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机产品图纸校审ABC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5142323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电机产品图纸校审AB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电机产品图纸校审AB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电机产品图纸校审AB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微电机产品图纸校审AB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电机产品图纸校审AB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微电机产品图纸校审ABC仵均科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77)摘要:以永磁直流电机为例,介绍了微电机产品图纸校审的责任和内容,对其它类型微电机产品图纸的设计和校审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微电机;图纸;校审中图分类号:TM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48(2001)06-0013-181、 概述微电机产品的设计者,一般又是校对、校核、审查的对象,同时设计者又要校审其它设计者的产品图纸。因此,微电机产品的设计者,应当明确产品图纸校审的责任和内容,以便减少技术差错,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所设计的产品,既能满足合同技术指标,又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进行生产。本文以自己多年

2、从事微电机产品图纸审查的经验介绍微电机产品图纸校审的责任和内容。2、 编、校、审人员的基本责任2.1编制(设计)编制(设计)者要保证自己编制(设计)的产品图纸具有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及通用性,对于项目任务书(或技术协议书、合同书)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及要求,编制(设计)者应无条件执行。若要更改则应写出审请报告,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后方可改动,一般应征得用户的书面同意。2.2校对校对者要对产品图纸逐张、逐项进行校对,对每个细节直至有无错别字均应校对核实,找出差错及遗漏。应对校对过的图纸的正确性负责,凡经校对的图纸,数据应当是正确的,内容应当是完整的,对项目任务书(或技术协议书、合同书)的贯彻执行

3、是未打折扣并理解正确的,与方案论证报告书结论、电磁方案计算结果是一致的。2.3校核校核者应对校核过的产品图纸的正确性、合理性负责。凡经校核的产品图纸,在达到项目任务书(或技术协议书、合同书)目标前提下,设计方案应当是合理的,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并符合相当标准的要求。校核者应注意协调同类产品之间产品图纸的一致性,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校核者应协调校对编制(设计)间的分歧意见,并尽可能在校核一级解决。2.4审查审查者应对所审查产品图纸的完整性、可行性负责,协调同类产品之间产品图纸的一致性,协调并裁决校核、校对与编制(设计)间仍有分歧的意见。3、 产品图纸校审的内容设计的产品图纸,应尽可能使设计基准

4、、加工基准、测量基准三者统一起来。尺寸公差有配合要求时选57级,无配合要求时可取811级;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1取79级。图面布置格式、图样画法等应分别符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中心孔、退刀槽、滚花尺寸、紧固件通孔与沉头座尺寸等结构要素,可参阅文献2P217254确定。铣刀的直径或厚度、钻头、滚刀的直径、较刀的长度等刀具的参数,可参阅文献3。对于有“三防”(湿热、霉菌、盐雾)要求的产品可参阅文献4选择各种材料及表面处理工艺。下面以永磁直流电动机为例,按审图先后顺序,按零部件装配关系分别加以说明,对注意事项及其它电机所具有的特殊要求,则在每件零部件下以注的形式另行说明。3

5、.1总装配3.1.1技术要求(1) 本产品未注公差尺寸按GB/T1804-19925的m级精度制造,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之L级精度制造,自由角度按JB7-59的2级精度制造。(2) 电机预装后表面喷涂铁红环氧酯底漆H06-19 ZBG51095-87,然后喷漆灰色氨基烘干磁漆A04-9 ZBG51043-87。(3) 轴承用航空汽油RH75 GB1787-88清洗干净后,加入适量润滑酯特221号SH0459-1992(1998)。(4) 电刷压力范围从XXXXXX N;电刷磨合面积应不小于75%。(5) 名牌用胶粘剂FN-303 WJ1419-84粘牢,从轴伸端视之为名牌的

6、正方向。(6) 用项XX调整电机轴向的间隙为0.050.20mm(7) 当电机引出线红接电源正极、蓝接电源负极时,从轴伸端视之为X时针方向旋转。(8) 空载时在额定转速(或空载转速)下,调整电机对称度,使正反转速之差对额定转速(或空载转速)之比不超过1%。(9) 安装调试完毕后用红醇酸磁漆C04-2 ZBG51035-87点封顶XX端部。 对有刷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则应规定最大静摩擦力矩应不大于XXXm.Nm。 对直流测速发电机,则应规定空载时在额定转速(或最高工作转速)下调整电机对称度,使正反转输出电压绝对值相差与两者平均值之比不大于0.5%。 对使用铝镍钴磁钢并采用内充磁方式时,应规定装

