴丹丹 高冉 王利 王树伦 王寅 高文 王欢 茆训昌 刘思武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

15、普通教师 普通教师南京南江中学 雨花台中学春江分校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高淳区第三中学 南京市中华中学 南京市第一中学 南京第十三中学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六合实验高中 六合实验高中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汪宏玲 李加欢 朱振 夏开艳 张大伟 陈卓 吴春荣 钱静 李钟全

16、 王伟 姚蓓 姚婷 何雪冰 孙浩 李素娟 郝结红 胡景月 鲍亚杰 唐莲 曹晔 范贤丽 陈淼 杨敏 陈苏平 刘冰 张红武 普通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南京市高淳区淳辉高级中学 浦口区大桥小学 浦口区永丰小学 南京市浦口区沿江小学 南京市浦口区桥林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板桥小学 板桥小

17、学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 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 南京市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南京市潭桥小学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江宁区淳化中心小学 江宁区淳化中心小学 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学校 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学校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中心小学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江宁区丹阳学校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江贻俊 孙玉翔 童艳 叶明 陈先芝 李晓芳 李丹 侯俊 曹扣霞 郭志龙 吴玉农 苏蓓 丁希宝 李宏彬 杜曼曼 李国平 孙俊 卢一 祁诗瑞 苏正飞 石益平 林世祥 张耀芬 吕昌云 范令梅 夏立琴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

18、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江宁区土桥中心小学 南京市清水亭学校(小学部)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 六合区龙池中心小学 六合区龙池小学 六合区金牛湖中心小学 六合区长山小学 六合区横梁街道明德小学 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 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 六合区玉带中心小学 六合区特殊教育学校 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 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 六合区马鞍小学汪洋教学点 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龙山

19、教学点南京市溧水区洪蓝中心小学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 南京市溧水区柘塘中心小学 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 南京市高淳砖墙中心小学 高淳阳江中心小学魏进 刘璇 马绪如 朱丽娟 任印 郭美兰 范玲美 朱长喜 王琪 金雅慧 刘苓 苏蓉蓉 张春敏 王明刚 林萍 吕从强 唐冬梅 林晓峰 卞云飞 方大松 芮来荣 季云 周慧娟 韩军 卞文彬 孙蓓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乡村教师(认定)乡村教师(认定)乡村教师(认定)乡村教师(认定)乡村教师(认定)乡村教师(认定)乡村教师(认定)乡村教师(认定)乡

20、村教师(认定)乡村教师(认定)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 江宁区上峰初级中学 六合区龙袍初级中学 六合区金牛湖初级中学 六合区程桥初级中学 竹程中学六合区竹镇民族中学 南京市溧水区和凤初级中学 南京市溧水区和凤初级中学 南京市溧水区洪蓝初级中学 南京市溧水区明觉初级中学 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江宁区铜井中心小学 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南京市清水亭学校(小学部)江宁区上峰中心小学 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 南京市长城小学南京市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 浦口区汤泉小学南京市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魏军 王成 陈凯 程志关 徐晓明 杨文林 张军帅 侯宗胜 何加

21、宽 夏春春 俞良良 盛大泉 尉迟国义 于雷 俞立英 郑志琴 任家香 陈洁 李保银 刘爱华 朱萍 戴则华 施发凤 夏晓英第三篇:数学教学设计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了解两圆的位置关系. 2. 会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3. 会用两圆的性质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1. 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能力.2. 通过探索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1.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类比思想. 2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二:教材分析:这节课是继学习了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22、系之后进行的又一图形间的关系的探讨.本节课与上节课在教法上有相似之处,因此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等能力,同时也渗透了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圆与圆的组合图形具有一些特殊的位置关系和性质,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工业制造方面应用较多.三:学情分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目标与技能、数学思考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经过三年的学习,初四学生对图形的感觉很敏感,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能力较强,但是归纳运用数学的意识、思想还比较薄弱,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都有待于加强,自

23、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也需进一步加强.四:教学重、难点、时间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了解两圆外离、外切、内切、相交、内含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教学难点:探索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及两圆相交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过程.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采取观察、类比、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和直观的演示.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3.等圆的定义. 4.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通过复习提问引出课题:我们知道了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

