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的法经济学分析(ppt 129)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5179739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PTX 页数:130 大小:484.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征收的法经济学分析(ppt 129)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土地征收的法经济学分析(ppt 129)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土地征收的法经济学分析(ppt 129)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资源描述:

《土地征收的法经济学分析(ppt 1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征收的法经济学分析(ppt 129)(1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土地征收的法经济学分析土地征收的法经济学分析黄贤金025-83596620(o)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l征地主体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理论征地主体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理论l基于法经济学的征地制度运行成本分析基于法经济学的征地制度运行成本分析l失地农户维权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以失地农户维权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以铁本事件为例铁本事件为例l失地农户维权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以失地农户维权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以南通高速公路征地为例南通高速公路征地为例l征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走向征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走向 征地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征地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

2、定强制取得其他民事主体土地并给予补偿的一规定强制取得其他民事主体土地并给予补偿的一种行政行为。种行政行为。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对于我国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对于我国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推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征地问题也日益突现,其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征地问题也日益突现,征地制度改革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征地制度改革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 11 1法经济学基础及其适用性法经济学基础及其适用性 法经济学,又称法经济学,

3、又称“法和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或或“法法律的经济学分析律的经济学分析”,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在法经济学研究中,财产经济学、政府在法经济学研究中,财产经济学、政府占用经济学已成为它的专门方向。占用经济学已成为它的专门方向。l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l均衡分析均衡分析l博弈分析博弈分析l供求分析供求分析 通过对各利益主体在征地过程中成本通过对各利益主体在征地过程中成本收益的变化分析,来考察现行征地制度运收益的变化分析,来考察现行

4、征地制度运行的实际经济效果(总的征地费用与总的行的实际经济效果(总的征地费用与总的征地效益),并可以比较分析不同改革方征地效益),并可以比较分析不同改革方案的成本效益情况,从而来判断其制度运案的成本效益情况,从而来判断其制度运行的经济合理性。在成本分析中,注重运行的经济合理性。在成本分析中,注重运用交易费用和社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法律制用交易费用和社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法律制度选择和创新的各种动因。度选择和创新的各种动因。均衡是指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均衡是指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所有所有的行为主体同时达到价值最大化目标而趋的行为主体同时达到价值最大化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并在此作用于持久存

5、在的相互作用形式,并在此作用形式各行为主体所处于的相互作用、制约形式各行为主体所处于的相互作用、制约的状态。的状态。有效率的征地制度便是努力使各主体利有效率的征地制度便是努力使各主体利益趋向均衡,而不是偏袒哪一方。益趋向均衡,而不是偏袒哪一方。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问题。在博弈分析中,一定场合中的每个博在博弈分析中,一定场合中的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都策略地、有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都策略地、有目的地行事,并考虑其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目的地行事,并考虑其决策行为对其他人

6、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他的可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他的可能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能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从我国当前来看,征地制度的供给从我国当前来看,征地制度的供给主体是立法、执法和司法部门,需求主主体是立法、执法和司法部门,需求主体则是政府、企业、集体及农户等进行体则是政府、企业、集体及农户等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并有征地行为需求的人们。各种社会活动并有征地行为需求的人们。从法学理论上来看,征地制度的供给者从法学理论上来看,征地制度的供给者是纯粹的利他主义者,事实并非如此,是纯粹的利他主义者,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体制性原

7、因,在征地制度的制订中由于体制性原因,在征地制度的制订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各级政府。2 2 征地主体的行为分析征地主体的行为分析21 征地主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政府政府企业企业集体集体农户农户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或租金土地出让金或租金集体土地集体土地所有权所有权所有权补偿所有权补偿征地参与权征地参与权征地补偿费分征地补偿费分配和农户安置配和农户安置使用权补偿使用权补偿 征地补偿费征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劳动力安置或其他补偿或其他补偿2 22 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博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博弈 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制度制度创新创新现有现有制度制度地

8、方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少征地多征地多征地少征地法律、政策规避 基本假设:基本假设:(1)(1)地方政府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地方政府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2)(2)地方政府征地行为主要指在中央政府控制征地地方政府征地行为主要指在中央政府控制征地政策下规避乃至违反法律滥用征地权;政策下规避乃至违反法律滥用征地权;(3)(3)规避法律行为严重程度与惩罚的严厉程度正相规避法律行为严重程度与惩罚的严厉程度正相关。关。(1 1)给予被征农地所有者的补偿和各项税费;)给予被征农地所有者的补偿和各项税费;(2 2)规避法律或行政处罚成本,包括受到惩罚)规避法律或行政处罚成本,包括受到惩罚所支付成本和规避主体为

9、此占有信息、制定规所支付成本和规避主体为此占有信息、制定规章制度以及执行规避策划等成本;章制度以及执行规避策划等成本;(3 3)其他成本,包括征地谈判成本、信访接待)其他成本,包括征地谈判成本、信访接待成本、社会控制成本、信誉损失等。成本、社会控制成本、信誉损失等。(1 1)财政收益,对于城市土地尤其是商业、住宅)财政收益,对于城市土地尤其是商业、住宅房地产开发用地而言,以较低成本征得土地,在房地产开发用地而言,以较低成本征得土地,在土地出让市场上高价售出,获得巨大利润;土地出让市场上高价售出,获得巨大利润;(2 2)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对于工业及基础设施)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对于工业及基础设

10、施建设用地而言,以低价征用、低价出让来招商引建设用地而言,以低价征用、低价出让来招商引资,获得更多的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政绩的最资,获得更多的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政绩的最大化。大化。横轴表示征地数量横轴表示征地数量Q Q,纵轴表示征地行为,纵轴表示征地行为的收益的收益R R。由于收益和风险是正相关的,纵轴。由于收益和风险是正相关的,纵轴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同时也意味着风险。随着征地数量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取得随着征地数量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取得的收益不断提高,风险也在不断增大的,其规的收益不断提高,风险也在不断增大的,其规避法律、行政处罚的成本不断增加。则在中央避法律、行政处罚的成本不断增加。则

