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PPT 32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5206979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273.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PPT 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PPT 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PPT 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PPT 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PPT 32页)(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策略、方法与案例策略、方法与案例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黄凤羽黄凤羽第九章第九章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的税收筹划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掌握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常见尤其是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常见所得项目的税收筹划方法。所得项目的税收筹划方法。本章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帮本章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帮助广大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在税收法规助广大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在税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减轻税收负担。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减轻税收负担。二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

2、学要点教学要点】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及基本计算方法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及基本计算方法 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 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 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 合理选择兼职收入形式合理选择兼职收入形式 职工集资利息与工资的统筹安排职工集资利息与工资的统筹安排 高工资者可以通过注册公司实现税收筹划高工资者可以通过注册公司实现税收筹划 个人转让房产的税收筹划个人转让房产的税收筹划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认定中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认

3、定中的税收筹划 利息所得纳税中的税收筹划利息所得纳税中的税收筹划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1 1)征税项目征税项目计税依据及费用扣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除税率税率计税方计税方法法计税公式计税公式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薪收入1600元九级超额累计税率按月计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其他特殊人员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五级超额累计税率按年计算分月缴纳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每月1600元)按年计算分次缴纳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应税项目及计算方

4、法(2 2)征税项目征税项目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税率税率计税方法计税方法计税公式计税公式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20%的比例税率按次纳税,特殊规定有:劳务报酬所得实行超额累进加征;稿酬所得减征30%;个人出租居住用房减按10%征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劳务报酬所得超额累进加征: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稿酬所得减征: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3 3)征税项目

5、征税项目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税率税率计税方法计税方法计税公式计税公式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的比例税率“合理费用”是指卖出财产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来自上市公司的股息红利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利息所得和来自非上市公司股息红利按收入总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按收入总额计税,不扣费用其他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例:某医药设备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每月的工资额按照基本工资加例:某医药设备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每月的工资额按照基本工资加提成

6、的方式发放。公司在每月发工资时为员工代扣个人所得税。某销提成的方式发放。公司在每月发工资时为员工代扣个人所得税。某销售人员李先生在售人员李先生在2006纳税年度里,纳税年度里,112月工资(含基本工资和提成)月工资(含基本工资和提成)情况,以及公司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情况见下表:情况,以及公司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情况见下表:李先生 112 月工资以及公司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情况 月份 工资收入(元)公司代扣税金(元)1 3 800(3 8001 600)15%125205 2 1 000 0 3 4 800(4 8001 600)15%125355 4 4 600(4 6001 600)15%125

7、325 5 1 000 0 6 1 700 (1 7001 600)5%5 7 1 000 0 8 2 100 (2 1001 600)5%25 9 5 000 (5 0001 600)15%125385 10 4 200 (4 2001 600)15%125265 11 16 300(16 3001 600)20%3752 565 12 16 800(16 8001 600)20%3752 665 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李先生全年收入为李先生全年收入为62 3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为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为6 795元。元。该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8、设计税收筹划方案:该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设计税收筹划方案: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62 300-1 60012=43 100(元)(元)最佳月应纳税所得额标准最佳月应纳税所得额标准=43 10024=1 795.83(元)(元)最佳年终奖金标准最佳年终奖金标准=43 1002412=21 550(元)(元)可见,最佳的税收筹划方案就是,每月工资为可见,最佳的税收筹划方案就是,每月工资为3 395.83元元(1795.83+1600),年终奖金为),年终奖金为21 550元。元。一是每月工资应纳税额,即:每月工资应纳税额一是每月工资应纳税额,即:每月工资应纳税额=1 795.8310%

9、-25154.58(元)(元)二是年终奖金应纳税额,即:二是年终奖金应纳税额,即:21 55012=1 795.83(元)。年(元)。年终奖金应纳税额终奖金应纳税额=21 55010%-252 130(元)(元)李先生全年应纳税额李先生全年应纳税额=154.5812+2 130=3 984.96(元)(元)最终结果是,全年应纳税额比原来降低了最终结果是,全年应纳税额比原来降低了2 810.04元(元(6 795-3 984.96),超过原应纳税额的),超过原应纳税额的40%(2 810.046 795=41%)。)。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三险一金三险一金工资薪