7、配前不得将短路环取出,须一边推入电枢,一边取出短路环。 必要时对有些直流电动机,还应规定空载电流、空载转速、空载起动电压等。3.1.2明细表(1) 明细栏各项序号、名称与图面上的序号、使用位置是否协调一致。(2) 每一项的名称、代号(图号)、规格、标准号的选择是否正确。(3) 标准件的选型、选材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考虑“三防”(湿热、霉菌、盐雾)等特殊环境要求。对其它部件,一般亦应按此明细栏审查内容审查。3.1.3图面(1) 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是否表在清楚,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有无无法实施装配的缺陷。(2) 图号是否正确,并与图样目录一致。(3) 比例栏的比例尺是否正确,并符合GB

8、/T14690-93的规定。(4) 使用栏的电机型号是否正确。3.2定子定子以径向磁路为例,一般由已充磁的磁钢借助定位工装粘于机壳内圆上。3.2.1技术要求(1) 按专业工艺守则把磁钢用胶粘剂DG-3S粘牢,注意N、S极要相间均布。(2) 磁钢表面及机壳内圆表面涂覆铁红环氧酯底漆H06-19 ZGB51095-87,涂层厚度0.010.03mm(对已镀锌的钕铁硼磁钢则不必涂覆)。2.2明细表(1) 明细栏各项序号、名称与图面上的序号、使用位置及数量是否协调一致。(2) 每一项的名称、代号(图号)、规格、标准号的选择是否合适,标注格式是否正确。2.3图面(1) 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是否表达清楚,投

9、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磁钢定位尺寸是否正确。(3) 考虑胶膜厚度后,定子内径尺寸是否合适,与电枢外圆间气隙是否合适,气隙尺寸与电磁计算书是否一致。 对于带温度补偿的永磁直流测速发电机,还应安装磁补偿带。 此图应请专业工艺技术人员会签,对磁钢粘接结构、工艺提出意见。 永磁体的各种结构型式及主要技术要求可参阅文献6的P107P112。3.2.4其它(1) 名称栏的名称是否合适。(2) 图号是否正确并与图样目录一致。比例栏的比例尺是否正确并符合GB/T14690-93的规定。(3) 使用栏的电机型号是否正确。对所有部件图均应审查以上4项内容。3.3机壳机壳一般由10#或20#钢管加

10、工而成。3.3.1技术要求(1) 退火处理。(2) 锐角倒钝。12.5(3) 机壳内圆表面吹砂处理。图面右上角需注明其余 (或者其余 ,对其它零件图不另行说明)。3.3.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机壳材料牌号是否与电磁方案计算书协调一致。(3) 各尺寸是否标注齐全、合理,设计基准是否合适。(4) 与端盖配合的尺寸及公差是否合适并查对。 对单边气隙小于0.1mm的电机如磁阻式步进电动机,一定要注意径向配合的尺寸公差,一般应选有较大过盈量的过渡配合,不得有大的配合间隙而造成电机定转子扫膛。 对后端盖整体转动以调整电刷位置或传感器位置的结构,后端盖与机壳止口配合间隙应稍

11、大些,以保证后端盖能比较方便地转动方位。3.3.3其它(1) 名称栏的名称是否合适。(2) 图号是否正确并与图样目录一致。(3) 比例栏的电机型号是否正确并符合GB/T14690-93的规定。(4) 使用栏的电机型号是否正确。(5) 材料型号、规格、标准号是否选择合适并标注正确。对于所以零件图均应审查以上5项内容。3.4磁钢常用磁钢有铁氧体、铝镍钴、钕铁硼及钐钴。铁氧体烧结成型,其它磁钢一般是铸造成型精加工而成。下面以铸造钕铁硼经线切割、镀锌、充磁等工序加工磁钢为例加以说明。3.4.1技术要求(1) 磁钢不允许有气孔、砂眼、表面凹陷、裂纹、缺棱、掉角等缺陷存在。(2) 双箭头C所示为磁钢定向结