11、在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征地情况下,地方政府有一个征政府严格控制征地情况下,地方政府有一个征地数量的极限,即图中的地数量的极限,即图中的A A点。点。在预期收益大于在预期收益大于R R1 1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征地数量反而下降,其征地行为供给曲线出现回地数量反而下降,其征地行为供给曲线出现回逆的走向,这意味着在规避法律风险和成本极逆的走向,这意味着在规避法律风险和成本极高时,地方政府必然会减少征地。高时,地方政府必然会减少征地。l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征地情况下,地方政府有一个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征地情况下,地方政府有一个征地数量的极限。征地数量的极限。l中央政府有监管需求,可通过加大对地方

12、政府规中央政府有监管需求,可通过加大对地方政府规避法律的征地行为的监督和惩罚力度,减少征地避法律的征地行为的监督和惩罚力度,减少征地行为的投入量行为的投入量。l通过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如实行土地出让基金制度,通过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如实行土地出让基金制度,使地方政府难以从中取得直接利益,抑制其进行征使地方政府难以从中取得直接利益,抑制其进行征地的动力。地的动力。2.2.1.1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行为博弈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行为博弈 假定:征地补偿费为假定:征地补偿费为S S,并在村集体组织,并在村集体组织和农户间分配,村集体组织所得比例和农户间分配,村集体组织所得比例x1x1,农户,农户所得比例为所得比例

13、为1-x1-x1 1。在地方政府多征地策略下,村集体组织有在地方政府多征地策略下,村集体组织有两种策略:珍惜和不珍惜农地。两种策略:珍惜和不珍惜农地。(1 1)如果村集体不珍惜农地,村集体获得)如果村集体不珍惜农地,村集体获得收益为收益为x x1 1*S S。(2 2)如果村集体珍惜农地,他们会同政府)如果村集体珍惜农地,他们会同政府谈判,为村集体争取更多土地收益和维护农民谈判,为村集体争取更多土地收益和维护农民权益,假定其收益增加权益,假定其收益增加SS。但由于和地方政。但由于和地方政府发生利益冲突,造成不利影响,假设其损失府发生利益冲突,造成不利影响,假设其损失为为R R,这样村集体组织总

14、收益为,这样村集体组织总收益为x x1 1*(S+S)-R(S+S)-R。农户也有两种选择:珍惜和不珍惜农地。农户也有两种选择:珍惜和不珍惜农地。(1 1)在村集体组织珍惜农地情况下,无论农民)在村集体组织珍惜农地情况下,无论农民作何选择,其总收益为作何选择,其总收益为(1-x1-x1 1)*(S+S)(S+S)。(2 2)在村集体组织不珍惜农地情况下,如果农)在村集体组织不珍惜农地情况下,如果农民选择珍惜,则农户在征地补偿费中的比例提高,民选择珍惜,则农户在征地补偿费中的比例提高,设为设为1-x21-x2且且x2x1x2x1,同时要承担和村集体组织、地,同时要承担和村集体组织、地方政府发生利

15、益冲突的费用,假设其损失为方政府发生利益冲突的费用,假设其损失为D D,这,这样农民收益为样农民收益为(1-x1-x2 2)*S-D S-D,村集体收益,村集体收益x x2 2*S S。(3 3)在村集体组织不珍惜农地情况下,如果农)在村集体组织不珍惜农地情况下,如果农民选择不珍惜,则其总收益为民选择不珍惜,则其总收益为(1-x1-x1 1)*S S。村集体组织和农户的博弈中,村集体组织处于优势,农户处于不利地位。村集体组织作为农民集体的一个特殊集团,与农户在长远和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也有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包含村集体负责人的个人利益,因此在局部利益上和农户发生矛盾。同时,村集体组织的行为也受

16、到上级政府的约束。因此,就必须严格限定村集体组织在征地过程中的权能,降低侵占或威胁农户利益的可能性,农民集体农民集体抵制征抵制征 地行为地行为为增加征地补为增加征地补偿的讨价还价偿的讨价还价阻挠工程建设阻挠工程建设集体上访集体上访谈判成本谈判成本延迟成本延迟成本信访接待成本信访接待成本短期成本短期成本社会影响社会影响 机会选择机会选择社会就业社会就业治安问题治安问题土地隐形交易土地隐形交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成本成本执法监督成本执法监督成本长期成本长期成本 企业在征地过程中的成本收益的大小取决企业在征地过程中的成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征地补偿费的高低。征地补偿费越低,企业于征地补偿费的高低。征

17、地补偿费越低,企业获得的收益越高。但是以较低水平的征地补偿获得的收益越高。但是以较低水平的征地补偿费取得土地并不一定带来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费取得土地并不一定带来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反而可能造成一定的额外成本。反而可能造成一定的额外成本。l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谈判成本、谈判成本、法律诉讼成本。法律诉讼成本。l延迟成本延迟成本:对工程进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最佳市场时度的影响,最佳市场时机的丧失,银行资金的机的丧失,银行资金的高额利息,物品积压损高额利息,物品积压损失等等失等等 。l社会成本社会成本:土地利用的土地利用的低效率低效率 。基于法经济学的基于法经济学的 征地制度运行成本分析征地制度运行成本分析

18、 黄贤金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近年来我国的征地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着诸多新问近年来我国的征地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情况。着重表现在征地补偿偏低,补偿不到位,题、新情况。着重表现在征地补偿偏低,补偿不到位,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不落实,造成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不落实,造成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农民失地失业,和政府间矛盾不断加深,危及下降,农民失地失业,和政府间矛盾不断加深,危及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的“热点热点”。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符合的。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符合的征地制度,如何制定有利