10、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单位福利单位福利超比例并入个人当期的超比例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非货币福利有关非货币福利有关“凭证凭证”争取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通、食宿等费争取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通、食宿等费用,以降低自己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降低自己的应纳税所得额协议将房屋的维修费用、水电费用、物协议将房屋的维修费用、水电费用、物业管理费等费用由承租方负担业管理费等费用由承租方负担协议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易费用或税金协议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易费用或税金要求对方报销一定的资料费等费用,也要求对方报销一定的资料费等费用,

11、也可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可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稿酬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如果合并为一次纳税如果合并为一次纳税例:演员王某与一演出经纪公司签订一项合约,由该经纪公司例:演员王某与一演出经纪公司签订一项合约,由该经纪公司安排王某分别在安排王某分别在2月月10日和日和2月月20日参加两场晚会的演出,每场日参加两场晚会的演出,每场演出支付劳务费演出支付劳务费20000元,共计元,共计40000元。元。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40000(1-20%)=32000元元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32000-2

12、0000)30%=7600元元如果分为两次纳税如果分为两次纳税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2=6400元元 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尽量将劳务报尽量将劳务报酬所得分次、酬所得分次、分项计算分项计算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捐赠捐赠全额扣除全额扣除应纳税所应纳税所得额得额30%的部分的部分全全额额扣扣除除已经被代扣税款的所得用于捐赠,可申请退税已经被代扣税款的所得用于捐赠,可申请退

13、税例:赵先生是某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其所在公司每月都在发例:赵先生是某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其所在公司每月都在发放工资、薪金前为职工代扣个人所得税。该地区每月允许对工放工资、薪金前为职工代扣个人所得税。该地区每月允许对工资、薪金所得扣除资、薪金所得扣除1 600元的费用。元的费用。2006年年10月,赵先生取得税月,赵先生取得税后的工资所得后的工资所得10 000元,而后通过有关国家机关向社会公益项目元,而后通过有关国家机关向社会公益项目捐款捐款5 000元。元。应将赵先生的应将赵先生的10 000元税后所得换算为税前所得元税后所得换算为税前所得税前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应纳税所得额=(10 000-

14、1 600-375)(1-20%)=10 031.25(元)(元)应计算赵先生的捐赠可以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即:应计算赵先生的捐赠可以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即:税前扣除限额税前扣除限额=10 031.2530%=3 009.38(元)(元)计算赵先生计算赵先生2006年年10月实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月实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10 031.25-3 009.38=7 021.87(元)(元)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所得税税额=7 021.8720%-375=1 029.37(元)(元)已代扣个人所得税已代扣个人所得税=10 031.25-8 400=1631.25(元

15、)(元)可获退税额可获退税额=1631.25-1029.37=601.88(元)(元)捐赠超过扣除限额时可以分期捐赠捐赠超过扣除限额时可以分期捐赠例:李先生例:李先生2007年年1月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了月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了5 000元的捐赠。当月李先生只有元的捐赠。当月李先生只有1万元的工资收入。按照财税万元的工资收入。按照财税200673号文件规定,李先生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用号文件规定,李先生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16、。予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扣除捐赠支出前的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捐赠支出前的应纳税所得额=10 000-1 600=8 400(元)(元)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限额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限额=8 40030%=2 520(元)(元)扣除捐赠支出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捐赠支出后的应纳税所得额=8 400-2 520=5 880(元)(元)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5 88020%-375=801(元)(元)本例中,李先生虽然捐赠了本例中,李先生虽然捐赠了5 000元,但按照当月的扣除限额,只能够在税前扣元,但按照当月的扣除限额,只能够在税前扣除除2 520元,差额元,差额2 480元仍应纳税。元仍应纳税