12、晶及充磁方向。(3) 表面镀锌处理,镀层厚度0.0150.02mm(仅用于表钕铁硼磁钢)。(4) 充磁供货,N、S极各半。(5) 磁钢磁性能(以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生产的N30SH钕铁硼磁钢为例):剩磁:Br=10801150mT矫顽力:Hc=796859kA/m3Hc为矫顽力而非内禀矫顽力。3.4.2图面(1) 投影关系是不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磁钢牌号忣尺寸是否与电磁方案计算书协调一致。(3) 磁钢内外径、宽度、长度各尺寸是否标注齐全并选择了合适的公差。(4) 磁钢与机壳内圆尺寸配合公差是否合适。3.5后端盖装配后端盖装配是由后端盖、刷握、刷握、刷握帽、电刷装配、引接线等装配而成的

13、一个部件,电刷与换向器接触表面已磨好弧面。3.5.1技术要求(1) 刷握与后端盖用DG-3S胶粘剂粘牢,注意用工装保证刷握孔的方位。(2) 引接线与各刷握按图示位置用锡铅焊丝HISnPb58-2 3 GB/T3131-1988焊牢,不得使用酸性焊剂,然后绑扎(或粘接)牢固。(3) 用专用工具磨电刷至接触面不小于75%。3.5.2图面(1)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是否表达清楚,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必要时应画出电路图以确保接线正确性。(2)外形尺寸、安装止口尺寸、电刷实际工作直径是否已标注齐全。实际工作中,电刷装配与刷握帽往往在总装配工序中才安装,但磨电刷工作需事先完成。3.6刷握(部件图

14、)一般由黄铜材料制成刷握(零件),然后用热固性塑料塑压成整体结构。3.6.1技术要求去除飞边毛刺。3.6.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径向尺寸(包括与刷握配合的螺纹尺寸)、轴向尺寸是否标注完整、准确。(3) 与后端盖配合的径向尺寸、轴向尺寸是否合适。(4) 刷握伸出后端盖外圆的最大外形尺寸是否合同允许。3.7刷握(零件图)根据生产量的大小,一般可采用黄黄铜精铸、拉刀拉方孔或黄铜棒车削、线切割方孔而成。下面以黄铜棒加工的刷握为例加以说明。3.7.1技术要求(1) 锐角倒钝。(2) 表面镀镍处理,镀层厚度为0.0060.012mm。3.7.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

15、、明了,不易误解。(2) 径向尺寸、轴向尺寸等是否标注完整、准确。(3) 是否可能与换向器升高片相擦,应留有不少于1mm的间隙。3.8电刷装配电刷装配一般由带尾电刷、弹簧、弹簧座装配焊接而成。3.8.1技术要求刷辫与弹簧座用锡铅焊丝HISn Pb58-2 3 GB/T3131-1988焊牢,不得使用酸性焊剂,并防止焊锡渗入刷辫太多而影响其运动。3.8.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自由高度尺寸、电刷截面尺寸是否标注完整、准确。3.9带尾电刷一般由电刷制造厂把电刷、刷辫用铜粉填塞在电刷孔中,形成带尾电刷部件。3.9.1技术要求(1) 刷辫脱出拉力应不小于XX N,刷辫与

16、刷体的联接电阻应小于XX m(参考JB/T4003-1985或GJB686-1989确定)。(2) 电刷4条棱边倒角0.345。(3) C方向(即电机运转方向,一般为短边)的电阻要明显大于与其垂直的另一方向。当金属石墨电刷直接焊于弹簧上时,表面需作镀铜或镀银处理。3.9.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刷辫长度,电刷长、宽、高各尺寸及其顶部圆柱形凸台直径、高度是否标注完整、准确。(3) 与弹簧的配合尺寸如刷辫长度、凸台直径是否合适。3.10弹簧弹簧一般由不导磁的不锈钢丝绕制及定型热处理等工序而成。3.10.1技术要求(1) 旋向:X旋。(2) 总圈数XX,有效圈数XX。