19、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法律征地制度,如何制定有利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法律法规推动征地制度的改革?法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给法规推动征地制度的改革?法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基于法经济学的原理和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基于法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以通启高速公路征地案例为例,通过实地的村方法,以通启高速公路征地案例为例,通过实地的村庄及农户调查,从征地制度运行成本角度来考察现行庄及农户调查,从征地制度运行成本角度来考察现行征地制度运行的实际成本,从而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运行的实际成本,从而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和创新提供决策参考。和创新提供决策参考。法经济学是用微观经济理论的工具

20、对法法经济学是用微观经济理论的工具对法律制度做出经济解释并对法律规则的后果作出律制度做出经济解释并对法律规则的后果作出预测。在法经济学家看来,预测。在法经济学家看来,“法律所创造的规法律所创造的规则对不同种类的行为产生隐含的费用,因而这则对不同种类的行为产生隐含的费用,因而这些规则的后果可当作对这些隐含费用的反应加些规则的后果可当作对这些隐含费用的反应加以分析。以分析。”在法经济学的研究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法经济学的研究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确立和突出法律的经济分析中的确立和突出法律的经济分析中的“效率效率”标准,标准,即研究在一定社会制度中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即研究在一定社会制度中法律的制定和

21、实施的“效率效率”问题。法律制度效率问题首先应当是问题。法律制度效率问题首先应当是成本与效益比较的经济问题,是资源如何使用成本与效益比较的经济问题,是资源如何使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既取决于法律制度降低成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既取决于法律制度降低成本的程度,也取决于法律制度自行运行成本的本的程度,也取决于法律制度自行运行成本的大小。只有那些自身运行成本最小并且能够最大小。只有那些自身运行成本最小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总成本的法律制度才被认为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总成本的法律制度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有效的。征地制度作为土地法律制度的一支,当前征征地制度作为土地法律制度的一支,当前征地制度安排是否合理,不是主

22、要取决于人们的价地制度安排是否合理,不是主要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而是主要取决于效率判断,即取决于成值判断,而是主要取决于效率判断,即取决于成本和收益(或节省成本)的比较。征地制度涉及本和收益(或节省成本)的比较。征地制度涉及集体土地产权的转移和土地收益的重新分配,不集体土地产权的转移和土地收益的重新分配,不同的征地制度安排给政府和农民集体带来的成本同的征地制度安排给政府和农民集体带来的成本收益是不同的,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征地制度运行收益是不同的,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征地制度运行成本,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最大成本,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最大化,正是本文进行法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也

23、是征化,正是本文进行法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也是征地制度经济功能的体现。地制度经济功能的体现。实证分析:对法律制度的效能做定性的研实证分析:对法律制度的效能做定性的研究和定量的分析,分析预测各种可供选择的法律究和定量的分析,分析预测各种可供选择的法律制度安排的效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法律制度安排的效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法律制度的实际效果与人们对该项法律制度预期的效制度的实际效果与人们对该项法律制度预期的效果是否一致,或是在多大程度是一致的。果是否一致,或是在多大程度是一致的。通过对征地制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用效通过对征地制度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用效益所体现和蕴含的理性价值反衬现行征地制度的

24、益所体现和蕴含的理性价值反衬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又在效益基础上构造新的制度体系。缺陷,又在效益基础上构造新的制度体系。成本效益分析:对征地制度运行成本进行分成本效益分析:对征地制度运行成本进行分析,来考察现行征地制度运行的实际经济效果,析,来考察现行征地制度运行的实际经济效果,从而来判断其制度运行的经济合理性。从而来判断其制度运行的经济合理性。在成本分析中,需要注重运用社会成本理论在成本分析中,需要注重运用社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法律制度选择和创新的各种动因。社会成来解释法律制度选择和创新的各种动因。社会成本理论指出:假设市场交易成本为零,那么只要本理论指出:假设市场交易成本为零,那么只要权利起始界

25、定明确,则资源配置可通过市场交易权利起始界定明确,则资源配置可通过市场交易达到最优。但是零交易成本假设是不存在的,所达到最优。但是零交易成本假设是不存在的,所以法律应该在权利界定上使社会成本最小化,社以法律应该在权利界定上使社会成本最小化,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征地制度的设置也应该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征地制度的设置也应该是这样。是这样。征地制度运行成本是指征地制度运行中产征地制度运行成本是指征地制度运行中产生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各种费用和损失。生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各种费用和损失。直接成本主要是征地制度的理想成本(如直接成本主要是征地制度的理想成本(如征地补偿费)。征地补偿费)。间接成本则是指由于

26、征地行为所引起的额间接成本则是指由于征地行为所引起的额外成本,如维持成本、救济成本、冲突成本和外成本,如维持成本、救济成本、冲突成本和扶贫成本等。扶贫成本等。征 地 制 度征 地 制 度运行成本运行成本理想成本理想成本维持成本维持成本冲突成本冲突成本救济成本救济成本实际支付成本实际支付成本直接外部性成本直接外部性成本谈判成本谈判成本上访成本上访成本法律诉讼成本法律诉讼成本工期延迟成本工期延迟成本潜在损失潜在损失社会控制成本社会控制成本维护社会安定成本维护社会安定成本执法监督成本执法监督成本扶贫成本扶贫成本直接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间接成本 征地直接成本或理想成本具有综合性特征,不征地直接成本或理

27、想成本具有综合性特征,不仅表现为被征地块所要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应该包仅表现为被征地块所要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应该包括由此对周边地块所引起的连带损失成本;括由此对周边地块所引起的连带损失成本;冲突成本、救济成本具有短期性,主要发生在冲突成本、救济成本具有短期性,主要发生在征地期间;征地期间;维持成本具有持续性,不仅在征地期间,就是维持成本具有持续性,不仅在征地期间,就是在征地后期也将可能发生;在征地后期也将可能发生;扶贫成本具有滞后性,可能在征地过程发生数扶贫成本具有滞后性,可能在征地过程发生数年后出现。年后出现。各项成本特性:各项成本特性:将事件演化过程分为事件冲突期、矛盾积聚将事件演化过程分为