17、。李先生将捐赠分为两步进行,李先生将捐赠分为两步进行,2007年年1月捐赠月捐赠2 500元,元,2月捐赠月捐赠2 500元。元。假设李先生假设李先生2月份仍旧取得月份仍旧取得1万元工资收入,则:万元工资收入,则:1月份实际捐赠月份实际捐赠2 500元元2 520元元税前扣除限额,可以全部在税前扣除;税前扣除限额,可以全部在税前扣除;1月份应纳税所得额月份应纳税所得额=10 000-1 600-2 500=5 900(元)(元)1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5 90020%-375=805(元)(元)同理,同理,2月份李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也应为月份李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也应为805元,

18、因此,李先生元,因此,李先生12月共缴纳个月共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人所得税为:12月纳税额合计月纳税额合计=805+805=1 610(元)(元)所得项目与扣除限额的统筹规划所得项目与扣除限额的统筹规划例:孟女士例:孟女士2007年年1月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了月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了3 000元的捐元的捐赠。当月孟女士有赠。当月孟女士有3 000元的工资收入,还有元的工资收入,还有10 000元的彩票中奖所得元的彩票中奖所得(不适用免税规定)。按照财税(不适用免税规定)。按照财税200673号文件规定,孟女士通过中国号文件规定,孟女士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

19、捐赠,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由于中奖所得已经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由于中奖所得已经被代扣了被代扣了20%的个人所得税,孟女士选择从工资中捐赠的个人所得税,孟女士选择从工资中捐赠3 000元。元。如果纳税人在捐赠的当月有多项所得,不妨在不同的所得项目之间,对税前扣除如果纳税人在捐赠的当月有多项所得,不妨在不同的所得项目之间,对税前扣除限额进行统筹规划。限额进行统筹规划。孟女士可以分两步进行税收筹划:第一,分别计算工资薪金收入与彩票孟女士可以分两步进行税收筹划:第一,分

20、别计算工资薪金收入与彩票中奖所得的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限额。第二,当实际捐赠额大于扣除限额中奖所得的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限额。第二,当实际捐赠额大于扣除限额时,考虑使用分期捐赠等方法,力争更多的税前扣除;当实际捐赠额小时,考虑使用分期捐赠等方法,力争更多的税前扣除;当实际捐赠额小于扣除限额时,选择充分利用哪一项所得的扣除限额,即:于扣除限额时,选择充分利用哪一项所得的扣除限额,即:假设实际捐赠额假设实际捐赠额=I 第一步:第一步:工薪收入捐赠的税前扣除限额工薪收入捐赠的税前扣除限额=A 中奖所得的税前扣除限额中奖所得的税前扣除限额=B第二步:第二步:如果如果IA+B,则需继续运用分期捐赠等方法进行税收

21、筹划。,则需继续运用分期捐赠等方法进行税收筹划。如果如果IA+B,则全部捐赠可以在税前扣除,但需要具体选择捐赠额在各项所得,则全部捐赠可以在税前扣除,但需要具体选择捐赠额在各项所得中如何分配:是在工资收入中扣除中如何分配:是在工资收入中扣除A,在中奖所得中扣除,在中奖所得中扣除I-A,还是在中奖所得中,还是在中奖所得中扣除扣除B,在工资收入中扣除,在工资收入中扣除I-B。合理选择兼职收入形式合理选择兼职收入形式例:王某是某国有企业员工,但由于企业停产,每月只有例:王某是某国有企业员工,但由于企业停产,每月只有300元的基本元的基本工资收入。同时王某经朋友介绍在某外资企业兼职,每月均可获得工资收