17、(3) 两端并紧磨平(仅适用于钢丝直径较大的弹簧)。3.10.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弹簧内径、钢丝直径、节距是否标注的齐全、正确。(3) 机械性能图上各参数(压缩量与相应的压力,或拉伸量与相应的拉力,或扭转角与相应扭矩)是否正确,装配后能否保证电刷工作在推荐的压力范围内。 电刷压力大小要根据电刷横截面积,参考JB/T4003-1985及GJB686-1989确定。 弹簧画法可参考GB4459.4-84。3.11弹簧座弹簧座一般由黄铜板冲压而成。3.11.1技术要求(1) 去毛刺。(2) 表面镀镍处理,镀层厚度为0.0060.012mm3.11.2图面(1) 投

18、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确。(3) 与刷握(部件图)的配合尺寸是否合适。(4) 用于焊刷辫的凹坑大小及穿线孔直径是否合适。3.12端盖端盖一般选用金属材料制造,如圆钢、铝棒,或者铸铁、铸铝。下面以采用45#优质碳素结构圆钢制造端盖为例加以说明。3.12.1技术要求(1) 调质处理HRC2528。(2) 锐角倒钝。(3) 端盖内表面涂覆铁红环氧酯底漆H06-19 ZBG51095-87,涂层厚度0.010.03mm。3.12.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确。(3) 轴承室尺寸及公差、端盖止口尺寸及公差的选

19、择是否合适,并与轴承尺寸、机壳尺寸协调一致。3.13电枢电枢是直流电机的关键部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性能的好坏及可靠性的高低。3.13.1技术要求(1) 按电枢绕组展开图XXX下线。(2) 各端头与换向器间采用锡铅焊丝HISnPb58-2 3 GB/T3131-1988焊牢,不得使用酸性焊剂。(3) 绕组对铁芯应能承受1000V、50Hz、1min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允许漏电峰值不大于3mA;用500V兆欧表测量绕组对铁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4) 滴浸F级8003型无溶剂环氧胶。(5) 换向器云母片下刻宽XXX深XXX。(6) 校动平衡,允许不平衡XXm。(7) 铁芯外圆表面涂覆铁红

20、环氧酯底漆 H06-19 ZBG51095-87,涂层厚度0.010.03mm。 对电枢绕组工作温度过高(120)或电机转速10000r/min的电枢,各端头与换向器间应采用点焊工艺。 也可在电枢铁芯外圆表面上钻(铣)孔去重校动平衡的端板去重或配重。允许不平衡量的大小可参考文献6P275的表8-10选取。 绝缘处理所用胶或漆的牌号,应视电机工作环境条件适当选用。 换向器下刻尺寸需视换向器大小决定。 当采用绕线机直接在电枢铁芯上绕线时,常采用熔槽绝缘工艺,可参阅文献6P170172。3.13.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确。(3) 轴承档尺寸及

21、公差与轴承尺寸,电枢铁芯外径尺寸与电磁方案计算书是否协调一致。(4) 换向器外径尺寸是否与后端盖装配相应尺寸一致,空刀槽是否画出并正确标注。(5) 槽剖面图中槽绝缘、槽楔是否表示清楚,并在明细栏中正确反映。对于旋转变压器、自整角机、交流测速发电机等信号类微电机,对铁芯外圆除尺寸公差外,还需规定圆柱度要求。3.14电枢组件电枢组件由电枢铁芯、压圈、绝缘端板、换向器、转轴等零部件组装而成。3.14.1技术要求(1) 将换向器压入转轴,注意换向片中心对准铁心槽口中心。(2) 将绝缘端板用缩醛胶液X98-11 ZBG51071-87粘于铁芯端面。(3) 用复合材料(6640) 0.3 JB4061-8

22、5绕包铁芯与换向器间轴径XX层。 换向器与铁芯槽的对应关系,应根据电枢绕组展开图来确定。 若绝缘端板与转轴上的绝缘套制成整体塑料件,则无需第(2)、(3)项要求。3.14.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确。3.15电枢铁芯3.15.1技术要求(1) 斜槽迭压,槽口应整齐。斜槽右旋一个齿距。(2) 迭压后烘焙,使其牢固。 若采用高速冲床制成扣铆式冲片,每到一个铁芯预置的片数后,就会自动转入下一个铁芯冲片的冲制工作。注意:每个铁芯的首片不同于其它冲片,可参阅文献6P8486。 对于旋转变压器、自整角机、交流测速发电机等信号类微电机,应规定迭压时每片