28、事件冲突期、矛盾积聚期和社会冲突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各个成本的期和社会冲突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各个成本的曲线及总成本曲线可能表现为:曲线及总成本曲线可能表现为:事件演化过程征地制度运行成本事件冲突期矛盾积聚期社会冲突期总成本扶贫成本维持成本理想成本冲突成本救济成本 综上所述,征地制度运行各个成本随着事综上所述,征地制度运行各个成本随着事件和矛盾的演化各自呈现不同的变化过程。理件和矛盾的演化各自呈现不同的变化过程。理想成本不断增加并在征地结束前达到最大;救想成本不断增加并在征地结束前达到最大;救济成本、冲突成本在事件冲突期转向矛盾积聚济成本、冲突成本在事件冲突期转向矛盾积聚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递

29、减;维持成本呈递增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递减;维持成本呈递增-递减递减-递增的变化趋势;扶贫成本在矛盾积聚期递增的变化趋势;扶贫成本在矛盾积聚期出现并不断增加。征地制度运行总成本是各成出现并不断增加。征地制度运行总成本是各成本的叠加,随着各个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经历本的叠加,随着各个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快速递增了快速递增-急剧下降急剧下降-缓慢递减缓慢递减-不断上升的变不断上升的变化过程。化过程。通启高速公路先锋镇通启高速公路先锋镇段征地工作开始于段征地工作开始于2001年年7月,共征用农用地月,共征用农用地735.1亩,其中耕地亩,其中耕地707.146亩,亩,涉及农户涉及农户1680户,征

30、地补户,征地补偿费总计偿费总计588.08万元。征万元。征地涉及三圩头、唐家埭、地涉及三圩头、唐家埭、苏家逮等七个村,其中三苏家逮等七个村,其中三圩头、唐家埭两村被征土圩头、唐家埭两村被征土地面积较大,涉及范围广,地面积较大,涉及范围广,因此选取这两个村为具体因此选取这两个村为具体调查点。两个样本村基本调查点。两个样本村基本情况见右表。情况见右表。9619261886150征地补偿款总额(元)137.418269.45被征土地面积(亩)5104.14650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元)1353939其中:农用地面积(亩)15481650土地总面积(亩)23062569总人口840970农户家庭总

31、数(户)唐家埭村三圩头村具体调查点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随机选取被征地农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随机选取被征地农户家庭户家庭59户,其中三圩头村户,其中三圩头村24户、唐家埭户、唐家埭35户,调查农户家庭平均人数为户,调查农户家庭平均人数为3.69人。人。调查主要内容:家庭就业结构、受教育水调查主要内容:家庭就业结构、受教育水平;农户拥有土地及经营情况;征地及补偿安平;农户拥有土地及经营情况;征地及补偿安置情况;农户家庭生活情况;农户对征地意愿置情况;农户家庭生活情况;农户对征地意愿等。等。对农户征地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户征地意愿调查结果显示,55.93%的农的农户不愿意土地被征用,主要原因是征

32、地补偿低,未户不愿意土地被征用,主要原因是征地补偿低,未来生活没有保障;来生活没有保障;10.17%的农户对征地无所谓;的农户对征地无所谓;33.90%的农户愿意土地征用,主要因为征地是国的农户愿意土地征用,主要因为征地是国家政策他们不得不服从。家政策他们不得不服从。农户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或对征地补偿不满时,农户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或对征地补偿不满时,采取了上访、围堵政府、阻挠工程建设、拒不搬迁采取了上访、围堵政府、阻挠工程建设、拒不搬迁等行为来维护自身利益。在调查的等行为来维护自身利益。在调查的59户农户中,上户农户中,上访的有访的有25人次,围堵政府的有人次,围堵政府的有10人次,阻挠工程人次,

33、阻挠工程建设的有建设的有49人次,与征地单位谈判人次,与征地单位谈判4次,拒不搬迁次,拒不搬迁的有的有1人次。农户的这些行为将带来较高的救济成人次。农户的这些行为将带来较高的救济成本、冲突成本和维持成本。下面就对这些成本作一本、冲突成本和维持成本。下面就对这些成本作一估算。估算。实际支付成本实际支付成本 通启高速公路征地中,政府支付成本为通启高速公路征地中,政府支付成本为7000元元/亩,亩,农民实际得到的补偿为农民实际得到的补偿为600元元/亩青苗补偿费和每年亩青苗补偿费和每年160元元/亩土地补偿费,远远低于每亩土地年净收益。亩土地补偿费,远远低于每亩土地年净收益。外部性成本(一)外部性成

34、本(一)调查显示,三圩头、唐家埭两村被征土地年产值调查显示,三圩头、唐家埭两村被征土地年产值为为1686元元/亩,农业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为亩,农业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为1184元元/亩,则被征土地年净收益为亩,则被征土地年净收益为502元元/亩,农民每亩,农民每年将损失年将损失342元元/亩的收益,如果折现率按亩的收益,如果折现率按5%计算,农计算,农民总损失为民总损失为6840元元/亩,也就是说政府将本该承担的亩,也就是说政府将本该承担的6840元元/亩的征地成本转嫁给了农民,造成了巨大的外亩的征地成本转嫁给了农民,造成了巨大的外部性成本。部性成本。外部性成本(二)外部性成本(