24、系,那圆和圆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出示学习目标,请一学生读。师板书课题)新授:(一) 创设情境,导入问题欣赏视频:日全食的形成过程.(注意观察视频中有数学中的那种图形?用心体会它的运动变化。)师问:视频中有数学中的哪种图形?视频是日全食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两圆的位置关系,我们来探究同一平面内两个不等圆的位置关系。1.看一看:(动动你的眼,请你来看一看)认真观察两圆的运动过程,注意两圆的位置关系.(课件演示)2. 做一做:(动动你的手,请你来做一做)将一枚硬币逐近靠近画好的圆,体会两个圆的不同的位置关系.3. 摆一摆:(动动你的手,请你来摆一摆)请你根据刚才

25、的观察,摆出你心中两圆的各种位置关系,并把它们画在纸上(让一学生演示课件)4. 想一想:(动动你的脑,请你来想一想)根据你的操作,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你能给他们分别命名吗?5.说一说:(动动你的口,请你来说一说)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总结圆与圆的位置关系.6.分一分:(动动你的脑,请你来分一分)根据两圆公共点的个数.(生分类)b.同一平面内两等圆的位置关系:(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请看图回答问题 1.下图中的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图片课件)2.畅所欲言:下图是反映圆和圆位置关系的一些生活实例,你还能举出另外一些实例吗?(课件)(四)合作交流,建构新知 两圆性质的探究(一

26、) 1. 看一看想一想师:圆是轴对称图形,由圆组成的图形是否也是轴对称图形?若是,请找出对称轴。(两圆的图片,友情提示:两圆圆心所在的直线是连心线)2.轴对称演示.(为更好的理解两圆性质演示课件) 结论:(1)两个圆组成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圆连心线. (2)当两圆相切时,切点一定在两圆连心线上. 两圆性质的探究(二)量一量,猜一猜,想一想1.在纸上选取外切.内切两个图形,用刻度尺量出两圆的半径和,圆心距2.根据得到的数据,猜一猜半径和,圆心距与两圆相切位置有什么关系?两圆相交、外离、内含呢?3.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猜想是否正确? 4.如何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五)解决问题,巩固新知(师:

27、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老师相信你们会做得很好。出示课件、生做)解决问题一圆O1和圆O2的半径分别为厘米和厘米,下列情况下两圆的位置关系是怎样? (1)O1 O2=7厘米(2)O1 O2=厘米解决问题二圆O1和圆O2相切,圆O1的半径为厘米,圆心距d=8cm,则圆O2的半径为多少?解决问题三(提示: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已知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R、r(Rr),圆心距为d,且两圆相交,判定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dR)x+r2=0根的情况.(六)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用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吗?)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 你运用了怎样的方

28、法来获得这些知识?(七)堂清(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呀,能学以致用吗?老师相信你们会做得很好,请同学们做堂清题)5、9,圆心距为3,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是_. 2.O1 和O2 相内切,若O 1O 2=3,O 1的半径为7,则O2 的半径为_. 3.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 cm和4cm,若两圆外切,则d_;若两圆内切d_ _4.两圆半径之比为3:5,当两圆内切时,圆心距为4 cm,则两圆外切时圆心距的长为_5.两圆内切时圆心距是2,这两圆外切时圆心距是5,两圆的半径分别是_、_.6.两个等圆O1 和O2相交于A、B两点, O1过点O2,则 O1 AB的度数为_.(八)作业(出示作业、板书设计)1.已

29、知O的半径为5cm,点P是O外一点,OP=8cm. (1)以P为圆心,作P与O外切.(2)以P为圆心,作P与O内切. 2.请你设计两个含各种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图案.3.A、B、C两两外切,且半径分别为2cm、3cm、10cm,判断ABC的形状.(选做题)八:板书设计简报二 的评价通过学习,使我得到了很多向优秀的教师以及专家学习的机会。研修的路上,我体会到了和专家还有同行之间智慧的碰撞,学习专家经验,和同行的交流使我获益不少.修就是很好的平台,要好好学习研究,多多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可要好好珍惜哦! 李新萍 2021-07-23 12:13 221.0.94.2021回复教无定法,只要适合

