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2516928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思想品德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思想品德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思想品德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考思想品德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思想品德解题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首先,注意审题。 一是审要求(题目的要求)。二是审材料,选择题多数以时事作为背景材料,一定要审清材料的意思,明确考察意图。三是审问题,选择题常见的问法有:原因、结果、目的、标志、基础、本质、最、决定、内容包括、这说明等,对原因题不能答结果,对本质题不能答现象,对“最”类题要看是否“最”,对“这说明”类题要弄清楚“这”指代的是什么。 其次,认真分析供选答案。一是要回归教材内容,分析选项,把握选项的全部内涵;分析问题和选项之间的关系。 二是要总结不选的情况,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法,排除法有直接排除和逆向思维排除两种方式。(1)选项本身错误:关键字词错误、关系

2、颠倒、半句正确半句错误等;注意包含只,只有,已,已经,完全,彻底,一定,唯一,根本,都,最,消除,根除等的选项,一般情况下这些选项都有错误。(2)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义、二、情境题, 情境题是安徽中考的传统题型,一般来说有两种命题思路: 一是情境判断并说明理由(判断对错+理由):第一步判断对错,第二步说明理由:这个人的做法错在何处,他应该怎么做。他的做法体现了什么品质或体现了什么教材中的原理。 二是情景选择(你的做法+理由):第一步给你设定一个特定的情境,问你在此情境中的正确做法。第二步回答你做法的理由,最好用教材中的原理,要言简意赅,切忌啰嗦。 具体类别的处理方法1某种权利遭到侵害:-做

3、法:写出依法维权的具体做法(不要出现“依法维权”)-理由: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权(的权利)(或公民的合法权益(最好点名权)不受非法侵害)。我的做法是有维权意识的表现。 2遭遇到违法犯罪行为: -做法:写下正确合理具体可行的斗争方法。 -理由: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我们应该勇于并且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在人际交往中遭遇的问题: -做法:写下体现正确合理且符合题意的做法即可。 -理由:关于交往中的优良品质、正确方法的有关核心句子,或这种做法体现了品德。 4面对不良诱惑或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 -做法:劝阻、拒绝、制止、反映情况、举报。 -理由: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

4、质,做人应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这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或这一不良诱惑的危害)。 5面对资源、环境问题: -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理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三、漫画题 漫画题是一种新颖题型,解答时应注意事项:第一,全面观察漫画。它包括四个方面:(1)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2)观察画面形成的特定背景。(3)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理解。(4)观察画中的标题。只要全面观察漫画才能准确领会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第二,重视对漫画标题的分析。有的漫画仅从画面是难以确定它要揭示的问题。这时就要重视标题的分析。标题是漫画的灵魂,它往往反映出漫画的主题

5、思想。第三,联系教材知识,寻找解题依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命题者的意图。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教材中学过的基本知识,因此,要注意联系教材知识,而且思维的角度尽可能多样化,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答的依据。解题思路:第一,漫画类选择题。要根据题干的规定性,结合漫画寓意,对题肢逐个分析,然后决定取舍。单选题,只能够选出一个与漫画寓意最符合的选项;不定项选择题,凡符合漫画寓意都要选,排除法是解答此类题的比较好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错误题肢要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与漫画寓意无关的题肢要排除;观点本身模凌两可的也要排除。第二,做主观性漫画题。除了要准确诊断出漫画的寓意外,更重要的是要能

6、够运用教材的知识对漫画所揭示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析(剖析漫画)、二联(联系教材)、三解(解答问题)是做好主观性试题的三大步。值得注意的是:做好收敛性试题,要根据题目的相关限制性条件组织答案;做扩展性试题,则要学会运用发散思维答题,即多层次、多角度的组织答案。此外,组织答案逻辑层次要清晰明了,使用规范的语言。漫画材料答题方法:(1)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漫画,抓住漫画中的语言文字,弄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问题。(2)这个问题与“哪册教材、哪些内容”有联系。用与问题有联系的课本知识,按“是什么(或说明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分析漫画。四、简答题 问题答案只需答出要点既可,不用展开论述,但要全面(