35、二)高速公路征地带来的外部不经济还表现在:高高速公路征地带来的外部不经济还表现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开挖了一些涵洞,每到雨水季节,速公路建设中,开挖了一些涵洞,每到雨水季节,经常被水淹,给当地农民生活带来不便;道路两侧经常被水淹,给当地农民生活带来不便;道路两侧范围内的土地被分割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公范围内的土地被分割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和尘土堆积,降低了农作路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和尘土堆积,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果再计入这些损失的话,外部物的产量和质量。如果再计入这些损失的话,外部性成本将更大。性成本将更大。综上,通启高速公路征地中,政府支付成本综上,通启

36、高速公路征地中,政府支付成本7000元元/亩,外部性成本大于亩,外部性成本大于6840元元/亩,则征地制亩,则征地制度运行的理想成本为度运行的理想成本为13840元元/亩,也就是说政府应亩,也就是说政府应当支付的征地补偿费为当支付的征地补偿费为13840元元/亩。亩。上访成本上访成本 截至调查日期,先锋镇镇政府就高速公路征地截至调查日期,先锋镇镇政府就高速公路征地接待上访接待上访700人次左右,按每人次半天时间计算,人次左右,按每人次半天时间计算,平均每天耗费成本为一个信访接待人员一天工资平均每天耗费成本为一个信访接待人员一天工资60元,则总的信访接待成本为元,则总的信访接待成本为700*0.

37、5*60=21000元。对农户而言,上访元。对农户而言,上访700人次,所耗成本包括耗人次,所耗成本包括耗工费(工费(25元元/人次)、差旅费(按耗工费人次)、差旅费(按耗工费10%计)、计)、人情费(按耗工费人情费(按耗工费20%计)等总共计)等总共22750元。则总元。则总的上访成本为的上访成本为43750元。元。谈判成本谈判成本 在征地过程中,有在征地过程中,有28户农民不肯搬迁,镇政户农民不肯搬迁,镇政府、村集体进行调解府、村集体进行调解50多次,每次谈判成本(包多次,每次谈判成本(包括路费、调解人员工资、农民耗工费、对策成本括路费、调解人员工资、农民耗工费、对策成本等)按等)按200

38、元计算,总谈判成本为元计算,总谈判成本为10000元。元。综上,实际发生的救济成本为综上,实际发生的救济成本为53750元,以元,以后救济成本会不断减少,如果按后救济成本会不断减少,如果按50%计算,那么计算,那么总的救济成本为总的救济成本为80625元。元。工期延迟成本工期延迟成本 包括人工费、机械设备停置、管理费和其他费用包括人工费、机械设备停置、管理费和其他费用等。人工费按等。人工费按20元元/工日计算,共有工人工日计算,共有工人30人,停工人,停工7天,总的人工费为天,总的人工费为4200元;机械设备停置费按江苏元;机械设备停置费按江苏省补充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规定中一台省补充机械台班费用

39、定额规定中一台3000型拌合楼型拌合楼的折旧费的折旧费6937元和一台轮胎式压路机的折旧费元和一台轮胎式压路机的折旧费149元元计算,则七天总的机械设备停置费为计算,则七天总的机械设备停置费为49602元;管理元;管理费按人工费乘以管理费率费按人工费乘以管理费率85%计算,则管理费为计算,则管理费为3570元;其他费用按以上费用的元;其他费用按以上费用的20%计算,则总的工期延计算,则总的工期延迟损失为迟损失为68846元。对农户而言,阻挠工程建设元。对农户而言,阻挠工程建设3500多人次,所耗成本主要是耗工费多人次,所耗成本主要是耗工费87500元。元。潜在损失潜在损失 我们预测高速公路通车

40、后,农民必然会去我们预测高速公路通车后,农民必然会去围堵公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由此带来围堵公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由此带来的潜在损失是巨大的,包括浪费在堵车上时间的潜在损失是巨大的,包括浪费在堵车上时间所造成的效益损失、燃料消耗损失、空气和噪所造成的效益损失、燃料消耗损失、空气和噪音污染等等,估计总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元。音污染等等,估计总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元。综上,总冲突成本将大于综上,总冲突成本将大于1156346元。元。控制成本控制成本 征地期间,因农民闹事、阻挠高速公路施工、征地期间,因农民闹事、阻挠高速公路施工、围堵镇政府等出动公安人员围堵镇政府等出动公安人员200多人次,按每个

41、多人次,按每个公安人员一天工资公安人员一天工资100元计算(含用车、补贴及元计算(含用车、补贴及因此造成的对于正常工作或其他事件的影响等),因此造成的对于正常工作或其他事件的影响等),控制成本为控制成本为20000元,如果加上日后潜在的控制元,如果加上日后潜在的控制成本(按成本(按50%计),则总控制成本为计),则总控制成本为30000元。元。维护社会稳定成本维护社会稳定成本 对社会而言,农户行为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对社会而言,农户行为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将给社会带来就业和治安方面的和社会的稳定,将给社会带来就业和治安方面的巨大压力,其损失是难以估计的。据统计,地方巨大压力,其损失是

42、难以估计的。据统计,地方政府每年用于维持社会稳定成本大约为政府每年用于维持社会稳定成本大约为500万元,万元,如果此次征地引起的成本支出占如果此次征地引起的成本支出占5的话,那么维的话,那么维持社会稳定成本为持社会稳定成本为25000元元/年,如果按照年,如果按照1%的速的速度递增的话,度递增的话,40年后总的维持社会稳定成本将达年后总的维持社会稳定成本将达到到25000*(1-1.0140)/(1-1.01),即),即1222159元。元。综上,总维持成本为综上,总维持成本为1252159元。元。高速公路征地中,大约有高速公路征地中,大约有1200个农户完个农户完全失去土地,政府却没有给予妥