23、均应对前一片顺同一方向错移一个齿距。3.15.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确。(3) 铁芯迭长及斜槽情况是否与电磁方案计算书一致。铁芯迭长公差应根据不同厚度的冲片有所区别,一般取值如下:0.50mm厚冲片取0.3mm0.35mm厚冲片取0.2mm0.20mm厚冲片取0.1mm3.16电枢冲片以带绝缘涂层的冷轧硅钢薄板冲制的电枢冲片为例。3.16.1技术要求(1) 按双箭头压延方向冲制。(2) 任意相邻两槽的分度误差不大于10,任意不相邻两槽的角度累积误差不大于20。(3) 按专业工艺守则规定氮气保护退火处理。(4) 冲片表面喷漆缩醛胶液X98

24、-11 ZBG51035-87,并晾干,涂层厚度为0.0150.025mm。 性能指标要求不高的产品,冲片亦可不作退火处理。 对采用铁镍软磁合金带如1J50、1J79冲制的冲片,必须规定冲制试样环并随冲片一起进行退火处理,同时规定磁性能指标,可参考文献7P448的表4-66。 冲片退火处理工艺参数可参考文献6P7679。 任意相邻两槽分度误差的大小,应使换算到冲片外圆(对定子冲片则是内圆)上的弧长误差为0.030.10mm,任意不相邻两槽的角度累积误差的2倍,对机座号较小的电机或信号类微电机应取较小的值。3.16.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

25、确。(3) 各尺寸(包括材料牌号、规格)是否与电磁方案计算书一致。3.17绝缘端板绝缘端板一般采用环氧玻璃布板冲制而成。3.17.1技术要求 借用电枢冲片冲模冲制后加工内圆。3.17.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是否齐全、正确。3.18转轴转轴一般采用优质碳素结构圆钢或不锈圆钢制造。3.18.1技术要求(1) 调质处理HRC2528。(2) 锐角倒钝。3.18.2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确。若电机轴伸带有齿轮、花键或蜗杆时,则应在图上列表示出加工、检验所需要的各种参数。3.19压圈压圈一般采用45#优质

26、碳素结构圆钢加工而成。3.19.1 技术要求(1) 锐角倒钝。(2) 表面发蓝处理。3.19.2 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确。(3) 内孔与转轴配合的过盈量是否合适。3.20 称向器换向器普遍采用拉制的紫铜排经冲压成型后,与冲压好的云母板组装成环形,再用热固性塑料塑压而成,一般由专业厂家生产。3.20.1 技术要求(1) 换向器塑压后作塑料老化定形处理。(2) 两端塑料处涂覆绝缘漆并烘干。(3) 嵌线槽用纯锡焊料搪锡。(4) 换向器应能10000r/min、历时5min的超速试验,试验后换向片径向跳出应不大于0.02mm。(5) 换向器片间

27、用220V、50Hz交流电检测应无短路现象。(6) 所有换向器片对试验心轴间应能承受1000V、50Hz、1min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允许漏电流峰值不大于3mA。超速试验的转速一般为电机最高工作转速的1.52倍。3.20.2 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确。(3) 内孔与转轴配合的过盈是否合适。 换向器的结构设计与生产工艺有直接关系,当先绕线圈后下线、采用锡焊导线或点焊工艺时,升高片铣上嵌线槽即可;当采用绕线机直接绕线时,则必须采用带钩的换向器,线圈绕完后点焊即可。 若电机转速高于10000r/min且换向器直径大于50mm时,则换向器内应采用

28、加强筋并增加钢套。3.21 电枢线圈3.21.1 技术要求绕制时用棉线5# FZ358-85绑扎3处。3.21.2 图面(1) 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明了,不易误解。(2) 各尺寸标注的是否齐全、正确。(3) 尽可能采用圆形绕线模以简化生产工艺。(4) 数据表的参数应齐全、正确,尤其要注意核算线圈尺寸与其电阻是否对应,并与电磁方案计算书一致。数据表的参数至少应包括:a. 导线牌号及线径b. 并绕根数c. 每元件匝数d. 每线圈电阻(20)10%e. 每台线圈数3.22 电枢绕组展开图3.22.1 技术要求(1) 从换向器端视之,槽号递增方向为顺时针方向。(2) 铁心1#槽口中心线对准XX号换向片中