30、自己学生的,就是对的。 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张庆 2021-07-23 12:13 119.178.194.188 回复看了教育专家许广民对于“混合式课例研究”的认识,让我对于混合式课例研究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任敬强 202120217.156 回复磨课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与同事交流的过程,是分析学情的过程,是教法学法的最优化选择的过程。裴宝龙 2021-07-23 12:13 218.56.153.60 回复认真地阅读简报,确实是获益非浅,谢谢老师的付出! 高涛 2021-07-23 12:13 221.2.38.178 回复简报图文并茂,制作精美,

31、内容丰富,专家们的引领让我们茅塞顿开,老师们的精彩点评也让我收获颇多。 殷延美 2021-07-23 12:13 140.255.66.253 回复在学习中成长 , 在成长中实践。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每一次的实践就是一次挑战 ,我一定要抓住机会,让研修的思想时时刻刻在身边,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董海涛 2021-07-23 12:13 221.2.63.75 回复课例研究的内容要从实践中来 要小 团队成员分工要合理 裴宝龙 2021-07-23 12:13 218.56.153.60 回复专家的讲解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切中要害,为我们指明努力方向. 邹芳 2021-07-23 12

32、:13 221.2.163.130 回复简报真的是出自大家之手,学习了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真知灼见,真的感觉成长了不少。也对我们的培训有了清醒的认识。太好了。简报一的评价费文英 2021-07-23 11:53 182.35.166.145 回复 专家的精彩讲座使自己受益匪浅,课例研究使我们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源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李云志 2021-07-23 11:53 112.235.226.36 回复分享的研修内容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对照内容,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获益良多。 鲍艳红 2021-07-23 11:53 27.216.93.213 回复一定

33、要抓住研修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让自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杨治国 2021-07-23 11:53 123.151.136.233 回复通过简报的指导,让自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孔令永 2021-07-23 11:53 112.239.45.241 回复学到了很多知识,对我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感谢老师的讲解 李云志 2021-07-23 11:52 112.235.226.36 回复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力求进步。鲍艳红 2021-07-23 11:52 27.216.

34、93.213 回复在研修的过程中,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李云志 2021-07-23 11:52 112.235.226.36 回复混合式课例研究应尽力向老师日常工作靠拢,让老师做工作之内的事,不让老师做工作之外的事,做与本职工作无关、可做可不做的事情鲍艳红 2021-07-23 11:52 27.216.93.213 回复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的研修,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在研修路上且行且收获! 高玉山 2021-07-23 11:51 123.132.217.10 回复每一次的学习,都会学到很多知识,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崔玉华 2021-07-23 11:5

35、1 123.151.136.235 回复随着创刊号的出炉,今年的暑期远程教育研修就正式开始了,让我们在学习简报这盏明灯的指引下,与小组成员、指导老师、课程专家进行交流探讨,找出差距,不断提高自己,为自己加油吧! 秦佑春 2021-07-23 11:50 124.164.232.2021复 通过简报的学习,让我对混合式课例研究有了正确的认识。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的研修,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在研修路上且行且收获!刘开运 2021-07-23 11:50 182.33.7.136 回复认真学习,通过简报的指导,让自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加油。 王晓东 2021-07-23 11:5

36、0 221.215.246.147 回复用心看完每一期简报,每次都 有新的收获。互相学习,共同提 张夫文 2021-07-23 11:50 123.151.136.234 回复通过混合式课例的研究,通过一个团队的努力将会解决很多我们单个教师无法解决的教学中的问题。 张清柱 2021-07-23 11:49 119.176.2021176 回复研修可以让我不断成长,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完善自己 李振忠 2021-07-23 11:49 140.249.46.36 回复远程研修更有新意,视频和作业结合,可见研修组的用心程度 陈宏伟 2021-07-23 11:49 112.239.82.137