43、善安置,如果全失去土地,政府却没有给予妥善安置,如果将来将来20%的农户陷入贫困,政府又将承担巨大的农户陷入贫困,政府又将承担巨大的扶贫成本。根据财政部农业司扶贫课题小组的扶贫成本。根据财政部农业司扶贫课题小组的测算,的测算,2001年年-2002年扶贫一个农民的资金年扶贫一个农民的资金投入为投入为15321元,按照这个标准,则总的扶贫元,按照这个标准,则总的扶贫成本为成本为3677040元。元。综上所述,通启高速公路征地中直接成综上所述,通启高速公路征地中直接成本(理想成本)为本(理想成本)为13840元元/亩,其中政府实亩,其中政府实际支付成本为际支付成本为7000元元/亩,外在性成本为亩

44、,外在性成本为6840元元/亩,而间接成本为亩,而间接成本为6166170元,即被元,即被征土地所承载的间接成本为征土地所承载的间接成本为8389元元/亩。可亩。可见间接成本是政府实际支付成本的见间接成本是政府实际支付成本的1.2倍,如倍,如果能将这些费用节省下来,作为征地补偿费果能将这些费用节省下来,作为征地补偿费发给农民,将大大提高了征地效率。发给农民,将大大提高了征地效率。(1)征地补偿费偏低,尤其是高速公路征地的补)征地补偿费偏低,尤其是高速公路征地的补偿标准明显低于法定标准。偿标准明显低于法定标准。(2)征地补偿费支付不到位,制度缺乏透明度。征地补偿费支付不到位,制度缺乏透明度。(3

45、)征地救济制度不健全。征地救济制度不健全。(4)对于征地可能引起的外部性成本、间接成本)对于征地可能引起的外部性成本、间接成本考虑不足。考虑不足。征地中制度运行外部性成本和间接成本征地中制度运行外部性成本和间接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高昂的主要原因:(1)从全成本角度,建立征地补偿安置新机制。)从全成本角度,建立征地补偿安置新机制。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的确定应该以间接成本最小化、征地补偿安置标准的确定应该以间接成本最小化、外在成本内在化为原则,按被征土地所承载的实际外在成本内在化为原则,按被征土地所承载的实际社会成本来确定。这些成本包括对被征土地本身的社会成本来确定。这些成本包括对被征土地本身的补偿、

46、对被征农民生活安置补偿和其他连带损失补补偿、对被征农民生活安置补偿和其他连带损失补偿等方面的费用。同时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进行偿等方面的费用。同时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进行调查测算,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安置的最低调查测算,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安置的最低保障价保障价,尽量保证被征地方福利不降低。尽量保证被征地方福利不降低。(2)在高速公路等征地上,多采取征用土地)在高速公路等征地上,多采取征用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其所有权仍归集体。国家按使用使用权的方式,其所有权仍归集体。国家按使用权征用付给农民补偿金,比起所有权征收,肯定权征用付给农民补偿金,比起所有权征收,肯定要少一些,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

47、财政压力。而农要少一些,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而农民的利益也不会受损,因为农民集体可以以土地民的利益也不会受损,因为农民集体可以以土地所有权参与高速公路运营收益分红。所有权参与高速公路运营收益分红。(3)改进征地程序,增加征地实施的跟踪检查)改进征地程序,增加征地实施的跟踪检查环节。主要对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管理进行跟踪环节。主要对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管理进行跟踪检查,包括补偿安置费用是否及时足额到位、被检查,包括补偿安置费用是否及时足额到位、被安置人员是否得到妥善安置等,以及及时发现征安置人员是否得到妥善安置等,以及及时发现征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消除问题的隐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予

48、以纠正,消除问题的隐患。患。(4)改革现行由政府来裁决征地纠纷的作法,)改革现行由政府来裁决征地纠纷的作法,由专业的仲裁机构来裁决征地纠纷。同时建立与由专业的仲裁机构来裁决征地纠纷。同时建立与完善我国征地司法救济制度,以解决现行法规不完善我国征地司法救济制度,以解决现行法规不予解决的争议与不平衡,减少农民上访等行为带予解决的争议与不平衡,减少农民上访等行为带来额外成本,避免引发不稳定问题。来额外成本,避免引发不稳定问题。l全面评价征地制度运行的成本,以成本全面评价征地制度运行的成本,以成本最小化为导向,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最小化为导向,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l以需定供,改善征地制度供给服务,确以需定供

49、,改善征地制度供给服务,确保征地制度供求的均衡保征地制度供求的均衡 l协调不同征地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协调不同征地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以提高征地效率和维护农民权益为目标,提高征地效率和维护农民权益为目标,探索探索“利益共赢利益共赢”的征地制度体系的征地制度体系失地农户维权行为的失地农户维权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法经济学分析以江苏铁本事件征地案件为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373060;7037302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JY034)和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征地移民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项目联合资助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刘杨指导老师:黄贤金教授l本次调查选取本次调查选取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长常州市

50、新北区春江镇长江村江村为调查点为调查点.l以失地农户家庭为单位以失地农户家庭为单位,调查时间范调查时间范围为最近一次土地征用至围为最近一次土地征用至2005年年1月。月。l主要内容涉及主要内容涉及:家庭就业结构、受教家庭就业结构、受教育水平,现有土地的类型及其比例,育水平,现有土地的类型及其比例,土地征用情况,征地拆迁前后农业土地征用情况,征地拆迁前后农业生产类型及产量、产值,征地前后生产类型及产量、产值,征地前后农业经营成本,征地前后收入状况,农业经营成本,征地前后收入状况,征地前后支出状况征地前后支出状况等。等。l问卷调查问卷调查49户,有效问卷户,有效问卷46份份l78.26%的失地农户

51、不愿意土地被征用的失地农户不愿意土地被征用l60.87%表示补偿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表示补偿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l28.26%的失地农户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的失地农户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维权行为维权行为 数据分析l法经济学的分析法经济学的分析l从农户角度分析从农户角度分析l建立建立Logistic模型量化分析模型量化分析继续l法经济学是一种以法经济学是一种以“个人理性个人理性”及及“资源稀缺资源稀缺性性”为认识论基础、以人、制度为分析对象,为认识论基础、以人、制度为分析对象,以实现经济意义上的以实现经济意义上的“效率效率”和和“均衡均衡”为核为核心衡量标准目标,以心衡量标准目标,以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