22、入。同时王某经朋友介绍在某外资企业兼职,每月均可获得2 000元收入,但未签订劳务合同。每月支付该项报酬时,该外资企业均元收入,但未签订劳务合同。每月支付该项报酬时,该外资企业均按照劳务报酬所得,为王某代扣个人所得税。按照劳务报酬所得,为王某代扣个人所得税。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课征的制度,各类所得在课税时完全分离,分别纳税。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课征的制度,各类所得在课税时完全分离,分别纳税。这样,同样的一笔所得,当它被归属为不同的收入项目时,其税收负担是不同的。这样,同样的一笔所得,当它被归属为不同的收入项目时,其税收负担是不同的。这就给纳税人提供了税收筹划的空间。这就给纳税人提供了税收筹

23、划的空间。按照我国税法规定,王某每月的税收负担总额为:按照我国税法规定,王某每月的税收负担总额为:工薪所得工薪所得300元,少于费用扣除标准元,少于费用扣除标准1 600元,不纳税。元,不纳税。劳务报酬所得扣除劳务报酬所得扣除800元费用后,按元费用后,按20%的税率纳税:的税率纳税: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2 000-800)20%240(元)(元)王某每月应纳税款总额王某每月应纳税款总额=240元元如果王某长期向该外资企业提供劳务,每月收入也比较固定,王某可以与该外资如果王某长期向该外资企业提供劳务,每月收入也比较固定,王某可以与该外资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形成雇佣关系,就可以

24、将该项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形成雇佣关系,就可以将该项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2 300-1 600)10%-25=45(元)(元)税收负担比筹划前降低了税收负担比筹划前降低了195元,占原应纳税款的元,占原应纳税款的81%(195240)。)。高工资者可以通过注册公司实现税收筹划高工资者可以通过注册公司实现税收筹划例:李先生是例:李先生是A企业的高级职员,每月的收入共计企业的高级职员,每月的收入共计3万元,并由万元,并由A企业每企业每月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目前,李先生每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月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目前,李先生每月需要

25、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应纳税额(应纳税额(30 0001 600)25%1 3755 725(元)(元)因此,虽然他名义上每月有因此,虽然他名义上每月有3万元的收入,实际上拿到手的部分只有万元的收入,实际上拿到手的部分只有2 4275元。元。该筹划方案的结果是,李先生及其该筹划方案的结果是,李先生及其6个家人每月都只取得个家人每月都只取得3 000元工资,每人需要元工资,每人需要纳税为:每人应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为:每人应纳个人所得税(3 0001 600)10%25115(元)(元)7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合计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合计1157805(元)(元)1.李先生注册一家公司李先生注册一家公

26、司B,并,并设法与其工作的设法与其工作的A公司达成协公司达成协议,议,A公司将李先生每月工资公司将李先生每月工资中的中的27 000元以咨询费等名义元以咨询费等名义打入打入B公司的账户,李先生每公司的账户,李先生每月只从公司领取月只从公司领取3 000元薪金,元薪金,并由并由A公司代扣个人所得税;公司代扣个人所得税;李先生的全部李先生的全部3万元收入,就只需要缴纳万元收入,就只需要缴纳805元的所得税,比筹划之前,每个月降元的所得税,比筹划之前,每个月降低了低了4920元的纳税义务,占其原应纳税额的元的纳税义务,占其原应纳税额的86%(49205725100%)。)。2.李先生可以自由支配李先

27、生可以自由支配B公司公司账户中的资金。因此,李先账户中的资金。因此,李先生使用这生使用这27 000元资金,分别元资金,分别为其父母、妻儿等为其父母、妻儿等6个家庭成个家庭成员,每人每月支付员,每人每月支付3 000元工元工资,并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资,并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其余其余9 000元用于各种日常消元用于各种日常消费的报销。费的报销。有关转让时间的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筹划有关转让时间的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筹划按买卖差价征按买卖差价征收营业税收营业税全额征收营业全额征收营业税税免征营业税免征营业税免征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税家庭唯一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生活用房普通住房非普通住房自用自用5年年以