29、心线。(3) 相邻两换向片的片间电阻(20)为,片间电阻应平衡,允差2%。3.22.2 图面(1) 槽数、绕组节距、换向器节距是否正确并与电磁方案计算书一致。(2) 第1号元件引出线连接到换向器上的换向片编号是否正确。(3) 铁心1#槽口中心线对应的换向器上的换向片编号是否正确。(4) 数据表的参数应齐全、正确,并与电磁方案计算书一致。数据表的参数至少应包括:a. 导线牌号及线径b. 并绕根数c. 每元件匝数d. 每台线圈数e. 每线圈电阻(20)10%绕组元件与换向片的连接方法正确是否,直接关系到电机换向性能的好坏,可参考文献8确定。3.23 名牌名牌一般采用不干胶、铝箔、铝板、黄铜板或不锈

30、钢板制造,也可采用在机壳上直印名牌的工艺。下面以感光染色法制造铝箔名牌为例加以说明。3.23.1 技术要求(1) 用感光染色法制造名牌。(2) 名牌采用黑底白字,编号处采用白底黑字。3.23.2 图面(1) 各字符离边框要有适当距离。(2) 电机型号、名称要经过标准化部门批准、备案。(3) 各种技术参数应符合合同的要求并与技术条件保持一致。(4) 名牌内容至少必须有电机型号、制造厂名以及出厂编号。(5) 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3.24 尺寸链计算书尺寸链理应分成径向尺寸链和轴向尺寸链两类,但只要径向尺寸的配合公差选择较为合适,一般不计算径向尺寸链,只计算轴向尺寸链。3.2

31、4.1 尺寸数据及公差(1) 一般用大写字母A、B、C或a1、a2、a3,b1、b2、b3等来代表各相关尺寸及其公差,并列在图面的适当位置上。(2) 应核对各个尺寸及公差是否与零部件图中所标尺寸及公差一致。3.24.2 图面(1) 图面可采用简化画法,但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应表示清楚。(2) 应清楚地标出与轴向间隙、铁心错位、电刷到换向器边缘距离相关的各尺寸环节。(3) 正确画出尺寸链图,应遵循尺寸链环节最少及尽可能不经过轴向间隙调节处两个原则。(4) 正确列出尺寸链计算式,所代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应正确无误。(5) 轴向间隙、铁心错位、电刷到换向器边缘的距离应在合理范围之内。 当采用调整垫圈调整

32、轴向间隙大小时,原始间隙可控制在0.051mm;当采用波形弹簧控制轴向间隙时,原始间隙可控制在波形弹簧自由高度的1/2左右。 当电机空间尺寸特别紧张时,应核算一切可能相碰的零部件之间隙,如需计算刷握与换向器升高片间的间隙,确保二者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距离。3.25材料明细表材料明细表是采购人员为该产品购买原材料、标准件、元器件、通用件及辅助材料的依据,因此,其内容必须完整、准确。(1) 各部件图(包括总装配图)所列的标准件、元器件、通用件及辅助材料有无遗漏,与图纸是否一致。(2) 各零件图中的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有无遗漏,与图纸是否一致。(3) 同一部件下若有数个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准件、元器件及辅助材

33、料时,应把它们各自合并成一条信息,以方便采购人员的工作。3.26 图样目录图样目录是一套产品图纸的纲,据此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图纸。图样排序方式有两种:(1) 总装配图后先部件图后零件图,部件图或零件图内再按照图纸幅面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图纸幅面相同时再以分类号、流水号由大到小顺序排列。(2) 按照所属装配关系排列,即总装配图各个部件图每个部件图下的部件图每个部件图下的零件图。参考文献:1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S。2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微特电机设计参考手册,常用基础标准汇编分册M。1987。3 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编。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湿热带微电机设计参考资料,1986。5 GB/T1804-1992,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S。6 张子忠,王铁成。微电机结构工艺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7 吴恒颛。电机常用材料手册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 施正孚。绕组元件与换向片的连接方法J。微特电机,1989,7819。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