52、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博弈分析及供求分析博弈分析及供求分析为分析手段,以经验性的为分析手段,以经验性的定量研究等为其基本分析工具的方法。利用法定量研究等为其基本分析工具的方法。利用法经济学对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中失地农户维权经济学对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中失地农户维权行为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揭示失地农户维权行行为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揭示失地农户维权行为产生的内在机理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为产生的内在机理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将为政府科学对待失地农户维权行为,以及科将为政府科学对待失地农户维权行为,以及科学处理失地农户维权事件提供决策参考。学处理失地农户维权事件提供决策参考。返回l局限于从我国现行征

53、地制度的缺陷、局限于从我国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政府征地行为以及对城市拆迁户或政府征地行为以及对城市拆迁户或失地农户的经济补偿标准等角度失地农户的经济补偿标准等角度.l缺少从重点关注城市拆迁户或失地缺少从重点关注城市拆迁户或失地农户的行为角度对城市拆迁和农村农户的行为角度对城市拆迁和农村征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征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返回)exp(1)exp()(11kkikikkkiXXYprobikkkiiXYprobYprob1)(1)(ln模型具体形式为:其等价形式是:其中:prob(Yi)表示失地农户发生维权行为的概率函数,Xki表示失地农户特征变量,为常数项,k为参数向量。返回l参照北京市

54、社会发展七大领域发展指数指参照北京市社会发展七大领域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标体系,中国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农农村土地运行机制指标体系村土地运行机制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征地制度和相关政策、政府行为和社会保障。而征地制度和相关政策包涵拆迁征地补偿标准和征地救济,政府行为又涉及征地工作透明度、失地农户参与度、征地款拖欠挪用程度和补偿分配合理程度,社会保障包括农村保险覆盖率和转移劳动力保险覆盖率。主要有失地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失地农户家庭消费情况、农业生产情况、失地农户家庭教育水平、失地农户家庭结构、失地农户维权行为的经济因素和失地农户个人意愿。这些因素各自又包括一些具体的详细

55、的指标 变量名变量名变量说明变量说明变量取值与公式变量取值与公式变量类型变量类型PRPR征地救济征地救济有为有为1,无为,无为0虚拟变量虚拟变量PCPC补偿标准补偿标准无法数字化无法数字化GFGF补偿分配合理程度补偿分配合理程度合理为合理为1,不合理为,不合理为0虚拟变量虚拟变量GTGT征地工作透明度征地工作透明度透明为透明为1,不透明为,不透明为0虚拟变量虚拟变量GJGJ失地农户参与程度失地农户参与程度有参与为有参与为1,无参与为,无参与为0虚拟变量虚拟变量GNGN拖欠、挪用程度拖欠、挪用程度无拖欠、挪用为无拖欠、挪用为1,有拖欠、挪用为,有拖欠、挪用为0虚拟变量虚拟变量RFRF转移劳力保险

56、覆盖转移劳力保险覆盖无法数字化无法数字化RRRR农村保险覆盖率农村保险覆盖率家庭参与社会保险人数家庭参与社会保险人数/家庭总人数家庭总人数100%100%连续变量连续变量IPIP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总人数家庭总人数连续变量连续变量IGIG家庭收入结构家庭收入结构家庭非农业收入家庭非农业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收入100%100%连续变量连续变量OPOP人均消费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家庭总消费家庭总消费/家庭总人数家庭总人数连续变量连续变量OGOG家庭恩格尔系数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比重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比重连续变量连续变量ARAR人均农用地面积人均农用地面积农用地总

57、面积农用地总面积/家庭总人数家庭总人数连续变量连续变量AIAI亩均纯收入亩均纯收入征用前农业纯收入征用前农业纯收入/农用地面积农用地面积连续变量连续变量YZYZ征地意愿征地意愿愿意为愿意为1,不愿意为,不愿意为0虚拟变量虚拟变量YBYB征地补偿看法征地补偿看法满意为满意为1,接受为,接受为0虚拟变量虚拟变量YLYL土地价值观土地价值观视为未来保障为视为未来保障为0,否则为,否则为1虚拟虚拟变量变量CHCH最高文化水平最高文化水平0=0=文盲,文盲,1=1=小学,小学,2=2=初中,初中,3=3=高中,高中,4=4=大学大学虚拟变量虚拟变量CPCP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所有成员接受教育

58、总年限家庭所有成员接受教育总年限/家庭总人数家庭总人数虚拟变量虚拟变量HAHA家庭平均年龄家庭平均年龄家庭成员年龄总和家庭成员年龄总和/家庭总人数家庭总人数连续变量连续变量HLHL劳动力比重劳动力比重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连续变量连续变量HJHJ非农就业率非农就业率非农业劳动力非农业劳动力/家庭总劳动力家庭总劳动力100%100%连续变量连续变量HPHP家庭政治结构家庭政治结构有干部为有干部为1 1,无干部为,无干部为0 0虚拟变量虚拟变量EBEB维权成本维权成本维权成本维权成本连续变量连续变量ESES征地损失补偿比征地损失补偿比征地总损失征地总损失/征地总补偿征地总补偿

59、100%100%连续变量连续变量变量变量名名变量说明变量说明与公因子相似度与公因子相似度变量类型变量类型CPCP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公因子与公因子1 1相关程度相关程度0.8540.854虚拟变量虚拟变量IPIP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与公因子与公因子2 2相关程度相关程度0.9810.981连续变量连续变量OGOG家庭恩格尔系数家庭恩格尔系数与公因子与公因子3 3相关程度相关程度0.7260.726连续变量连续变量HJHJ非农就业率非农就业率与公因子与公因子4 4相关程度相关程度0.6950.695连续变量连续变量YLYL失地农户土地价值观失地农户土地价值观与公因子与公因子5 5相