37、回复混合式课例研究应尽力向老师日常工作靠拢,让老师做工作之内的事,不让老师做工作之外的事,做与本职工作无关、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认真研修,开拓视野,提升自己,期待本次学习有更大的收获. 郇新强 2021-07-23 11:49 218.58.136.6 回复远程研修更有新意,视频和作业结合,可见研修组的用心程度 郇新强 2021-07-23 11:49 218.58.136.6 回复明确方向,确定目标,努力完成作业,业务能力更上一层楼。第四篇:数学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者:赵波学科:数学 年级:七年级 课题名称:1。8 完全平方公式(1)一、 内容简介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38、,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关键信息: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二、学习者分析: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正确应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2、学习

39、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特殊性的计算上升到一般性的规律,得出公式,并能正确的应用公式。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a+b)2=a2+2ab+b2的几何背景。(二)知识与技能:经历由一般的多项式乘法向乘法公式过渡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给公式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数学思考: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 或大胆的猜测;

40、(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勇气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的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

41、益。四、 教学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准确应用。五、 教学难点;掌握公式中字母表达式的意义及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六、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本节的教学过程,要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结论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

42、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3、教学评价方式:(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归纳、应用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反馈知识

43、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七、 教学媒体:投影仪八、 教学和活动过程:1、整个教学过程叙述:教材“完全平方公式”内容共含两课时。本节是其中的第一课时,需40分钟完成。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你会计算下列各题吗?(x+3)2=_,(x-3)2=_, 这些式子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规律?再做几个试一试: (2m+3n)2=_,(2m-3n)2=_, 二、分析问题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多项式的结构特点(2m+3n)2=

44、(2m)2+22m3n+(3n)2 =4m2+12mn+9n2, (2m-3n)2= (2m)2-22m3n+(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两数和的平方。(2)结果的项数特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a+2ab+b; 222(a-b)=a-2ab+b.4、完全平方公式的

45、几何背景: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图形的总面积 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a+b)2=a2+2ab+b2你能运用公式计算下列各式吗? 222b a a b (-x-3)2=_, (-x+3)2=_。 (-2m-3n)2=_,(-2m+3n)2=_。 上面各式的计算结果: (-x-3)2=(-x)2-2(-x)3+32 =x2+6xn+9_, (-x+3)2=(-x)2+2(-x)3+32 =x2-6x+9_。 (-2m-3n)2=(2m)2-2(-2m)3n+(3n)2 =4m2+12mn+9n2,a (-2m+3n)2=(2m)2+2(-2m)3n+(3n)2 =4m2-12mn+9n2。你从上

46、面的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完全平方公式又如何叙述?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 (m-n)2=_, (-m+n)2=_, (-m-n)2=_, (a+3)2=_, (-c+5)2=_, (-7-a)2=_, (0.5-a)2=_.2、判断: ( ) (a-2b)2= a2-2ab+b2 ( ) (2m+n)2= 2m2+4mn+n2( ) (-n-3m)2= n2-6mn+9m2 ( ) (5a+0.2b)2= 25a2+5ab+0.4b2 ( ) (5a-0.2b)2= 5a2-5ab+0.04b2 (

47、 ) (-a-2b)2=(a+2b)2 ( ) (2a-4b)2=(4a-2b)2 ( ) (-5m+n)2=(-n+5m)23、小试牛刀 (x+y)2 =_; (-y-x)2 =_; (2x+3)2 =_; (3a-2)2 =_; (2x+3y)2 =_; (4x-5y)2 =_; (0.5m+n)2 =_; (a-0.6b)2 =_. 四、学生小结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1)(-3a+2b)2=_

48、 (2)(-7-2m) 2 =_ (3)(-0.5m+2n) 2=_ (4)(3/5a-1/2b) 2=_ (5)(mn+3) 2=_ (6)(a2b-0.2) 2=_ (7)(2xy2-3x2y) 2=_ (8)(2n3-3m3) 2=_ 六、学生自我评价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题七、课后反思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

49、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五篇: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

50、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方法:质疑引导。教具准备:课件、纸盒、节目签、正方体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新知猜想新课开始,以游戏引入。教师说今天上课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通过猜测,让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接着小结揭题: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事,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同时板书课题“可能性”。(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 “猜一猜”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不仅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