28、上以上购买购买5年以年以上上(含(含5年)年)购买不足购买不足5年年个个人人转转让让住住房房换购住房中转让时间与购买时间的筹划换购住房中转让时间与购买时间的筹划“为鼓励个人换购住房,对出售自有住房并拟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按市场价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其出售现住房所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视其重新购房的价值可全部或部分予以免税”例:文先生为改善家庭居住条件购买了一套例:文先生为改善家庭居住条件购买了一套80万元的三居室住房,并在万元的三居室住房,并在入住新房后将原有的住房售出,售价入住新房后将原有的住房售出,售价50万元。在售房过程中文先生的应万元。在售房过程中文先生的应纳税所得额被确认为纳税所得额被确

29、认为30万元,按照万元,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应缴纳应缴纳6万元万元(3020%)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照以上的筹划操作,文先生销售旧房时的应纳税金,以纳税保证金形按照以上的筹划操作,文先生销售旧房时的应纳税金,以纳税保证金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缴纳;且由于购房金额大于原住房销售额,这些纳税式向主管税务机关缴纳;且由于购房金额大于原住房销售额,这些纳税保证金可以全部退还。保证金可以全部退还。筹划结果筹划结果文先生可以节省文先生可以节省6万元的个人所得税。万元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操作筹划操作文先生应在购买新房之前将旧房卖出,并在卖房后文先生应在购买新房之前将旧房卖出,并在卖房后1年之内

30、年之内购买新房。购买新房。纳税义务人及纳税义务纳税义务人及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无限纳税义务)(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在中在中国境国境内有内有住所住所的个的个人人在中国境内无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居住满在中国居住满一年的外籍人一年的外籍人员、港、澳、员、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台同胞和华侨在中国境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内无住所,又不居住又不居住的外籍人的外籍人员、港、员、港、澳、台同澳、台同胞胞在中国境内无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且在住所,而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居内,

31、在中国居住不满一年的住不满一年的外籍人员、港、外籍人员、港、澳、台同胞澳、台同胞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认定中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认定中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认定中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认定中的税收筹划居民纳税义务人:无限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义务人:无限纳税义务在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在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 1年年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有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有限纳税义务在境内无住所,不居住或居住不满在境内无住所,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 1年年 (1)纳税年度纳税年度 :公历:公历1.112.31(2)居住满居住满1年: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满年:一个纳

32、税年度内居住满365日日(3)临时离境临时离境 :一次:一次30日,累计日,累计90日日筹划:(1)跨年度来华 (2)超越临时离境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税收入(应税收入-费用扣除)费用扣除)*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各种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收入1600元或4000元见下页251002500500200050005%10%15%20%2.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全年收入总额 成本、费用、损失)成本、费用、损失)*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级数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

33、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不超过5 000元的元的502超过超过5 000元元-10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2503超过超过10 000元元-30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012504超过超过30 000元元-50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42505超过超过50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56750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全年收入总额 -必要费用)必要费用)*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经营利润经营利润工资、薪金工资、薪金每月每月800元元税率表与税率表与“个体工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相同

34、相同4.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 -必要费用)必要费用)*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4000元以下元以下:每次每次800元元4000元以上元以上:收入的收入的20%级级数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速算扣除数除数1不超过不超过20 000元的元的2002超过超过20 000元元-50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超过50 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4070005.稿筹所得稿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必要费用必要费用)税率税率4000元以下元以下:每次每次800元元4000元以上元以上:收入的收

35、入的20%20%*(1-30%)=14%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 -必要费用必要费用)税率税率4000元以下元以下:每次每次800元元4000元以上元以上:收入的收入的20%20%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 税率税率5%8.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 -必要费用必要费用)税率税率4000元以下元以下:每次每次800元元4000元以上元以上:收入的收入的20%20%9.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财产原值 合理费用合理费用)税率税率卖出财产时,按规卖出财产时,按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定支付的有关费用20%1.财产原始凭证财产原始凭证2.税务机关核定税务机关核定11.其他所得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 *税率税率20%10.偶然所得偶然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