60、关程度相关程度0.9560.956虚拟虚拟变量变量ESES征地损失补偿比征地损失补偿比与公因子与公因子6 6相关程度相关程度0.9080.908连续变量连续变量HPHP家庭政治结构家庭政治结构与公因子与公因子7 7相关程度相关程度0.9150.915虚拟变量虚拟变量解释变量解释变量系系数数Wald 检检验验值值Wald 检验的检验的显著性概显著性概率率比比数数比比征地损失征地损失补偿比补偿比(ES)3.8636.7380.00947.621非农就业非农就业率率(HJ)-1.7526.7040.0100.173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水平水平(IP)-0.0056.0180.0140.995l1)失地农

61、户非农就业率非农就业率失地农户非农就业率非农就业率每高出每高出1%,失地农户发生维权行,失地农户发生维权行为的概率将是原来的为的概率将是原来的17.3%。非农非农就业使得农户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就业使得农户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可以从非农生产中获取更多收益,可以从非农生产中获取更多收益,这对于拆迁征地农户放弃土地有促这对于拆迁征地农户放弃土地有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到其维权的决策进作用,进而影响到其维权的决策行为。行为。l本案的调查区域由于非农就业率较本案的调查区域由于非农就业率较高,完全从事非农生产的失地农户高,完全从事非农生产的失地农户占占25%以上,因此,高非农就业率以上,因此,高非农就业率使得维权

62、概率下降明显。部分在外使得维权概率下降明显。部分在外从事非农生产的失地农户甚至希望从事非农生产的失地农户甚至希望土地被征用,方便自己彻底摆脱土土地被征用,方便自己彻底摆脱土地束缚,从事非农产业获取更高利地束缚,从事非农产业获取更高利润。润。l2)模型显示,失地农户家庭人均收模型显示,失地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越高,越不会发生维权行为。人入越高,越不会发生维权行为。人均收入每增加均收入每增加15.1元,失地农户家元,失地农户家庭发生维权行为的概率将是原来的庭发生维权行为的概率将是原来的99.5%,下降了,下降了0.5%。按此计算。按此计算人人均收入增加均收入增加2083.5元维权可能性将元维权可能性将

63、下降到原来的下降到原来的50%以下以下。因此当发。因此当发生维权行为时政府采取适度经济补生维权行为时政府采取适度经济补偿对策往往可以最有效的缓解维权偿对策往往可以最有效的缓解维权继续发生的可能性。继续发生的可能性。l3)农村土地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具有农村土地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具有三项基本的社会功能:三项基本的社会功能:经济收益、就经济收益、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业岗位和社会保障从模型估计结果来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对于重视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失看,对于重视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失地农户发生维权行为概率是其他失地地农户发生维权行为概率是其他失地农户的农户的3.08倍。这说明失地农户将土倍。这说明失地农户将土

64、地作为未来生活保障的意愿越强,越地作为未来生活保障的意愿越强,越容易发生维权行为。这与中国社会保容易发生维权行为。这与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有一定的联系,农户由障覆盖率较低有一定的联系,农户由于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因此对未来于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因此对未来风险的承受能力很差风险的承受能力很差 l4)损失补偿比每增加损失补偿比每增加1%,维权失,维权失地农户发生维权行为概率将提高地农户发生维权行为概率将提高47倍。征地带来的损失除了眼前倍。征地带来的损失除了眼前的经济损失,还有未来长远的生活的经济损失,还有未来长远的生活保障的损失。但由于未来的不可预保障的损失。但由于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因此征地补

65、偿额度与眼前的知性,因此征地补偿额度与眼前的经济损失比成为失地农户判断自己经济损失比成为失地农户判断自己利益是否受到侵害的标准。利益是否受到侵害的标准。l5)恩格尔系数高恩格尔系数高1%的失地农户发生维权行的失地农户发生维权行为概率将是其他失地农户的为概率将是其他失地农户的11倍。可见生倍。可见生活水平的低下会强烈影响失地农户的维权活水平的低下会强烈影响失地农户的维权行为。当失地农户难以保障自身生活的时行为。当失地农户难以保障自身生活的时候,维权成为了必然,这些生活水平低下候,维权成为了必然,这些生活水平低下的家庭,由于自身拥有的土地和房屋价值的家庭,由于自身拥有的土地和房屋价值不高,所以即使

66、给予高出他们自身拥有财不高,所以即使给予高出他们自身拥有财产的补偿,他们也不会愿意,因为他们要产的补偿,他们也不会愿意,因为他们要再寻找其他居住地会花费更多,如果政府再寻找其他居住地会花费更多,如果政府强行要征用,他们就会流离失所,引起强行要征用,他们就会流离失所,引起征征地致贫地致贫,所以这些家庭将拼死抗争。,所以这些家庭将拼死抗争。l失地农户平均受教育年限失地农户平均受教育年限(CP)和家庭政治和家庭政治结构结构(HP)对农户是否发生维权行为的影响对农户是否发生维权行为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主动上访和被动拖延的失地不是很明显。主动上访和被动拖延的失地农户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农户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年,而采取围年,而采取围堵政府、阻挠工程建设的失地农户平均受堵政府、阻挠工程建设的失地农户平均受教育年限为教育年限为7.4年,这说明平均文化水平较年,这说明平均文化水平较高的失地农户家庭在拆迁征地补偿不满意高的失地农户家庭在拆迁征地补偿不满意时,往往采取比较理性的措施,党员、干时,往往采取比较理性的措施,党员、干部及受过较多教育的人,可能往往是对中部及受过较多教育的人,可能往往是对中央的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