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机械效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5152755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设计(机械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机械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机械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机械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机械效率)(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 科物理年 级初二教学形式新课教学教 师郭基富单 位重庆永川五中课题名称机械效率(第1课时)学情分析通过一年以来的学习,同学们储备了一定量的物理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和具有一定的实验、实践方法和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当主意少数同学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少一些高难度的理论分析和复杂的多步骤计算,尽量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和形象化,让学生通过生活来理解知识,同时利用知识来解释、指导生产、生活。 2、适当的梯度和坡度,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同学,让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学习和思考,有收获。 3、让学习走向生活,给

2、学生预留一定的不同难度的课后实践探究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升知识和能力的高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2、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方法; 4、通过实验与讨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2.能力目标: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归纳规律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三功”问题:体验与思考:1、完成课本p201图10-33实验后,并填表:实验序号拉力F(N)移动距离s(cm)做功W(J)ab2、哪个实验做的功

3、稍大一些?有没有可能a做的功大于b做的功?3、分析两次做的功为什么不同?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4、看课本P201,说出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总功(W总): 额外功(W额): 有用功(W有): 练习1: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把水打上来,对 做的功是有用功,对 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一些水,则这时候你对 ( )做的功是有用功,对 做的功是额外功练习2:某同学在用自己组装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对 做的功是有用功, 是额外功, 对 做的功是总功(二)机械效率1.定义: 2、计算公式: 说明:(可由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发言汇总得出)(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

4、的比值,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2)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3)机械效率是机器性能好坏的标志之一,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性能越好3、推导公式:W总= W有=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学生根据公式分析,小组讨论发言)(1)有用功一定时 如:(2)额外功一定时 如:5、自学例题,组内互相讲解。板书设计一、基本概念总功(W总)额外功(W额)有用功(W有)二、机械效率1.定义 2、计算公式 (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2)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3)机械效率是机器性能好坏的标志之一,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性能越好3、推导公式:W总 W有 4、提高

5、机械效率的方法(1)有用功一定时(2)额外功一定时作业或预习1. 某人把重100N的砂子提到6m高的楼上,桶重20N,人体重480N:(1)人直接提着砂桶上楼,需要做的有用功是J,额外功是J,总功是J机械效率是。(2)若人站在楼上,用重10N的动滑轮把上述砂桶提上楼,需要做的有用功是J,额外功是J,总功是J,机械效率是。(3)若将(2)中的砂桶改用为重5N的口袋装砂子,则提砂子的过程中,需要做的有用功是J,额外功是J,总功是J,机械效率是。2.用一个动滑轮将重500N的重物匀速提高0.5m,在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是300N,则W总J,W有用J,机械效率。3.把一个重2000N的物体沿长4m、高

6、1m的斜面匀速从它的底端推到顶端,所用的推力是600N。那么动力做的功是J,它是功。如果直接将物体升高1m,需要做功J,这是功,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4.用动力臂是阻力臂3倍的杠杆,将重600N的物体抬高4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50N,手下降的高度是cm,人做的功是J,机械效率是。自我评价1、教师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巧妙和高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知识的灌输者,甚至教师要学会装“不懂”让学生教老师,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2、实验、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首先由生活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然后上升到高层次的理论分析,最后又回归到生产生活中。切实的体现物理科技知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3、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教师能够切实的掌握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把握程度,能够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及内容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