7、对题目分值较多,答案要点少,可按分值适当拓展)简答题答题易出现的问题:观点错、漏、乱;词不达意;繁琐累赘; 答题的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抓住知识点、关键字) 第一步:“是什么”(什么是,含义,内容) 第二步:“为什么”(意义,作用,重要性,原因,地位)答案一般在指南中,答题紧扣材料中心,语言简练,要点俱到,点到为止问什么答什么,不必画蛇添足。 第三步:“怎么做”(启发、启示、警示,建议,倡议,注意审清是青少年还是国家角度)在整理答案时,做到要点分明,表述时,切忌含糊其词和口语化,注意运用所学知识。五、分析说明题、问答题、实践探究题 第一步,审材料。了解材料讲述的是什么事

8、情,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弄清问题的限定条件及指向,把握答题的范围、所运用的知识,最终达到把材料和问题结合起来弄清问题的中心要求的目的。 第三步,答题。围绕问题要求,结合课本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角度分析。1 说明、反映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先回答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2 启示类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谈谈你的体会”,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9、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是: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方面行为中认识其危害并应吸取的教训,其语言表述多为“应该”,有部分题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或摒弃坏的(针对材料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怎么做?)。3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感想、体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问题的认识(理解)”,或“谈谈为什么要怎样”等,重点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这类题目解答对策是: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

10、的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联系教材,思维要发散,角度要多样。 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思路具体怎么展开,应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不宜生搬硬套)。 是什么现象+本质(材料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原因+意义;怎样做分清角度;国家、社会、公民、经济活动参与者、青少年(要点的组织按分值而定)4谈作用、影响、意义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基本思路:“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

11、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以及从现实意义角度考虑。这类题目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5举例或举措 基本思路:两者侧重点略有不同。 (1)列举实例:应具体、有效、符合实际;忌空洞、泛泛而谈。 (2)谈举措:侧重于国家、政府、社会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措施做法。6 评析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某某进行简要评析”。解答对策是:先进行正与误或

12、好与坏的总体评价,然后,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依据。最后青少年表态怎么做。7 打算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作为中学生面对某问题应怎么办(怎样做)”或“你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应对某问题”。(从青少年“怎么做”的角度答题,答题要紧扣主题)8 建议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某问题请提出几点建议”或“对某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办”等。解答对策是:在阅读材料发现问题后,找出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再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该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应注意建议的角度(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制、环保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一般从国家、社会、政府“怎么做”的角度。六、图表类试题 题型特点 图表式分析说明题

13、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图饼”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你谈谈出现表格所反映现象、问题的原因。(3)为解决问题提建议。或根据材料设定其它问题。解题技巧表格式分析说明题对同学们的“提取有效信息”“审题、读题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设问回答得好坏往往取决于审题、读题的准确。要按照带着问题读材料的思路进行。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读材料的目的性。审设问 1全面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图表题的设问一般由23个小问组成。我们要养成先通读设问的好

14、习惯,从总体上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答案错位。 2具体分析设问要求。对每一问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等,根据设问组织答案。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及本质问题。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间有何联系。一般来说事物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其中又以两种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

15、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样办。要根据题目要求,特别要从所给材料或图表提供的信息角度进行分析,切忌漫天撒网。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课本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审图表 1读图表的标题(表格名称)。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对表格内容要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从比较中找思路、观点,特别要注意内容的内在联系,从现象到本质、从材料到观点。审读图表类分析说明题的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了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用来说明两者的差距。所有的图表题都有对比,都是想通过对比来说明一件事、一些道理和观点。图表材料中有些年份有特殊意义,要准确理解。如:1978年以来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某些特定年份所隐含的知识对正确理解图表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达,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规范性要做到“五化”:书写工整化;审题准确化;表述书面化;角度多元化;内容序号化4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