51、步感知,而且能领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探索的需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合作探究,猜测验证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让学生认识“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概念中,组织学生利用猜测、验证等方法学习,主要通过以下两步来完成。1. 探究新知 (1)引入 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老师决定抽签表演节目。课件出示节目签:教师:如果找同学首先抽签,他会抽到什么节目呢?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对抽签结果进行猜测: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3种情况都有可能。(2)活动先让学生猜测,再组织小组合作验证。请每个小组长拿出节目签,让小组内

52、同学抽一抽,看是不是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抽到。学生进行抽签活动,教师明确活动要求:每次抽出来后,再放回去打乱顺序再抽。活动后汇报交流(板书:可能)教师拿出3张节目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现在我们知道小明要表演跳舞。但是,在没有抽签之前,你能肯定他会表演跳舞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还剩下两张签了,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可能会抽到什么?学生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教师: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到底是唱歌还是朗诵能确定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但是有一点这时候已经确定了,那就是,还会抽到“跳舞”吗?(板书:不可能)教师:现在只剩最后一张了,你们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呢? 教师:学

53、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这一张签了。(板书:一定)(3)小结提升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抽节目签的过程,我们都用到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 学生回答。教师: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可能性。(板书:可能性)(设计意图:“可能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具有一定的随机现象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里用学生熟悉的“抽签表演节目”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猜测中感受,在活动中明晰,以形成对“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2、领悟新知 (1)摸正方体实验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

54、放着两个盒子,1号盒和2号盒,和老师讲桌上的一样。老师在1号盒里放了2021色的小正方体,在2号盒里放了5红、5、绿、5蓝、5黑共2021正方体。(教师现场演示放正方体的过程)教师: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先猜一猜在1号盒中会摸到什么颜色的正方体,在2号盒中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正方体,再动手摸一摸,注意每次摸球前要把盒子里的球摇一摇后再摸,不要偷看,摸后将球放回盒子里。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课件显示问题):(1)那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色正方体? (2)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色正方体?(3)如果让你在摸一次,在1号盒中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正方体?在2号盒中呢?(2)汇报交流教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

55、摸正方体的情况和讨论交流的情况?你们的猜测和试验结果一样吗?教师:谁还有其他发现?(引导学生概况,如1号盒中不可能摸出蓝色正方体,两个盒子里都不可能摸出黄色正方体等。)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猜测、试验、交流的机会。在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摸正方体的各种情况。(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让学生亲历猜想、实践、验证、交流,丰富学生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体验。)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1、(课件出示)练习题(设计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 课件出示 )练习题( 设计意图:前两个小题使学生认识确定

56、一件事情是用“一定”“不可能”描述,后两个小题使学生认识到对一件事情不确定时用“可能”描述)3、练一练(课件出示)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太阳( )从东边落下。 (2)明天( )考试。 (3)冬天( )下雪。 (4)投一枚硬币( )正面朝上。 (5)今天是星期三,明天( )是星期日。 (6)小明的年龄( )比他爸爸的年龄小。4、联系生活,深入体会。教师:同学们,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请大家阅读课本第49页“生活中的数学”。教师:谁能结合我们周围的例子说说,还有哪些事情的发生时可能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一定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教师有针对性的指

57、导学生的描述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生活中事情的可能性,学生相互交流、评析,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同时,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是帮助学生规范表达,加深认识的过程。)设计意图:以上练习按照由易到难层次设计,既巩固了知识,又深化了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课堂总结,深刻回味本节课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束。紧扣本课重点。 板书设计: 可能 不可能 一定不确定 确定可能性教后反思:整节课教学环节以操作、游戏贯穿,所以学生忘我地投入到学习的全 过程,教学效果很好。从课堂的情景引入,让学生猜老师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就为本课的教学内容做好了铺垫,学生们在猜测的过程中,发现了事情的发生的不确定性。在教学过程中抽节目签,摸正方体,让学生从猜测到实践来验证自己的判断,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叙述事情的可能性。结束本课感觉学生兴趣犹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